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724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724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大人们也看了过来。
  要知道,去年他们托赖宋重锦和王永珠,才到县城里去见了世面。
  回乡后,村里谁不羡慕?
  这要是能一家子再到京城开开眼界去,这辈子都值了!
  江氏听了这话,本来被金花几句话吓回去的那点子心思又蠢蠢欲动起来。先前是想借着小姑子的助力,给金花寻一门好亲事,可是到底她也知道,这事只怕不容易成。
  小姑子先不论,婆婆那一关就过不了。婆婆最是偏心小姑子,就怕她们给小姑子添麻烦!
  可是若是能搭上京城舅姥爷家的关系,金花岁数还不大,还能等上几年。
  若是能将金花嫁到京城去,到时候金盘和金勺能读出个名堂来,到京城有金花看顾,岂不是便宜?
  她也不求将金花嫁个多好的人家,只听说那舅姥爷家是大官,想必拔根毫毛比她们腰都粗吧?
  随便给请门亲事都比窝在这山沟沟里强些!
  江氏越想心里越是火热,满脑子都是这些盘算。
  那边张婆子冷笑一声,“想去京城是吧?”
  几个大人和孩子都连连点头。
  张婆子十分好说话:“那你们就去啊,没个我这当娘的拦着你们,不让你们认亲的道理!”
  王家人顿时喜形于色,七嘴八舌的拉着张婆子:“奶那咱们啥时候去?”
  “娘,去京城能看到皇帝老爷不?”
  “娘,京城的人是不是个个都穿金戴银,阔气的不得了?”
  ……
  金壶看着一家子人陷入狂喜中,再看自家奶一脸冷笑,就知道事情要糟。
  果不其然,就见张婆子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才开口:“你们去京城认亲,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我咋知道?”
  “你以为皇帝是村头闲着没事的汉子,等着你去看啊?”
  “京城人穿啥戴啥,和你有啥关系?人家穿金戴银你能戴得起?”
  ……
  一席话砸下去,王家人都懵圈了。
  好半日,金罐才先反应过来:“奶,你不带我们去?”
  张婆子反问道:“我凭啥带你们去?”
  一家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王永贵开口问:“娘,你不带我们去,我们咋认亲啊?人家舅姥爷也不认得咱们啊?”
  张婆子一拍桌子,桌子上的茶杯茶壶震得砰砰作响。
  “你们还知道没我这个娘认不了亲戚啊?不知道的看你们这样,还以为那是你们亲爹娘呢!一个个的,好日子过了几天,就骨头发轻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了是吧?”
  “当初老娘在七里墩的时候,咋没见你们这么白眉赤眼的要认舅爷?那么多年咋没见你们问一句老娘初二不回娘家,平日里娘家怎么没个来往?难不成老娘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这呼啦吧冒出个京城舅爷来,就一个个的都上赶着要认亲了?”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王家的日子
  王永富几兄弟互看一眼,王永贵才陪着笑道:“娘,这不是当初奶说您跟您娘家那边都断亲了么?而且从我们记事起,您就没回过娘家,也怨不得我们不是?”
  张婆子冷笑道:“你们奶说我断亲了,你们就没一个人问过,我为啥断亲?你们奶咋说的?说我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说我是没人要的死丫头,能被人捡回家去当童养媳养大就不错了,就该给张家做牛做马一辈子报答他们是吧?”
  “还说我心眼多,不要脸,死皮赖脸的非要嫁到你们王家来,我这样没人要的野丫头哪里配得上你们爹?若不是看在生了几个儿子的份上,早就休出门去了是吧?”
  王永富和王永贵都低下头去,这样的话,他们没少听以前的奶嘀咕。
  唯有王永平,他出生的时候,林老太婆已经没精力管了,王永平基本都是被王永富、王永贵还有张婆子顺手带大的,自然不知道。
  他见两个兄长都低下头去,就知道张婆子说的是实情。
  只得赔不是:“娘,是我们的错,您别气了,小心气坏了身子——”
  张婆子嗤笑一声:“我若是天天为这个生气,早就气死八百回了,哪里还能生下你们五个来?行了,时候也好早晚了,我也没心思跟你们说话了,都自回自己屋去吧。”
  挥挥手,将人都赶了出来。
  几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好意思再纠缠,只低着头,将自家屋里的人喊着,一起回自己屋里去了。
  等三房的人一走,守门的两个汉子,麻溜的就将连通前院的门给关上,上了门闩。
  这边,大家都累了一天,也都撑不住了。
  张婆子先回屋去休息,王永珠和宋重锦也回了那边的院子,其他的人做好手头的事情,只留下两个人值夜,都休息去了。
  前面三个院子,灯却一直亮着。
  大房里。
  王永富看着金斗三兄弟,尤其是多看了金壶两眼,这孩子,一去小一年,能平安回来,他已经别无所求了。
  到他现在这个年纪,只求能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父子三人坐在一起,问金壶这一年来都做了些啥。
  听金壶说到惊险处,虽然知道他平安在眼前,都忍不住提起心肝来。
  见金壶还没事人一般,还将带回来的包裹打开,献宝一样的推到他们面前:“看,这是我这出去一趟,挣的钱,给家里人买的礼物。”
  说着一一分发起来。
  王永富看在金壶摆在桌子那一样样的东西,再看看金壶满脸的笑容,还有金罐凑在金壶旁边,一个问一个答,笑嘻嘻的模样,到嘴边的,不许金壶再出去的话,又吞了回去。
  想了想,他扭头去看金斗,拿烟袋锅敲了敲鞋底,问道:“今儿个你去秀娘那边,没出啥事吧?既然你奶和老姑和姑父他们回来了,你这也去了不县城了,这两日去那边给秀娘递个信,别让人家心里惦记着。”
  金斗忙点头。
  那边金壶先就听说大哥金斗说了门亲事,因着还没出孝,所以还没接过门来。
  他打心眼里也是为金斗高兴,从自己个带回来的那些银首饰里摸出一根银簪子来:“大哥,给,这个你拿去给嫂子。就说是你给她买的,也让嫂子高兴高兴。”
  金斗看那银簪子,不像是镇上的手艺,看上去倒是怪漂亮的。
  两人本就是兄弟,也没多想,接过来道:“这是哪里的货?倒是跟咱们本地不同,样子怪稀奇的。”
  金壶摆摆手:“这是我跟着商队,在西边那些地方买的,这东西在那边不值什么钱,样子虽然怪些,但是看习惯了也挺好看的。”
  两兄弟说得亲热。
  王永富咳嗽了一声:“胡闹!这是你兄弟在外头拿命挣的钱买的东西,你还是做大哥的呢,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收下了,还要去送给你没过门的媳妇去?叫人知道了,不说闲话?”
  金斗这才醒悟过来,挠挠头,看看手里的银簪子,想着插到秀娘头上,肯定好看,到底舍不得还回去。
  只在怀里摸了半日,摸出小半块银子来:“爹说的是,你嫂子的东西,得我自己买!这是我手头的部了,跟你买这个簪子。要是少了我以后补给你!”
  金壶一笑,也就顺势接过了银子,又将从荆县给金花捎带的头花和头绳分了一些给金斗。
  金罐看着眼热:“二哥,你咋尽带些姑娘们用的簪子和头花头绳?就没带点别的?”
  金壶从包裹里又摸出一包点心来,分了他一半,剩下的又给王永富和金斗一起分了。
  一边吃,金壶也关心家里这一年来过得如何。
  王永富说到家里的日子,脸上又露出笑容来,这一年来,王永珠和张婆子都退出了山货生意。
  他们三兄弟一起,一人占一股,加上有宋重锦这个举人在后头,生意越来越好做。
  附近只要知道的,几乎山货都卖与了他们家。
  也没人敢别苗头,差不多是一家独大。
  镇上收山货的也有不服气的,可只一想到宋重锦这个举人,也就投鼠忌器了。
  顶多只背地里嘀咕几句。
  不过王永富他们兄弟也不贪心,没想着将镇上部的山货收购都独占了,给别人也留了余地,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收购的量大,转手出去就是一笔银钱入账。
  这春秋春三季下来,除了每家每个干活的人,都有月钱拿外,每家都分了几百银子了。
  王永富如今是十分满足了,他的身体情况,再坚持几年,挣的钱就够给三个儿子都娶上媳妇了。
  到时候,金斗他们天天跟着学,也学出来了,也能接手了,大房这边也就不愁了。
  他只在家里等着抱孙子就是了。
  金壶一听,也放下心来,家里的生意赚钱,爹的精神气色看上起还不错,两个兄弟一个已经定了亲事,金罐虽然还小,可只要再历练几年,有家里这门生意,总归日子不会难过。
  那么他也就能放心的在外面了。
  前面大房里,父子四人倒是和和气气,其乐融融。
  三房王永贵和江氏回院子后,先将孩子们都打发去睡觉了。
  两夫妻洗漱完了,爬上炕,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人心浮躁
  王永贵是想着那京城的舅爷,京城大官啊!若是能搭上关系,自家的金盘和金勺,将来的前途只怕不会比他们的姑父差吧?
  弄不好,他也能从官老爷的舅兄,变成官老爷的亲爹?
  这么一想,王永贵的心就火热起来。
  当初他本就是那好高骛远,不肯脚踏实地的性子,不然也不会丢下爹娘和妻子孩子,到外头赌钱,然后四处流浪。
  这能在家老老实实呆着,一是在外头流浪了这么些年,吃得苦头太多,也怕了。
  再来,这家里日子好过了,生意做起来后,也有成就感,家里还积攒了不少银子。
  在家日子比外头舒服,自然不会自找苦吃的还去外头了。
  加上家里又出了个举人妹夫,走出去没人不给面子。
  到镇上,有时候还被人尊称一声王三老爷,这日子,美滋滋啊!
  只是自从自家金盘开始读书了后,王永贵就觉得这人生还有更多更高的追求。
  这辈子的终究愿望,就是能当官老爷的爹!
  以前他想着,让金盘好生读书,将来让宋重锦这个妹夫给推荐到长青书院去,若是有造化,也能中个举人什么的回来。
  这次显示知道宋重锦成了县令,他在回来的路上就动了心思。
  金盘还小,再读上几年,若是宋重锦的官能越做做大,将来对金盘的助力岂不是越来越大?
  谁曾想,又听到了说亲娘的亲娘和亲兄弟居然都在京城,亲兄弟还做大官。
  那岂不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王永贵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将金盘给送到京城去,自家这孩子是读书的料子,在这山村里说不得就埋没了。
  在京城,靠着那舅姥爷的官威,谁敢怠慢?
  可是亲娘那一关,怎么过?王永贵发愁的是这个。
  江氏也是那点子心思越来越压不住,听着身后男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干脆的开口:“当家的,我有个想法——”
  王永贵本来就睡不着,也就顺口道:“啥想法?”
  江氏将自己心里那点子盘算一说,王永贵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我说小莲啊,你可提醒我了,我咋没想到啊!”
  顿时翻身而起,两夫妻也不睡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起来。
  前面两个院子里都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