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把别人的水管刨了,等等,等等。
这些都需要马上就要解决。
所有的这些只有张燕自己在忙。成永兴什么都不管,有的时候张燕跑过去问,他就说“你自己决定啦!”然后就继续不管了。
张燕有时候完全搞不懂,这个公司到底是谁的。
公司的一切都是不正规的。逻辑上占股最大的那个人,只是一门心思的搞科研。管理,行政,甚至财务,啥都不管,全都甩给了她!
————————
去年一整年,张燕所在的街道厂就一直效益不好,所以她一直在托人找门路,调动工作。
冬天的时候,哥哥通过关系,说帮她找到了一个轻松的工作。
她跟着刚认识的张老师与对方见了一面,立刻被要求上班。她去现场看了一下才明白原因,一点简单的文牍工作,就把那个大男孩,难为的不行。
这点事情当然难不倒张燕,工作很快就被她接了过来。
但过了元旦,事情就慢慢开始变样,越来越多的事情压给了她。最开始她还抱怨过一次,但是没有效果,反而带来的是更多的事情。
从库管到安装经理,从后勤到车间主任,从财务到行政,从人员培训到宿舍楼建设。还有一个专利基金的管理。
张燕已经不抱怨了,一是没有用,二是她已经慢慢喜欢上了这种发号施令的感觉。
宿舍施工曾经因为她的原因,耽误了两周。成永兴事后连问都没有问。一切放手。
反而是检测专业的几个女生偶尔跑出来查查帐。但那几个女孩子也就是玩个新鲜,几天就没有了兴致。
————————
成永兴是真的放手,连从工人招聘到奖金发放,一律放手。
张燕5月的时候,曾经给外单位员工,光电公司合作伙伴,电路板开发团队,每个人发放过3000元奖金,他一点表示都没有。
当时发这笔钱,张燕也多少存了点小心思,想讨好老板的准女朋友,骆老师。那段时间,两个人走得很近。
成永兴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是查了一下发给他的奖金,就忙实验去了。
后来通过澄清,才知道,他的女朋友另有其人,已经去美国了。
这之后,张燕就不再抱怨工作了,而是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加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
成永兴给人以一种奇怪的感觉,看起来是个很小的男孩子,今年才不到19岁,娃娃脸。但是做事请很平稳,感觉就像成年人,给人以很强的安全感。而且做事大方,肯承担责任。
这样的老板是可遇不可求的。张燕也就慢慢的调整心态,逐渐的把自己从一个简单的文员调整到了大管家的角色。
经过张燕手,招进公司的员工超过30人了。很多以前的同事,也通过她进入公司。几个月前,张燕还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今天,她就可以决定更多人的命运,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她在街道下属的街道企业当过办公室副主任,最大的权利不过是迎来送往,招待个吃饭之类的。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光电现在资产上千万,每个月的利润上百万(智商税),这么大的资金量在她手上,根本无法想象。
有的时候,她也在想,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啊。公司新建的一个宿舍楼,才花了不到一百万。张燕以前那家工厂,三十多个人,一个月产值不过3,5万元。她最大福利,不过买个笔和本,然后报销。
—————————
今天她回来得早,一个是有点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另外也有种淡淡的失落感。
LED公司,算是她一手拉大的孩子,结果就这样交了出去。
刚交出去的时候,还不觉得怎样。但当很多工作真正消失之后,才慢慢体会了出来。很多人对她的态度,都有了微妙的转变。
整个公司都是她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从无到有,从第一台设备到第一个产品。现在有个人来接手,她当然心理不痛快。
与儿子玩了一会,张燕的心情好了不少。吃过晚饭躺在床上,逗着儿子在身边打转。
这样的生活有多久没有享受了啊。
以后工作上的事情不管了,他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不管了!
我上有老,下有小的。
———————
突然,房门被推开了,妈妈走了进来,原来对门的李阿姨带着她的侄女李琴过来串门。
李琴比张燕小两岁,两个人是从小的玩伴。她也是中专毕业,单位效益不好,过来探听一下消息。
张燕来到大屋,与客人聊天。李琴单位已经两个月没有发工资,听说张燕所在的公司还在招人,就找了过来。毕竟两个人曾经是很要好的朋友。
张燕问李琴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李琴则希望如果有选择,可以找一个轻松的工作,例如文员,或者库管都可以。这类工作比较轻松,而且工作的时间会比较固定。
这个正好有,张燕于是大包大揽:
“我们公司正在上一条生产线,需要一个新的库管,这个工作强度不大,未来发展空间也很大,只要你。。。“
说到这里,张燕愣住了,这句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终于想起来了。这句话是去年,张群跟他讲过的,虽然内容不尽相同。
看着对面带着期待的眼光,张燕说不下去了。
时空的交换与重合,使她忘记了该说什么。
屋里陷入了沉默,张燕在仔细思索,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是自己太累了吗?感觉自己好像忘记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就是想不起来了。
————————————————
李琴的脸慢慢的红了起来,她站了起来,“你为难,那就不麻烦了,回头再联系吧!”
“你说什么什么为难?”
一直在边上作陪的妈妈觉得有些不对劲,走了过来。“小燕,你怎么了,怎么迷迷糊糊的?”
张燕甩了一下脑袋,看着屋里的众人,她的眼睛终于开始聚焦。
“李琴,你要做库管对吧。正好我们缺个细心的库管,你明天一早过来,我们一起去公司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客人们放下了心,重新坐了下来,
“好,我明天一早就过来!”
李琴重新高兴了起来。
张燕看着坐在对面的玩伴,时空重叠的感觉再次涌了上来。这是自己的回答,当时她就是这么回答的。
———————
把客人送走后,张燕回到屋里躺在床上,仔细回忆刚才的奇怪感觉。
是自己忘记什么了吗?
今天为什么会生气,是因为公司来了一个总经理,可为什么要生气呢?
是自己变了,难道真的想把公司变成自己的了?
这段时间张燕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这是我的公司!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成永兴不生气?
想起那个忙碌的男孩子,张燕突然坐了起来,他还在实验室加班吧。
张燕起身,跟母亲打了一个招呼,“我要去趟公司。”就换鞋,推门,走了出去。
别工作,她也许做不好,但端茶倒水没有问题。
第397章 建设
大会结束时,几个LED大屏相关的科研小组,LED小组以及电子系的三个课题小组,也就是美女军团,在大屏前进行了合影。
这张合影照片之后被多次引用。这张照片的拍摄日期也被形容为光电体系的发展元年。
随着大会来宾的陆续离开,LED大屏的信息也在世界范围里,慢慢传播了开来。
彩色LED大屏,尽管有着诸多缺点,例如亮度,反应速度等。但作为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户外广告彩色大屏,还是立刻迎来了全球范围的关注。一大批意向性订单,发向了冰城。
出乎成永兴意料的是,这种大屏的用户,除了广告用户以外,还多了不少组织机构。不少财大气粗的组织或者企业,准备把大屏买回去,作为一个高科技的圣杯,安装在建筑物外墙,或者大门口,提升本组织的逼格使用。
————————
但可惜的是,LED大屏,远远没有到可以量产和投向市场的程度。
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LED灯珠及相关电路板的质量问题。
第二个则是成本问题。
LED和相关驱动电路板,都不是什么太高科技的东西,但问题是它的数量太大。百万级别的数量,导致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一个产品量产的初期,产品的质量提高是最快,成本也是下降最快的。
这在LED的生产过程里,体现得很明显了。随着10微米级别光刻机的启用,LED的成本在快速下降的同时,亮度和寿命,反而在不断的提高。
同样道理,也出现在LED大屏外围控制电路板上面。
随着电子系不断的投入资源,相关电路的设计优化工作也在进行。产品质量方面很快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相关电路板的生产,已经从手工制造阶段走向自动化批量生产。
更为可喜的是,微电子专业也介入了这个优化的过程。在他们的努力下,两个型号的LED专用驱动IC已经完成了概念设计,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的流片。
这几个IC的设计,即使是从后世的眼光看,也是可圈可点。
后世并没有大屏LED专用IC,很多厂家使用的,都是通用型IC。
尽管这些通用IC比较适合大屏使用,但毕竟和专用IC还是有所区别,至少外围电路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
这几种专用芯片的量产,对整个大屏的成本降低,也会有巨大的作用。
大屏的出厂价,最终被定在了30万美元,而各种相关成本,经过仔细核算,希望最后可以控制在10万美元以内。
在此目标之下,每卖出一套大屏,就能有20万美元的毛利润。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数字。
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大屏公司在紧张工作,电子系的几个研究小组和新成立的公司,也在拼命的往前赶。
时间就是金钱。
————————
随着一些关键人员的加盟。例如王志武的加盟,车间生产管理方面的事情,慢慢走上了正轨。
大工业化生产,在冰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半导体行业,虽然披上了一层高科技外衣,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些日常制度上的改变,也在点点滴滴的,帮助公司走上正轨。
但LED大屏仍然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班子,因为随着量产日期的日益逼近,马上就会面临销售,客服,安装等业务需求。
执行层的人员相对比较容易处理。
伴随着公司名气的增长,光电科研的扩张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最近区政府就开始成建制的输送一些人员进来。区府下面有不少街道企业经营出了问题,这些员工就面临转岗和下岗的问题。
这个事情被张燕知道了,双方一拍即合,工人层面的问题被这样解决了。
但管理层的问题,无法通过这个方法解决。毕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建立起来的。
另外这些街道企业的干部素质,也根本不可能被光电看得上。
————————
大会上的演讲慢慢开始发酵。省,市都在重新审视这一个难得的机会。
LED产业,冰城已经有了先发优势。成建制的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