重生之北国科技-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他的目的不纯,这周的战果,就不要想了。
每天不断的返工,大量的晶圆片,被不断的打水漂。
随着预算的超支,终于引来了注意。这场令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行动,在周四的时候,才算告一段落。
张群对眼前被祸害得不像样子的实验室,感到莫名其妙。按理这个学生应该是水平最高的那一个,他是第一个可以独立工作的小组成员。
两周下来,怎么他的水平不进反退?而且还退得这么多?
这些天,那几个始终跟在他左右的几个女孩子,不见了踪影,是不是原因就在这里?
成永兴对众人异样的目光,毫不在意。
有本事你们咬我啊?
老古董技术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这么折腾,居然一台坏掉的都没有!这让天才的威名,大打折扣。
—————————
张群多少还能察觉出点异常,但小组的成员们的感官,完全不同。
看到成永兴的花式操作,大家的感受,居然是“原来还可以这样做!今天又学了一招!”
前三周的顺利,使得再不服气的同学,也没有了话说。
严亮他们,小心翼翼,把伤痕累累的晶圆切片,封装,然后又小心翼翼的包了起来。交给了来收货的赵师姐。
就这样,这帮新生,挥了挥手,带走一片成果。给这间实验室,留下了一个不朽的传说。
第175章 辛苦
一切都很美好,除了天气。
两天前,也就是周三的时候,下起了一场大雪,这场雪,整整下了一夜,随着这场大雪,气温也突然下降。
只要一出门,就能感到外边的寒冷,但是成永兴没有衣服可换。
棉袄和军大衣都送走了!
去取衣服,来回要在外边走半个小时,还不如就这样挺着了。估计这个倒春寒也持续不了几天,挺挺就过去了。
但现实给了他无情的一击。
周五,早晨一起床,他就知道自己发烧了。头晕得厉害,还开始流鼻涕。
这还是他一年来,第一次真正的生病。前阵子,他偶尔会有头晕的小毛病,但只要稍微睡一觉,甚至只要咪上几分钟,就没有事情了。
勉强跟同学们一起上了一节课,他就坚持不住了,只能请病假,整堂课他都迷迷糊糊的。
去校医院排队开了点感冒药。今天看病的也特别多。看起来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气温骤降,着凉或者感冒的。
取了军大衣和棉袄回来,成永兴吃了药就躺下了。等他起来的时候,一看表,已经快三点了。
这觉睡了差不多有4个多小时,又出了一身汗,感觉好像好些了。
连跑带颠的赶到检测实验室,已经三点十五。按理会议已经开始了,但是奇怪的是郝云丽等几个人没有进会议室,在外边悠闲的转悠呢。
“是改地方了吗?还是改时间了?我可是跑着来的。”成永兴纳闷的问了一下。
“你不是生病了吗?她们已经开始了。”这是一般关心的同学。
“我们哪有资格参加啊,双方的领导都来了!”这是不一般的同学。他们根本就没进去会议室。
“有啥好消息,早点让我们知道。赶紧进去吧。”这是正常同学。
—————————
成永兴敲门,走进去的时候。屋里的的会议已经开始有一会儿了,会议桌上摆了一片各种探头还有实验报告。
“我们的主角来了!成永兴同学。”
希主任看见成永兴敲门进来,主动的介绍了一句。
今天,微电子实验室的赵主任也来了,两个人是第一次正式见面。在微电子实验室的时候,两个人见过,但是没有沟通过。
“各位老师好!我早上发烧,开了点药,一直睡到现在,所以迟到了一会。”没有人问他迟到的事情,但他得解释,这是起码的礼貌。
“冯言她们给你请假了,本来以为你来不了了呢。恢复得怎么样?好些了吗?”
牛品安抚了一下跑得满头是汗的学生。
“好多了,睡了一觉,出了身汗就好一些了,谢谢老师关心。”
“多穿点,哪有这么早就脱棉袄的。以后多穿点!”王教授看过成永兴的骚包样。
“是,以后一定注意,没想到这场倒春寒这么冷。”
成永兴紧了紧衣服。本来睡觉的时候就出了不少汗,刚才跑过来,汗又出了不少,裹在身上很不舒服。
———————
赵良才一直没有说话,看着这个穿着旧军大衣的年轻学生,跟各位师长们寒暄。看来检测专业里,师生之间的关系很不错啊!
赵良才是被王启年拉来的,王启年听到一些风声,说是MEMS这个联合项目已经出成果了。
这次是分赃大会,王启年就把老将拉了出来,帮他镇场面。
赵良才本来没有把这个项目太当回事。他也没有参加去年的洗脑大会。
一个本科学生,还是新生做的项目,能出多大的成果?
学校其实不是一个能保密的地方。虽然小团体决定要压住消息,但是专业里人多嘴杂。慢慢的,各位研究生兄弟们就都得到了风声。
而各专业的研究生,又都住在一起,互通有无,慢慢的,消息就传到了赵主任的耳朵里。
赵良才得到了风声,当然要一查究竟。于是几天前,他也就掐着点,微服私访。
不过当时他看到的场景,很是令他无法理解。成永兴正在作大妖,把酸水当碱水用,用氧化炉去晶圆烘干!
所以他也就对这种谣传不屑一顾,转身忙别的去了。
但是事实就在他的眼前,不由得他不信。
————————————————
“你接着说吧!”希占平转向被打断介绍的赵薇薇。
“目前我们总共完成了样品,一共是12种。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每次都是单一结构。所以头两周时间,只拿到了两种构造。”
“你的这几篇论文,就是基于这两种构造?”希主任今天是主持人,都是他在发问。
“是的,目前已经完成的论文框架,有2篇,还有3篇,还在写,尚未完成。”MEMS的题材新颖性,导致只要换个角度描述一下,就又是一篇论文。
“你接着说,第三周样品的情况。”
“第三周,我们采用了新的方式,切割出来的样品,还是八个,但是拿到了两种结构。”赵薇薇把桌上单独摆放的一小堆封装样品推了出来。
“一次做了两种?测试结果怎么样?”
“这些样品,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测试。但我大概的测试了一下,至少其中一种,应该没有问题。”
“也就是五成的成功率?”
“第二种,也许是测量方法错了,现在还不好下结论。我实在是没有时间了。”
这段时间,赵薇薇也是忙个底掉。要同时设计这么多实验,申请专利,写论文。
有了个光纤联合实验室做例子,大家慢慢的,对写专利不反感了。这次的项目,也是如此,专利优先,论文就都放下了。
“那第四周的情况呢?”
“这批样品是昨天拿到的。这次的方法,更加激进,我们拿到了8片样品,但同时也是8种结构!”
“这么冒险?有进行过测试吗?”
“没有!这两天我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前期样品的收尾上。”赵薇薇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
第176章 眼晕
看着赵薇薇辛苦的样子,几位师长也就不好再追问什么了。
“你的意思,这篇论文,就是用这个芯片做出来的?”赵良才刚才一直捧着论文,仔细阅读。
“是!”
“能不能现在重现一下,做一下重复试验!”
“现在?”
“对,我想亲眼看看。”
赵良才还是觉得眼前的现象有些怪异。
成永兴的作妖,他是亲眼所见。那种操作方式,也能做出有用的东西,他真是有些无法接受。
“我把东西拿过来,还是我们去试验台那里?”
“试验台那里是现成的吗?”这是希教授在询问了。
屋里的各位,对赵主任不走寻常路的要求,都很吃惊。这又不是项目成果审查会,你想要做什么?
“不是,已经拆了,都要现搭。”
“那你把东西搬这里吧,这里毕竟空间比较大。”
“好的。”
赵薇薇得到命令,就一趟一趟的开始往小会议室里倒腾东西。过了好一会,才把实验跑了起来。
————————
“这,真是我们实验室做出来的东西?”赵良才看着跳动的数字,又有了新的怀疑。
“这个样品,全世界,独此一份!”希占平有些恼了。
老赵这是在干什么?本来以为,这个兄弟专业,今天会来抢功劳。大家的预案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做的。
可是,结果往往让人出乎意料。
这是来咂场子来了!
“你看看,这是我们实验室出的吗?”赵良才把拆下来的样品,递给了旁边的王启年。他的眼睛有点花了,看细节,看不太清。
“嗯,是我们实验室的成品。这个封装,如果没有猜错的化,是张群亲自做的。”王启年仔细打量了一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尤其封装,都是操纵机器进行的。
“嗯。。。”
赵良才觉得自己的人生观,都受到了冲击。
几十年的经验,好像喂了狗。
难道现在真是新思维当道?检测专业之所以这段时间,异军突起,就是因为挖掘新人,新方法,新思维?
这个成永兴,真是个思维奇特的天才?
————————
“第二个芯片,能否也演示一下?”
“小赵,你到底想看什么?”
这次连王教授都看不下去。一般来说,他经历过大风大浪,生生死死,什么事情没有见过?不过,今天也是遇到到看不明白的事情了。
“我还是想亲眼所见。否则心理不踏实。”
眼见为实,赵良才是相信自己眼睛的。想推翻以前看到的事实,那么就需要更多新的事实来做证据了。
“好吧,小赵,辛苦你了。”一群人都没了脾气。于是又看着赵博士,进进出出的忙活,过了好久,才算把数据跑了起来。
“赵主任,你还想看什么?”赵薇薇原来就是在电子系读书,她的态度,一直很谦逊。
“行了,我服了!”
赵良才把身子往后一靠,现在需要冷静一下。
其实他并不了解,成永兴当时只是想了解一下氧化炉的运行参数,至于扔进去的东西,是什么,他根本不在意。
至于酸水,碱水嘛,不都告诉过了嘛,那只是出了个小问题!怎么还问?
————————
“这桌子上摆的,都是这几周的成果?”赵良才也是见过风雨的人。
事实摆在眼前,他也就只能认赌服输。当务之急,是迅速止损。不能继续纠结于细节了。
“是。”
这次就连赵薇薇的回答,也是有气无力了。
这慢的,恐怕不止半拍了吧。这都慢了快一个小时了!刚才热热闹闹的,都谈的是啥东西啊。
摆脱了心里的阴霾,赵良才睁开眼睛看世界,风景果然不同。
微电子马达在89年是个轰动世界的科学事件,与超导差不多是同一量级的事件。后世的人是很难理解它的分量的。但现在,它确实是在风头浪尖上。
看着桌上的一堆东西,他居然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