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华锦-第5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老太爷一把年纪连耍赖都用上了,葛鸿也只能挥了挥手,让其他人退下。
暗处,葛老将军低头暗叹一声,自家老大,不是这林横冲的对手啊,本来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弯弯绕绕就比他们这些粗人多,更何况是这位,前朝的时候,行走御前之人,即便老了,当年的风采依然还在,这些年,虽然他不在朝堂,可那些本事手段不可能丢下。
若非当年这林横冲的一句话,他险些栽个大跟头,还有这拜帖上提到的那两个字,葛老太爷手心捏着拜帖,表情几分变化,背着手没出声,打算再看看。
这川西的事,朝廷才下的令,让他们沐阳城抽调一万精兵,配合其他几城的兵马,准备围攻川西,这林横冲这时候找上门,还能是什么事?
可要他们葛家背叛朝廷,投奔川西,未免也不切实际了些,先听听这林横冲怎么说吧。
大厅上,老太爷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看着不急,实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记下来要说的话,一个不好,恐怕对方就要开口将他们拿下了。
“老太爷既然有话要说,便直言便是,本将军一会还的去巡城,朝中有任务,可耽搁不得。”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林老太爷是精明人,知难而退四个字不用他提醒了吧?
老太爷放下茶杯,起身拱手,这会不说腿脚酸疼了,“大将军,可知当今天下之势?”
“天下之势?”莫非这老太爷今日上门是来高谈阔论的?那可是走错地方了,这是将门,不是他们读书论说的地方。
“正是天下之势,如今就在咱们西北境外,大宛遥方兵力集结,屯兵函谷关已不是一日两日了,西南边境,更不用说了,大宛连下大夏三城,若非有漠北云老侯爷镇守,如今是什么情绪恐怕不少,都说我大夏有雄兵百万,可咱们对遥方大宛又知之多少?”
这说的,的确没错,可是大宛和药方,不过一方小国而已,不知大夏兵多将广,就是两国联手,要想攻下大夏,也是痴人说梦吧?
“老太爷难道还去过遥方大宛不成?”没错,他们是知之不多,可这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事,这两国,他闲暇时候也翻了下书,书中所说,不过弹丸小国,不足为惧,那西南边境,不过是一时大意,让他们得逞了而已,只是,这些又和川西有何关系?
老太爷心中暗叹,果然,大夏对大宛遥方的认知,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难怪大宛和遥方有窥视大夏之行啊,井底之蛙,不知天地浩大。
自以为兵马强装,国力强大,所以根本没将大夏和大宛放在眼里。
带兵的将军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百姓和那些人。
“老夫此生怕是没机会去见识见识了,听闻大宛和遥方国土相连,与我大夏一样宽广,遥方人多会五行奇门之术,而大宛人则多是擅长医药之术,且不是咱们能相信的程度,两国这些年来,在兵马训练上,从未松懈过,因为他们打大夏的主意,早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若是两国合力攻我大夏,谁又能断说结果?”
“老太爷也说了听闻二字,这些套听途说的话,可是有动摇军心之悬了,遥方和大宛加起来能有我大夏疆土之广?什么五行奇门之术?医药之术?这些人才,咱们大夏也不乏有之,老太爷是否危言耸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听的老太爷的话,葛鸿有些不高兴了。
老太爷并没因为对方的话而生气,捏着胡子,脸上笑容渐收,“若是从前听的这话,老夫也会和大将军一个反应,但是老夫说的这些,是我门川西王亲眼所见,老夫也是感慨万千啊,坐在家中,不知天下究竟有多大。”
老太爷一句话,让葛大将军和暗处的老将军都震了震,川西王亲眼所见?
这把岁数了,这老太爷也不是那等口出妄言的人,也就是说,他说的是真的,川西王去过大宛和遥方。
在人家震惊的时候,老太爷乘热打铁,继续道:“去年夏末,王爷和我家大丫头一同去往遥方古国,前些天才成遥方赶回,此次到了遥远古国的都城朔方城,正好赶上遥方一场变故,遥方老国君驾崩,新国君东顺王继了国君之位,而与大宛合作,屯兵函谷关的就是这位新国君,赶巧了,还见到了大宛的太子,大宛和遥方,据说是三年有一次互通”
这些,都是来时路上,老太爷细细从易九兮那问来的,要凭借这口水说动人家投诚,总要有能说动他们的点,不知天下形势,他们又如何选择?
只有换一个角度,换一个高度,他们才看看到不一样的将来,也才能作出更多的选择。
以现在的形式,若是真的打起来,谁还敢说,大夏就一定能稳操胜券?
若是大夏不敌,那他们又会如何?身为臣子,该忠,可不能愚忠,若是当今朝廷值得,他今日绝不回来,也不会带着林家奔走川西。
这天下若是真的打起来了,不管打多久,最终的结果,还是会一统的,就算割据一方,也绝不是现在这个形式,所以,乱世出英雄,雄才择明主而忠,都是大势所趋,历史所迫而已。
“老太爷是说,川西王去年就不在川西,去了遥方?”葛鸿有些不敢相信。
那时候,好像易九兮才刚在川西称王吧,那会他不远千里去遥方?该说对方胆大包天,还是该说对方胆大包天。
“正是!”
接下来,老太爷不会再过多解释了,他相信,对方不会着急赶他走了。
“如今回来了?”
“是啊!才回来没几天,这不,路上见着朝廷调兵的动向,特让老夫走一趟。”也不再隐瞒自己的来意,而且十分坦然的告知,知道朝廷现在要做什么。
“不过,葛大将军恐怕还的清闲一阵,朝廷的动兵令,恐怕不会这么快下来。”一副胸有成竹了,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
其实,是在赌,大丫头说京都很快会乱,能拖延一段时间。
尽管他不知详情,但是相信大丫头和王爷,故此说出这话的时候,便成了十分有底气的样子。
这一个烟雾弹接一个烟雾弹,丢的葛大将军有些应接不暇,心里暗道,这川西好大的气魄,又是暗叹,朝廷错失良机啊,随后又想,这川西王好大的本事,竟然悄无声息去了遥方,这一去近一年,朝廷竟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就说,朝廷这么久没动,以为是不将川西放在眼里,恐怕是刚得到消息吧,这才忍不了了。
换成任何人恐怕都忍不了。
还有,为何这老太爷说,朝廷的动兵令暂时不会下来,莫非川西王在朝中还有势力?
一时间不太肯定了,毕竟当年也是那京都的金贵人物啊。
曾经贵为太子,有些旧势力也是正常的。
一时间,这葛大将军心里有些举棋不定了,这形势,照老太爷这么一说,还真是不太好说啊。说实在的,私下,他也没少和爹讨论,自从他们归到大夏,镇守这沐阳城这些年,朝中又何尝将他们放在心上,尤其是新帝继位以来,那个什么狗屁禁卫营,一言难尽!
自始至终,易九兮一句话都没说。可一切都看在眼里,老太爷厉害啊!
第551章 斗智(1更)
葛将军突然内急起身了片刻,易九兮等心知肚明,一点都不着急。
这是要回去和那位‘不再家中’的老将军商量。
也是,这么大的事啊。
再回来时,口吻稍变,说是父亲故交登门,该去通知父亲一声,还特意当着大家的面让人去请老太爷回府。
大家心照不宣,林老太爷连连点头,表示不着急,知道刚才内屋一番商量,恐怕今天,他们要么能谈成,要么就没那么容易走了,开弓没有回头箭。
葛大将军看着,心里暗暗几分佩服,这一家子读书人,到时有几分胆量,没带什么人,就这么来了,难道就不怕回不去?
爹刚才也都听了,想要与他们聊聊,最后聊成什么样还不知道。
“不知老太爷此次前来,是何人之意?”都说到这份上,也就没必要拐弯抹角,这老太爷是给川西王当说客来的,只是川西王是不是太异想天开,就凭借川西现在的实力,迹象说服他们投诚,凭什么?
分明是让这位老太爷以身犯险啊,爹说,这老太爷可不是糊涂之辈,他能在这节骨眼上来,并非真的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位老太爷可不是一般人,能来,一是那川西王值得他返险,由此看,那川西王绝非等闲之辈,二是,他们有把握说服他们投诚。
这也是他爹改变主意愿意出面的原因。
想要看看,他们打算什么说服,有什么把握让他们投诚,依仗什么?
“一是来看看葛老将军,二是受主公之托,来拜访将军。”这最后一声将军,便是葛家当家做主的人,不管是老将军还是眼前的大将军,是谁无所谓。
“主公?!”眉头微动,言下之意,川西王是打定主意割据一方,并非一时意动了。而林家也是正式效忠于川西王了。
“对,我家主公川西王!”老太爷拱了拱手,神情严肃。
“没想到,川西王竟还知道我们小小沐阳城。”
“大将军说笑了,葛家军在西北一代,可是颇具威名,当年老将军可是医院虎将啊!”老太爷开始忆往昔,先抬了人家一手。
“哪里哪里!如今爹也老了,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我们葛家军守着这沐阳城,不过是一方小门户罢了。”朝中有几人知道这远在西北小城的葛家军,两万兵马,朝廷都没兴趣插手管辖,兵部五年才送一次让爹回京述职的文书。
压根不知道,如今的葛家军,老爷子早就退居幕后了。
不过,朝廷不管,他们也图了个自在,起码在这沐阳城,他们说了算。
“大将军谦逊了,这方圆数百里,谁人不知葛家军。”老太爷开始打太极,现在,该轮到对方开口问他了。
大将军目色微动,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切入正题,在听的老太爷说,此次他不光是到沐阳城看看,还想到周边都走走看看,立刻明白对方话中之意,心里暗道,川西王的胃口不小啊。
约莫尴尬聊了小半个时辰,一个小厮通传,说是老太爷回来了。
“就说今日这下棋总不静心,原是有故人登门,才在路上就听的家中下人来说是林老太爷来了,有失远迎啊!”
一老者阔步而来,一身行头看着还真是刚从外面回来的一样,年岁和老太爷差不多,但看着更为健朗。
老太爷连忙起身,老将军直接将老太爷领到自己的小书房去了,易九兮和云胤杰默默跟上,知道这是切入主题了,这位葛老将军愿意露面,说明多少还是有戏的。
一番叙旧免不了,有些话急不得。
“当年若非林老太爷点拨提醒,恐怕我葛家早就大祸临头,哪还有今日安稳日子,这份大恩,葛某一直铭记于心,只是”
葛老将军十分诚恳,露出几分为难之色。
“都是过去的事了老夫知道葛老将军的难处,只是良禽择木而栖”
老太爷满腹经纶,条理清晰,一番话说的十分圆满,让人听的不由几分深思,身在当局,如何不知如今朝中情况,尽管相隔甚远,但心中依然有数,这是安身立命之本。
“早就听闻,川西王文武双全,若是人尚在京都时局变化之中,就冲着老太爷亲自来一趟,老夫也会只是如今是否晚了些,川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