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个安稳的,另一种类型的靠山。
她现在的男友,卢志文副教授,是个书呆子,为人方正,没有坏心思。
这对她非常重要。
很多与她交往的人,都是抱着少奋斗二十年的心态。这使得她无法分清,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
张燕一直在不停的说,也一直在不停的喝。
成永兴可不敢再喝了。另外他有种感觉,张燕今天就是借酒发疯,把很多平常不敢说的话,借酒吐露了出来。
也许她一定是不醉不休吧。
虽然张燕比他年长了十几岁,但在他眼里,仍然算不得很成熟。张燕是个矛盾心态,既想结婚,又想保留自己在成永兴心里的地位。
其实她低估了她的重要性。他可信的人根本没有几个。只要张燕不背叛,他永远会给她留个位置。
到最后,张燕果然喝多了,连路都走不了。没有办法,成永兴只能开车把她送了回去,并且把她背上了楼。
张燕家里没有人,孩子也不在,不知道去哪里了。
成永兴给她收拾了一番,才离开。
喝醉了酒的女人,真是麻烦。
————————
不过这顿饭的收获还是不小的,至少收获了一个好主意。
成永兴决定立刻回春城,把刘璇骗来,两人独处一段时间,看看能否有所变化。
第二天一早,他就返回了春城。
第621章 超导
春城。
魏惜寒打开超导实验室的大门。稍微打扫了一下,就带领着人开始了日常的工作,测量。
实验室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主要设备已经安装到位。由于新设备的型号,参数都比老设备好了不止一代,效率比公共实验室要高。因此,在配套设备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同学们也更喜欢来这里。
新的冷冻机,给了操作人员全新的体验。
型号新,就代表着更高的性能,更容易的操作。例如制冷设备,制冷速度更快,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电量消耗。
超导测量,主要的时间都花在两项上,一个是测试样品的制作,第二个就是降温了。
魏惜寒带着四组本科生在这边做测量。还有两组,在大实验室用旧设备。
这几个月的风光,使她过足了瘾。几年来的委屈一扫而空。随着项目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她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但高兴之余,她也有了些危机感。
现在就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超导普查项目,花钱花得太快了!
多个学校,齐头并进,10个科研小组同时进行!
是个人都看得出这种情况无法持续。不论是资金,还是常见易得的化合物种类,都是有限的。
但是越是这种情况,做实验的速度反而就越快了。
每个人都想早日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尽快开始下一轮。
大家就像击鼓传花游戏中的玩家,飞快的把手里的东西扔掉,从而可以更聚精会神地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魏惜寒小组,拿到了三组化合物,但她组织了6组学生,18个人,同时进行测量。
这个做法也得到了系里的支持。
大家抢的不仅仅是进度,而且是经费,论文,职称,待遇,甚至是毕业证。
林大的研究生是3年制,但由于几篇论文的发表,小组里的几名研二学生,实际可以提前毕业了。他们的专业课,这个学期就学完了。
————————
魏惜寒已经进化为小老板,每天只要安排好人,物,就无需亲自动手。经过多轮实践,新的论文对她算是轻松加愉快了,填表而已。
整个上午,她一直在实验室里巡视。这些科研狗都是大四的学生,马上就要放寒假。她希望可以借这个考试后,放假前的短暂空挡,多测一些数据出来。
由于新仪器耗电量低的原因,更多的测试被移到了新实验室。测量每种材料的成本实际是降低了的。也就是说同样的经费可以测量更多的样品。
另外电费这种东西,可以先斩后奏,因为可以拖欠。
既然测量的速度快了起来,完全可以不等下次的项目讨论,直接开始新一轮材料的测试工作!
面对账单的既成事实,相信基础基金和成永兴也只能认吧。
魏惜寒叹了一口气,本来她也不想把局面搞得这么难看,但这么多学校都想冲进来吃一口唐僧肉,独享做不到了。
没有别的招法,她只好利用这段时间锻炼出来的伶牙俐齿,多吃两口了。
魏惜寒对成永兴没有帮她保住这个金矿,还是微微有些埋怨。
为什么你就没有顶住呢?
真的是因为与女朋友和好了,就把我放弃了?
这人也太过现实了些吧。
————————
魏惜寒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已经快十点半了,她决定到大实验室去看看情况。
她的工作就是不断的巡视,两个实验室在她的协调下,协同工作。
“魏姐,数据有异常!”
“什么事情?”
魏惜寒大步走向了举着手的郑珊燕,一名大四女生。
她最怕就是意外,异常。
任何设备的损坏,意外,都意味着时间的损耗,在浪费经费的同时,损失着宝贵的领先机会。
她的小组女生居多,部分原因是女生心细,做这种项目有些优势。另一个是她对男生有怨念。她与男生的竞争算是全面落败,如果成永兴不出现,她恐怕只能靠美色事人了吧。
郑珊燕的问题不是设备的问题,而是实验结果和数据,不符合连续三个多月沉闷的数据惯例。
一个很简单的离子化合物,二硼化镁,在39K的高温下被检测出了超导现象!
魏惜寒做了这么久的超导实验,不是专家,也是专家了。她突然想起几个月前,有人随口说的一句话,
“也可能有别的理论存在。”
这个超导普查项目,最初的借口就是寻找新的超导理论,而不是这样没完没了的做普查。
由于一直没有什么发现,连魏惜寒都快忘记这件事情了。慢慢的,这个小组的核心工作,就变成了为测试数据而测试。
但是今天,情况发生了改变,郑珊燕够细心,魏惜寒够敏感,现在就需要新的超导理论。
魏惜寒当机立断,停下了所有的实验,把郑珊燕留下来又做了一次重复实验,在结果验证无误的情况下,封闭了实验室。
郑珊燕被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密,她也答应了。
————————
下午吃完饭,张教授就领着一群物理系的教授冲进了还没有完工的超导实验室。
在亲眼看到奇怪的实验数据后,很快的,大家就开始了计算,争吵。然后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再争吵。
林大其实并没有超导材料专家,但是不缺物理专家,材料专家。
既然超导实验室马上要建成,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弄几个项目做做,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
由于一直受限于外在条件,中国各大学、科研院所的传统是,每个人在提实验项目、课题的目标,一直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我能做什么?
所以超导实验室,本质上改变了很多人的研究方向。林大多出了十几名超导领域的专家。
经过几天的争吵,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共识,一篇大部头的重磅论文形成了。
《多带以及多费米面的超导特征》
论文被投向了Nature,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结果。
与此同时,一个临时的超导小组被成立了起来,人不停,马不歇的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任何新理论发现的初期,都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时候。
第622章 愧疚
成永兴回到春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诡异的情况。
魏惜寒跑过来要求继续拨款,而又提不出新的计划。
她这些天把其它的工作全停了下来,超导相关设备,全部给新理论让路。等做了一堆实验后,发现钱花光了。
虽然乱七八糟的论文,专利准备了一批,但超导普查的内容反而没有做完。所以只能跑来继续要求拨款。
魏惜寒不知道要不要实话实说,资金被她挪用做其他内容去了。
两个人本来就谈不上熟悉,再加上成永兴的刻意疏远,她也就慢慢熄灭了心里的那点小心思。过年这段时间,两人有小一个月没有见面,他们之间又恢复了陌生人间的疏离感。
要主动说实话吗?
话到了嘴边,魏惜寒有些犹豫。
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在这个紧要关头,所有知情人都被封了口。
超导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明白,这对大家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情。
而且就是告诉他真相,他能听得懂吗?
他懂什么叫费米面吗?
成永兴在她内心深处,甚至所有物理系的研究生群体眼里,只是个还在苦读本科大二课程的学生。
————————
看着支支吾吾的女研究生,成永兴很想大喊一声,你们发表多少篇论文了?
别瞒了,在我面前耍心眼?
别逗了,这个局都是我设计的!
但是他不能。
在女孩子想开口说什么的时候,他随手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魏惜寒看着手里的签名,有些感动,也有些内疚。
她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
她明白成永兴觉察出了问题,但是他没有问。他给与了她全部的信任。
他不在乎她在做什么,怎么花钱,为什么花钱,全都不在乎。
只是因为她!
魏惜寒只好转身离去,她无法解释,也无法去问成永兴:
你为什么不问呢?
你问了,我肯定会告诉你的啊!
————————
超导普查实验又开始了。但魏惜寒整天没有个好脸色。
她不知道该埋怨谁。
每件事情都有道理,每个人都有道理,但内疚的是她。
实验室里不是没有明白人,几个人一问,就明白了情况。这种情况下继续瞒着成永兴,显然不适合。
张教授亲自带着女弟子来解释,但他跟女朋友一起去了冰城。
魏惜寒甚至有种错觉,他是在向自己示威:你不喜欢我,有人喜欢我!
她微微有些心痛,觉得最珍爱的宝贝没有了。
————————
等成永兴再次返回林大的时候,是开学以后的事情。论文已经发表,所有的事情都无从解释了。
基础基金对超导普查项目的支持也终止了,原因是资金不足。
这个结果是反常的!
项目被终止,应该是因为没有成果,而不是做出了成果。
几名教授找成永兴分辨,未果。
张教授让魏惜寒去争取,她不去。
魏惜寒的名字,也跟着大论文登上了国际顶级期刊,但是她一点都不高兴。
她跑出去,在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场。
没人可以理解她的想法,每个人都在互相祝贺。林大终于在立家之本的物理系上,做出了世界级的成果。
超导实验室开始了全面运作,国内和国际的支持资金都进来了。对于超导普查项目来说,基础基金的支持不再重要,事情于是就被放下。
成永兴退出了项目审核小组,由审核小组自行决定项目的审批。他不参与审核与讨论,但是在过审之后,会再看一遍,有否决权。
这算是林大的一大损失。
他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