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1032部分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1032部分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他还想着耗一耗齐乐的耐心,如今想来,没这个必要!既然总归是要见面的,那就尽快的见上一面,看看齐乐到底是何方神圣!
  因着宋重锦的命令,下头的人越发的忙碌起来。
  历长楠那边不仅要审核资格,还要安排他和王永珠的生意,真是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三瓣来用。
  也幸好王永珠回来了,这些事情他也就干脆的甩给了王永珠了。
  张银保得了准信,和金壶共用一个名额,这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每个商队携带的货物还有人数都是固定的,名额又有限,实力有些不够的,都已经主动合作,多则七八股势力,少则三四个人,不一而足。
  除了极为实力雄厚的商人能够一家独享一个名额,如同张银保这样,只和金壶共用一个名额,已经是极为罕见的。
  就是历长楠和王永珠,两人也是合伙用了一个名额,历长楠那边有他的心腹领头,这边有石头总管,大家都是熟识,又彼此信任,倒是还好。
  别家那些商队,因着份额分配的缘故,天天也是争个不休,手段百出。
  不过这都是他们内部的事情对着外头自然还是一派和气的。
  宋重锦自然不管这些,这加快了速度自然就有齐乐的眼线传了消息回去。
  没多久等大楚这边一切都万事俱备了,朝廷已经早立了个名目以朝廷名义,派遣宋重锦一行人去草原那边友好交流一番。
  草原那边也发了正式的文书表达了欢樱…
  选了个良辰吉日这一日,赤城县城门上都悬挂着红绸,更不用说城里,那真是热闹的很。
  宋重锦他们这也算是正式的出使主使自然是宋重锦副使是朝廷派下来的,据说是礼部的官员,叫付简,长着一张弥勒佛一般的脸,未开口就是三分笑为人也颇为知分寸,事事都以宋重锦为先从不出头。
  就连看到使团的队伍中,居然有王永珠出现也十分镇定的当作没见过,也属实是个人才了。
  有宋重锦和付简领头后头还有礼部的还有朝廷给宋重锦这位巡察使配备的副手另外自然还有保护他们安全的侍卫。
  这是在大楚境内,所以只有侍卫,等到了边境的时候,自然有护卫军等候在那里,到时候会跟随着使团,护送他们。
  使团后面的自然就是这次的商队了,他们除了自己的货物外,也还雇请了不少镖师,不然这一路上真若有个什么,那些护卫军肯定先护着使团的人,他们这些商人还有货物可怎么办?自然自己请人来护着放心些!
  金壶和张银保的商队,除了两人的手下,还有张银保雇的镖师。
  当然,王永珠也没忘记给金壶准备侍卫,人由着金壶挑,自然这钱也要金壶给。
  金壶知道王永珠和宋重锦身边的护卫本就是百里挑一的,都是军中退下来的好手,比起寻常镖师来可靠多了。
  不用挑个个都是好手,因此只指了往日熟悉的一个小队,许诺这一趟,每人给五十两银子,若是能平安归来,再给五十两。
  因着宋重锦和王永珠都要去草原,赤城县只留下张婆子一人,自然不用这许多人守着,这些护卫接下这差事又是主家允许的,自然都十分乐意。
  在城门口,铺着红色地毯,新来的崔县令率全县的官吏还有百姓,在此送行。
  宋重锦和副使付简在前头和崔县令告别,这仪式还有半日。
  王永珠则在不显眼处,上了一辆马车。
  马车上,张婆子泪眼婆娑,这还是第一次,她要和闺女、女婿分开。
  若是去他处,不用张婆子开口,王永珠都要带上她。
  可这去草原,虽然目前两国签订了文书,加上齐乐别有他图,所以看起来是两国关系和缓了。
  可宋重锦和王永珠知道,这一次去草原,实则惊险的很。
  先不说和齐乐见面后,到底结果如何,两人还不能确定,就是想起当初皇帝交给的任务,还要寻找那位叫碧珠的女子,就还没有头绪呢。
  所以这次去草原王城,注定不得安宁。
  他们夫妻两人有功夫,真有个什么,想来也能逃脱。
  带上张婆子,不仅要事事顾忌,真跟草原翻脸了,千里奔逃的话,张婆子这体力也跟不上啊。
  为了她的安全,自然还是留在赤城县比较好。
  他们走了,留下张婆子一人,看着是将侍卫都带走了七七八八,可实际上,暗处保护张婆子的人并不少。
  国公府送来的那些人,已经改头换面,又经了多少手,才给他们安排了新的毫无破绽的身份,都借着这次搬家,安顿进了宋府里。
  宋府如今,除了几个老人,新进的,从门房的小幺儿,要打扫卫生的婆子,那可都是暗部的那些人。
  这些人虽然未曾经过暗部那残酷的考核,还算是半吊子,可也能吊打那些侍卫了。
  尤其是他们里面的各色人才都有,会医术的,会毒的……
  再有还叮嘱了简师爷和吴中宝,更不用说那些衙役什么的,只要赤城县没被攻破,想来张婆子就没事。
  虽然安排得都妥当了,可看到张婆子此刻的模样,王永珠心里也不是滋味。
  还好张婆子本人十分拎得清,绝对不会这个时候给闺女添堵,反而安慰道:“你们就放心去吧,娘给你们看着家,等你们回来!”
  王永珠先前就跟晨星那边兑换了一个保护罩,以如今王永珠对联盟的帮助,她一开口,晨星那边就给了一个,外形看着跟一块小小的玉佩一样,一旦触犯,不仅能防御物理攻击,甚至在张婆子遭受到毒素之类的伤害时,还能变色提醒。
  实在是居家旅行防御得最佳装备。
  王永珠趁着马车内无人,才将这玉佩给张婆子带上,又借着撒娇的机会,小声的在她耳边叮嘱,千万别摘下来。
  张婆子心领神会的点点头,把玉佩塞进衣服里。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沙漠过夜
  更多叮嘱的话,早就在家里说完了,此刻母女俩不过是享受一下离别前相处的时光而已。
  等宋重锦那边一套送别仪式完毕,队伍终于开拔。
  赤城县百姓们自动自发的在城门口送别,其中自然也有队伍里的亲眷在其中,虽然是分别,可大家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离别之情,反而更多的是踌躇满志。
  尤其是那些商贩们,更是日行千里,一天就能飞到草原去,马上把生意做起来,银子赚起来的好。
  队伍浩浩荡荡的,趁着无人注意,王永珠告别了张婆子,闪身就混入了金壶和张银保的车队里。
  张婆子看着闺女的背影,抹了一把眼泪,扭头就吩咐车夫驾马车趁着此刻其余的人都还目送着队伍,抄了条近路回家去不提。
  只说王永珠一行人,因为队伍实在太过庞大,足足花了四日的功夫,才到达了边关军营这边。
  军营这边早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已经挑选了一只精锐的百人小队来保护使团一行人的安危。
  当然若真是他们进入草原后,草原和大楚翻脸,就是千人队伍只怕也要折在草原上。
  可如今这个情况,百人的队伍打前哨,守护使团不遭受小股的流匪的袭击,还有夜间野兽的突袭是够了的。
  这百人小队可是边关主将亲自挑选的,他当年本就是宋弘的下属,虽然多年过去了,可仍然对宋弘尊敬有加。
  宋重锦是宋弘的儿子,也是卫国公府的世子,未来的继承人,自然要格外谨慎小心,若真出了意外,只怕他这条命都不够抵的。
  如果可以,主将恨不得拨付五千军士贴身保护宋重锦,安安稳稳的进去,一根头发丝都不少的回来。
  可现实条件他不允许啊!只能在军中挑选了百八十个好手,叮嘱了又叮嘱,还许诺若是这一趟顺利,保护宋重锦平安回来,他到时候一定会给这百人小队请功。
  更是还私底下明示,若是真有危险,一定要保住宋重锦活着回到大楚来!因为若是宋重锦死在了草原,他们这些人回来也是一个死。
  若是宋重锦能活着回到大楚,就算他们死了,可他们的家眷和后人,肯定是有人管了。
  话说得这般清楚明白,这被挑选的百来个人,谁心里还不明白?他们这一去就是死士了!要想死得有价值,那就让宋重锦能平安回来,起码他们的亲人都有人照顾了。
  更何况他们是见过宋重锦,和他打过交道的。
  当时谈判的时候,宋重锦长住在大营里,王永珠一丝心疼宋重锦,二来也是敬佩他们这些士兵,用血肉守卫边疆,守护大楚百姓,所以经常送补给过来,也让大营里的士兵跟着沾了不少光。
  所以对主将的这话也是深信不疑,都是下定了决心,拿命来护着宋重锦的。
  因为朝廷和草原的态度都有些催促的意思,宋重锦这一行不敢多耽搁,谢过了主将,又亲自检验了这百人的小队,只略微修整了一下,就再度启程了。
  主将带着大军押后,将人送到了边境线,以表重视,也是震慑草原的意思。
  草原那边也已经派遣了官员前来迎接。
  打头的赫然是谈判时见过的,齐乐的心腹,那个不打眼的文书,巴图。
  不过这次见他,那是穿戴华贵,倒是跟上次见面有天壤之别。
  见到了宋重锦一行人,格外的热情,先是嘘寒问暖,又殷勤的在前头带路,骑着马,一边走一边拿着马鞭指点着附近的风景介绍,乍一看上去,倒是十分的和谐。
  草原这边倒是不像大楚有驻军,这一片是沙漠,本来就少有人来这里,除了巴图带的随从,还真是不见其他草原的牧民。
  巴图也满脸歉意,说要大家赶路,等穿过这片沙漠后,就有人烟了云云。
  一面又说草原这边穷啊,没有大楚富饶,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有这话说在前头,大家自然不好说什么。
  不过这些事情,大楚这边自然有心理准备的,他们自己携带干粮,压根不用草原这边管。
  再说了,就算草原这边给大鱼大肉,大家也不敢吃,怕里面下毒不是?
  这片沙漠看着不大,可寻常要穿过去,也要一两日的功夫,更何况是这么长的队伍呢。
  没走出多远,天色就已经黑下来了,这沙漠里,白日里有太阳还好些,这天一黑,风就吹得透骨。
  巴图就建议大家先歇息一晚上,明儿早起赶路。
  那百人队伍里,自然有对草原这边地形娴熟的,也知道晚上这么多人,不好再赶路。
  更何况巴图选的这个地方是极好的位置,是一处干河道,晚上可以挡一下夜风,又因为以前和河道,两边还有干枯的大树,收拾些枝桠,还能取暖。
  因此在宋重锦看过来的时候,点了点头,宋重锦这才下令停驻此地,修整一日后再出发。
  一声令下后,这支队伍就有条不紊的行动起来。
  有人到后头传令去,那些士兵已经开始安营扎寨,很快就搭起了一个几个帐篷,这是给使团的官员住的。
  不远处的干枯的大树直接被拖了过来,然后砍成了小块,很快就陆续架起了篝火。
  在这些士兵的指导下,这些车队围成了一个圆圈,货物,车辆,都在外围,然后是马匹骆驼之类的牲畜,再往里面才是篝火和人搭起的帐篷。
  每个车队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互相防备也互相守卫着。
  更不用说,商队雇佣的镖师和护卫们,更是警惕的不时在巡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