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第376部分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7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成果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
  电子,半导体,仪器仪表,物理,化学,甚至焊接,机械等传统学科都出现了成果大爆发。
  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天才可以解释的了。
  北方的另一个重镇,京城,接受到的资金数字远远大于其他城市,更不要说工大基本上不要任何资金扶持了。
  工大一个学校的产出,就超过了京城四十多所高校的总和。
  这就让人难堪了。
  十几名优秀师生的资料被整理了出来,大家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共性。
  云丽的档案也在其中。她的案例当然要被重点分析。
  经过十几天的分析对比,讨论,大家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第一个就是有钱。
  工大富可敌国,旗下多家企业进入融资阶段,马上就会有一大批要上市。这些股权的价值计算有了依托。
  粗略的计算,近千亿的资产是有的,更不要提一些基金之类的附属资金。
  第一条结论,首先就遭到了工大同仁的反对。
  这个结论,简直是在抹杀工大全体教师的努力。
  再说,钱是怎么来的,不还是成果转化来的吗?
  因果关系这不是搞反了嘛!
  另外,大多数的企业股权,都是纸面价值,真正投入的很少。也许会是在不远的将来,而不是现在和过去!
  从投入教学和科研的资金看,工大并不比京城的传统强校来得高。别的不提,光清北两所院校,实际得到的科研资金就不比工大少。
  这从计算机和网络的建设就能看出来。
  清北两校的网络状况,人均计算机占有率,不比工大差。
  第二条是生源,几个天才的出现,是工大异军突起,成果耀眼的关键。
  但由此说工大生源质量高,就简直成了笑话!
  工大过去几年的录取分数,始终在重点学校里垫底。而且这几个所谓的天才,入学成绩都不高。甚至有人因为成绩不足,是靠着推荐表特殊招进来的,例如成永兴。
  最重要的两条,大家吵了几天,只能搁置。
  工大团委提出了一条,严谨的校风,是出成绩的关键。
  这条被所有来访的学者们坚决反对。
  因为几个领军的典型人物,包括最新崛起的云丽,都不是这个政策的结果,甚至是受害者。
  各兄弟院校,以及教育部的同行们,对此坚决不同意。
  校风严的学校,不止工大一家,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不是没有。
  但是工大教务系统坚持自己的观点。
  大多数出成果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好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几个天才,只能说是特例。
  天才吗,天生就会,常人才需要培养和教育。
  几个成果,确实是天才学生牵头,但大多数论文和工作,还是普通学生们做的。
  这些学生,要不是因为功底深厚,拉出来就能打仗,最终成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就是工大的政工口教师,写论文和做实验,都不在话下。这点是大多数学校做不到的。
  在最重要的三条上,大家每天就是不停争吵,无法达成结论。
  反而是在一些细节上,慢慢达成了共识。
  例如鼓励学生创新,大一新生就可以申请项目等。
  其实这个政策京城也有学校实行了,结果除了费钱以外,收获的是一地鸡毛。
  只能先这么报上去吧,总不能一条共识没有吧。
  其它的就是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条算是泛泛之谈,哪个学校也不会承认,自己学校的师生关系不协调。
  ————————
  之后的讨论又绕回到钱上。
  金钱的作用,谁也否认不了。
  几个基金对项目的贡献和作用都是很大的,而且效率也很高。
  基础基金到现在为止,实际花掉了接近一个亿,而收获的成果和论文,接近250个。仅仅在工大,诺奖级别的成果已经是两项。
  其效率不论是全国,还是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更为难得的是,两个诺奖级别项目,不是出现在半导体领域,而是基础学科。这就更加突显出了工大的项目选择水平,以及执行力。
  基础科技基金在得到更多资金后,加大了投入,新一期批准的资金达到了两亿之巨。这个数字甚至可以媲美,整个国家在基础科技领域的投入。
  除了工大在获益,林大那边的效果也很显著,他们也收获了两波诺奖级别的超导成果。
  除了基金的投入,还有一个很大线索,就是那本两个小时的录像剪辑。
  石墨烯就是它的最大成果。
  几个来访的研究人员把录像带看了不止一遍。
  随着石墨烯热潮,以及口口相传,录像带里的内容,引起更多的人,更大的兴趣。
  不少学校比照录像带的内容,设计项目和申报资金。
  因为这种项目基本上都会被批准的。
  尤其是掌握到规律和尝到了甜头的几个工大院系,仅仅一期就拿到了上亿的资金!
  这一批项目和学者,后来有了一个统称,叫做未来学派!
  ———————
  录像带是由冰城电视台负责剪辑而成。
  这盘带的影响是如此的大,他们干脆趁热打铁,也从基础基金拿到笔资金,准备每年出一个新版本,今年的新版本已经出来了。
  这个系列的录像带被起了个名字,<未来之路>。
  它甚至有了自己的发行编号,正式出版。
  录像带出版的消息一经传出,就立刻收到了大量的订单,第一个月就发行了20万册。
  基本国内所有大中专院校,不少科研院所,甚至一些奇怪的组织,十本,二十本的买回去。
  工大一家就买了200本,基本上每个院系,甚至每个专业都有好几盘。
  正版的如此,盗版的就更多了。
  李超,录像带的剪辑师,现在被大家尊称为李导,迅速在八卦界站稳了脚跟。
  他被很多人封为李半仙,不少人跑来与他切磋易经八卦。
  录像带的大卖,还给冰城电视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一群美国的电影,电视出版社发来律师函,要求版权费用,以及分享版权收益。
  把冰城电视台卖了,也付不起这些以美元计价的版权费。
  双方还在扯皮中。
  总之,冰城电视台是痛苦并快乐着。
  当初答应给工大做私活,编辑录像带的决定,显然是英明的决定了。
  做决定的副台长,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被扶正为台长。
  他上台后都第一件事,就是继续与工大合作,专门盯着科普,科学,还有最近工大的一些成功事迹做各种纪录片。
  这个决定立刻得到了工大的响应与支持,所有的费用都会由基础基金全额赞助。
  <蓝光LED的诞生>
  <无人机的故事>
  <石墨烯>
  <校园轻轨>
  等一系列反应新技术或者工大校园生活的纪录片,大量出炉。
  然后由工大各关联公司,送往全国各地刚刚成立的,地方县市电视台免费播放。引起了巨大反响。
  <数码相机>等记载工大最新成果的录像带,居然有了销量,被央视买了版权过去。
  海外电视台也在联络冰城电视台,商量版权引进及翻译的事情,例如日本的富士电视集团。
  这批录像带得效果,对高考录取分数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工大的名字,被三四线城市的学子所熟知。
  免学费,高补贴,高科技,还有高知名度的形象,迅速被建立了起来。
  这个结果,最终被招生办所了解。
  大量的,以工大为背景的科普录像带,开始免费向全国所有高中发放。


第706章 两百万像素
  1995年2月。
  327国债期货事件。
  ————————
  春节刚过,鞭炮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检测学院大楼里,一个产品鉴定会马上就要召开了。
  丽云公司总裁,郝云丽正在会议桌的端头,做着最后的检查工作。
  会议室里还在不停进人,所有的椅子都坐满了。系学生会的学生,已经出去搬椅子去了。
  这次的鉴定会,检测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差不多全体到齐。
  郝云丽是从检测学院毕业的,这个唯一的硕果被院系反复宣传。她的照片就贴在一楼的大厅侧墙上。
  而且,郝云丽还兼着院里的客座教授。
  94年检测学院开设了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半导体检测。去年他们把MEMS实验室要了回来。
  半导体学院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更大的领域,例如制程,工艺,设备,材料及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
  这种情况下,经过友好协商,曾经红极一时的MEMS实验室物归原主。
  一切又回到了四年前的原点。
  ————————
  丽云科技的主打产品,CMOS摄像头,也是属于传感器范畴,所以她的公司得到了检测体系的全力支援。
  不论是人员还是技术,丽云公司都被看做检测学院的嫡系。
  郝云丽在严寒的北国,再次感到了家的温暖,尽管大多数的老师与同学与她并无渊源。
  今天的明星产品是UXGA (1600x1200)分辨率的CMOS传感器,它被安装在一个大盒子里,旁边连着一台电脑,每次接收指令后,都可以把抓取到的影像投射到屏幕上去。
  鉴定会还没有正式开始,演示就已经开始了。计算机屏幕前围着一群好奇的年轻老师。看着郝云丽不断操作。
  “静一静,请静一静,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赵主任拿起了话筒,鉴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
  CMOS图像传感器,和CCD传感器基本原理相同。都采用感光元件作为影像捕获的基本手段,核心都是一个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将光强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他们之间主要的差别,对于信号的读出和处理过程不同。
  CCD仅有一个输出节点,所有信号同时读出,信号输出的一致性很好,但同时读出所有信息需要的带宽较大,耗电较高。
  由于CCD本身无法将模拟信号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还需要专门的模数转换芯片进行处理,最终以二进制数字矩阵的形式,输出给专门的DSP处理芯片转换为图像数据。
  其周边电路,辅助电路复杂,不同功能模块的生产工艺,也各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CCD方案,直到转换为数据之前,一直是模拟信号的处理过程,与数字芯片的差异性很大,集成度非常低。
  CCD传感器的面积,跟普通胶片大小也差不多了。
  工艺不通用,自然带来了成本高。成本高,价格就高,销量就低。由于厂家无法快速收回成本,工艺进步更加缓慢,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CMOS工艺则不同。每个像素都有独立的信号处理单元,光信号,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处理,要比模拟信号简单很多,芯片功耗大大降低。
  后续的模数转换等辅助电路不再需要,方案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大大降低。
  只要工艺制程提高了,像素的密度就会自然提高,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当然了,CMOS工艺不是没有缺点。
  为了集成放大器与模数转换电路,每个像点的构成为一个感光二极管和三颗晶体管。感光二极管的有效面积,与CCD相比,大大减少,光灵敏度降低了。
  由于各像素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