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第83部分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8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菲普这些老牌技术公司,拥有的专利,都是上万级别。不说他们的价值,光申请费,还有各种律师费,人工费,都是十亿美元级别!


第159章 困难
  光纤实验室,之所以现在资金还有剩余,主要是专利申请的费用,并不是一次性支付。而是走到哪步,就支付到哪一步。初期申请的费用,只是第一步的登记费而已。花钱的大头,还没有到来。
  赖德也是为了这个事情而来。这件事情是在他手上办成的,自然要在手上继续发扬光大下去。
  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这边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然后他好做相应的预算申请。
  ————————
  “这个学期,估计还会出多少成果?”菲普对知识产权这一块是相当的重视。
  “还会有些成果,但恐怕就不像上个学期这样容易了。”
  “为什么呢?有什么困难吗?”
  “困难是有一些。”
  “是什么呢?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请一定不要客气!”
  赖德估计很快就会到冰城任职了。他自然希望这边可以一直出成果。这种成果也不需要他做事情,躺赢是也。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项目做到现在,难度越来越高,再做下去,一个好成果的周期,已经要以月为单位,甚至半年了。”检测专业并不是真正的光学专业。现在的研究方向,已经逐步的偏离了检测的主题,很有些难以为继的感觉。
  “还有一个就是,竞争压力也是愈来愈大。我们这边已经出现过两次,课题进行到一半,但是别人的论文已经提前发表的情况了。”学校有自己的光学专业,专着于激光和光栅等领域。他们前段时间也发表了一篇光纤测量的论文。更不要提其它学校。
  由于光纤通讯的原因,光纤检测的条件已经成熟。以前是别人忽视了这个领域,等大家都注意到了,工大的先行优势,也就慢慢的消失。这里更不要提,检测专业,在光纤领域,还属于非专业选手。
  ————————
  “这样啊。。。”
  赖德想了一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建议来。如果科研都是这么容易,菲普也不会跑这么远,横跨半个地球,在冰城成立单独的实验室了。
  “能不能再加强些力量呢?例如再加些设备,这些我都可以跟总部申请,让他们再捐几台仪器进来。”
  赖德想了半天,也不想这样放弃。他的作用就是来解决问题的。看到了问题,不作为不是道理。
  “那就太谢谢了,你那边定下来,我这边就会跟学校联系。多些设备总是有帮助的。”
  “另外,你们这边是否也可以再加些人员进来?这才几个月,如果成果下降的太快的话,我的面子也不好看啊!”
  “再加人,恐怕很难了。我们的专业其实并不大。这个项目,专业里差不多一半的科研力量都投入了进来。再加人的话,日常教学工作都会受影响。”
  牛品想了一下,觉得直接这样拒绝也不好。
  “不过,我们这里没有力量了,但是学校还有。”
  ————————
  “哦?这怎么说?”
  “这个项目,要是把光学专业拉进来一起研究,也许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这个想法牛品也想了很久。
  光学专业的人,与他接触过几次,希望可以共享这边的资源。光学专业在工大也是个弱势方向,连个本科专业没有,在校内的分类上,被划归了物理系,属于纯理科专业!
  工大在光,电等领域,都是比较弱的。从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角度来看,有不少瘸腿的领域。
  “是吗?那我去找一下李校长谈一下,正好我也要去见他。”
  菲普之所以后发先到,也是走了些门路。
  “好!你出面就容易了,我是不方便做这个事情的。”
  “明白,多谢了。”
  赖德理解牛品的顾虑,两个人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已经有些默契了。
  “不客气。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
  牛品说了几句没有错误的废话。
  ————————
  “对了,你手里不是还有一个班的学生们吗?他们如果加进来,会不会有点效果?”
  “恐怕没有什么用,他们毕竟才入学。这段时间,他们差不多都撤出去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自身能力。新生,还是弱了些。”
  “好吧。你是专家,我听你的。”
  赖德也就是随口一说,几个人又谈了会闲话,就告辞了。
  “。。。”
  牛品送到门口,想起来学生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犹豫了一下。
  “还有事情吗?”
  “没了,临时想起了点别的事情。那就这样了!等你下次过来,我们找机会好好聚一下。”
  “好的。请给嫂子和侄女也带个好!”


第160章 练手
  微电子实验室,周一早晨
  张群按时来到实验室门口,发现门口围着的,就没有几个人了。
  “今天怎么只有你们三个,其它同学,还来吗?”张群边开门,边跟几个学生打招呼。
  “女生只来了你一个?”赵薇薇也有同样问题。
  上周还一大群人,今天孤零零的,反差太大,让人挺不适应的。
  “开课了!她们都回去上课了!”郝云丽让同学帮她请假了,破釜沉舟,她连课也不上了。
  早晨下决心的时候,挺痛快,看着眼前这空荡荡的走廊,她也有些忐忑。
  人生十八年,这还是第一次上课请假!
  “你呢?男生这边是一个没来?还有你的那堆老乡呢?”赵薇薇又转向小师弟。
  “这我哪知道?”成永兴耸了耸肩,一脸苦笑。
  “走,进去吧!没有别人了。”
  事情想的都挺好!到了跟前就出意外。
  女排,童子军,都成了泡影。这种感觉,酸爽!
  “版图带来了没有?”
  “带来了。”赵师姐把已经准备好的软盘递了过去。
  三只小猫,跟着张老师屁股后面,一步步的前进。
  ————————————————
  张群跟后世,成永兴在实验室里见到的operator很像,各种设备玩得熟练异常。有他在,设备使用和操作,就都不是问题了。
  但这个项目,对他而言,真正的目的,是敲开半导体产业的大门。这是个绝佳的练手机会。将来有些事情,他只能亲自操作,无法假手于人。
  换句话说,什么时候他能够真正出师,这个项目,才什么时候结束!
  前段时间,跟着赵师姐一起上机,他算是把这个时代的软件,摸索了一遍,现在轮到重头戏,流片!
  “张老师,这次让我来操作吧。”张群刚刚从柜里取出晶圆,成永兴就在旁边提议。
  “你?行吗?”
  “不行,也得行啊!后面还有好几个呢,也不能总指望老师你啊!而且,我自己会用了,晚上加个班啥的,也方便不是?”
  成永兴表现出一副认真好学的样子。
  “要不,我来?”赵薇薇对只有两天培训经验的师弟,还是有些不放心。
  “没事!咱们三个,就我一个男人,我不上谁上?”成永兴满不在乎,大大咧咧地把师姐推到了一旁。
  两个女孩子,只能相对一笑。男人?就他最小!
  “等一下,你拿错溶剂了!”赵薇薇赶紧在旁边提醒。
  “是吗?”成永兴看了一眼笔记,这段没有写清,于是赶紧退回去,把内容补上。
  “咱们几个一起看吧!”郝云丽也拿着个笔记本,走了过来。
  “行,这是第一次操作,我们一起加小心!第一遍我来,第二遍,你来。”
  如果时间允许,成永兴的这些免费劳动力,也都应该走一遍。
  流片的过程,没有什么好说的,每个步骤都是有章可循。只要按部就班的操作,很快就会熟能生巧了。
  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之中,三个人就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团团转了起来。
  经过了两天的训练,慢慢的,生疏感渐去,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
  ————————————————
  流片的程序已经标准化了,就是步骤繁琐。至于工作强度,还真就不大。只不过这是第一次做,大家有些精神紧张罢了。
  很快的,一组人就来到了光刻机面前。
  “你这是啥图案啊?”首次看到版图,这跟郝云丽理解的不太一样。
  按理不论是加速度传感器,还是陀螺仪,花纹都应该是满复杂的。
  “第一次画图,流片,总要预演一下,练练手嘛!”
  “今天的操作只是练手?”郝云丽也没有多想。听了同学的话。信以为真,心情也就轻松了下来。
  成永兴带来的是一个悬臂梁式的压力传感器,方案很简单,对工艺的要求也不高,很适合实验室的现状。作为入门级的练手之作,再适合不过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个悬臂梁式结构,虽然简单,但在后世,也算是鼎鼎大名。
  这种结构,就像一个万金油,它的应用范围极广。这种结构,可以测量压力,温度,磁场,加速度等多种变量。
  简单的造型后面,可以引申出来的论文,以百为单位,以千为单位!
  “不过,这些图案,有些奇怪啊,怎么好像相同,但又有点不一样?”女孩子的眼睛还是很尖的。
  “我同时画了几种不同尺寸的造型出来。等做出来以后,实际测量一下,为之后的设计,打基础。”
  一般来说,图纸里的各种结构尺寸,都是设计人员精心设计的结果。各中应力变形,甚至可以在软件里模拟出来,只要三维结构一形成,各种受力分布,变形预期,甚至电流强度,温度分布,都一目了然。
  在现在这个阶段,关于半导体材料强度等材料及力学,相关指标,非常的少,这是第一方面。第二个方面,大量的力学,材料学的推导,在没有计算机软件辅助的情况下,变成了海量的计算工作量。
  如果这些工作,全部手工完成,再给他一年,也未必有机会定稿。成永兴既没有那个能力去推导,也没有那个耐心去翻资料。


第161章 大队人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永兴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先进方式,那就是:
  碰运气!
  在一张图纸上,相同的造型,同时生产多种尺寸出来。
  反正半导体工艺,生产一种尺寸,也是生产,生产多种,也是生产,除了画图费点事,其它的工作,基本类似。
  等流片成功之后,实际检测,哪一个效果更好,就用哪一个!
  多亏这个构造,结构简单,排列组合数量少。
  这次的流片数据采集之后,有了一定的参考,下一次,就可以缩小范围了。这种碰运气,多碰几次,材料的各种参数,也就有个大概的估计。
  现在做MEMS项目,同一个样品,可以出无数个论文。例如,同一个造型,在写变量检测的论文的同时,还可以写一篇加工工艺的论文。
  甚至那些失败的样品,也可以根据实测结果,写一篇半导体材料本身的论文。例如各种相关强度,变形等数值的经验公式。这些数据,都是未来软件开发的重要设计依据。
  在这个领域,差不多算得上完全空白,随便写点什么,都可以很容易的就发表出去。
  这些细节,同伴们并不知道,也就没有注意。几个人把处理好的晶圆,放到了光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