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北国科技 >

第258部分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5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一号工程,有没有具体目标啊?”
  “初步的思路,是在93…94年间,建设一个2微米的小型晶圆厂,然后通过技术进步,逐步升级到1微米进程。”
  叶静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最后选定了LELE路线作为光电下一步技术演进方向。
  《多图案技术》在这个时代,其难度比纳米时代,小得不是一点半点。小数点后少了两个零的精度,导致在纳米时代,大家最头痛的衍射,对准等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LELE与SAMP相比,各有千秋。LELE的主要弊端,是它有分图片校准的问题。
  SAMP是一种自校准技术,所以在初期,它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但它只适用于对称图形,适用面很窄。
  它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这也是intel 在14nm先拔头筹,但在 10nm迟迟无法通关的主要原因。相信intel 最后也会走到LELE这条道路上。
  晶圆厂的投资,也跟产能,晶圆尺寸有很大关系。由于这个晶圆厂的核心目的,就是验证《多图案技术》技术在实际生产线上的应用。没有必要搞得过于庞大。这条产线的设计技术目标,只有2微米,3寸晶圆,月产万片而已。
  至于这条产线的工艺设计,成永兴就不准插手了,毕竟这种级别的晶圆,国内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
  “然后在95…96年,再建一条正式线。它的技术指标,瞄准的是0。5微米。”
  其实在成永兴心中,真正瞄准的是0。25…0。35微米。
  96年又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随着台海危机,中美关系迅速恶化。《瓦森纳协定》拉开了对中国长达数十年技术压制的序幕。可以想象吗?中国实际上是跟伊朗和朝鲜,一个待遇的!
  如果光电系的晶圆产业,能够在95…96实现对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彻底反超,谁对谁封锁技术还不一定呢。
  多重图案技术的保密,相比ODF还是容易一些,因为它没有新的设备。至少,它不会被一张照片给泄密。
  光电晶圆,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以高于世界水平一代,到两代的芯片,可以把其它国家的晶圆产业升级,全部打停!
  一如昨天的LED,今天的LCD。
  最不济,双方有了坐下来谈的本钱。
  制裁就是这个样子,你造不出来的东西,我不卖给你。你能造出来的,禁运的意义何在呢?所以,光电自身的体量虽小,但它为国家打开的是广阔的大门。
  台海危机的另外一个副作用,是中国复关谈判彻底搁置。这一波的制裁,持续了5年,直到2001年,复关也变成了入关。
  复关和入关,看起来只差了一个字,但条件差远了。至少后世一直在吵的,市场经济国家待遇,根本就不成问题。
  反正多重图案,早晚也会被泄露。这个时候,用先进两个世代的晶圆技术,换取复关谈判,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
  “好吧。这个我同意”
  想了一会,白学成还是同意了这个建议。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光电设备》与《全彩科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利益实体。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做出了让步。
  从《光电科研》分家那一天起,他就知道,LCD在成永兴心里已经失宠了。
  LED产业,为LCD贡献了起家的第一笔启动资金。现在轮到LCD产业为晶圆产业输血了。
  但这次的谈话,也在他心底里埋下了一丝阴影。现在红红火火的LCD产业,会不会也面临LED一样的命运呢?


第506章 丁总
  1992年《光电科研》的下半年分红,与上半年一样,总数1500万。各股东方得到的分红比例,与上一次一样。
  学校得到的450万,这笔资金迅速的被用到了南区开发上。一个新区开发,到处都在用钱。另外,学校很多建筑都是5,60年代留下来的,这些建筑也急需扩充和修缮。
  小股东们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但是所有的个人分红都需要上缴所得税了,几经协商,税率被暂时定在了10%。
  —————————
  成永兴的分红所得,840万,这次是一分没有留。他也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每个月拿着超过3千元的工资,仅凭工资,就差不多算是财务自由了。
  但这笔钱,始终没有划拨给人才基金,学校正在与税务机关对峙。
  这笔钱按理也属于个人分红,税务机关盯这笔钱很久了。即使按照优惠政策,税务也能拿到84万的巨额税款。
  但学校方面不同意,因为这笔钱属于捐款。
  这笔钱的实际使用单位是两个,计算机系和半导体系,它们都等着这笔钱呢。这两个系都是花钱大户,现在的微机,工作站,软件,就没有一样是便宜的。
  东西都买了,钱确进不来,有人开始跳脚了。
  双方为这个事情打起了官司。
  谁也不肯后退一步。
  税务机关这次态度比较坚决。这次的执行规则很可能会影响到过去分红的补税和未来的交税。这不是仅仅是今天的几十万,而是未来的几千万,甚至上亿。
  学校方面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坚决不同意上税,官司也是越捅越高。
  这场官司已经打到了国家税务总局的层面了,弄不好要出司法解释。
  ————————————————
  92年的完工住房进入了交付期,张燕与学校后勤部举行了一个小的仪式,最终92年光电系建成了10栋住宅,其中3栋被移交给了工大。
  学校的教师群体迎来了最期望的福利。住房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需求的压力极大。
  尤其是一批马上就要结婚的年轻老师们。虽然轮不到什么好房子,但是旧房子或者独门单间也好过集体宿舍啊。
  这些住房,彻底的把工大与光电系捆绑在一起。光电系企业被大家从心里认为是子弟企业了。
  由于光电系的分拆,子公司之间独立核算了。所以,建房计划也要分开。
  从明年开始,各子公司将会自行建住宅了。
  光电母公司手里还握有前期被吞并的几间企业的剩余地皮。这部分资产,成永兴不准备分家了。
  各子公司虽然没有得到地皮,但是他们也不缺建住宅的地点。他们各自都有了扩张计划,新一轮的吞并会带来新的地皮。
  成永兴准备把得到的所有地皮建满房子,全建成住宅。
  前世几次房地产潮,他都没有赶上,十分有怨气。
  这一世,他不准备进军房地产,但是也不准备让地产开发商挣钱!
  他的策略就是只要有闲钱就不停的盖房,然后免费分出去。反正自己不准备赚这个钱,冰城将会是房地产商的坟墓!
  当然了,后世的东三省,也差不多是房地产商的坟墓,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原因了。
  ————————————————
  光电公司,93年规划了10栋小高层,已经开始打地基了。高层住宅的建筑成本明显比低层住宅高多了。把张燕心疼得一哆嗦。
  但光电总部自从分家后,实际只剩下她和成永兴两个人,还有两个秘书与审计机关的空壳,所有事情都是小老板自己直接拿主意。
  张燕已经习惯这种每隔半年多就重新创业的节奏。虽然又是从头开始,但每次的起点实际都不相同。
  她已经算得上冰城有名的青年企业家。各种会议上,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
  这批住宅有一半是100米的大住宅,成永兴决定把分公司管理层及技术骨干的分房队列放到科研公司这层,张燕也会再分一套大住宅。所以她也就被争取了过来。
  几个分公司估计建房的时候,不会再考虑学校了。所以只能光电本身去多建几套。
  令张燕不解的是这么多住宅将来给谁?
  一栋小高层,3个门,12层楼高,这就是72户,10栋就是720户。几个子公司各自去建房了,一些有限的管理层,30户左右足够了!剩余接近这700户都给学校
  工大总共才有多少老师啊?
  成永兴没有回答,其实他的想法就是继续送礼。一如现在给学校分房一样。
  ————————
  奉天,《巨大高科》。
  会议室。
  今天的会议,由丁尉亭经理主持。
  丁经理是工大指派的《巨大高科》的新任总经理。此《巨大高科》是原来的《巨大高科》的大屏分部,说穿了,就是LED公司的奉天部分。
  工大虽然无法全面为光电系提供人力支援,但个别项目还是没有问题。《巨大高科》总经理的职位,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丁尉亭当初在后勤部,与白学成一起,算是一时瑜亮。
  眼看着白学成的辉煌成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他也就动心了。但时隔一年,只剩这个位置了。
  由于《巨大高科》是光电系,第一个面向残酷市场竞争的企业。他这次的出征,很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不过丁经理倒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巨大高科》虽然跟《全彩科技》无法比较,但也是个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超大型企业。
  《巨大高科》虽然丧失了曾经的垄断地位,但也没有了每个月需要拼命上交利润的负担。仅凭《巨大高科》这个牌子,就能活得不错。
  另外,光电总部给与了他不少资源。除了资金方面的扶持以外,他还可以获得来自《光电科仪》的支持。《光电科仪》今非昔比,不论是技术,还是资金。
  ————————
  当然了,丁尉亭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多。
  第一,《巨大高科》的架构,是一种只有生产车间,而没有公司层级的局面。尤其缺乏的就是科研开发力量,
  第二,大屏已经不再是客户唯一的选择了。所以,不论是售价,还是产品参数,均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针对这种局面,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理顺公司架构。
  奉天这边,前期并入的企业,质量比冰城那边,实际要强不少的。一番资源整合之后,一个像模像样的架构就成形了。
  光电总部那边有潜规则,奉天这边可没有。别的不说,光电科仪,都是本地人掌权。
  丁经理,反而是个外来户,到此孤身上任。
  他连搞潜规则的资格都没有。


第507章 北巡
  1992年,10月
  日本天皇访华,九二香港会谈,
  ——————
  十一的时候,成永兴特意抽了点时间跑回春城,因为约好的时间到了。
  前段时间忙,他连妹妹报道都没有赶回来,十一再不回来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为了这次回礼,成永兴也是做了诸多准备,各种东西都带了不少。
  母亲奚风华还没有明白这其中的利益关系,那么就让她迷迷糊糊吧。如果真搞明白,成永兴反而怕她搞出些其它事情来。她的做事风格,就是重生者也有些害怕的。
  他手里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母亲在不了解这些力量的情况下,贸然使用它们,产生的后果难以预料。
  母亲用这么大的力量去给妹妹办换床铺之类的小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运的。
  以后的事情,等他毕业回春城再说吧。
  ——————
  春城
  10。1晚上,张校长和夫人,及李主任两口子,在林工大西侧的富华酒店,做东招待奚风华一家四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