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个不成熟法?”
“据说是良品率很低。”
“良品率低是他们没有晶圆生产经验。这个经验我们有啊!我们两家可以联合攻关啊!”
742厂生产芯片多年,生产和调试的经验都很充足。
“他们不同意。”
“算了,也不需要他们同意。反正设备都是国产,我们直接联系厂家。王工,你带几个人,做一下调研,看新线能否用国产设备进行替代。有这批设备,就没有必要进口了。”
“这个恐怕不行。冯工那边返回来的信息是。林晶圆有自己独有的工艺。几家光电关联的设备厂商,给他们的设备都是定制的,我们根本买不到。
据说这些设备运到林晶圆还要进行特殊调整。他们的核心项目组,先进制程N+1工艺小组,外人完全都接触不到。”
“这都是在搞什么啊?外国人对我们禁运,自己人居然也禁运?
说句不好听的话,全国的半导体技术都是从我们这里扩散出去的。现在好,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
“是啊,不过我这边有个好消息。日本的西芝主动联系我们。他们可以用优惠价格全面向我们转让0。8微米芯片生产的全套工艺及设备技术。”
“0。8微米?”
公司正在谈的美国技术,只是0。9微米而已。
“对,而且价格更低。”
西芝也是公司的老合作伙伴了,5微米,3微米就都引进的是西芝的技术。不论是人员还是工艺技术,大家都配合得不错。
“这倒是个好消息。不过恐怕来的有点晚了啊。如今908工程还要不要继续都是个问号了。”
国产一微米芯片面世的消息,影响了方方面面。908工程的目标就是为了引进一微米技术。
国内既然有厂家搞出来了,这个工程还需要继续吗?
“孙经理。刚刚接到部里的电话,908照常进行。不但照常,项目有了新的投资人。项目以后的决策,可以直接跟出资人商量,不需要部里报批了。”
908进展缓慢的一个很大原因,在于很多事情的决策权在部里。用什么技术,买什么设备,均需要部里批准。
“是谁在投资?谁这么有钱?”
908计划的总投资是20亿,虽然工程进行到了现在已经花了不少,但剩下的投资,仍然是个是天文数字。
“听说投资人是林大。一所学校。”
“我们学校这么有钱了吗?不能啊!”
会议室里就有不少人就是林大毕业,议论声一片。林大的毕业生,虽然不如清华帮,位高权重,但是人多势众。
“查一下吧。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会议开到这里已经开不下去了。
———————
几天以后。大量信息汇总了过来。
“林大那边的信息确实了。他们的资金来自林省工商行的贷款。”
“咦,这是搞什么?他们那边是贷款,我们这边也是贷款,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这里最大的区别就是谁来还钱!”
“是啊!这对我们倒是好事。”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这个时代,欠债是大爷的心态还没有养起来。908计划用的是建行的贷款。别的不说,项目建成后的还本付息压力,就是不小。
“林大是怎么拿到的这些贷款,他们把学校抵押了吗?林大能值这么多钱吗?”
一个问题有了答案,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问题。
“不清楚,不过他们没用林大自己的财产做抵押。”
“无抵押贷款?这么大的数额?”
“不清楚。更进一步的信息查不到。”
“林大很快会派人与我们汇合。他们已经打电话过来,原则上同意西芝的方案,引进技术的谈判,他们要全程参与。”
日本人为了抢市场,这次给了一个相当的优惠价。
这种策略在历史上出现多次了。每当国内在某个技术点上出现某种突破的时候,同类产品就会对中国解封,不但解封,还会出现倾销的情况。
例如ASML的28nm光刻机已经在降价销售了。
“真是搞不懂。他们和光电合作搞了个一微米晶圆,又投资我们,搞个0。8微米技术。这不是明显在拿钱打水漂嘛!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一些老同志,对这个事情还是有不同的看法。
“经理,我倒是有个想法。”
在旁边记笔记的一个小姑娘,灵机一动。
“啥?”
“你看啊。林大的副校长跑到光电去当了个副总。他们前段时间到处宣扬,他们的一微米已经成功量产。是不是那是个假新闻啊!
现在成果上了新闻联播,领导也视察了。他们骑虎难下。只能找个真一微米顶缸!”
“咦,小刘!有你的。有道理!这造假造得?不过这造假的成本也太高了些。十几亿买个成果?啧啧!”
屋里立刻就有人赞同。
造假不论哪行哪业,都是存在的。真正比拼的就是造假的水平了。能把所有人都蒙过去,假的也是真的。
“不对!新闻和文件可以造假,但是芯片造不了假!他们的芯片已经出现在LCD产品上了。大家都可以从市场上买到。”
有人赞同,就立刻有人反对。
“不是说他们的良品率有问题吗吗?是不是他们对提高良品率没有信心呢!”
“有道理,不过这也太扯了吧。我们这么多人,提供的免费帮助他们不要,结果去另花十几亿再买条新线进来?败家没有这么败的吧。”
“奇怪啊,奇怪!”
第607章 908工程(2)
林晶圆厂房二楼,会议室。
李浩广看着摆了一桌子的各种文件,颇有种炫目的感觉。
随着一微米芯片的闪亮登场,国内的芯片产业风起云涌,震荡不断。
按理说,现在应该是他最辉煌的时刻,但他感觉到的只有心惊和肉跳。
“哈哈,我们玩的就是心跳。”
成永兴也没有想到,小批量生产的一批芯片,能得到如此巨大的反响。这批芯片问世的消息被本地的官员知道后,层层上报,然后就是龙颜大悦。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林省和春城的各级新闻媒体,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给这座城市的居民们,强制完成了一轮至少50个学时的科普教育课。
“这些请求要怎么处理?”
到林晶圆访问的不仅仅是记者们,还有不少是来下订单的,另外还有合资合作的,拜师学艺,甚至偷师学艺的,不一而足。
“不理他们。”
“还是你们年轻人感想敢干。我就顶不住这些压力。”
“顶不住也得顶啊!”
林晶圆最近是条子电话不断。打招呼的人里甚至有国字头的。
骑虎难下,成永兴只能硬着头皮装大头蒜。
LELE技术,远远没有到可以真相大白的时候。
这个技术,属于绝密中的绝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儿的那种。
这个时代,人们的保密意识十分淡薄。成永兴现在是谁都不相信,连台海试射炮弹是空包弹的消息都能被被传出去,还有什么是传不出去的?
除了直接参与的N+1先进制程小组成员,以及被发配到四苹的严亮,了解内情的三个人都在这里了。而且李校长也只是知道有个特殊的工艺,特殊的工艺细节,他也是不知道的。
这些天,几个人聚在这里,不断根据反馈,调整应对策略。接手908工程,就是头脑风暴的结果。
————————
“小成,有必要这么做吗?为什么要同时支持两个晶圆厂?只要有耐心,慢慢去搞,我们的良品率,早晚能提上来。”
一号线使用的各种设备,单从技术指标上看,已能满足1微米生产的需求。在LCD产业链的滋养下,国内各设备厂商的加工能力和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是在花钱买时间。靠我们自己摸索,良品率至少要卡两年以上。这15亿左右的投资,等于是帮我们买到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一号线整体上还是沿用国内成熟的2微米工艺方案。虽然很多设备的技术指标都有了升级,但这批设备大多数都是第一次面世,普遍面临产品定型,优化以及验收的问题。
这跟第一代LCD性质类似。全彩经过了一年的时间,也不过是使良率提高到了6成左右。
6成对于TFT…LCD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良品率,因为TFT有价无市。
而晶圆则不同。芯片一面世就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竞争。另外晶圆的工序不是5道,而是至少40道。
908工程,耗费了7年之功,月产成品只有几百片。计算良率的话,估计连10%都不到。
Intel在10nm阶段整整打磨了7年,都没有通关。在2019年,他们还在使用14nm技术生产芯片。
林晶圆面对的困难很多,有设备的问题,更重要的则是经验的问题,人员的问题。
核心技术团队的作用,在晶圆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
一微米晶圆厂,中国都没有相关生产经验,更致命的是,光电连晶圆生产的经验都没有。
用三亿元的大实验室,采用LELE工艺,不计成本做出一批样品没有问题,想批量经济型生产,根本就是没有门。
类似的问题,909工程也曾经经历过。
909工程在上海重建,属于另起炉灶。为此,他们干脆包圆了复旦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统一送去NEC实习培训,才算解决。
742厂在盯着林晶圆,林晶圆何尝不是也一直在盯着742厂。
光电出手908工程,既是为了引进先进设备,产线技术,也是为了解决人员经验的问题。这算是个一石数鸟了。
————————
“好吧。你说了算。不过这种方法,也实在是太贵了!”
李浩广不置可否。他主要是心疼钱。
账本上流淌的天文数字的金钱,让他很有种目瞪口呆,触目惊心的感觉。
虽然贵为重点大学副校长,但经营并不是他的强项与专长,再说林大也没有什么值得经营的。
大量的资金,设备,权利,人员在他手里汇聚,流动,消失,如坐针毡有些过分,但是心惊肉跳是跑不了的。
不仅仅是他有这种感觉,很多光电系内部的人员,也对晶圆项目的花钱方式,有很大的意见。
光电过去投资的项目,LED也好,LCD也好,IGBT,乃至光伏产业,都有着清晰的盈利目标。而晶圆是唯一的没有清晰盈利目标的项目。
晶圆一号线,3亿元的投资,其目的仅仅是某种工艺技术的验证。
93年的3个亿是什么概念?
投钱倒没有什么,问题这么大的投资,什么效益都没有看到。晶圆厂不是建成就完事的,巨大的空调,无时不刻运转个不停。这干脆就是个小无底洞。
在一期没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二期的10个亿又砸了下去。弄不好,这又是个更大号的实验室,价值10个亿的实验室!
光电这两年是挣了些钱,可也不能这样干啊。
但转眼之间,接手908工程,又是15个亿进去了!
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啊?
好在成永兴的光环还在起作用,一系列的命令还是被执行下去了。
光电虽然家大业大。随着全彩和林液晶的融资成功,总部也就有了更多的活钱。但连续的大额投资,现在也顶不住了。贷款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