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千禧时代 >

第24部分

重生千禧时代-第24部分

小说: 重生千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领导!”
  大领导的气魄,自然不是底下人可以轻易揣摩。
  或许,那些不可一世的大报社,还没有看清整件事情所造成的极其恶劣的影响。
  又或者,他们以为凭借自身的身份,就可以摆平一切。
  却忽略了在民众的影响下,舆论的压力足以使得他们不可一世的势力灰飞烟灭。
  天平,也逐渐开始往周正这边倾斜。
  要说在整件事情中,周正所扮演的角色,那可一直都是受害的那一方。
  而他本人也以这样的一个姿态,出现在了普罗大众的面前。
  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想要让一个人堂堂正正的站在大众面前,并非设想的那么容易。
  很多人以后追求理科,忽视了文学的作用,最终沦为赚钱机器,内心空虚的不行。
  但就是这种文化产品,才更能牵引住人们的心情。
  就像是有句话说的那样:物质财富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精神财富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
  可他是怎么,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就把整个事件传播出去,让民众进行广泛传播的呢?
  其实很简单。
  光是刊登报纸广告,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一切。
  说起来,那天下午他并非只是傻乎乎的请了律师事务所,发布律师函。
  同一时刻,也做了好几手的准备。
  半数报纸广告的刊登,虽然花费了上万元,但总算是得到了裴玉的认可。
  制作简单,传播覆盖面大,实效性强的报纸广告,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间段里,就是扛把子的消息散步渠道。
  正如那个时候经典又让人忍俊不禁的征婚广告,可不就是一个时代缩影下的特色产物?
  有了报纸广告的选取。
  再加上,他选择了后世以业界良心著称的洪瑞律所。
  以及他故意把自己身份公布出去,也是因为知道了学校的那位传奇人物,马上要出任央行副行长的消息。
  这三个条件全部加在一起,连带着他小说的读者们,就是他硬气的表现。
  善于做议程设置,将一切资源利用到极致的周正,在这次和京都报社的对抗中,利用几步点睛之笔的布局,可谓是大获全胜!
  ……
  “怎么样裴姐,我就说嘛,我们伟大的祖国,公正的上级领导,怎么可能放任那群害人之马在那里胡作非为啊!”
  周正很得意,手上拿着刚刚传真过来的文件,脸上的笑容,在不断起伏!
  【“关于对人大学生周正,乃其作品的重新调查结果公示!”
  京都新闻署:经我司核实调查,并多方比较,《飘渺至旅》系作者周正原创作品。
  我司对上一次的调查结果,产生的巨大漏洞,向作者本人,以及受到误导的群众,报以深刻的歉意。
  同时,也很高兴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对很多群众的一些信件,我司也做了相应的参考,以后在相似的时间过程中,会有更加公正的评判。
  诸如此是产生的结果,今后将严厉排查,尽量降低出现事故的机率……】
  京都新闻署的文案人员,真的是要加鸡腿了。
  洋洋洒洒几百字,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深刻作用。
  就连周正,忍不住都赞叹了一句。
  甚至连他本人看完整个公告,心里有那么一刹那,都差点被骗了。
  以为在这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京署是蒙在鼓里的。
  以为他们就是个背锅的。
  那么那些比较单纯的人民群众,十有八九也会上钩吗?
  他们也很可能,不仅不觉得京署是故意而为之。
  反而以为他们虽然工作上存在失误,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能在这种事情上态度公正,就已经很不错了。
  文字啊,当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
  它通过奇妙的排列组合,可以扭转民众的思想,亦可以,产生舆论风暴。
  或许老爹当年把他送到这里,也存在这种想法吧?
  只是说起来,要怎样进行信息正确的把控。
  最终取决的,可不仅只是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还有胸腔里的那抹火热吧?!


第二十七章 归来,已不再是少年
  关于《飘渺至旅》所掀起的狂风骤雨,在整个圈子里所得到的关注,无疑最巨大。
  上层领导亲自审查,还不惜自行打脸,做出了和上次截然不同的答案。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各大报社里的总编,难道还不清楚吗?
  他们可都是真正的人精。
  而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也正如快刀斩乱麻一样的节奏。
  京都日报的领导,只能“自断双手”,黯然退场被停职调查。
  就算是以后还能被启用,基本上也不会被任命在比较重要的职位了。
  而诸如她一样的大佬,虽然没背上那个大锅,但因为参与这件事,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上头领导的警告。
  谁也不知道华夏是个人情社会啊!
  在领导面前如果印象不好的话,以后就算是你干的再出色,除非到达了一个行业顶尖的水平,不然都很难让领导正眼相看。
  只是相比于他们的遭遇,其他的一些私人的小报社,那就更处于寒冬之中了。
  后来,有人统计过这样一个数据。
  说是因为这本小说所引起的报社相争,导致京城将近百分之五的报社,都面临破产,或者被收购的局面。
  很多人最后也是回过神来,大骂青年周末居然如此狠毒,一点情面也不留。
  就是在给他们挖坑,让他们乖乖往里面跳。
  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当时何尝不是以这样一个狰狞的面孔,对待青年周末。
  青年周末报社。
  总编办公室里的齐云,狠狠的攥着拳头,心情是止不住的兴奋。
  他忍不住抬头看向一旁的裴玉,这小妮子也是一幅喜不自胜的模样。
  “对了,咱们的大功臣呢?要是没事,叫他出来高兴一下。”
  “嗯,可能不行。他今天早上给我打电话说,回家乡去了……”
  ……
  京都市。
  身为这个国家的门面,定位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它,除了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些基础设施,基本上也都是国内顶尖的。
  比如,最新投入运营的柴油动力火车。
  可能在其他比较落后的城市,绿皮火车依旧是主流。
  这个划过了国家三十多年的历史,从50年代就开始运营的大众化火车,在京都,已经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从科技上来讲,柴油机车替代蒸汽推动,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
  而有幸能感受到这个国家快速发展步伐的他,却当真有些发愁。
  春运大潮,最终还是没让他躲避过去,并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回家的这天,刚好是大年二十八。
  在电子化产品还不能成为大幅度的娱乐性产物时,华夏人的年味,还是很足的。
  几小颗腊八蒜里,就能体现出点点年味儿,也正如民谣里讲的好: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路公交坐过来,才办年货的人们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小孩手里拿着零食,牵着大人的手,小脸红扑扑,兴奋的来回看着。
  而他呢,在喧闹的人群中,显得很轻快,身上也没提什么行李。
  只是背上了他那被洗的有些发白的背包,里面装了两三件衣服,以及一个记满小说资料的本子。
  “呜呜,呜呜!”
  挥手告别的人们,对告别的那股淡淡的哀愁,像是有散不尽的执念似的。
  火车渐渐开动,坐在窗边的周正,则庆幸着前几天,就已经很聪明的,早早买好了车票。
  当然,就算他没有买票,凭他现在和梅姐的关系,也能被塞到仓车里。
  一条长龙一般,连着十几个车厢的火车头,带着他心里的那抹思念,渐行渐远。
  回首,看着眼前不断变换的景物。
  周正的心情有些孤寂。
  他甚至很难想象,自己十八岁那年是怎么一个人孤独踏上火车,来到了这么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城市。
  念书,生活,玩乐,奋斗!
  似乎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囊括他现在所做的事情。
  但这是他做出的选择。
  人的一生,势必也要做出很多选择。
  比如说,是安安稳稳的待在老家上大学,出来凭着爸妈的关系,在县城,或是省城当个小公务员。
  亦或是为了自身最实际的利益,追求前途,嗯,迈着大步子来到这机遇遍地的京都。
  “唉!”
  一声长叹,似乎是能够囊括他现在所有的情绪一样。
  很难想象,一个十分稚嫩的面庞下,会有一个极其老旧的灵魂。
  他像是早就已经失去了青春的荣光一样,太过于成熟。
  岁月的痕迹,也难以抹平他身上的伤痕,正如他现在思考着回家要和父母怎么相处。
  他不敢去想。
  因为一旦这样去想,他就害怕自己会陷入尘封的记忆碎片里,而这一段记忆也难以被找回。
  套用后世一个比较火的词来解释,他的家庭,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
  即,父母、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的,都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
  就算是相互有距离,并不遥远。
  可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里,亲戚们却总是打着所谓的相互帮衬的旗号,对他那在县城财政局办公室里,当个副主任的老爹,经常哭穷。
  亲戚的百般要求,与妻子陈月华的鄙夷,使得矛盾双方的两个点,似乎永远也无法构成一条直线。
  先不说改变,光是想想,周正就觉得心很累。
  老爹还是太单纯了,太善良了。
  又或者说,他其实知道亲戚到底是些什么人,却苦于感情牵绊,而没有办法下死心。
  所以说,他这次回去,就是要解决这一切。
  ……
  列车行驶的速度,还算是蛮快。
  身为西部大省的陕省,身份和地位在这个时候,因为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在全国都算是能排得上号。
  整整两天时间,京西铁路上穿行的新式火车,驶过了风景迷人的草原。
  也去到了风沙较多的林地,伴随着车窗外景物的不断变化,归途,已经越来越快。
  ……
  下车,出站口。
  顺着人流的裹挟,背着一个破背包的周正,显得很平静。
  可这看似不设防的动作,却是没有人清楚。
  除了小说大纲的本子和几件破衣服之外,书包最后方的夹层里,还放着三千块钱。
  毫无疑问,这钱是裴玉拿过来的,说是齐总编为了感谢他,做出的一点小小的表示。
  至于稿费,单论!
  周正推脱不要,他又不是为了钱。
  却被这小辣椒一句,“就当是你给出主意的报酬,这总行了吧?”
  给堵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三千块,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些钱,可丝毫不亚于在以后,随手揣着两万块的现金,在街上晃荡的感觉。
  在人流里,他的目光不断的朝一旁望着。
  这会儿的春运大潮,蛇皮袋子,还有什么化肥农药的袋子,已经变少了。
  更多的替代品,是那种几个颜色交织在一起的编织袋。
  可能农民大哥们不会知道,往后会有一位来自于华夏的国际超模,会这这玩意,背出上万块的时尚感觉!
  直接背着包出站口,看着举着牌子,一道道期待的目光,他莫名觉得有些讽刺。
  一点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