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左道江湖 >

第41部分

左道江湖-第41部分

小说: 左道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处货栈乃是我友人心腹之人,若是有难,还望看护一二。但隐藏自己最为重要,实在不便出面,便任它毁去便是。
  ………沈秋,正定二十三年九月,于苏州。”
  读完了信,山鬼抿了抿嘴,今日已是十月初了,这封信在路上足足走了一个多月。
  他抹了抹额头,似是在内心思考该如何回信,那不甚出众的脸上,也有一抹怀念之色。
  在无人之时,他也不是时时都带那山鬼面具的。
  在傍晚时,山鬼在屋子中点起烛火,自己坐在桌子边,眼前是摊开的信纸,这是随信送来的,好几厚沓,足够山鬼使用了。
  公孙愚也不太会用毛笔,所以沈秋还送来了几支处理过的白鹅羽毛,在信里也教了山鬼如何使用。
  这是他第一次写信。
  内心有些紧张,就如当年初学剑术,第一次伏杀北朝贼人时一般。
  他调整呼吸,又看了看眼前那摊开的书,将几个字的比划在脑海里又过了一遍。
  烛火跳动间,公孙愚在信纸上写到:
  “沈秋:
  你的信,我手到了。
  我廷好,你和青青不用旦心,我也很相你两人,得知你门回了苏州,我边很高兴。
  我已找到合用心法,只是有几个问提不甚里接,正好借这信,问问你。”
  PS:
  今日兄弟新书上架,书名《谁动了我的韭菜》,乃是之前爆火的《我是幕后大佬》作者一刀斩非常给力的新书,内容极其丰富,正是时下流行。
  若是读者兄弟们遇到书荒,不妨前去一观。
  老路在此替兄弟拜谢读者老爷们。


第35章 生意开张
  正定二十三年11月末,已经是近冬时节。
  这江南之地的苏州也有了些许寒意,就连沈秋都要在外衣上多加一件薄衣。
  青青也回了苏州城。
  她在落月琴台住了一个月,身体无碍后,便闹着要回苏州,瑶琴劝说也无果,小师妹就是想和师兄待在一起。
  沈秋拗不过她,便只能把她接回小镖局里。
  这日沈秋起床后,在院子里练了套刀法,便听到青青丫头大呼小叫的从门口冲进来。
  这丫头似乎恢复了元气满满的状态,她手里挥舞着一个小包裹,满脸笑容的对师兄说:
  “师兄,山鬼哥哥寄来了信。”
  “是吗?”
  沈秋收起刀,擦了擦汗水,走入镖局前厅,就看到青青趴在椅子上,已经把那包裹拆开了。
  “山鬼哥哥的字真丑,狗爬一样的。”
  这丫头瘪着嘴,挥舞着手里的信纸,对沈秋说:
  “但比之前好多了,看来最近确实在勤加练习。”
  “你总不能对他要求太多吧。”
  沈秋倒是不甚在意。
  他的字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和青青那一手蝇头小楷比起来,也和狗爬的差不多,不过用鹅毛笔写硬体字,沈秋就要比青青更擅长了。
  兄妹两人各坐一边,将山鬼的信摊开,放在桌子上。
  结果读了几句,那满篇错别字让沈秋也不忍直视,拼音识字的坏处就在这,初学者遇到多音字和近音字就很容易抓瞎。
  不过大概意思却能理解。
  他们从太行离开后,山鬼的日子过得很清闲,北朝人折损了一队黑衣卫,也不见反应,似乎并不打算派更多人来太行山找死。
  只是这仙家遗物的消息,不知为何传扬了出来,最近倒是有很多北朝武林人士,频频进入太行。
  他们的下场自然不用多说。
  敢闯入山鬼的地盘,那是必然要付出代价的。
  山鬼还叮嘱沈秋和青青照顾好身体,若是以后有机会,不妨来太行山逛一逛。
  “山鬼哥哥这是寂寞了。”
  青青兴致不高,她低声对师兄说:
  “他其实很想让我们去看他,对吧?”
  “也许吧。”
  沈秋伸手摸了摸青青的头,他说:
  “他呀,就是山中的精灵,只能生活在那里,要是随我们来了这人间,精灵也就不是精灵了。”
  “精灵,就是你昨晚对我说的小矮人吗?七个小矮人和公主之类的。”
  青青双手撑着脑袋,看着沈秋,她问到:
  “那个王子真的只是亲了一下,公主就醒了吗?”
  “是,那是魔法。”
  沈秋拿起山鬼的第二封信,他随口说:
  “你可以理解为上乘内功。”
  “哦。”
  青青点了点头,她说:
  “那位王子的武艺肯定非常高强咯?毕竟能杀死用毒术的巫婆皇后呢,皇后的武艺肯定也很高,没准是那个世界的江湖高手。”
  “但江湖高手怎么能当皇后呢?国王不怕吗?还是说,国王也是武林高手?”
  “呃,这个我就没办法回答你了。”
  沈秋被青青这层出不穷的怪问题弄得有些懵,他只能糊弄过去。
  他看了一眼信纸,将那信递给青青,然后起身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硬纸板,上面有很多排列混乱的方格,是被故意刻出来的。
  “师兄,这封信怎么回事?”
  青青抓着那封信,她满脸茫然的对沈秋说:
  “这字根本读不通啊,就像是山鬼哥哥随便乱写的一样。”
  “要用这个!”
  沈秋将手中的硬纸板贴在那信上,换过方向,给青青看,他指着那硬纸板刻出的方格里露出的字迹,对青青说:
  “你把这些字摘抄一遍,然后再读一下看看。”
  “哦。”
  青青丫头应了一句,便拿着信纸和纸板去了前厅的书房,沈秋待在镖局前厅的柜台后,有些无聊的翻着一本青青卖回来的“流行小说”。
  都是些三侠五义的故事,半文半白,青青看得很起劲,但沈秋就觉得有些枯燥,刻板。
  都是一个套路。
  完全没有前世那些屠神灭佛,又脑洞大开的网文看起来舒服。
  这个时代确实缺少娱乐,青青又不许沈秋去青楼烟花地寻欢作乐,每一晚在练完武艺后,兄妹两个坐在院子里讲故事,就成为了沈秋唯一的夜生活。
  他这两个月,已经把脑海里所有的故事都讲了一遍,甚至都开始讲童话了。
  青青听的很开心,兴高采烈的。
  但对沈秋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了。
  苏州城的生活很安逸,但沈秋却开始怀念太行山中的日子,这慢节奏的生活真的太无聊。
  他感觉自己快要生锈了。
  沈秋百无聊赖的趴在柜台上,盘算着是不是给青青讲一讲什么斗气剑仙之类的故事,就在等待青青翻译密信的无聊中,便有客上门。
  “呦,这不是刘家叔叔吗?”
  沈秋抬起头,便看到同一条街上,开杂货铺的刘老头面色难看的走入大门,他便起身相迎,又倒上一杯粗茶,请刘老头坐下。
  这条街上的商铺都是落月商坊的商户,彼此之间同气连枝,关系也还算融洽。
  路不羁的小镖局平日里也不接外路活,做的都是熟人买卖,帮这些邻近商户送些货物,或者是送些家书之类的,少有长途走镖。
  今日看刘老头来了镖局,沈秋便知道,在闲了两个多月后,总算是有活干了。
  刘老头坐在椅子上,阴沉着脸,喝着茶,也不说话,沈秋主动问到:
  “刘叔,是有什么烦心事吗?不如给我说说。”
  老头看了一眼沈秋,又摇了摇头,半晌之后,他才犹犹豫豫的说:
  “小秋儿啊。”
  “叫我沈秋就行,刘叔。”
  沈秋说了一句,这个小秋儿的外号,大概是旁人称呼亲近人的说法,但他真的是无福消受。
  “好吧,沈秋。”
  老头哀叹一声,他说:
  “我这铺子,前几日从城外采买货物,被一伙贼劫了,这事你可知道?”
  “嗯,我听说了。”
  沈秋喝了口茶,他大概知道老头来意了。
  刘家杂货铺,虽说是个杂货铺,但铺面不小,在这个坊区也算是大字号,
  他家专为城里几座酒楼提供各色杂货,生意很是兴隆。
  这生意好了,原材料供应就必须赶上,因此刘老头铺子里,专门有伙计在苏州城附近采买,他家大儿子也是专管这事的。
  以往也没出什么事,但前几天,刘家大儿子押送的一批从城外采购的货,却在回程时,被劫了。
  那伙贼劫走了货物,还打算劫人绑票。
  只是刘家大儿机灵,趁乱跑了。
  这事在这条街算是大新闻,青青丫头第一时间就听说了,还跑回来给师兄大肆转述,颇有些香港记者的风范。
  “大刘没啥事吧?”
  沈秋问到。
  刘老头又叹了口气,说:
  “我儿没事,只是有些擦伤,被惊到了,这几日都在静养。
  货物嘛,丢就丢了,无非就是损些银钱,但让老夫我为难的是,那几个被劫走的伙计。他们家人这几日一直在我商铺里闹将,要让我出钱赎人。”
  这老头满腹忧思,哀声对沈秋说:
  “我请了城里专平事的丐帮人,去和那伙贼说合,若是赎一人几两银子,给也就给了,毕竟都是用熟的伙计,但那伙杀千刀的贼。。。”
  “他们要价太高?”
  沈秋放下茶杯,说:
  “还是收了钱,不肯放人?”
  “两者皆是!”
  老头义愤填胸的对沈秋说:
  “小秋儿,你来评评理,初次说好一人十两,钱我当夜就给了,但他们却不放人,还狮子大开口,提到一人一百两!
  老夫也不是舍不得钱,只是怕再给了,那伙贼又要加价,这可怎么办?”
  “啧啧,这伙贼胃口真大。”
  沈秋眯起了眼睛,他说:
  “也不懂江湖规矩,看来是一伙新贼。”
  “是了。”
  老头说:
  “我去易家镖局问过,那易柯镖头也是这般告诉我的,我请他们帮忙救人,但易家镖局那是苏州城大字号,这等事要价也不低。”
  “我懂了。”
  沈秋点了点头,他知道刘老头的意思了。
  他对刘老头说:
  “刘叔你且回去等着,我出城去盘查一回,若是方便,我这几日便动身。至于价钱嘛,我师父在时需要多少,你便给多少便是。”
  “小秋儿!”
  沈秋起身,却被刘老头拦住,他一脸担忧的对沈秋说:
  “你师父老路头的武艺,这街坊们都是放心的,但你年纪轻轻。。。我也不是看低了你,但就是怕你这孤身前去,要是也被那伙贼害了性命,这可怎么得了?”
  “刘叔不必担心。”
  沈秋也不恼怒。
  他安抚道:
  “我要先去事发地看看,了解一下,要是贼人势大,我也不敢接你这活,我也是惜命的,还有青青丫头要照顾呢。
  但若是贼人羸弱,老叔便在家中静待,看我沈秋手段便是。”
  刘老头看沈秋信心满满,也不便相劝。
  他满腹担忧的离开了镖局,心想着自己这事是不是做差了。
  老路头在外路不幸染病死去的事情,街坊们都知道了,只留下小秋儿和青青两个年轻人撑着镖局。
  这万一要是小秋儿学艺不精,出了事,他老刘头怕是要被商坊管事训斥责罚的。
  在刘老头走后,青青也从书房里走了出来,她看了一眼门外,又看了看面色如常的师兄,她鬼鬼祟祟的凑过去,对师兄说:
  “师兄,你要去救人啊?”
  “对,我下午就出发。”
  “带我一起去呗。”
  青青摇晃着脑袋,对沈秋说:
  “我虽不能帮你打架,但踩点子,打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