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化合物?铁怎么能用来做超导?”
在BCS理论当中,超导体中是不能含有磁性的。在电子配对形成库伯对时,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必然是自旋一正一负互相抵消。从这个角度看,超导性与铁磁性无法共存。
————————
“还给我,你怎么这样?”
两个姑娘很快就在实验台前闹成了一团。
“不闹了!不闹了!”
卢玲闹一会儿也就告饶了。
实验室是个满危险的地方,化学试剂很多都有剧毒,例如砷。
就是样品没有毒,超低温本身也是危险品,碰上了,掉块皮,绝对是小意思。
“不管你干什么,我都要跟着,要带我一个。”
卢玲咬定青山不放松。上次的大论文,就没有她的份。
“好吧,你愿意跟,就跟着吧。”
魏惜寒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毕竟铁及铁基化合物,被称为超导禁区,众所周知。
在传统的BCS理论下,超导材料存在麦克米林极限,也就是说,超导转换温度不可以突破40K。这也是人们急需寻找新理论的原因。
之所以二硼化镁引起巨大轰动,就是因为它的转换温度39k,逼近了理论极限。
但希望越大,带来的失望也越大。经过这轮打击,魏惜寒已经对寻找新理论失去了信心。
“你准备了这么多样品啊!这些是要一起测,还是一个一个测?”
“一起测,直接降到10k,看看效果。”
“好嘞。”
卢玲小心翼翼把贴好标签的样品,依次摆进到了冷冻机,然后启动了电源。
“这些样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啊?怎么长得都差不多啊。”
等待的时间是枯燥而漫长的。两个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
“它们的成分都差不多,只是元素的比例有些不同。”
样品不是天然化合物,在制作的时候,很是费了魏惜寒一阵脑细胞。
————————
随着冷冻机的运转,很快,设定的温度到了。
“哇!这个样品有超导唉!”
“哇!这个也有。”
20种不同元素比例的样品里,在10k的温度下,两个检测到了超导现象。
“小寒寒,你发了唉。你可是放了颗真正的大卫星啊!”
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虽低,但它必然会给世界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果然有未知的超导理论啊。”
魏惜寒则在一旁,看着笔记本上的分子式陷入了迷茫。
我是谁?
我在哪?
我不是在做梦吧!
“对啊。这真可是应了那句话,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过,寒寒,你是怎么想到如此奇怪的·分子组合?”
这组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里,包含了两种不常见元素,镧和砷。
第642章 铁基超导(下)
“这不是我想到的。。。”
话说到了一半,魏惜寒突然清醒了起来。
“是张教授吗?真是的!我怎么就没有摊上这样好的导师呢?”
卢玲一直在边上絮絮叨叨。
————————
“小玲!”
“嗯?”
“这些材料的思路也不是来自张教授。”
一个谎言,总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最好的办法,还是不撒谎。
“哦,那它是怎么来的啊?这个分子式,真的好奇怪啊。”
“分子式是我偶然看到的。我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你是从哪里看到的?你的运气也太好了啊!”
好奇宝宝的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
“你是不是想要这个成果?”
魏惜寒没有继续回答问题,因为她根本回答不了。
“当然想了。不过我也不贪心,见者有份,给我个第二作者就行了。实在不行,第三作者也行。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今晚我陪了你这么长时间,至少帮你解闷了,对吧!”
好奇宝宝倒是有自知之明。在划时代的发现面前,只要能粘上边就足够吃一辈子。
“那好,头功给你了。明早拿去给张教授他们汇报吧。就说是你自己偶然发现的。”
“给我了?我发现的?寒寒,你是认真的?”
好奇宝宝的大嘴,立刻合不上了。
“是的。我不打算走科研这条线。再大的成果,对我都没有用了。更何况它也不是我的成果。”
在短短的一瞬间,很多事情豁然开朗。
“你不是在开玩笑?”
“不开玩笑。”
“啧,啧!亲一个,再亲一个。你对我太好了!”
天上居然掉下了个大馅饼,好奇宝宝高兴得扑了上去。
“不过我有个条件,不要把事情扯上我。”
魏惜寒好不容易才从血盆大口中摆脱了出来。
既然无法杀人灭口,只有尽力补救。
“好!。。。不过不扯上你,别人问我,是怎么想到这么怪的分子式,要怎么回答呢?”
好奇宝宝有了幸福的烦恼。
“要不就这么算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不要!”
————————
翌日
“卢姐,今天要测什么?”
郑珊燕在大论文上没有混到署名,但也知足了,她被保研了。在同学们到处跑就业的时候,她每天高高兴兴泡实验室,刷数据论文。
“喏,样品我已经整理好了,你挨个测过去就行。”
“好的。”
郑珊燕就按照步骤,一个样品,一个样品的测了过去。
。。。
“卢姐,第五号样品,测出了19k的超导现象。不过你怎么没有写它的分子式呢?”
“是吗?第五号样品?我也不清楚它的分子构成,那是从半导体实验室,随便捡来的一个样品。”
“是吗?那你运气真好。”
能在10k以上有超导性的物品,都属于凤毛麟角。
曾经的10k限制根本不靠谱。要是真用10k做限制,测一万种样品,也未必一种有超导现象。
————————
超导项目会议
“小卢拿回的那个样品,经过检验,确认是种铁基化合物。这不是天然化合物,从没有过记载。”
张教授主持了会议。
“它的超导机理我们也解释不了。大家谈一下,这次是要先发表论文,还是再多做些实验?”
铁基超导的机理十分复杂,就是三十年之后,也没有公论。
“我建议多做些实验,继续寻找其它的铁基化合物,看能否突破40k。如果仅仅是发表个新超导材料,19k没有太大意义。”
“两条路并行吧。我们树大招风,也不宜拖太久。”
二硼化镁的发现,把沉寂已久的超导热带了起来。物理系属于新闻热点地区,来往记者不断。
“好,那就两手准备。老孙,老林,你们去调整分子式,看能否得到更好的结果。老刘,你那边准备专利吧。
我这边去给赵委员打个电话,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林大毕竟不是以超导为主业,赵委员是国内这方面的大拿。找到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更为重要。
在传统BCS理论之外,也存在其他超导体,例如铜基超导家族,这也是种传统理论解释不了的材料家族。
核磁共振等设备,用的就是铜基超导材料。
但铜基超导材料具有诸多缺点,一,属于陶瓷家族,加工相当困难,成本极高。二,电流负载低。在大电流的场合无法使用。
铁基超导体基本上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不论是理论价值,还是工业价值,都是颠覆性的。
————————
会后,走廊里。
“小卢啊,你跟老师说实话,样品是从哪里得来的?”
孙教授和爱徒一起往回走。
“从半导体实验室捡来的啊。他们现在有钱了,财大气粗,在搞什么新工艺,新材料研究,奇奇怪怪的东西不少。”
样品的确是捡来的,只不过是在超导实验室里捡的。
既然解释不明白样品的来历,又没有能力搞清楚它的原理,干脆不解释。
“你连我都骗?半导体实验室我都问遍了。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孙教授,我没骗你啊。样品的组成元素如此奇怪,这哪是我能弄到手的东西啊。”
卢玲只好硬着头皮,硬编到底了。
谁说女人无法保守秘密?
我就能!
“明白了。小卢,你这是攀上高枝了啊!以后发达了,可不要忘了老师。”
孙教授也无意继续追问下去。
“攀上高枝?老师,我怎么听不明白呢?”
好奇宝宝这次是真不明白了。
寒寒算是高枝吗?再说了,跟寒寒用得着攀吗?
“装!接着装!装得还挺像的。”
————————
好奇宝宝在迷惑不已,另一边魏惜寒也在困惑。
铁基化合物超导的事情,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迷惑之余,她也对即将开始的事业充满了期待。
一个新世界,向她敞开了大门。
第643章 生物
冰城
龙省生物实验所。
办公室里一片悠闲气氛,看报的看报,喝茶的喝茶。
“老张,项目计划书搞定没有啊!”
“还在弄,想做好这个实验还真不容易呢。”
戴着个不知道有多少圈厚玻璃的张研究员,一副苦大仇深。
“怎么个不容易法?不就是让你写个细胞培养实验的计划嘛。居然搞了这么久?”
通过偶然机会,孙所长得知有人在寻找科研小组做课题。项目的需求很简单,就是找几组相似细菌做迭代生存实验。
孙所长的大部分精力,最近都放到找钱上。国家给的拨款是越来越少,生物所没有任务,日子难过。
但钱哪是那么好找的,大多数情况都是,酒没少喝,钱没有少花,最后一无所获。
“你看啊,这里写得很清楚,用同种细菌,但几个变种又要求适应能力还不同。这不是相互矛盾吗?就这一条就很难满足要求。”
在瓶底厚度的玻璃后面,是对认真的眼睛。
在自然界里,如果出现适应性不同的细菌,很大的可能,他们根本就不是同一类型。就算各种性质都是相同,如何证明它们属于同一个菌种呢?
构成进化实验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当时四方团队,正好有人培育出几个基因突变的特殊菌种。
同样的实验,拿到了几年前的国内,条件完全不具备了。
技术的进步,是科研工作者们在前人足迹上,一代代向前推进的。拔苗助长,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可行。
————————
“老张,你那么认真干什么?这种实验还用做吗?随便找两个菌群做下实验,自己填个结果上去不就行了?”
旁边有闲人支招。已经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了。搞学术的,也要长点脑子好不好?
“这恐怕不行。他们要求完善的实验记录,而且要求实验结果可重复。只有实验结果能被原封不动重复出来,才算验收。”
“真的吗?就连这么简单的实验也做不了吗?”
孙所长十分失望。这年头,想骗点经费出来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没有办法,想做这个实验,必须先有个完整的基因实验室。通过修改基因,或者诱导基因突变的方式,培养出几种满足要求的细菌出来。”
“基因啊!还要修改基因?”
听到这么高大上的词语,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腿软。
任何新技术出现的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