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捡到一本三国志 >

第678部分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678部分

小说: 捡到一本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父。。。不必如此,张将军他是一个好的将军,若是因这些过错就将他杀死,对于大汉而言,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虎儿认真的说道。
 “哈哈哈哈!”,刘熙忽然大笑了起来,这笑声格外的清脆响亮,虎儿有些疑惑的看着他,也不知他为何而发笑,刘熙笑了许久,这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且随朕去厚德殿,朕有个东西,要交给你。”
 一脸茫然的虎儿跟着刘熙来到了厚德殿,看着刘熙那慎重的面孔,虎儿心里不由得也有些紧张,阿父到底要将什么交给自己?他皱着眉头,看着阿父从常常坐的案下拿出了一本有着漆黑色封面的书籍,放在了案上,这才看向了虎儿。
 “虎儿,朕今日要告诉你的事情,非常的重要,绝对不能泄露出去,若是泄露出半点,大汉江山不存也!”,刘熙皱着眉头,非常认真的说道,虎儿大惊,在天子的要求下,对天发誓,自己绝对不会将今日所听闻的事情告知任何人。
 刘熙这才缓缓问道:“你可曾度过《启蒙书》内的《金鳞篇》?”
 “自然是读过的,讲的是曾祖在河边吊上了一条龙鱼。。。。”,虎儿说着,这篇文他曾经很感兴趣,还曾缠着阿父询问,当年曾祖父是否真的遇到过龙鱼,阿父当年只是点了点头,却没有再多说,难道,这件事还有些自己不知道的故事?
 刘熙认真的说道:“朕告诉你,这件事乃是真的,当年你曾祖微服,在地方上探查民情,得知当地的百姓贫苦,甚至吃不起饭菜,便坐在河边垂钓,想要帮助那些百姓,或许是你曾祖心诚,感动了苍天,又或者是先祖保佑大汉之基业,他从河边吊起了一条金色龙鱼!”
 “那龙鱼,谁都不能直视,唯独孝康皇帝可以,孝康皇帝心里明白了什么,便剖开了这龙鱼,得天书一卷,是为《三国志》,讲述了从孝康皇帝起未来百年的故事。。。列举了能臣,枭雄,猛将。。。你曾祖父就是知道后来事,故而事事避祸,方才使得大汉有了如今的盛世。”
 虎儿瞪大了双眼,听着阿父讲述的这个离奇的故事,随后,低下头,看向了那本书籍,浑身都颤抖了起来,看到虎儿这模样,刘熙继续说道:“朕先告诉你,若不是孝康皇帝逆天而为,只怕就没有如今的盛世了,你所认识的那些能臣贤良,在天书里都是不同的,你不能因天书的记载而怨恨如今的人。。。”
 虎儿慎重的点了点头,激动的脸上都多了些赤色。
 “你可有什么要问的?”
 “有!阿父!天书上是如何记载我的?”
 “你?天书上没有你,天书上也没有我,按着天书的记载,你的耶耶,是被奸贼所毒杀的,未曾有子。”,刘熙认真的说道,虎儿呆愣了许久,方才问道:“所以,先祖都是逆天改命?故而,他们也是早早逝世?”
 “这。。。”,刘熙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指着天书,说道:“若是你能接受一个颠覆你内心的世界,便好好的看这本天书,若是不敢,便忘却朕方才与你说的话,回你的东宫去,好好的睡上一觉!”
 虎儿咧嘴一笑,“孝康皇帝的子孙,岂能被几张纸所吓倒?”,他伸出手便拿起了案上的天书,翻开看了起来,刘熙眼里竟有了些赞许,站起身来,刘熙说道:“今日开始,你就勿要走出东宫,好好的将天书看完,看完之后,才能出去,记住,天书是非天子而不能观的!”
 虎儿点了点头,这才捧着天书离开了厚德殿。
 这一日,虎儿认识的这个世界彻底的破碎,他甚至都无法相信这天书上的混账记载,魏武皇帝?大汉就如此轻易的送到了他人的手里?四百年的大汉就如此灭亡了?越是观看,虎儿便越是感觉到了恐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还是诸侯割据,天下三分的局面,都让虎儿觉得惊惧。
 若昔日曾祖未曾捡到这本天书,那如今的大汉该是什么模样呢?
 连年的大战,连年的灾害,羌人的袭击,鲜卑的强盛。。。大汉的灭亡!
 这么一看,虎儿便是连着看了三天三夜,对于一个不大爱读书的太子而言,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就连刘熙都没有想到,这厮竟能看的如此投入,虎儿看着这些人物,脑海里再想起姜维,想起吕蒙,想起自己所认识的那些人,想起被杀害的崔琰,诸多校尉,他陷入了迷茫。
 不过,只是过去了五天,虎儿便带着天书,来到了厚德殿内。
 刘熙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虎儿并没有颓废,眼里也没有茫然,精神奕奕,刘熙接过了天书,这才问道:“你已经看完了?”,虎儿点着头,随后便是笑了起来,“曾祖父真的是给我留了个好东西啊,有这个天书,我一眼就能知道哪些人有才能,哪些人没有才能。。。哈哈哈,日后治理天下,全靠这本天书啦!”
 刘熙的眼里闪过了一丝失望,他没有想到,虎儿对天书的认知竟是如此的肤浅,他对太子真的是有些担忧,沉思了许久,刘熙方才说道:“不能如此言语,孝康皇帝时期的能臣,如王公,何公者,在天书里是能臣麽?世界早已改变,天书里的记载,到如今已经不再可靠,每个人也都已经改变了。。。”
 “啊?那阿父给我看这本天书做什么啊?”
 “你这个蠢物,朕是要让你去学习!!去反思!!”
 “哦。。。”
 虎儿有些失望。
 刘熙也是如此。
第0904章 望子成龙
 又是一次朝议,群臣早早便聚集在了皇宫门前,他们已经有好些日子未曾召开朝议了,因为负责朝议的荀令公,至今还在病榻上,年迈的他,因在寒冬季节摔了一跤,便再也未能站起来,就是那般模样,还总是要求儿子将庙堂内的诸事每日向自己汇报。
 如此劳累的三令,还真的是不多见,可即使如此,朝议他也不能来参加,天子是不会允许他起身前来的,必须要将病养好,才能起身,至于尚书令,更是前往了贺州,庙堂诸多要事,这位都是通过文书的方式与众人联系的,这件事,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贺州与庙堂之间很是遥远,就是文书,这么一来回,最快也是需要两个月的时日,而每一次,诸葛亮都能与这些大臣进行准确的谈论,甚至能在准确的时日下达精准的命令,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诸葛令公大抵是可以提前两个月便能预测到庙堂内的情况,甚至可以部署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给出建议来。
 这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就拿刘巴来说,刘巴发现因庙堂大力输运奴隶而使得海外府收益大损,国库出现了危机,正要尚书给庙堂,忽然,诸葛亮的书信便到达了,书信里提到国库可能会出现危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庙堂在凉州,并州,幽州,荆州,徐州等地区所畜养的耕牛低价卖与当地百姓。
 而在同一时刻,也是在邓艾这边,邓艾刚刚察觉到地方进行开垦之后,百姓家中耕牛严重不足,正要上书,便接到了诸葛亮的书信,放出一部分官家所养的耕牛,给与百姓,让其耕作,多留下一些牛犊,由各地区分摊,进行畜养,争取在十年之内让各地百姓都能有可以进行开垦及耕作的耕牛。
 两者结合,又解决了国库的压力,又为下一年的农耕做好了准备,邓艾与刘巴拿着诸葛亮的书信上奏天子的时候,刘熙都是被吓了一跳,当此事传出去之后,众人有人惊叹,认为诸葛令公乃是当今之奇才,也有人怀疑,认为诸葛亮精通巫术,能预测将来之事。
 总之,诸葛亮的名望,在这几年里事愈发高涨,加上他这几年里,人甚至不在庙堂,都能让各方府邸互相协助,使得大汉更加强盛,他的能力,也再也没有人去怀疑。
 就是在中书令不在,尚书令也不在的情况下,这次朝议还是开始了,那地位最高者,自然就应该是侍中令司马懿,在群臣各自商谈要事的时候,司马懿终于也驾车赶来了,可惜,当他赶来之后,却没有什么人前来拜见,司马懿与群臣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这些时日,在他的刻意作为下,他终于是成为了庙堂之中的孤臣,也不与众人联络,对于这些人不来拜见自己,如此的无视了自己,司马懿也不觉得生气,淡然的站在那里,司马孚上前想要前来拜见,司马懿也只是冷冷的撇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只留下司马孚一个人,尴尬的看着兄长离去,他实在是不明白,兄长为何要如此做,自从兄长担任三令之后,便很少再与家中近亲联系,甚至,就连自己这个亲弟弟,他也不怎么待见了,就算三令地位崇高,也不能如此轻视他人啊,何况自己还是他的同胞兄弟!
 就在众人谈论着近期内要事的时候,终于也是到了朝议的时日,司马懿带着群臣,走进了皇宫,群臣再是厌恶他,也只能跟在他的身后,众人依次走进了大殿内,各自坐了下来,等待着天子的到来,只是等了片刻,天子便已经到来了,不过,让群臣有些惊讶的是,当朝太子刘衢,竟也跟在天子身后,一同走了进来。
 群臣互相看了几眼,都有些好奇,为何天子会急着让年幼的太子这么快的参与到朝政之中,不过,想一想这些年来历代天子的。。。咳咳,众人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刘熙坐在了上位,而太子则是坐在了左侧,正好坐在了司马懿的对面,众人起身,太子亦然如此,朝着刘熙大拜。
 朝议的组织者不在,只能由天子亲自来主持,“诸卿可有上奏?”
 “臣袁席上奏!”,袁席上前,朝着天子大拜,这才说道:“凉州爆发大规模的蝗灾,共有十三个县遭受灾害,受灾百姓数量超过十三万人。。。”,袁席认真的说着,等到他说完,这才提议庙堂立刻赈灾,天子填了点头,即刻批准了他的上奏。
 在他之后,便是刘巴起身,主要就是商谈这次赈灾的具体事宜,群臣也没有什么建议,便由刘巴与袁席一同负责赈灾之事,随后便是各种近期内的大事,虎儿坐在一旁,好奇的看着这一切,要不是前来朝议,他甚至都不知道,大汉之内竟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
 有人上奏停止再往塞外输运奴隶,也有人上奏应当免除迁徙民众的奴隶身,总之,每个人的想法似乎都是不大一样的,甚至,他还看到了师君,师君起身,说起了太学的事情,原来是上奏是想要扩大太学的规模,太学如今已经有些容纳不下那么多的学子们了。
 崔琰还提议,希望太学能够在雒县之外设立专属校区,让学子们能专心与学业,莫要整日在雒县内流连忘返,虎儿认真的听着他们的建议,他终于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面对很多的问题,阿父都不会亲自去给出标准答案来,反而是坐在一旁的司马懿,成为了朝议的仲裁者,要么带着众人赞成,要么就是反对批判。
 这让虎儿有些困惑,在此处坐了两个多时辰,众人方才完成了这次朝议的诸多商讨,群臣起身,恭送天子与太子离开,听着群臣的议论声,虎儿赶紧追上了天子,两人一同回到了厚德殿内,虎儿有很多的问题想要询问,两人刚刚坐了下来,虎儿便急忙问道:
 “阿父,那司马懿,为何朝议里是他在负责,他一开口,众人都不敢反对,这如何能行?”,虎儿皱着眉头,看起来对这很是担忧,刘熙无奈的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这才说道:“你如何就知道这些事都是他在负责呢?”
 “那是谁啊?”
 “自然是朕啊。。。你不想想,他是什么官职?”
 “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