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权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洪水猛兽,但也要看怎么用!
引入区政府的力量,是希望这些公权力可以在公司管理层当中,形成一个吓阻的作用。
————————
第二天,一上班,张燕就开始跟成永兴汇报,昨天与区审计处联系的结果。
张燕本来以为,这个事情也许很难。求人办事,尤其还是求政府办事。
但是真正一谈,她就发现,事情远比想象的更加简单。区府对光电公司也很感兴趣,对于有机会把影响力伸进来,非常有兴趣。
双方在这件事情上基本上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达成了意向协议。
接下来双方谈判的一个焦点,就是收费比例。
光电科研每个月的流水已经超过了两千五百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走高。
以现行的收费比例,一个季度的审计费用,就达到百万之巨!
这个事情,还有得谈。
成永兴的建议是,降低常规审计费用,但是增加审减值的奖励。
审计公司的效益,是与审减值挂钩的。也就是说,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把眼睛挣得睁大大的。
第451章 绿光LED
成永兴和张燕,正在讨论的时候,冯言推门走了进来,她和张燕互相打了个招呼。
她们以前就认识,张燕对这些小妹妹们也是十分照顾。
当年张燕刚进来时的角色定位,是给科研小组做后勤服务的。她们都走掉了,她就变成了领导者。
成永兴放下讨论,先给冯言安排事情做。
————————
LED公司一直在边提高技术水平,边扩产。随着大屏产量的逐步抬升,慢慢的,亮度问题就严重了起来。
很多客户,是大屏到手后才发现的问题。
好在,由于LED专利联盟的关系,各家公司形成了默契。像光电已经进军的LED广告大屏,其它家根本不进入。
客户没有什么选择,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口口相传,不少客户的购买欲望就有了动摇。
所以不断提高亮度,就是LED大屏的首要任务。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蓝光与红光的强度,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这两个颜色的LED亮度,一直在快速增长。
与之相对比的,就是绿光LED。绿光LED的亮度增长,出现了瓶颈。
这对于LED大屏来说,就不可以接受了。因为其他LED亮度增长以后,必须用更多的绿光LED进行平衡,这不仅仅限制了整体的亮度,而且增加了成本。
绿光LED的亮度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
“可是我能做什么呢?”
绿光LED,在冯言走之前,就在做优化工作。
如果这么多人,童子军加上半导体材料专业,甚至整个世界,都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她也没有什么信心。
LED产品亮度的提高,只有不停的试错,这完全就是用时间堆起来的结果。
“这次我准备换一条路。”
市售LED,都是基于GaP材料。
这条路成永兴不熟,也无从了解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准备换条路走走看。
蓝光LED实现的时候,当初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光波波长过短,导致它在可视区域的亮度太低。
问题的解决方式,就是不断的参杂,导致光波波长加大,最后实现的蓝光。
现在成永兴准备重捡这条道路,继续增加杂质比例,也就是 In铟的比例成分。将光波进一步加长,直到绿光领域!
蓝光LED就变成了绿光LED!
当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次的绿光,实际比当初蓝光难度还大。毕竟当初,蓝光虽然亮度不够,但至少能看到。
————————
这条路,历史上是由月亚在1994年完成。
但是在这个时空,月亚已经陷入了同质化竞争,不得不在蓝光LED这条路上继续向纵深发展,无暇他顾。
如果成永兴有耐心,按理,只要再等个一年,两年,绿光LED就会自然出现。但在他的时间表里,是没有一年,两年这种时间刻度的。
大屏LED必须以更大的力度,贡献更大的财源。对于LCD战略来说,哪怕是几个月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大屏LED的升级进程不能被打断。
绿光LED的实现思路,非常清晰,按理只要几周时间,就可以看到结果。
但他就是找不出这个几周来。事情就这么一天天拖了下来。
————————
“你为什么不去跟半导体材料专业合作?”
冯言听懂了,但也有了新的疑问。
成永兴没有时间,但是学校里有时间的人很多啊。尤其是院系调整以后,按理说,合作应该更方便了。
“是因为产权问题。”
半导体材料专业与光电的合作,总体还算顺利,但那是在一般的合作当中。
在蓝光LED,绿光LED,这个级别的项目,是不可以拿出来合作的。
绿光LED的价值实在太大了。在这个年代,绿光LED的价值,不比蓝光LED低多少。
例如LED的彩色应用,天花板就在绿光上。
为什么LED红绿灯,在初期用的是红蓝灯,就是因为绿光LED的亮度问题。
这么有价值的技术,为什么在后世无人提起?
是因为在新世纪,又有几条技术路线产生了突破。
InGaN 这条路,则由于成本的缘故,最后被大多数厂家放弃。于是,这段历史就被尘封了起来。
但成永兴手里只有这一种,这还是借了蓝光LED的光,否则谁会有时间去研究一种已经被放弃的技术。
“所以,我是以LED公司员工身份进行研究?”
“聪明!”
另外,与半导体材料专业进行合作,也要防着一手。
大家都不希望见到,盗版的绿光LED先出现在市场上的情况。那样,有些事情就真说不过去了。
“行啊!让我去实验室看一眼再说!”
冯言换上衣服,了解情况去了。
离开了半年多,她在手痒的同时,信心也有点缺失了。
————————
冯言的运气不错,几天就找回了手感。在增加In的比例之后,LED的发光光谱,有了非常明显的移动。
这么明显的效果,使冯言大为高兴。
轻易的成功,使冯言做实验做出了兴趣,元旦也不过了,加班赶LED实验。
经过了半年的颠簸与独立生活,随着知识的积累,冯言终于来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那就是根据思路,可以独立做实验了。
当然了,试验做得多了以后,思路也就有了,事情就是这样互相促进。
学霸就是学霸,跟随着成永兴最多的老乡三人组,还无法独立做项目。
————————
成永兴这段时间,百忙之余,还是会偶尔来看看。但看几次就放心了,把绿光LED这一摊,彻底交给了冯言。
现在他手里的人太少,冯言的到来,也算是因缘际会。毕竟这批同学,在他的心中的地位,始终与其他人不同。
对于冯言而言,这是个重要的人生节点,独立完成一个世界级的科研课题。
好在她的身后有更加逆天的重生者背书,她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精神,勇敢的承担起了这一个重担。
如果成功,她的收获将是丰厚的,她将会在LED领域,正式打响自己的名头。
蓝光LED给成永兴带来什么,绿光LED就会给她带来什么。
————————
高昂的工作热情,成熟的技术路线,加上她的天赋,冯言开始在InGaN绿光LED的道路上狂奔了起来。
第453章 故人
1991年12月31日
工大
白雪皑皑的校园里,过年的气氛越发浓厚了起来。
随着考试的结束,校园里到处都是庆祝的学生,和急匆匆准备回家的人群。不少单位,今天都是半天班。
远处隐隐传来的鞭炮声,让空气中都充满了过节的气氛。
“张老师,孙姐,你们怎么回来了?”
张燕在回家的路上,偶遇张群一家。
“这不是过节了嘛!趁这个机会回来看看,毕竟走一年了。”
德国春节不放假,唯一适合请假回家,也就是这个时间段。毕竟圣诞,元旦等一系列节日都在一起。再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年假,不用也就作废了。
“孙姐,你们在那边怎么样啊?”
“唉,别提了。听说你现在很是不错?”
孙洁直接就把话题转移走了。
她到了德国以后,学了一阵子语言,然后就出来找工作了。可是她的语言水平,也仅仅是入门而已。出国前,她是一点语言基础都没有。这种水平,找工作怎么可能有好结果。
最后她只是找到了一个收银员的工作。这让以前坐办公室的她,根本无言启齿。
————————
“我,还行吧。这还要多谢张老师呢!对了,张老师,你的工作还行吧?”
张燕又向张群致敬。当初要是没有张群的引荐,她也进不了光电。
“也就那样吧,马马虎虎。”
张群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现在的处境。
他刚到博士的时候,还是挺受重视的,毕竟他对MEMS很熟悉。
那帮学生的所有操作,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的。他也算是有心,很多实验,照葫芦画瓢,都能重复出来。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德国同事看明白操作过程之后,他的利用价值就消失了。
实验室里,操作熟练的试验助手很多,多一个张群不多。
而作为开发人员,张群的知识结构,又限制了他的发展和发挥。再加上语言障碍,他的日子也挺难熬的。
博士也是有末位淘汰机制的。
未来的一年,将会怎么样,张群心理也是没有底。
————————
“小丽,还记得我不?我是你张姨啊!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啊?”
张燕又蹲下来,向包裹得像个洋娃娃似的小女孩,露出了一个笑脸。
“别提了。小丽留了一年,弄不好,今年还要再留一年。”
提到孩子,孙洁又是一脑门子官司。
“为啥啊?”
“语言跟不上,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
德国倒是有国际学校,可一是价格贵,另一个,人家的国际学校,用的是英语教学。
“哇,这样啊!不过时间长了就好了,小孩子学语言快。”
“只能如此了。来,给你张姨问个好。用德语说,说新年快乐!”
。。。
几个人又唠了一会家常,就散去了。
————————
“你要是不出国,现在混的怎么也该比她强吧。”
等穿白色羽绒服的女人走远后,孙洁跟老公发起了牢骚。
这次回国,她是多少抱着一丝衣锦还乡的感觉回来的。
在异国他乡,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他们一家还是好的。毕竟住宿成本是公司在负担。比他们惨的,比比皆是。有不少家庭为了省钱,一家四口,都挤在一个房间里。
为了生活,清洁工,刷盘子,能干啥就干啥了。
至于孩子降级读书,那就更是普遍现象了。他们的孩子只降了两年,有些家庭,孩子小学都毕业了,去那边,重读小学一年!
如果不考虑这些,德国的硬件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资挺高。所以这次回来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