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个是这批学生的来源。虽然他们大多数都是检测专业的,但是大家的论文与检测无关,只有一个光纤检测的论文还是右天发表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批人为什么没有留下?为什么还要到国外去发表论文?
这个问题也是非常难回答的。如果是毕业了以后,在硕士或者是博士阶段发表论文还很容易解释。但现在这批发表论文的主体都是本科生。
第3个问题就是这个班级的指导教师,也已跑到了新加坡。不知道,牛教授看到了,得到了这个消息后会是什么感想?
是欣慰还是后悔?还是两者皆有?
多重限制之下,这篇文章就很不好写了。所以整篇文章流于口号化,表面化,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可惜了这个现象级的题材。
第554章 召回
6月初,匹兹堡,公园的烧烤区
袁帅和许云解两个人在烤箱前,不停的翻着牛排,其它的几个女生在这里帮忙,帮着把烤好的牛排分发给大家。
今天是冯言组织的一个小型庆祝会,实验室的同事们和在美国的同学们,两拨人都跑了过来给她庆祝。
冯言以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博士的学位。她算是又创了一个记录,超越了郝云丽的两年。郝云丽是一年Master,一年PHD,两年才把博士拿到手。
实验室的同事们,很多都是冯言的忠实信众。
她与郝云丽不同,度过了语言关后,在哪里都是焦点人物。Queen of LED, LED女王的称呼,不停的被大家喊起,反而她的名字没有怎么有人用了。
她纠正了几次,没有用,干脆就懒得纠正了,反正她也能听懂,是在叫她就行了。
她这段时间算是统治了LED的前沿研究,一篇篇的突破性论文不断的发表,在这个领域所有人都要避其锋芒。
她与郝云丽两个人,分别在两个领域双星闪烁,被称为匹兹堡大学双女王。
按照汉语也可以被翻译成为双皇后。但这里还是女王比较合适,因为没有国王啊。
她毕业的消息传来,收到了无数的Offer ,很多研究机构都吸取了郝云丽的教训,不再畏首畏尾,而且冯言的论文的价值十分显著。
LED产业景气循环,经过了一年的沉寂,又重新进入了上升期。
LED光源市场,尤其在移动领域发展很快。LED的抗震性能,使它在很多场合都起了替代传统光源的作用。
除了LED领域的成就,一系列的IGBT论文,也在不断增强她的吸引力。
不仅仅是产业界和学术界对她进行追逐,美国移民局也给她写信,甚至派人来与她商谈,给她开一切绿灯。
绿卡,公民,只要她签字,立刻就可以拿到。
————————
但这些曾经奋斗的目标,如今都对她失去了吸引力。
留在美国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是经济利益,大多数留美的人,都是为了金钱。可是冯言已经不缺钱了。
作为LED小组的主力成员,她当初的那五千美元份额,已经被折算成了光电系各公司的股票。其中全彩的股票,她就有125万股。
这段时间,联系冯言的金融机构,不仅仅有劝她创业的,也有求购她手里股票的。她手里的这部分全彩的股票,有机构出五百万美元求购(4美元一股)。
而且她不仅仅是有全彩的股票。前两天家里给她打电话过来,有《多彩科技》的一千万股,被转移到了她名下。
要知道《多彩科技》股份被拆分后,总数也只有1。1亿股。冯言就此成为了《多彩科技》的第二大个人股东。
除了冯言,其他同学们也都面临着类似情况。前LED小组成员,最少的也有3千美元(部分同学保留了部分美元。)
来美国留学的学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LED小组成员的创始成员。有不少是后加入的,这些人没有享受到《光电科研》的第一次红利。
但他们最近也都收到了消息。他们也陆陆续续的得到了全彩的股份。这些后加入LED小组的同学们,也得到了十万到五万不等的配额。
这笔意外的财富,随着全彩股票价格的逐日升高,也在日渐增长。
随着财富的增长,大家的想法也都在发生变化。
很多同学都想回去了,几十万美元的财富,就是在美国,在这个时代,也需要差不多一辈子才能积攒下来。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以前的一些学长,也在动身。
赵微微已经回去了。他们这些在外地吃辛苦的人,就都纷纷准备回国了。
据她所知,马锐也在准备回国,但是他会读完博士再回去。听说牛教授好像也要回去看看,也许他也动了心吧。
王教授已经退下来了,工大那边准备了好几个位置,这些学长,师长们,开始为名而奋斗了。
————————
终于烤得差不多了,大家都围着桌子做了下来,人群还是围成泾渭分明的两堆,一堆用英语,一堆用华语。
用话语的这批,就是来自国内的同学们。用英语的这批则是爱德华实验室的同事们。
右天他们都已经毕业了,袁帅和赵梦佳的本科已经结束。但他们还要继续读Master,他们的光伏相关论文确实出彩。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也是要互相通一下气,看看下一步怎么选择。
是回国?还是留下发展。
这个问题,在几个月前根本不是问题,留下来是大家出国的理由和目的。
但是随着国内传来的消息,他们都需要回国与家人商量一下。
————————
成永兴前段时间发出了英雄帖,估计他是武侠小说看多了!
要知道这里不少人寒假刚刚回去过。这次又要被召集了回去,也搞不清他是咋想的。
同学们意见最大的是时间。中美两地跨洋飞行,再加上国内部分要坐火车,来回路上至少要一周多。
好在大家都没有什么课,毕业论文也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否则更是麻烦巨大。
但成永兴的召唤没有人可以忽视。
虽然这几年这位老同学没有发表论文,在学术界,他的名声甚至不如袁帅。但是这批同学们清楚的知道,这位同学的力量是极大的增强,而不是减弱了!
他的影响和力量,即使在隔了半个地球之外,也无人可以拒绝。别的不说,每个学期定时发放的生活补助,就是大家可以悠闲悠闲学习和做梦的基础。
同学们商量了一圈,没有什么意外的结论,那就是洗洗回去吧。走之前安排做好,如果可能,争取把毕业证拿到手,也许就不再回来了。
————————
新加坡,上午8点,Changi机场第一航站楼。
郝云丽与宋国明和牛品教授在候机厅回汇合了。
他们会搭乘新航的飞机,一起飞往北京。宋国明带着他的未婚妻,Shirley,四个人约好了一起回去。
郝云丽是前几天收到的信件,然后她给冯言打电话确认了一下,看她们是否回去。结果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那就是全彩股票的价格。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牛教授和宋国明,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
宋国明以前是没有股票的,不过前几天,国内的同学给他写信,说是他也收到了股票,他还特意打长途回去核实。他的确收到了股票,但是数量较少,只有1万股,但这也值得他回去一趟了。正好带着Shirley一起回家一趟,回来以后两个人就该结婚了。
郝云丽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她跟诸晨波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诸晨波与一个女医生结婚了。
候机厅内的广播响了,清晰的美式女声,提醒经济舱的旅客登机了。几个人收拾起手边物品,开始排队登机。
第555章 节点
随着天气的转暖,大四的学生终于迎来了最后的一个重要节点,分配。
成永兴对这个阶段记忆深刻,当相同的场景再次发生,相同的公司,在告示栏里贴着相同的通知。好久没有出现的头晕症状又出现了。
每当这种症状出现的时候,他都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整个人晕晕乎乎的,而且有种梦游的感觉。
这个头晕的症状,只是这一世才出现的,刚重生的头几天尤其严重。
过去的几年之间,陆陆续续也有些反应。
每当看到记忆深刻的场景或者人物,症状就会出现。但一般来说,只要睡一觉就会好转。
慢慢的,他也就适应了与这个症状共存。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抓紧时间午睡一下。
但这次不同,这次的症状持续了好几天,连张燕和两个人的秘书,周雁兰与林天鹏都发现了。几个人都劝他去医务室看一下,看是不是生病了。
成永兴不想去看医生,他对这个症状已经有一定的认知。也许这个症状是他回去的前兆也不一定。
他前段时间拼命的散财。另外他不敢动感情,也是这个头晕的症状在不断回来提醒他,他并不真正属于这个世界,他是个外来者!
他甚至有时候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后世,那部分的记忆是不是被人写进来的。他是真的成永兴还是一个有着混合记忆的替代品?
每当他累了,或者生病了,这些深奥的哲学问题就成了他关注的重点。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成永兴决定顺其自然,给自己放了两周假,顺着感觉走,看看能发生了什么。
放假之前,他把所有办公用品都整理得整整齐齐。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也交给了张燕和林天鹏。
他还写了封长信给未来的自己,这封信他分别复印了两份,放在不同的地方,以供以后的自己发现。
如果真的出现意外,那么一切随缘吧。
也许自己的主体意志会被抽取记忆后,还会留存在这个世界。也许他的主体意识会回到后世,验血之后的那个瞬间。也许就会彻底消失。
这些都是他无法控制的。
成永兴决定给同学们发一个英雄帖,召唤大家回来。他有些话想说一下,如果真的有意外,希望他们可以继续自己的理念前行。
————————
成永兴回寝室去睡觉了。
回到寝室,他发现这里还真的热闹啊。每个人的生活多姿多彩,都在快乐享受着最后的学生时光。
这些天,班里的同学串联了起来,挨个拜访来工大招生的公司。
93年的就业分配还是指令性的,但有些赶时髦的公司就在各学校巡回开设招聘专场,一是看是否能够捡漏,二是为公司做广告,至少留下一个财大气粗的印象不是?
今天寝室里的几个人准备去一家叫花录的公司,成永兴一看名字,头都疼了起来。
这个公司的招聘负责人,他去见过,还谈过工资。为了这个工资的事情,他还特意给家里打过电话,结果被父亲给否定了。
这个公司,当时,也就是现在,提供的条件还不错,工资给到了800到1000元,对比周边普遍200元左右的工资标准,优势明显。
要知道他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才170元!
成永兴很清楚的记得,当时发工资的大姐跟他说,“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辆自行车!”
但有着后世记忆的他,觉得去这家公司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录像机没有几年好日子了,两年以后就是VCD的天下。
重生者的优势是如此的巨大,没有人可以预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