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欢 [精校出版]-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很是担忧郢王等再提到老贺王之死,令慕北湮失态,遂向他打了个离开的手势,悄声道:“知道他是郢王的人也就够了,咱们先走吧!”
慕北湮侧耳听了听,正听郢王在吩咐乔立道:“贵嫔那里,我到底不宜常去,还需劳烦乔大人时常走动。”
乔立连声应是,“这个自然,自然。皇上老迈,我父女的身家富贵,全仰仗王爷日后照应,微臣敢不尽心?王爷放心,贵嫔那里必会尽力劝皇上早定主意。若有其他打算,也会立刻遣人告诉微臣,不会耽搁。”
慕北湮皱眉,握着阿原臂膀的手紧了紧,却很快松开,低笑道:“嗯,反正你也该听得差不多、看得差不多了,赶紧脱身要紧!也亏得小坏机灵,在附近飞来飞去,分散了冯廷谔的注意力,不然想从他眼皮子底下溜过来找你,还真不容易!”
若冯廷谔就是当日和薛照意、说书人来往的黑衣人,老贺王遇害的真相已呼之欲出。只是他再想弄清父亲之死的真相,也得先考虑自己和阿原的小命。至于郢王的野心,以及郢王与乔立父女暗中勾结之事,虽然也要紧,倒也不是现在该考虑的。
阿原想着冯廷谔的身手,心里也有些发毛,点头道:“好,赶紧走……小坏呢?可别被冯廷谔给伤了!”
二人对这冯廷谔很是忌惮,小心察看半晌,确定冯廷谔的确没在视线范围内,方悄悄潜离书房,顺利藏身到回廊后的花木树丛间,方才松了口气。
冯廷谔到底就一个人,还得守在书房附近,分身乏术。只要离了书房,以他们的身手,从寻常守卫眼底脱身应该没那么困难。
二人正相视而笑时,忽闻头顶一声欢快的唳鸣,轻捷的黑影伴着呼啦啦的翅翼破空声,亲亲热热地扑向阿原。
“小坏……”
阿原大骇,想低声都不行了。
紧盯住小坏的冯廷谔顺着小坏的踪影,立时发现阿原等的藏身之处,惊骇之余,立时持刀纵身赶来。
小坏已歇到阿原身上,兀自得意地扑着翅膀,以示自己不畏艰辛勇寻主人的坚贞不屈。
慕北湮差点把它扇到地上,拉起阿原便逃,“快跑呀……”
真是成也小坏,败也小坏……
他不该高看了这扁毛畜生的智力,以为它是在为他引开冯廷谔的注意力。——它分明只是在寻找它的主人,冒着被天字第一号大仇人砍到的风险寻找它的主人而已……
嗯,阿原藏得很严实,所以它这么久才能找到她。
可惜它还来不及跟阿原诉说相思担忧之情,便被慕北湮很不知趣地一巴掌拍飞了,而阿原和慕北湮也在忽然间跑得跟飞也似的……
………题外话………后天见!
第四卷蟠龙劫(二一二)
阿原等跑得虽快,可到底比不上冯廷谔的本事。
何况,原来守在回廊上的侍卫也已闻声冲上前来,截住他们不说,还一叠声地高喊同伴帮忙:“拿刺客,大家快拿刺客!”
阿原叫苦不迭,连忙将面容掩得更紧些,手持破尘剑奋力对敌。
但她的蒙面帕子似乎也是白蒙了。冯廷谔持刀与她才对了两招,沉沉黑眸扫过她的剑,很快盯住她,“原大小姐?偿”
好吧,扒下蒙面巾,她能认出他,蒙上蒙面巾,他当然也能认出她。
何况,她用的依然是先前的那把破尘剑,稀有贵重的破尘剑……
只是再锋利的宝剑遇到冯廷谔这样的高手,似乎都钝成了菜刀。
阿原勉强接了几招,已被逼到回廊墙角,连逃都没地儿逃。
慕北湮应付几名寻常守卫倒也轻松,只是眼见着赶来的人越来越多,又不便真的伤人,想脱身也不易。
正焦灼之际,忽听得阿原闷哼一声,觑眼看时,正见阿原被冯廷谔逼到墙边,死死用剑挡住他逼来的刀锋,额上已冒出了冷汗。
冯廷谔见刀锋被挡,也不撤招,扬手一拳捅向阿原小腹。
慕北湮大惊,也不顾身后正有守卫一剑砍来,奋力冲上前劈向冯廷谔的左臂,生生逼得冯廷谔撤拳,反手砍向慕北湮。
慕北湮躲过冯廷谔这一刀,却没躲过身后侍卫的那一剑,肩上着了一下,闷哼着向前冲了几步,却正拦到阿原跟前,将阿原护到了身后,低问她道:“你怎样了?”
阿原喘了口气,只觉小腹隐隐作疼,却只能强笑道:“不妨事,还可一战!”
书房里的人显然听到了动静。
当着许多人的面,郢王、姜探等不好露头,乔立却已步出,扫过阿原、慕北湮,喝道:“这两人意欲行刺本官,又伤我家人,穷凶极恶,还不拿下?如有抵抗,就地格杀!”
既然可能看到了不该看的,听到了不该听的,拿下不拿下根本就是废话,就地格杀才是最要紧的,——这当然不仅是他的意思。
冯廷谔心领神会,刀势愈发凌厉狠辣,刻意要将二人一气斩杀。
慕北湮虽全力应敌,但武艺相差悬殊,没数招前胸又中了一刀,顿时血珠飞溅;而冯廷谔丝毫不放松,闪着寒光的刀锋如野兽的森冷门齿,迅猛咬向慕北湮要害。
他并没打算去揭开慕北湮蒙在脸上的帕子,一心要将他当作刺客立斩于此,回头梁帝追究,也能轻易将这事敷衍过去。
慕北湮虽贵为王侯,但半夜闯到大臣府中行刺被杀,梁帝也无法怪到乔立头上吧?
阿原见状大惊,也不顾身体不适,正待奋力相救时,忽见旁边一道剑光横来,辉芒淡淡,与破尘剑一般无二,却能越过众人,恰恰挡住斩向慕北湮的刀锋。
冯廷谔定睛看时,眸光已微微收缩,“是你?”
萧潇横剑于胸前戒备,微笑道:“是我!”
慕北湮脖颈上仿佛已沾上刀锋触肤的寒意,不由汗毛根根倒竖,惊魂未定地叹息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人诚不欺我!早晓得今日会被人打得这般狼狈,我该少去几次青楼,多练几回剑法才对。”
萧潇向他莞尔一笑,“小贺王爷能领悟这道理,也不枉受了这两刀!”
乔立忙道:“萧护卫,这里只有刺客,哪来的小贺王爷?你执意相帮这两名刺客,难道是一伙的?”
萧潇笑道:“乔大人这意思,莫非打算连在下一起当作刺客斩于当场?若真是如此,令爱向皇上解释起来,恐怕有些费力。”
乔立怒道:“你们深夜带兵器闯入本官府第,不是刺客,难道是来做客的?”
萧潇道:“在下微贱,当然不配到乔大人府上做客。不过小贺王爷和原大小姐的确是在做客,在端侯爷那边做客。也就那么巧,他那边也遇到刺客了,我等一路追来,不知怎么就追到了乔大人府上……”
慕北湮已回过神来,越性扯下蒙面帕子,走出几步,笑道:“正是如此!我和阿原的婚事在即,有些事想跟言希商议,听闻他正陪端侯在东边那家医馆养病,跟言希商议些,不料有刺客欲行刺端侯,被我等阻止后逃得飞快。这夜色沉沉的,全仗我们家鹰哥儿帮着追人,谁知追着追着一径把我们往贵府引,也不晓得是我们小坏花了眼呢,还是这刺客真的进了贵府?原怕引起乔大人误会,才蒙了面想进来寻一回,想不到乔大人居然把我们当作刺客,痛下杀手……”
萧潇随之道:“乔大人,方才小贺王爷去医馆之事,不仅我,端侯、言希公子,药铺里的大夫、伙计,还有小贺王爷的侍从都可作证。嗯,端侯病势不轻,但对谁敢刺杀他也很好奇,刚已有从人回去,将刺客进入乔府之事禀告他了,应该很快便会过来询问乔大人前后因由。”
阿原也已揭开面巾,向冯廷谔笑了笑,“我也想知道你们不问缘由便痛下杀手的因由。难道那行刺端侯的人真的在贵府,所以你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杀人灭口?”
冯廷谔虽还持着刀,却只看向乔立,踌躇着不敢动手。
慕北湮、阿原,再加上萧潇,三人联手的实力已在他之上。即便有其他侍从相助,可以将他们尽数除去,以他们的身份,以及方才萧潇所说的,此事很难善后。一个不好,毁的可不只是乔立或冯廷谔的前程。
乔立搓揉着袖子皱眉沉吟时,那边已有侍从快步冲过来禀道:“大人,大人,端侯来访!”
乔立倒吸了口凉气,“现在?”
侍从道:“正是!阍者不敢相拦,已经……已经快到这边了!”
乔立忙看了眼书房,忙道:“走,快随本官出迎,迎入正厅叙话!三位,也请一起去见端侯吧!端侯人品贵重,若由他来说明其中缘由,不难弄清其中是非黑白。”
若是让端侯赶来这里,难道让他进书房叙话?
不仅端侯,连萧潇、慕北湮等都不宜在这里了。不然书房内的郢王该如何脱身?
慕北湮不甘地瞪了眼书房,推开冯廷谔持刀的手,携了阿原随萧潇向前走着,懒懒笑道:“为何要由端侯说明其中缘由?我们追的刺客,可是跑在乔大人府上呀!乔大人不但不帮着查找刺客,还想把我们当刺客宰了,啧啧……乔大人该想想,怎样向端侯说明缘由吧?”
----------------------
景辞、左言希已踏入正厅,被迎至上座。
萧潇已抢上前,说道:“公子,我与小贺王爷追踪袭击公子的刺客,被原大小姐的猎鹰引入了乔府。小贺王爷、原大小姐不信乔大人会窝藏刺客,遂潜入府中察看,不料乔府卧虎藏龙,竟将贺王和原大小姐当作刺客,意欲当场格杀。”
他不肯说当时二人危险情形,但景辞一眼瞥到慕北湮脚下不断滴落的血珠,便猜得当时情形有多惊险。转头看向阿原时,只见她鬓发有些散乱,脸色也不大好看,倒也没见哪里受伤。
阿原也正看向景辞。
他虽清瘦,但身姿挺拔,幽黑眉眼隐含锋芒,再不是往昔那种冷眼看世情的淡漠。他的目光轻轻扫过二人,与阿原目光相触,也不曾稍作停留,而是很快看向了乔立,“方才在药铺意图袭击本侯之人,身手倒也极高明。本侯疏于朝堂之事,倒不晓得乔大人什么时候养了那样的高手?却不知本侯几时得罪了乔大人,要令乔大人下此毒手?”
竟然一口咬定,乔立是那个莫须有的刺客的指使者。
乔立慌忙道:“侯爷明鉴,下官向来循规蹈矩,哪敢派人刺杀侯爷?这其中必有误会,误会……”
景辞道:“什么误会?把贺王当作刺客是误会,还是你养着顶尖能干的高手是误会?如今贺王受伤不轻,皇上明日必会追问。乔大人不如赶紧说明,回头皇上问起,本侯也好替大人说几句话。”
乔立道:“这……都是误会,误会……贺王与原大小姐蒙面而来,我等居然辨识不出当作刺客,的确是蠢钝了!我府中也没什么高手,只是小儿顽劣,一心想学些武艺,日后才好报效吾皇,故而我今日请了一名高手入府做客,想请他帮看看我儿习武资质如何,不想正遇到贺王等蒙面入府,这……这可真是误会,误会呀!”
………题外话………后天见!
第四卷蟠龙劫(二一三)
景辞笑道:“那贺王所受的伤难道也是误会?若本侯没看错,你家高手所用的刀剑就是奔着他要害而去,一心想取他的性命吧?他们入府寻人而已,又不曾伤你分毫,你凭什么就认定他们为刺杀你而来,又凭什么下格杀令?乔大人这是得罪了多少人,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