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保育堂-第6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出来的时候,虽然哥哥们猜想过可能性,也想着用上自己的能力,但那时候也是不行的。”
说到这里,蛋弟弟的语气就微微雀跃起来,“哥哥们的能力一直在增长,现在本事大了,这才能联合完成完整的阵法!”
幼崽们的本事愈发的厉害,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秦仪也没想到蛋弟弟会告诉他,更是告诉他这种在他看来绝对是秘密的秘密,倒是顿时觉得蛋弟弟亲切不少,不再是那样拒人千里之外了。
*
这边撼山幼崽抱着木板,拎着战伞哒哒哒跑到河边,小皇子和蛋红红已经等着了。
“看清楚了吗?”蛋红红问。
“应当是赵飞跃那些人。”撼山幼崽道,“得赶紧去看看……”
“一起。”小皇子道,“多一个人多一个帮手。”
撼山幼崽没有拒绝。
现在河水十分湍急,便是身强体壮的道兵下水也得小心翼翼,想要救人难度简直是难上加难,幼崽们好歹是力气大一点,又有战伞辅助,救人的话应当是比较容易一些。
撼山幼崽抓着木板的一端,原地转了个圈扔了出去,他自个儿紧跟着跳上去。
“蛋红红抓紧了。”小皇子紧随其后。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落到木板上,随着水流飞快地往下流飞去,而蛋红红则是抓着小皇子的衣裳,自个儿几乎都快要飞起来。
河水速度奇快无比,木板前行的速度也同样快,撼山幼崽在前面掌控方向,小皇子一遍护着蛋红红一边观察河岸两边的情况,他眼珠子快速的转动着,瞳孔越来越红。
“不要着急。”蛋红红拽着小皇子的衣裳往前爬,小爪子按住小皇子的脸颊,大声道,“河岸两边本没有人,那些人定然是不听从告诫,私自跑出来的。”
“应当是这样。”小皇子眼睛闪了闪,瞳孔恢复黑色,不再盯着河岸两边看。
三个人飞快地到了出事的地方,这边已经聚集了不少道兵。
身强体壮水性好的道兵身上缠着粗壮的绳子,然后慢慢下水,可水流实在是太快了,一下水就会不由自主的被冲走,根本不能随心所欲的行动,甚至是需要靠绳子把自己拉回来,否则就会被水冲走。
运河当中倒是有个人运气还算不错,死死地抱着河岸边扔下来的绳子,随波逐流着,这会子已经看不出生死了。
撼山幼崽踩着木板来的时候,岸上的道兵都已经看到了,就有人担心地大喊,“小心,河里太危险了,小心……”
“知道。”撼山幼崽就冲着岸上大喊,他一路从入口处来,自然知道河中如何危险。
“前面有个人。”蛋红红抓着小皇子的衣裳晃来晃去,“把他扔到岸上!”
“成。”撼山幼崽轻轻转头,踩着木板冲上去。
被河水冲刷的人死死地抱着绳子,身体都僵硬了,看不出究竟是活着还是没命了,撼山幼崽拽着他的胳膊,直接用战伞割断那段绳子,然后拽起僵硬的人,抡圆了胳膊往岸上扔去。
河岸边的道兵很快有了动作,用自己的身体接住撼山幼崽扔上来的人。
“大夫,快喊大夫!”道兵大喊。
早有等着的大夫冲上来,上前快速检查一遍,立刻打开身边的小药箱,“能救活,得动个小手术,回头拿着我开的条子去领药就成。”
所有道兵都松了口气。
其中苍雀吓得脸都绿了,“还以为咱们负责这一段很靠后,不会出事,结果就有人胆大包天!这要是出了人命,咱们的功劳可就没了。”
“谁知道会有人想不开不听警告非要下河床。”也有道兵忍不住抱怨。
他们一直都没敢偷懒,自从河床挖好以后就在附近值守,就是担心有人无意中闯进去,就是看到有人出现的时候也会上前解释一番把人撵走,可偏偏来了几个不听劝的。
有道兵就冷笑道:“他们不是不听咱们的,只是觉得这段河床才刚刚挖好,便是速度再快也不可能那么快挖通,都以为咱们是危言耸听的。也不知道是谁说河床挖得深,惊动了古墓,挖出来很多宝贝。”
“哪有什么古墓,就算是有也是朝廷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便是真的挖出来什么东西,那也得上交朝廷,而跟他们息息相关的就只有功劳,只要有了功劳就有了一切!
偏偏这样的闲言碎语还有人信,并且觉得河床不可能那么快挖通,偷偷摸摸的下河床找宝贝,可不就被大水冲走了么!到现在还得他们这些道兵想法子救人,甚至是都惊动撼山幼崽了。
这边撼山幼崽继续往下游冲,被河水冲走的人逐渐被找到,都被顺利扔上岸。
最后一段运河得到的消息比较早,这边的水流也没有那么湍急,红狗带着一伙子道兵直接拉了长长的网,拦截可能冲下来的人。还真别说,这法子相当管用,冲下来的原本可能找不到的人真的被网住了。
撼山幼崽一路撵来,帮着把最后几个人扔到岸上,他和小皇子也带着蛋红红上了岸。
一到岸上,蛋红红哒哒哒跑上前看到躺着一动不动,肚子鼓起来的赵飞跃和胡如,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赶忙上前帮忙,一边很不客气地说,“是不是裘什给他们送消息了?河床挖出来东西一直都是保密的,没几个外人知道。”
“八成是。”小皇子站在一旁指挥,“来个人帮忙,大夫力气太小,来个力气大的。”
就有壮的跟牛犊子似的道兵站出来,对着赵飞跃的肚子就是一顿捶,赵飞跃鲤鱼打挺似的,咕嘟咕嘟吐出来许多水,可吐完了水还是没有心跳,也不喘息,眼瞅着要不行了。
“电击准备!”蛋红红道,“我来帮忙,他不能死。”
第421章
京城。
宽阔仿佛看不到边际的巨河忽然开始沸腾;掀起一个比一个更要巨大的浪花;拍打在岸边发出巨大无比的声响。
“要变天了吗?”距离上回京城地龙翻身还没过去多久;很多人都还历历在目。而这次有些不一样的是;普通百姓并不能确定燕洵究竟在不在歧元县,只说传言,可传言有时候是真的;但更多时候也只是传言而已。
便是燕洵在歧元县,也不在京城啊!
保育堂的幼崽除了宝宝,其他人也都不在京城。
若是京城再次地龙翻身,那还会有人招呼衙门当差的出来帮忙;并且捐钱捐物,甚至是还组织百姓自救吗?反正在燕洵那么做以前,世世代代的百姓都没遇到过;现在燕洵不在;很多百姓也不敢相信旁的人。
于是就有人开始收拾家当出城,准备出去躲一阵子;就像当初京城传言河岸那边有瘟疫一样;老百姓抗衡不了这样的天灾;那便只能躲开。
一开始出城的百姓还不算多;也都收拾的像是出门走亲戚似的,可慢慢的出城的人越来越多,就有许多恨不得把自家东西都搬走;这样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的走;哪能不引起注意呢?
城门口的守卫眼瞅着仿佛要出大事;就赶忙报上去,衙门小吏也不敢耽搁,同样是找上官汇报,就这么一层一层的汇报上去,最后到了内阁。
“陆老,您看……”刚刚被皇帝提拔上来的王子珍位居最末位,且出身贫寒,身边主力不多,进了内阁就以陆朝阳马首是瞻,这会子看到下面送上来的消息,便赶忙过来讨主意。
陆朝阳随意瞥了眼,就道:“先按一日,明日送上去。”
“是。”王子珍也不敢再多问,赶忙照办。
等内阁忙完,都出了宫,王子珍还惦记着给陆朝阳做点什么事,也好让他看到自己投奔的诚意,就饭也没吃,只是回自己府上稍微收拾一下就准备去陆府。
走到半路上,王子珍就听身边的小厮说:“老爷,小的看到陆相身边的人了,那小子是陆相的心腹,应当是办要紧的差事。”
“跟上去看看。”王子珍想了想就道。
反正他们主仆俩都轻便,就是跟上去也不显眼。
王子珍就想着,自个儿攀不上参天大树陆朝阳,难道陆朝阳身边的心腹自己还搭不上吗,他绝对是很有诚意的,说不定还真的能帮上忙呢。
结果主仆俩跟着跟着就到了丹心桥桥头。
“老爷,去吗?”小厮就问。
“去!且看看他坐哪边的马车。”王子珍咬牙道,又见着那心腹坐了左边的马车,就赶忙说,“你拿着我的腰牌过去问问,咱们也坐左边的马车!”
小厮接了腰牌,一转身就苦了脸,这可难办了。
这事儿还是最近没多久弄出来的,原本丹心桥这边就有道兵驻守,不过也只是名义上把手,有时候会放几个木头桩子拦路,收几个过桥钱,后来和那边一个一个作坊建起来,每天进进出出的人就多了,于是燕洵就做主从作坊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银子,直接跟桥头的守卫对接,一个月结算一次银钱,只有多给的没有少给的,故而这些守卫对去作坊做工的百姓就特别和颜悦色。
但是自从燕洵把作坊献出去,里面做工的人全部都撤出来,这丹心桥的过桥费就也跟着变了,燕洵继续给留在河岸岸边作坊的银钱,至于献出去的银钱,他不管。
而那些献出去的作坊是朝廷的,驻守道兵也是朝廷的人,且作坊总领是太子殿下,难道最底层的小小道兵还能找太子殿下要过桥费?于是这些作坊的银钱就不再除了,但驻守道兵没了这部分收入又不甘心,于是就把丹心桥一分为二,左边的还是给燕洵名下的作坊用,除了作坊做工,保育堂第一学堂的学生过桥不要钱,别的人若是能跟燕洵这边搭上,也走左边,那就只象征性的收几个大钱。
且左边每日都有来往京城和作坊之间的马车,一个人只要两个大钱,但是必须得有资格才能乘坐马车,否则根本是连马车都上不了。
右边的桥呢,更加宽敞,同样也安排了每天来访的马车,可上车就要二十个大钱,若是遇到生面孔,那不好意思,可能就得收五十个大钱,要经过丹心桥呢,驻守道兵还要收钱,按马车上的人头收,收多收少全看心情。
但其实呢,右边坐马车的很多都是衙门派出来到作坊办事的,更有秦仪、秦二、秦四,以及各个衙门安插进来的人,他们呢,只要拿了自家老爷的帖子,那就不用给银钱了。
反正这通行的马车也是秦仪总领,名义上同样是朝廷的,难道朝廷命官坐朝廷的马车还要给银钱?不像话。
只不过朝廷的作坊里面做工的也几乎全都是自己人,就是一个作坊一个大门那几十号看大门的,那也是跟上面的老爷有着拐弯抹角的关系,要不然也不能得了这肥差啊,那么同样的,他们坐马车也不用给银钱。
但是右边马车通行又得有收入,总不能亏本吧?又有左边的马车通行比照着,人家收钱少,而且还能盈利呢,于是右边只要看到生面孔,亦或是不方便拿帖子的,那就得可劲儿宰啊,大钱、银子、金银首饰,只要车夫开口要,想坐车你就得给,否则除了丹心桥,又如何走到河那边去呢?
王子珍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又不想被右边的马车宰,这才催促小厮去拿着帖子去左边试试,他是知道的,左边撵车的车夫都经过培训,说是要保护客人的隐私,对于坐马车之人的身份,那绝对是守口如瓶。
而且这些车夫也不怕有人暗中使坏逼迫他们,只要有人敢,他们就敢直接去大理寺喊冤,那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