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第301部分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301部分

小说: 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这个项目的运维资金,可以走项目开发费用。”
  “你确定?”
  “很多项目需要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看清问题和需求。不要轻易下结论。”
  “行。那个小李,你记一下,下个学期,这个软件我们重点跟进。”
  “另外那个留言板系统,也是如此。”
  计算机已经进入到了第一轮普及的周期。网吧等很快就会入侵学校。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都会出现。
  “是嘛?”
  一群人都对成永兴的眼光,有些好奇。图书馆系统,档案系统这种立刻可以见到收益的平台,没有被他看到眼里。反而是一些没有收益的项目,得到了青睐。
  不过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不管这些项目,是否有实际意义,他们都欢迎。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方式,理论大于实践?还不是没有钱闹的。
  实践?
  材料费谁出?实验条件具备吗
  ———————
  “HIT PCB布线系统”
  “呵,还有电路设计软件?现在能用吗?”
  “还不能。”
  “HIT CAD系统”
  “能用吗?”
  “不能。”
  。。。
  “HIT IC 设计系统”
  “能用吗?”
  “不能。”
  。。。
  “能用吗?”
  “不能。”
  。。。
  “能用吗?”
  “不能。”
  。。。
  “小成,你不要着急,做项目要慢慢来。这两年虽然扩招了些软件专业学生,但他们还在打基础。眼前的成果,都是由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做的。等明年,大二这批学生起来以后,情况就好了。”
  刘主任出面安抚。
  “小成,我想问一句。这些软件,就是做出来,到时候有人用吗?”
  王凤俪忍不住插了一句。这批工业软件的雏形作品,和市面上的成熟商用作品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大到有些让人绝望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从头开始的意义何在呢?做这种软件,既没有市场,又发表不了论文,大家都没有什么动力。
  “只要做得好,肯定有人用。别人不敢保证,光电肯定会支持的。”
  制约中国IC设计的一大障碍,就是软件。一套软件,几十万美元。就是光电都用不起。这个问题不解决,光电的晶圆产业也就发展不起来。
  有产能,没有市场。
  “好吧。”
  王凤俪没有接着追问下去,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有个承诺,总比没有承诺要强。
  “不过,对这些工业化软件,我倒是有几个建议。”
  “你说。”
  “一,这些软件,要跟相关专业合作开发。工业化软件的目的,是为了工业服务。”
  “好的。我们回头就跟机电学院,电子学院进行联系。”
  “另外,这类软件,没有必要从头做起。你们可以跟国内一些软件开发商协商,看是否把他们的软件代码版权买下来。这样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平台。”
  “他们能卖嘛?”
  “肯定能。”
  在80年代及90年代,国内涌现出一批CAD/CAE/CAM软件厂商。但这些软件厂商,基本上都是依附于机械部,科技部的扶持资金而存活。市场竞争能力很低。
  随着国家扶持资金的消失,它们很快就会面临失去的三十年了。
  这批国产软件现在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但使用情况和占有率并不高。因为进口软件厂商,例如AutoCAD 等,普遍采用通过鼓励盗版的方式进行推广。
  例如在春城某大厂,上万台CAD装机的情况下,仅仅购买百十套正版授权,就不再被追究盗版的责任。成永兴曾经工作过的设计院,接近千台微机,买了十几套就算过关。
  国产CAD软件,即使是在8,90年代,也是叫好不叫座。不被本国的工业企业所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指望学校师生发表论文及出成果的原动力,来驱动工业软件的发展和延续生命。
  “好的,我们去跟这些厂家联系一下。”
  “3D CAD/CAM软件,你们直接跟光电设备的刘总联系。他们有一套自用的软件。”
  “好。”
  国产工业软件,之所以市场打不开,主要原因是缺乏杀手级应用。
  软件这种产品,如果在不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差不多是赢着通吃的局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光电的3D CAD CAM能够用起来,就是后面的3D打印在驱动。
  随着3D大型加工中心与CAM的联动,相应的软件也就找到了各自的市场。
  这个现象,如果反过来解释。正是中国机床产业的衰落,导致了CAD/CAE/CAM的衰落,因为失去了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例如数据格式标准。
  工业体系是一个整体,只靠投资,是解决不了CAD软件落后的问题的。
  ———————
  会后。
  “小王啊!你牵头把PCB软件搞起来吧。”
  客人一走,刘主任就分配起新学年的任务。
  “人呢?从大四的学生里挑吗?”
  “大三,大四的学生都不要动。我们学院在产业化这条路上,落后其他院系太多了。光靠基金拨款,也不是长久之计。”
  随着成永兴的离开,众人也慢慢有了危机意识。人才基金还能坚持几年,大家心理都没有底,还是要把自己的企业扶持起来。
  “那从大二的软件专业学生里挑?”
  “让他们自己报名吧。IC软件等,都一起搞起来。你们每个人牵头负责一个软件项目。无论如何,下次要拿出点成果出来。”
  “是啊,是啊。这也太被动了啊。”
  “不过这种成果汇报的方式,效果还不错。下次把所有学校都拉来,搞个大一点的成果展示会,那样不是更好?”
  这次的项目验收会,硕果颇丰。项目的甲乙双方,各自给对方画了个大饼。都认为把对方忽悠住了。
  ———————
  为什么后世,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发源于校园,还是有它的道理的。
  第一,校园的互联网环境,远不是此时的分散居民环境可以比拟的。
  第二,实名制。学校的学生,天然对实名制不怎么排斥。校友录,博客,脸谱等企业诞生于校园,不是没有道理。
  第三,电子支付。学生们每天用的饭卡,就是一个天然的电子支付载体。
  Plan B相关学校的学生,先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工大则更占便宜。由于计算机软件双学位的缘故,更多的其它专业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及网络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网络的魅力,开始扩散,第一批网瘾患者,很快就会出现了。
  ———————
  时间走到这个时间点,成立孵化与创业基金的时机,也成熟了。仅仅是这次会议当中看到的,就有好几个互联网巨头的雏形。
  这些雏形,只要耐心诱导,不愁他们不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随着全彩价值的日益体现,各大股东逐渐有了套现的冲动。股票的价值虽然日益增长,但是拿到手的钱才是钱。
  套现出来的资金也就有了保值增值的需要。
  一个全新的《光电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了。
  之所以成立公司,是因为此时还不存在所谓的私募基金。仰融事件就是这种法律缺失的结果。
  从原理上说,此时的所有基金,包括人才基金,基础基金,随时都可以被国家收回。
  用公司的名义,运作基金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个投资管理公司一成立,就引来了多方关注。


第577章 金手指(上)
  这两年,随着与韩,日等周边国家外交态势的好转,对中国的禁运也就开始缓解。
  光电旗下各公司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通过各种渠道进口了一批精密加工设备,使得精密加工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随着半导体设备指标的不断进步,对机械加工精度的需求,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单纯靠进口是解决不掉的。
  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机械加工精度,是一个国家所有工业的基础。这是个躲不开的坎。
  机床是工业之母,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台90纳米光刻机里,包含的机械零件数目达到了3万个。
  而EUV光刻机的零件数目,则超过了8万个!这里的很多零件,精度高到只能靠人工打磨和调整了。
  如果不解决机械加工精度问题,即使今天光电解决了1微米,甚至0。5,0。35几个节点,继续往下怎么办?
  其实就是现在,光电能拿到机床的机加工精度,与世界主流水平还是有差距的。禁运仅仅是缓解,而不是取消。
  但即使是这种机床,拿到中国,面对中国属于5,60年代的机床水平,居然还具有代差优势。
  韩国机床的大批量涌入,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第二个,芯片制造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造不如买的思潮,导致了半导体设备行业的衰落。
  但把同样的故事,放到半导体设备行业里看,光电系靠进口机床,机械加工中心的做法,何尝不是另一种造不如买呢?
  光电每前进一步,总要碰到一些大坑,现在终于走到了机加工这个大坑里。
  面对这个问题,光电没有退路。
  失去的十年,不仅仅是半导体设备行业。机械部,很快就会被撤销了。
  ————————
  为什么后世,日本,德国在失去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后,仍然可以维持技术领先地位,就是他们的真正优势,在上游的上游,精密机械加工!
  LCD也好,内存也好,甚至光刻机,这些都是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出现的结果。
  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国家的基础工业优势存在,下游的产业爆发点就会不时出现。
  如果不下真功夫去解决上游机加工水平的问题,被LCD利润吹起来的半导体设备行业,早晚还会遇到新的瓶颈。
  在后世的总结里,总是充满了对过去的一些悔恨。认为在过去的历史上,错过了太多引进技术的良机,或者当时被钱或者面子卡住,或者引进了错误的项目。
  就是这些引进都按照最佳方案发生,又能如何?
  躲过了昨天的制裁,还能躲过明天的吗?
  躲过了1微米的制裁,还能躲过1纳米的吗?
  地球人都知道ASML的崛起靠的是浸入式光刻机。是否有人注意过ASML和台积电是在多长时间内研发成功的呢?
  一年!仅仅是一年!
  吃瓜群众普遍都对ASML的这段弯道超车历史,津津乐道不已。但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速度背后的含义。
  在十年之后,中国也开始开发浸入式光刻机。我们在原理已经公开化之后,去复制开发已经技术成熟的光刻机,各设备厂家又花了多久?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ASML把世界各细分行业的顶尖公司收购下来,这才给了他无与伦比的超凡实力。例如光学镜头是德国蔡司。光源是美国Cymer。
  这些企业,单拿出来,哪一个不吊打中国所有的同类厂家?
  而且像蔡司这种级别的厂家,它的实力,不是一代或者是几代产品的生产技术。
  如果只是单单某一两代产品,还可以靠引进技术解决问题。但他们具有的是不断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这个是靠引进技术解决不了的。
  这里面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张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