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第324部分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2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物理相关专业,在国内分配困难,那么出国就成了大家最好的选择。而一两篇论文,显然要比英语成绩来得更加有效和直接。
  所以整个系的学风都大为好转。平时此刻已经开始跑关系,跑就业的趋势转变为跑图书馆,跑实验室了。
  ————————
  超导材料普查项目的几个主要成员,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而是继续悠哉悠哉做着实验。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就种植着一颗论文树,没有必要去再找其它资源了。
  小组陆陆续续又发表了几篇论文,慢慢的,这个项目开始吸引了同行的目光。冰工大物理系发消息过来,他们也准备分担一部分任务,希望资金支持。
  奉天的东北大学在超导项目是老牌劲旅,也想申请资金的支持,派了老师来洽谈。
  林大的实验室还没有建完,但事态的发展,已经不允许她们慢悠悠继续下去了。很多人注意到了这么一个虽笨,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超导始终是个热门话题,在国际国内,高烧不退。任何在这个领域言之有物的论文都非常容易被发表。而且这种数据类的论文,参考价值随着数据量的累计,在不断增大。
  刊登了魏惜寒小组论文的期刊居然发现,它们的销量在慢慢提高!
  她们的论文,以一己之力,在拉高整个期刊的引用系数!而且这种效益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这种引用,会历久不衰。
  数据永远是数据,没有什么过时不过时的说法!
  已经有不少国际国内的专家,动手研究新出现的大量数据,试图发现些相互关系,线索,或者是新的假说。
  不知不觉间,超导普查项目居然有了国际影响力。
  不少同行看到几篇数据后,也反应了过来。在贫穷的中国东北,居然有个实验小组,自筹资金做这么重要的事情!
  国外的一些实验室也发消息过来,他们十分有兴趣加入到这个有意义的普查计划里来。希望大家互相协调,他们自筹资金,无需林大这边关心。
  超导实验室还没有成立,就开始有国际合作了!
  除了合作,一些国外的科技基金也在联系林大,问相关小组是否需要资金支持,他们也可以贡献一部分力量,以支持贫穷的中国同行们继续前进。
  —————————
  事情的发展,由不得成永兴不出面了。
  事情的走向已经开始偏离了初始的预期,数据普查项目眼看着就要大热起来。再不插手,煮熟的鸭子,也许就要飞走了!
  魏惜寒几个还在沾沾自喜,每天乐滋滋回复着国内国际的来信,但是成永兴则看到了危险。
  国内的学校由于经费原因会找他协调。也就是说,成永兴可以控制国内学校的工作内容和进度,但是国外学校和公司不会。
  如果测量速度还这么缓慢,果实被别人摘走也有可能的。
  经过简单组织,项目协调会在林大物理系会议室里召开了。
  魏惜寒小组拿出一个方案,把近期准备测量的材料进行了分工,首批是常见,易得的化学材料,总共分成20组,国内留下10组。
  林大拿了3组,冰城工大拿了2组,其它几个院校各自一组。经费也是足额提前发放。为了这一个项目,基金到现在为止砸进去接近500多万了。但这一次,十组的测试,差不多300万没有了。
  成永兴对林大选择的三组材料进行了点微调,计划就实施了。会议结果传给了国外的几个合作实验室,另外10组材料他们也纷纷予以确认。
  二硼化镁终于出现在待测名单上,下面能做的就是等好消息了。
  ————————
  几篇论文下来,再加上最近的国内国外大合作,魏惜寒和项目组的几个成员趾高气扬,不复萎靡的样子。
  尤其是这次国际合作,这几个项目小组成员,如果想出国的话,至少是混了个脸熟!
  几个人开始显露出一副年轻有为的模样,意气风发。
  魏惜寒在高高兴兴组织人做测试的时候,她还不知道,项目的资助很快就会停止了。
  现在是10个小组在同时进行,成永兴毕竟身后没有国家,支持不动了。要不是超导验室建设进度快完成了,否则都会受影响。
  这次国际合作也打响了基金会的名声。更多的学校找到基金会,希望协调项目和资金。
  各种项目申请,雪花般地从全国飘了过来。
  ————————
  马上就要到年底,又到分红的时候。成永兴从来没有这么期盼着过年。因为他没有钱了。
  不论是他的个人账户还是基础基金,最近都是花钱如流水。
  以前不管钱,成永兴对基金花钱没有太大感觉,例如人才培养基金,多次花空了,他都没有感觉,也不再意,反正有钱的时候,就会补充进去。
  但是最近,他一直在亲自管理基础基金的花销,看着一笔笔只出不进的支出,银行账户上不断减少的余额,他也感到了肉疼。


第615章 物业
  成永兴的学习,熬过了最开始的适应期,逐渐跟上了同龄人的步伐。用学生们的行话说,考试能及格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桂林路。这个地点十分方便,不远处就是几个著名的商业中心。走路也许还有点距离,但对于进入了有车一族的他,一脚油的事情。
  他整天呆在这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无处可去。
  光电总部在春城没有自己的办公楼。
  春城的各子系统都在酝酿建设自己的区域总部大楼,只有总部这边还没有什么计划。
  好在在南门小区附属建了一个小型办公楼,很快就可以应急使用了。
  —————————
  奚风华和成万安,最近都跟着孩子住在这里。对父母而言,孩子住哪,家就在哪里。
  最开始是奚风华住了过来,紧接着成万安也跟着搬了过来。他一个人住在工厂宿舍区太过孤独,一次做饭好久都吃不掉。
  父母搬过来后,成永兴终于解决了做饭的问题,也就不怎么去林大吃饭了。
  第一个原因,他也是有女朋友的人了,名花有主,需要避嫌。另外,食堂的饭,连吃了四年,也差不多吃腻了。
  最近几天他晚上多了个事情,就是下班的时候,他会开车去建工学院送刘璇回家,她不住校了。
  由于天冷路滑,下班的时候人多,再加上是冬天,天黑得早,来往交通,给人以十分辛苦的感觉。
  这个举动赢得了女孩子的极大表扬。
  ————————
  在他还在纠结,要不要继续这样送下去的时候,家里母亲发话:希望他送完女朋友回来后,把她和老爸接回来。
  父母现在住在市里,每天要骑车40多分钟去单位,也是很辛苦。大冬天在雪地里骑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永兴深深为没有考虑这些而自责。
  上一世,他就对家里的事情缺乏敏感,由于他身在国外,最后照顾生病的父亲完全是妹妹承担的。这一生又是这样,虽然没有人指责什么,但他应该有所考虑。
  但他也做不到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用公司的司机又不伦不类。
  想了几天,他终于在事实面前屈服。如果找不到办法的话,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每天他早晚就要都开车出去,再加上还要上课,根本没剩什么大块时间了。
  南门小区的建设经过短暂的停顿,又逐渐恢复了活力。所以他决定把南门小区的物业先建立起来。
  物业在这个时代,是个新鲜事物。尤其在福利分房体制下,人们对物业唯一的概念,就是收卫生费,水费,电费。
  这个小区本就不打算收物业费,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交物业费的习惯!
  很多人干脆不承认这些额外的费用,就连冰城的几个小区也是如此。
  几个新建成的小区,收了几次物业费都没有收成,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公司也不差这点钱,干脆也就不收了!
  —————————
  钱收不上来,服务还要继续,最重要的就是安保服务等。
  物业公司下面有个小的车队,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紧急服务,例如就医等。
  成永兴准备把接送住户上下班,作为车队工作的一部分。住户再按照出车的次数支付费用。
  当然了,估计到最后,只有他有这个需求,其它用户肯定舍不得花这笔钱。
  有钱好办事,物业公司汽车队立刻就建立了起来,成永兴也就从每日的司机工作里解脱了出来。
  由于核算每个月要补贴多少钱进去,成永兴算来算去,居然有了些心得。
  按照他初始的想法,这个费用他准备自掏腰包。但是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笔物业费,完全可以不用他来交!
  小区物业完全可以做到自己养自己!
  秉承他的怪癖,这个小区也不例外,小区周边没有规划什么商品房,就连高层的一楼都是镂空的。
  但在小区附属办公楼的一层,规划了一个超市,托儿所,这些简单的便民设施,实际是可以盈利的!
  更不要说,未来地下停车场也可以收费啊!
  超市可以盈利,办公室可以出租,那个小托儿所也可以收租金!
  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小区,完全可以自己养自己!
  后世的房地产开发商,把这些附属的商业设施都用更高的价钱,卖了出去,变成了利润。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结果留下了一地鸡毛。
  高档的小区还好,住户对物业费不敏感。
  稍差一些的小区,最大的矛盾就是物业公司收不上物业费,导致物业维护水平下降,小区居民不满意。然后就是房价下降,然后导致物业费更收不上来,恶性循环。
  现在看来,事情的根源都出在开发商身上,这让成永兴对贪婪的地产开发商的印象更差了。


第616章 轻轨,变心
  冰城。
  马上就是元旦,又到了年终汇总时间。成永兴也就跑回冰城参加各种活动。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的面貌也在日新月异。这两年学校里陆陆续续修了不少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刚刚开放的轻轨。
  “校医院到了。”
  “电机楼到了。”
  伴随着车厢的轻微晃动,一栋栋建筑物从窗外缓缓掠过。当熟悉的事物,以不同角度呈现在面前,带给乘客们奇异的不真实感。
  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
  “机械楼到了,终点站到了,请所有的乘客在此下车。”
  车厢的端头,有个女孩子不断报告着站名。
  开通的轻轨并不长,投入使用的只是老校区的这段,还没有连接到南校区。
  “成总,走吧,我们下车吧。”
  林秘书站了起来。
  “不是还要坐回去吗?”
  成永兴把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
  车窗外的景象,很难让他相信,这是他十分熟悉的母校。
  “所有的乘客都需要在此下车。”
  戴着袖标的女孩子,走了过来,把仍然坐着不动的乘客们纷纷赶了起来。
  ————————
  “成总,小心楼梯。滑!”
  轻轨是悬空修建,站台在高处,乘客需要爬上爬下。
  “在这里排队,然后坐回去。”
  刚刚走下略有积雪的楼梯,林秘书就和大多数刚刚下车的乘客一起,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