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主角!
—————————
还是赵梦佳打破了沉默:
“会不会他不肯出国,而你一出国,他就认为缘分尽了呢?”
“也许吧,谁知道呢!”
第347章 白光照耀世界
冰城
成永兴回到冰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投递论文。放假前发出去的专利,回执已经收到。
后世LED的市场,主要指的是LED照明市场,也就是白光LED的市场。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了,通用照明、背光应用、显示屏、汽车照明等。
而其它颜色的LED,其市场规模与白光LED相比,已经差不多到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LED照明市场,在2019年,仅在中国,就达到了6000亿人民币的规模。(这里的产值,包括了白光LED应用的产值)
按理说,如果光电科研真的有机会垄断,那么仅是靠这一个细分市场,就足够它成长为全球500强还带拐弯。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第一,白光LED很难做到实际垄断。它与蓝光LED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它的实现工艺,并不是唯一的。
例如荧光粉,除了最有名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之外,还有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等多种黄色荧光粉。
这些荧光粉,因为不知道它们的配方,也就无从申请。这些还只是知名的荧光粉,那些不知名的,就更多了。
另一个白光LED的专利大户,就是荧光粉的涂抹工艺。后世各家发明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只要随便一搜索,光中文的相关专利方法,都有上千条。
现在能做的是尽量保护核心专利,其它的外围专利,只能是碰到一个,申请一个,很多事情要靠碰运气。
第二个,价值。
尽管还有其它类型的生产工艺和荧光粉,但光电科研手里这些专利的价值也是非同小可。
后世亿光与月亚的那场,著名的世界专利大战,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打过去的。它们两家差不多打遍了全球!
在打这场官司的时候,月亚已经成长为世界巨头,有资格可以说不了。但即使是这样,它还是在美国等地区和国家,输掉了这场官司。
成永兴提前6年拿出了白光LED专利,把这个市场提前引爆。但此时的光电,是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去保护这么大价值专利的。不用说别的,这种全球性的专利官司,光律师费都是天文数字。
所以目前最佳的策略,还是合作中求发展,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后世,欧美那么多玩家,拥有那么多专利技术,最后还不是被中国的厂家,打的满地找牙?
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
为了扩大影响,这次的论文,直接是以光电科研为发表单位。
蓝光LED论文之后的又一重磅论文,就这样被投递了出去。不知道那些LED玩家,看到这篇论文,会是什么反应。成永兴对此是充满了期待。
白光照耀世界!
————————
最重要的事情搞定,按理就应该轻松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马上要处理的,首先是已经收到的各种物品。这些天,很多厂家已经陆陆续续发货了。这些东西差不多堆了半个会议室。
张燕可以帮着收发货品,但对它们还是缺乏认识。尤其很多是有毒物品,她也只能把这些东西扔在会议室,等待成永兴处理。
不过好在有帮手。成永兴带来的这些同学,就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留守在学校的同学,一起帮忙,人多力量大。接近十个人一起动手收拾,才算有点眉目。
货都收到了,下一笔就是打款。成永兴又跑到学校,在学校财务人员的帮助下,把一些约定好的款项发出去。
除了直接送到公司的货品,还有一些设备也已经送到冰城,但需要派人去火车站提货。
开门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都不少。张燕这些天也被搞得晕头转向。实验室还要装修,加上这些乱七八糟事情,搞得她一阵头大。
她现在一个人兼职多种职务,包括接待办公室主任,公司企业秘书,实验室总管这三个角色。
等熟悉以后,张大姐开玩笑时说这个工作亏了,上了三份工,只开一份薪水。其实她现在还不知道,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在高峰的时候,将身兼7职而且都是责任重大,哪像现在公司才大猫一只,老鼠一只没有。
————————
成永兴回来以后,负责在家里坐镇,整理不停收到的物品。
在家的这些同学,还有高中同学们,每天也会跑来帮帮忙。虽然这些人没有半导体相关经验,能帮上的比较有限,但总归是好过没有。
而张燕则开始跑外,例如去车站提货。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众人的帮助下,公司的工作,逐渐的回归了正轨。
另外,有了成永兴指导,张燕虽然对半导体设备不熟悉,但是按图索骥,日常的清点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
————————
成永兴的这帮高中同学,来冰城的目的是旅游,但被抓了劳务。好在人多,很多事情,一分,也就没有什么了。
他们每天差不多工作半天,溜达半天,日子过得也算是悠哉游哉。
冰城不算太大,几天时间,这帮年轻人就把市里的主要景点,逛得差不多了。
他们这次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照相,冰城的有名地标还是不少的,不错的风景和建筑谋杀了不少胶卷。
冰城的城市底蕴,比起建国后才大发展的春城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一堆人,前后在冰城住了一周左右,照了一堆照片,算是完成了到此一游的任务。
虽然需要偶尔干点活,但大家对这次旅行的安排,总体还是表示满意。
获得第一好评的是食物,这几天吃得很是不错。哪怕是在假期,工大食堂的水平,也不是一些普通院校可以比的,果然不负盛名。
成永兴还亲自下厨犒劳大家,火锅和水煮鱼,都赢得了不错的评价。
唯一的差评,就是住宿条件,三个人要打地铺,好在屋里暖气还不错。成永兴虚心的接受批评,开学就会琢磨改善环境。
————————
送走了来自春城的旅行团,成永兴返回到枯燥的工作里。他倒是想换个事情做,例如做做实验什么。但这些都做不了。
MEMS实验室,和电子系的半导体实验室,在这个寒假里都关闭了。
关闭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春节,另外张群,赵薇薇等一批实验室管理者,都离开了冰城。
再开学,系里,专业里的很多人员,都要重新调整。
————————
在春节回家之前,成永兴去几个老师家跑了一圈,算是给大家拜了一个早年。
成永兴到王教授家的时候,刘阿姨正在包饺子。王立国年纪大了,来回奔波,加上气温差异,大病了一场,刚从医院出院,精神不是很足。
看老教授难受的样子,成永兴没有呆太久,简单的寒暄几句就退了出来。
第348章 新加坡
2月14日,除夕。
刚刚下了一场小雨,地面还有些湿润。牛品把折叠伞收起来,走进了NTUC旗下的FairPrice连锁超市。新加坡就是这点不好,一天总要下几场雨。在雨季里,雨就更多了。
宋国明,他的学生,以前跟过自己一段时间,今天要带几个人来家里吃晚饭。
由于是除夕,今天是半天班。他下班顺路来超市,准备买些蔬菜和肉馅,晚上和几个中国来的学生一起聚一下。老婆要包饺子,款待一下这些穷学生们。
牛品原来只是想在国外工作一年,镀一下金就回去。但这几天心理有了些变化。
他的爱人孙楠也一起来到新加坡,她是最喜欢这里的。孙楠是南方人,对东北的气候早就不耐烦了,到这里两个星期,就不想走了。家里最近一直在讨论这个事情,连女儿都卷入了战团。牛品已经渐渐被说动了。
牛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为了老婆孩子,也要博一下。他已经找南大谈过,下个学期看能不能把女儿也转学过来,学校如果同意,他只能留下了。
—————————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的一所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其校址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南洋大学,位于新加坡的西南部,占地200公顷。
现在的新南大实际是由理工学院重组而来,才升级为大学。南大初创,对世界级的学者求贤若渴,给的各种待遇都非常高。
牛品拿到手的工资,折合人民币,按照黑市价格计算,接近一个月10万元。对比原来他一个月300多的工资,差距巨大,更不要提三个月的安家费,一年几个月的Bonus等隐形补助。
牛品作为检测系的重点人物,去年到现在,发表了论文无数。这一年多,MEMS领域,工大出了四个世界级人物,王立国,成永兴,郝云丽,还有就是他了。
由于王教授和郝云丽都出国了,而成永兴一直忙着自己的LED项目,所以,专业里的各种科研任务,都是牛品在带。
一年来,牛品带领团队,发表各种论文几十篇,闻声海外。去年年底,通过朋友介绍,他也想换个环境,就来到新加坡做一年的教授。
牛品来了一个多月,初步的站稳了脚跟,已经发表了三篇论文,如果他想留下,一点困难都没有。这三篇论文,有两篇是来之前就准备得差不多的,到了以后,稍微整理一下就以南大的名义发表了。
———————
牛品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近,过一个天桥,走路10分钟就走到了。本地人叫它组屋,也看不明白,哪里有组合的痕迹。
房间很大,三室两大厅,厨房也很大,跟国内的布局截然不同。就是租金比较贵,每个月折合人民币接近了4000元,但是这部分钱比起工资就又不算什么了。
这套房子是到目前为止,他和家人住过的最好的房子。比起在国内那套不到40米的房间,简直是天壤之别。
女儿巧燕已经长大成人,居然还只能住在4平米的仓库间里!
孙楠也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和便利条件。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称号,名不虚传。各种硬件环境,还不是国内可以比的。
牛品的很多同事也住在这种地方,但是教授这个级别,大多住的是私人公寓。
他也曾想搬去私人公寓,但住私人公寓就需要来回开车。牛品不会开车,所以只能租离学校近的地方。
超市里猪肉正好打折,牛品就多买了一些,拎着就回了家。
他住的地方很方便,超市什么的离得都不远,基本都在5分钟的步行距离之内。学校里的食堂,物价也都不贵,老婆没来的那几个星期,他都是吃食堂活下来的。
出了电梯后,往右一转,走到尽头就是自己租的单元了。门口摆了一堆鞋,宋国明他们已经到了。
————————
门虚掩着,推门一看,果然人都到了。屋里一群人中有几个新面孔,估计都是朋友带过来蹭饭吃的。
厨房里好几个女生,正在帮助老婆做菜。男生们则在客厅和面,一片热闹的场面。
宋国明看到牛教授走了进来,赶紧迎了过来,接过买的一堆东西,然后送进厨房。
牛品换了拖鞋,也走入厨房,帮着收拾了起来。
宋国明推着一个正在洗菜的年轻女孩,走到牛品跟前,“牛老师,这是我的女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