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但你要亲自带队,我反对。”
“你现在是部队的高级指挥员了,你要对整个部队负责。我建议这次出击还是由光宇负责就可以了。你留下来继续整编部队。”
对于总指挥的反对,杨震苦笑道:“总指挥此次出击不是正规作战,我们只能像偷袭镜泊湖水电工地那样行动。那里有铁路与外界相连,一旦我们的作战企图暴露,日军会从佳木斯快速调集重兵增援。”
“这次战斗,我们要尽可能的不开枪。所以我不去,别人没有这个能力。李明瑞他们在镜泊湖表现的虽然不错,但那一仗也显露出不少的问题。主要就是经验还尚缺。”
“镜泊湖水电站一战,就算我们的行动暴露,但可以采取强攻的方法解决问题。但那里不一样,我们只能采取突袭,尽可能的渗透进去。我们要的是里面的物资,不是为了单纯的消灭敌人。”
“而且那里究竟有多少日军,装备如何,地形怎么样,我们谁也不知道。贸然进攻,损失会很大。”
“如果那里真的是日军仓库,这一仗打好了,我们不仅可以解决装备欠缺的问题,也许还可以解决单军装的问题。慎重起见,我必须亲自去一趟。”
杨震坚持自己的意见,几个人见总指挥都劝解不了,也就没有在张嘴。只是郭炳勋虽然没有反对杨震亲自带队奔袭,但却坚持不许杨震亲自进这个鬼子不知道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基地侦察。
尽管他知道,部队中的所有人都加一起,也只能杨震有这个能力在不惊动守备日军的情况之下,摸进去。
镜泊湖一战,部队之所以只付出轻微,几乎可以忽略的伤亡代价,便解决了日军警备中队以及担任警戒的伪满军一个团,就是杨震带着李明瑞的侦察队先摸进日伪军营房,将其所有武器收缴一空,并先控制了战斗力比较强的日军,才得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戒备森严的镜泊湖水电站工地。不仅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还弄到了大批的物资。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但这一次却与镜泊湖那一战不同,日军这个秘密的基地里究竟有多少兵力,装备如何,一点情报也没有。尤其在听到总指挥说起汤原是抗联三路军主力的主要活动区域,其北满省委就长期隐蔽在汤原。
而总指挥从未听三路军的人提起过这里居然还有一个日军的秘密基地。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里并不寻常。所以郭炳勋虽然同意了杨震亲自带队奔袭,但坚决反对杨震像镜泊湖那一仗一样,亲自涉险侦察。并再三叮嘱带队参战的王光宇和李明瑞一定要看住他。
下定决心,杨震没有丝毫的耽搁,当天晚上就带队出发。在董平的带领之下,经过一夜急行军,于第二天清晨来到他发现秘密铁路之处。
抵达地点之后,杨震留下了王光宇指挥主力,做好接应以及战斗准备。自己亲自带领李明瑞与董平以及三个侦察小队,沿着铁路线向山内摸去。
对于杨震亲自带队去侦察,临行之前得到总指挥与郭炳勋再三叮嘱的王光宇起先是死活不同意。但没有多少时间和他唠叨的杨震还是说服了他。
果然没有等杨震进山走多远,大约二十里的距离,便遇到了董平描述的铁丝网,还有雷区。这里有雷区,说明崇尚攻势的日军对这里极为重视。至于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杨震暂时还不敢确定。
确定这里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之后,杨震并没有急于摸进去,而是在铁丝网外围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起来。他试图寻找到能透露出这里真实情况的蛛丝马迹。
因为山地阻隔视线受阻,杨震整整在这个距离铁丝网不足二十米距离的灌木丛之中,一动不动的隐蔽观察了一天,除了确定了日军巡逻队的巡逻间隔时间,以及人数驻外,并没有找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在观察一天无果之后,杨震决定趁着夜色摸进去。抵近仔细在查找一下。下定决心的杨震,并没有多带人,只带着李明瑞,快速的在雷场中开辟出一条通道之后,摸了进去。
看着杨震轻松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用一根铁丝便在雷场中打开一条通道,见过他布雷手段的李明瑞心中暗自竖起大拇指:“自己这个总指挥不仅布雷手段多,这排雷手段也够吓人的。这才半个小时,便在二十米宽的雷场中打出一条通道来。”
杨震并不知道李明瑞心中想着什么,在估算了一下日军巡逻队抵达的时间之后,杨震拿出一把小钳子,轻轻的在铁丝网一处不算太引人注意的之处,剪开了一个足以容纳一个人爬行的缺口。
待两人穿过铁丝网,杨震又小心翼翼的将铁丝网恢复成了原样后,才与李明瑞两人快速的通过日军巡逻的小路,进入这个警戒森严的日军基地。
进入日军这个基地之后,杨震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在确定了一下自己的方位后,才悄悄的寻找到了一处隐秘的地点隐蔽起来。夜色太黑,生怕观察度受到影响,遗漏了什么的杨震,还是决定在这里等上一天。待到天亮的时候,再仔细观察一番。
等到天亮后看清楚这里真实的情况之后,饶是一向镇定的杨震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里应该是日军的一座大规模的秘密仓库,仅仅从地表的显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就可以判断,自己身下的这座山恐怕已经被掏空了。而一个伪装极佳的通气孔,就在距离杨震身边不足三十米的距离。
当杨震小心翼翼的爬到通气孔的前面,拨开用来隐蔽的杂草向下看去,才发现通气孔下边是一条足够并行两辆卡车,铺着铁轨的隧道。至于这条隧道通向何处,因视距所限,杨震却是无法得知。
至于为什么推断出这里是仓库,而不是要塞之类的工事,很简单。汤原虽距离中苏边境不算远,但终归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从交通方面来看,就算是日苏爆发战争,这里也不会是主战场。在这里修建工事,不如在北面的富锦境内,对苏联会更有威胁。
这里的日军兵力也不像这是一个要塞或是军事工事,山下有两排平房,按照杨震估算,这里最多也就能驻扎五六百人,在多根本就无法容纳。除非这些日军全部驻到山洞中去。而且经过仔细观察,除了大量通风口之外,杨震并未发现有任何隐蔽,可以用来作战的射击孔。
而且清晨出操的日军不过两个中队的兵力也证明了这里应该不会是要塞。否则只驻扎这么一些最多可以称之为守备队的兵力,是无法大规模作战的。
杨震看的很仔细,他不仅在仔细观察这里日军的真实面目,还在仔细观察日军守备部队的防御工事。尽管日军防御工事修建的都极为隐蔽,而且设置的极为刁钻,但在杨震这双在后世见多了这种隐蔽工事的眼睛观察之下,还是暴露无遗。
每发现一处,杨震就将其标在自己画的地形图上。直到反复观察了三五遍,确认无误之后,杨震才停下来休息、休息。当然这种休息,也只是在原地闭一会眼睛,别说走动、吃东西,就是坐起来也是绝对不敢的。
山下的鬼子虽然不多,但也足足有两个中队的兵力。自己现在的位置就在鬼子仓库的脑袋顶上,在整个营区的核心部位。
一旦暴露,就凭借自己身上携带的两支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多发子弹的勃朗宁手枪,以及李明瑞身上的两支快慢机,连步枪都没有一支,在优势的日军面前,除了殊死一搏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可能突围的可能。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暴露,那就不是九死一生,而是十死无生了。
杨震每一个动作都极为小心翼翼,生怕引起十多分钟便走过的携带着军犬的日军巡逻队的注意。而在他身边的李明瑞攥着枪的手都紧张出汗了,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让曾经为飞贼多年,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李明瑞,一直在提心吊胆的李明瑞紧张的原因,并不是那些就在他鼻子尖下面来回巡逻的日军,而是就伏在他身边的杨震。
对于日军,有多少李明瑞也不害怕,更不会紧张。他更担心的是一旦暴露,会威胁到杨震的安全。李明瑞知道,一旦暴露,两个人恐怕是很难冲出去了。
自己倒也罢了,但杨震一旦出了事情,刚刚成型的部队,恐怕会毁于一旦。别说总指挥、政委他们饶不了自己,自己也饶不了自己。出于对杨震安危的担忧,李明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盼着天黑。
好在两人都是行动高手,在有惊无险的忍耐到天黑之后,安全的撤离了日军这个秘密的仓库,在外围董平的接应之下,返回了王光宇之处。
看着杨震安全返回,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是等杨震吃了点东西,恢复一下体力之后的话,又一让这些人的心提了起来。
对于杨震这次要带着侦察队在一次返回日军基地,为主力打开进攻通道的想法,王光宇坚决反对:“司令员,你已经摸清楚了日军的防御部署,以及大致工事,我看剩下的事情明瑞和董平完全可以做到,您还是负责指挥全局吧。”
“您不知道,你走这两天一夜的时间,总指挥、政委还有参谋长三番五次来电,让我一定要拦着你。我这心也一直提到了嗓子眼,尤其在接到你亲自进入日军基地内部侦察之后,我都快担心死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带队发起攻击了。”
第125章 军火仓库(一)
对于王光宇的苦口婆心的劝阻,杨震的态度却很坚决。对于他来说,能不能拿下这个仓库直接关系到现在坐吃山空的部队能否生存下去。兵多了,力量是壮大了,但每天近万人人吃马嚼,不说别的,单单所需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至于其他所需的军火、物资,就更多了。
虽然打了不少胜仗,补充了不少的装备,但数量却远远赶不上暴发户式发展的部队。部队现在足足有近万人,不算轻重机枪、各种小口径火炮,仅仅步枪一项就缺口三千多支。
手榴弹平均每个人摊不上一个。按照这个比例,也就是说部队现在还有三分之一还是刺手空拳。不要说正规的装备,便是连贫弱的中国军队白刃战的传统大刀片子都没有一个。
至于弹药更是奇缺,只能保证老兵和骨干使用。新兵每天训练,只能分配五发子弹。弹药储备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线以下。早就没有了早先在老黑顶子秘营训练时候的大手大脚了。
更何况眼下天气虽还有些寒气,但已经逐渐开始转暖。部队换装所需上万件单军装尚无着落,大家总不能大热天的穿着棉衣行军作战吧。到时候别说作战了,就是热也会将战士热坏了。部队现在是壮大了,但一切物资的需求也是以前远远无法相比的。
杨震现在才真正的理解,为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抗联那些老前辈宁愿冒着因为通讯手段单一,相互联络不便,部队有被敌军各个击破的危险,也要将部队分散开活动。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单单填饱这些人的肚子每天就是一个头疼的事情。这里是地广人稀的北满,不是人口稠密的关内。
杨震之所以在眼下这个严峻形势之下,出动出击到下江,除了想要改变下江地区抗战局势日益恶化的计划之外,本就有按照自己记忆中的一些情况,寻找那里的日军军火库打打秋风的想法。
下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