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左道江湖 >

第572部分

左道江湖-第572部分

小说: 左道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衔尾追杀,一夜追击,砍了北朝偏将的人头。
  给死伤者报了仇。
  杨复大侠武艺高强,在齐鲁本就有名声,从那事之后,他名声就更响亮了,得了很多人追捧。”
  说到这里,云霁偷偷看了一眼沈秋的表情。
  他又说:
  “还有好事者在传说,杨复大侠就是下一个沈大哥。”
  “啊?”
  沈秋眨了眨眼睛:
  “怎么说?”
  “沈大哥之前不是被人叫河洛大侠吗?
  因为你救了洛阳城。”
  云霁挥舞着双手,一脸孩子气的说:
  “杨复救了济南,所行所作,几乎和你当年一模一样,所以大家都叫他‘济南大侠’。
  还有人说,你两人原本相交莫逆,但在沈大哥坠入左道之后,杨大侠就断了往来。
  这说明杨大侠是真正的正派侠客,还说你两人之间割袍断义,必有一战。”
  “???”
  沈秋眼中尽是问号。
  这些江湖人,还真是章口就来。
  他和杨复之间都没什么,结果其他人把相爱相杀的剧本都给安排好了。
  “像我?”
  沈秋舒了口气,他说:
  “那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了。
  杨复他最近在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啊。”
  云霁理直气壮的说:
  “我只是个小道士,那些消息都是听师兄他们吹牛的时候说的,不过,前几天也有些师父看重的良才过来。
  我听他们说,杨复大侠,最近好像和南国朝廷走的近,说是威侯有意效仿金陵之战,招募江湖侠客,为国奋战。
  还许下了各种丰厚的格赏。
  杨大侠,好像要帮威侯招揽些得力人手。
  不过,杨大侠不是那等贪恋富贵得人,所以想来,他估计也是想要帮威侯打退北军,安定一方平安。”
  沈秋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他还和赵廉以及那些百战军混在一起?我明明告诉过他,离他们远点了。
  算了。
  都是他的选择,我不插手,免得还要再和他拼过一场。”
  沈秋转过身,在云霁眼神古怪的注视中。
  双手合十,似是佛门祈祷。
  “但愿他人没事吧。”
  下一瞬,沈秋扣着云霁纤细的肩膀,带着这小道士,如腾云驾驭一样,朝着山崖疾冲而下。
  这蹦极的体验,让云霁惊得脸色煞白,连声大叫。
  “哈哈,男孩子胆子这么小怎么行?”
  “待到山下,你沈哥哥,就教你一手提纵绝学,包你也爱上这御风一样的感觉,黄无惨和林菀冬都不许我教你。
  真是小看我这暴脾气。
  你云霁小道士,我这左道妖人教定了。
  从今往后,你也是我忘川宗人。
  小妖人一个。”
  “不要啊!”
  云霁大喊到:
  “我是玉皇宫弟子,不要叛宗门!不要当小妖人!不要学!”
  “说什么浑话呢。”
  沈秋如灵猿飞渡,提着云霁,在陡峭山崖上向下奔行。
  语气畅快的说:
  “只教身法,不坏你根基。
  再说,我忘川宗要收你,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师父若问起来,你就说是我逼你的。好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不要啊!!!”


第484章 泰山授艺
  在大胡子杨复入玉皇宫,沈秋离泰山的同时,泰山脚下,泰安城中,也是一片热闹。
  之前说过。
  齐鲁之地动乱二十余年,各处都有匪患丛生,在是非寨横行齐鲁那些年里,整个山东大地上,最安全的地方,只有两处。
  一处是青龙山下。
  是非寨所在地方圆百里,有天下第一绿林寨镇着,无人敢在那里袭扰作乱。
  而另一处安全之地。
  就是泰山脚下。
  玉皇宫道爷们乃是江湖名门大派,自然有排面的很。
  他们庇护一地安危,自然没有不长眼的毛贼,敢在泰山脚下胡来。
  因而这泰安城,这些年里,也是日渐繁荣。
  竟有了几丝不逊于齐鲁首府济南府的繁华平靖。
  这几年,有剿匪军在齐鲁四处剿匪,民生倒是好了很多,泰安陈依旧繁华。
  如今这两月,这处城中,还有繁华更甚,几乎成了齐鲁武林的风暴眼。
  四处都有江湖人赶过来,在城中久居。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
  玉皇宫从两月前,一改江湖门派的守旧作风,开始往外放江湖秘籍了。
  最开始,这个消息被很多人引为笑谈。
  大家都是走江湖的,自然都是一个模样,但凡有好东西,都恨不得藏的严严实实。
  小门小派,尚且讲究传承有序。
  这江湖大派,怎么会突然做出分享秘籍的举动?道爷们怕不是失心疯了?
  但只过了半个月,这些质疑者就被狠狠打脸。
  玉皇宫不但放出了道门基础功法,甚至还有进阶篇。
  只要基础功法入门,修出纯正泰岳真气,就能从道爷们那里,得到正统道门功法的全篇。
  而且七日一测。
  来者有份,只是不能抄录带走。
  这下,齐鲁这边算是炸了锅。
  有志于武道的年轻俊杰,一窝蜂的往泰安去。
  那些练武有成的武者,也跑去凑个热闹,甚至一些武林小门小户,脸也不要了,拖家带口往泰山去。
  虽说只是基础功法,但人人都知,这正宗道门的武艺不比其他。
  修出的道家真气温和方正,凝实绵长,与任何外功武艺都百搭,用来打武道基础,再好不过。
  而且还有进阶功法,虽然只是玉皇宫弟子们都能学的“云霞功”,算不得江湖绝技。
  但练得好,也足够打通任督二脉,修出地榜武艺。
  毕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不好,不是功法有问题,那是人有问题。
  这么一套功法,可比江湖散人的野路子强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这名门正派的功法,练起来没有隐患,太行山事虽然没有在江湖掀起波澜,但那些事传功法有异的小道消息,到底还是有些人听进去了。
  不信的,也心里有些怀疑的种子。
  更况且,这江湖里也都不是天才,对于大部分江湖人来说,这一生习武,能到地榜层次,就已是人生目标了。
  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今日,恰好是玉皇宫道爷们,来放秘籍的日子,泰安城城隍庙前,人头攒动,几名玉皇宫道长,端坐在桌椅前方,不断有人上前。
  就如把脉问诊,由道长们检查体内真气,而在城隍庙里,也有外门弟子把守。
  只要通过道长检测,便可入庙中,学习功法。
  “脉象平稳,不错,云霞功已入门。”
  一名道长收回手指,捻着胡须,对眼前兴奋的年轻人说:
  “可入庙内,学进阶功法前三篇。”
  “感谢道长!”
  那年轻人很高兴,但强忍着兴奋,很有礼貌的,对道长拱了拱手。
  道长也微笑点头,甩了甩拂尘。
  “去吧,用心学。”
  那年轻人在人群中或羡慕,或嫉妒的注视中,大步走入庙中。
  下一个衣袍还打着补丁,面色悲苦的中年人上前。
  道长把脉,便皱起眉头。
  “体内真气不纯,你是修了其他功法?脉象气象阴冷,莫非是邪功?”
  道长问了句。
  那中年人咬了咬牙,低声说:
  “在下,在下年轻时,误入邪道,被人蛊惑,学了生死契。”
  这话说完,道长还没说完,身后人群就传来一阵嘈杂。
  “哈哈,原来是个魔道狗贼。”
  “这会见魔道垮了,便要转换门庭吗?”
  “呸,人人得而诛之!”
  一群江湖人群情激奋,还有几个抽刀在手,喊打喊杀,道长却不以为意。
  他看着眼前中年人的脸色,与他目光对视。
  那人眼中,尽是窘迫,懊悔,与哀求。
  以如今魔教式微,如过街老鼠般的情况,这人敢来泰安,许是心中真有悔意。
  负责把脉的道长想了想。
  他想起临行前,冲和师兄的叮嘱,便有了决断,也不理会那些江湖人的喊叫,对眼前人说:
  “生死契邪功,一旦学了,便如跗骨之毒,难以祛除。纵使以我玉皇宫功法,也无法化去你体内邪力。
  想要解脱,唯有散功一法。”
  “啊!”
  那中年人脸色愁苦更甚。
  “那岂不是丹田毁去,以后再学不得武艺了?”
  “是。”
  道长捻着胡须,慢悠悠的说:
  “既学了邪法,想要重归正途,自然不可十全十美,但没了内功,还有外功可学。阁下既然想要彻底脱离魔教。
  那这邪法有没有,不都一样吗?”
  中年人还是犹豫不决,最终也没能下定决心,而是退回人群之中。
  道长摇了摇头。
  以此时江湖正邪之态,这人怕是没办法活着离开泰安了。
  但生死有命,都是缘法。
  自己已劝过了,救不下来,也没办法。
  下一个人上前,再把脉。
  这一次,道长的眉头皱的更深,他对眼前那人说:
  “之前已说,欲学我玉皇宫功法,便不得同修其他内力,阁下这体内修了零零总总四种内功,除了江湖心法外,还有两道连贫道都识不得。
  精力分散,多学多错!阁下,还是选一种用心学吧。”
  “你这老道士!我怎么学是我的事,你管得着吗?”
  那被指责的江湖人顿时拉下脸来,他说:
  “你们玉皇宫说天下人皆可来学你们武艺。现在却又说出这话,不许我继续学!莫不是在诓骗大伙?”
  “嗯?”
  道长瞥了这人一眼,他连搭话的兴趣都没了。
  手指一挥。
  当即就有玉皇宫弟子上前,把这胡搅蛮缠的货乱棍打了出去。
  周围人群里也没人叫屈,反而乐呵呵的看热闹。
  道长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心中想到。
  这些江湖散人,一个个眼高手低!没有天才的命,还非要学天才的路数。真当那四五门奇功一起练,还能融会贯通的法子,是人人都能学的?
  也不知冲和师兄和掌门是怎么想的?
  明明是自家先祖苦心参研的武学,现在却要白白送给这些散人们。
  最气人的是,这些家伙,非但不领情,还挑三拣四。
  哼。
  当真是小姐脾气丫鬟命!
  如此想着,下一个人又上前来。
  是个十多岁的女童。
  道长笑眯眯的伸出手,搭在女童手腕上,几息之后,老道表情变化了一下。
  他伸出手指,放在小女孩肩膀,脖颈处,轻捏了几下,让小丫头脸颊通红,有些不安,频频看向身后人群。
  老道脸上则笑容更甚。
  他收回手指,捻着胡须,温声说:
  “小女娃好根骨,又得人从小传授江湖心法,夯实基础。如今云霞功前三篇运功也已稳固,可学后六篇!
  你这小童,可有师承?可愿入我玉皇宫?”
  那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小女孩瞪大眼睛。
  她往人群看了看。
  有个拄着棍的老乞丐对她笑着点了点头。
  她又摇了摇头,对老道,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意思是,自己是个小哑巴,没关系吗?
  “没关系,练武是靠手,又不是靠嘴的。”
  老道笑眯眯的说了句。
  见小女娃有些犹豫,人群中的老乞丐叹了口气,走出来,带着小女娃跪在地上。
  砰砰砰磕了几个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