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940部分

山沟皇帝-第940部分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多年过去了,基本上熟悉陈立夫的人都知道,这人不差钱,也不贪污受贿,从这方面下手非但不会给陈立夫造成什么伤害,相反还会证明他的清名呢。
 所以他们弹劾的内容并不是什么贪污受贿,而是渎职。
 具体下来就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开发北岸捞取政绩,以租代卖的方式廉价出售国家资产,以至于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财政损失。
 他们这些人明显是有备而来的,而是准备了一大堆的资料,甚至连好几家公司租北岸开发区土地的合同都是被他们拿到了副本,然后他们根据上面的合同内容,再结合当地的地价以及租金之类的,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陈立夫这样的操作方式,让国家至少损失了两百五十万两银子以上,数额堪称巨大!
 当陈立夫得知此事的时候,江南道督察院已经是根据这些举报,向上海派出了调查组,以便查明真相。
 陈立夫是接到了江南道督察院派来的调查组问询的时候,才是知道了此事。
 陈立夫看着眼前的这几个江南道督察院派过来的御史,眉宇紧皱。
 被御史问询,这是他从政生涯里的第八次了,他一点都不陌生,甚至都很清楚他们的程序,首先他们会以非正式的名义询问自己,然后进行调查。
 这个过程里,如果陈立夫无法自证清白,又或者是有确凿证据的话,那么这种非正式问询就会变成正式的调查,督察院那边会火速正式立案,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软禁相关官员。
 一旦确立罪名后,督察院就会向法院申请逮捕令,最后就会带着巡警正式逮捕犯事的官员,彻底进入司法流程。
 通常来说,一旦进入立案阶段,那么基本上就别指望着能够走出督察院了。
 因为督察院办案也是非常谨慎的,针对官员的案件,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基础,所以他们会拼命的找证据,同时避免打草惊蛇,当他们正式立案的时候,往往也就是证据确凿的时候了。
 到时候,想要再走出督察院的,那就是不太可能了。
 他的前面七次进入督察院,也都是在巡查处任职期间,尤其是在担任巡查处处长期间,更是隔几个月就去一次。
 但是自从从巡查处处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他还是第一次进入督察院的询问室呢。
 尽管这几个御史表现的非常客气,说说笑笑的,说什么只是让自己协助调查,只要搞清楚事实他们就会走。
 但是陈立夫却是知道,这一次,自己的怕是有麻烦了。
 他很谨慎的没有立即开口反驳什么,甚至是对调查组的询问也是有问必答,这个时候,和调查组过不去,搞什么我有权保持沉默这种事,是傻货才会干的事,这几乎是直接对调查组的御史们说:我有问题,快来查我啊!
 保持合作态度的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洗白自己。
 首先,陈立夫就是对举报书里的两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国有资产损失提出了怀疑。
 “北岸开发区的招商过程中,到目前为止一共对外出租了大小六块地皮,而承租这些地皮的都是国内的知名大型企业,其中包括肇庆机械公司,该公司准备在北岸开发区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厂区,这个厂区将会是该公司最为庞大的机械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机械生产基地。
 大小六块地皮,一共获得了六十三万两银子的租金,这些租金皆为一次性到账,并且全部用于北岸开发区的开发所用!”
 “而举报书上,对这六块地皮的估价却是达到了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这简直是荒唐无比的事,这六块地皮的市价怎么可能有这么高?”
 此时对面的其中一个御史:“怎么不可能,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出租的这六块地皮的大小来计算,未来一百年的租金收入足以达到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
 陈立夫道:“不可能,按照目前的租金来算,就算是一百年的租金也只有最多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而且这还是算上了每年百分之十的年增长率,但是你们要知道,他们这是一次性付款,现在的六十三万两银子和一百年分批得到的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你认为那个更划算?”
 陈立夫虽然的很配合,但是语气却是不会太客气,语气里充满了自信,一副说服别人的自信。
 那御史道:“这百年租金有多少,恐怕你说了不算,我们咨询过经济专家,他们一直认为,北岸开发区的土地,具有极大的升值价值,尤其是北岸开发区完成开发之后,其价值丝毫不会比商贸区的低多少,根据商贸区现有的地皮租金,一百年的租金只会比三百一十三万两银子多,而绝对不会少!”
 御史也是丝毫不退让!
 但是陈立夫依旧不以为意:“你们也说了,增值是建立在开发完成的基础上。
 但是现在呢?现在吴淞江北岸是一片荒芜,只是农田和河边滩涂而已。
 如果没有北岸开发区,这些土地还能升值吗?
 如果没有开发成功,肇庆机械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去投资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机械生产基地吗?
 倘若没有这些大企业入住,这些土地会增值吗?
 倘若这些土地后续没有增值,你觉得肇庆机械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傻子,会拿出数十万两银子的现银一次性支付吗?
 拿不到这么大一笔钱,我们还怎么开发吴淞江北岸?
 陈立夫一连串的反问,逼得那几个御史一句话都是说不出来,连续反问几句后,陈立夫丝毫没有给他们插口的机会,而是继续道:
 “不会!”
 “北岸开发区的土地增值价值,是建立在开发区成功开发的前提下的,而现在,这些土地其实连六十三万两银子都不值!
 当年我们上海地方衙门征收北岸开发区的所有土地,总花费只有区区十三万两银子。
 如果按照增值后的价格来计算,那么他们就不会只拿十八万两银子,而是应该拿六十三万!
 但是他们拿了吗?我们给了吗?
 没有!
 我们是按照当时的地价给当地百姓支付现银补偿或是土地置换的!”
 “你们这样直接用未来的地价去套用现在的土地租金,是不恰当的!”
 陈立夫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要不然当时也不会胆大到直接以租代卖了。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和这些御史们讲什么之乎者也,而是讲道理!
 而且为了防止他们这些低水平的人听不懂,他都是懒得用平日说话的语气,而是用了简单直白的白话。
 听到陈立夫的这一连串的话,这几个御史们也是相互对视一眼,很显然,他们虽然预料到了陈立夫会巧立名目辩解,但是却是没有想到这人这么能说。
 一下子说的他们是哑口无言!
 因为陈立夫说的也是事实。
 不过他们也不会轻易认输的!
 在他们的眼里,这六块极具潜力的地皮,一百年的租期才收了六十三万两银子,不管是怎么看,都是属于贱卖国家资产!
 不过他们只是前期调查组而已,也没有什么决定权,所以很快就是把相关的信息报告到了位于苏州的江南道督察院,让上头拿主意。
 但是江南道的督察院那边的大佬们,也是在咨询好几个经济学者后,也是拿不定注意,于是乎就是上报到了金陵城那边。
 至于这个过程里,陈立夫自然是安然的从督察院的问询室里出来了,这还没有正式立案呢,人家也不会限制他的自由,所以陈立夫还能继续当他的上海特设县县令。
 但是,不用多久,金陵城那边也是因为陈立夫再一次起了争论,甚至是传到了圣天子耳中!
 这,恐怕是那些举报者和陈立夫都没有想到的。
 圣天子李轩看到督察院的该案件报告时,也是愣了半天。
 他看这个案子,所看到的不是什么陈立夫贱卖国家资产,而是看到了这个陈立夫竟然是无师自通,玩起了土地财政。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开发区
 李轩对督察院那边呈送上来关于陈立夫的案件,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就是留中不发了。
 天子对折子留中不发,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的。
 有时候是表达默许的意思,你们可以做,但是不代表朕同意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朕就要惩罚你们。
 而有时候呢,则是为了保护某个臣子,尤其是像这一次弹劾陈立夫的折子,李轩用留中不发的举动,表明了,朕当做没看见,你们也别没事瞎折腾。
 在李轩看来,陈立夫的问题不在于把土地贱卖,实际上也没贱卖,他也是认同陈立夫的观点,那就是不能拿开发成功后能够值多少钱去套用现在的价格,这样的话根本没法算。
 李轩关注的是陈立夫的这一手,明显是属于土地财政的操作方式。
 而土地财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大幅度的增加财政收入,但坏处也是非常明显,这会刺激地价上涨,从而导致各行各业的成本同步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一个搞不好就会让经济越发展越倒退,而经济越来越不好,地方衙门就会越依赖土地财政,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了,在大唐帝国里,想要玩纯粹的土地财政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大唐王朝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
 大唐帝国官方虽然掌控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在私人手里的土地还是占据大多数。
 而且即便是官方掌控的土地,同样也是可以出售给私人的,而这种事大唐帝国一直都是在做,规模庞大的以租代购一直都是在施行,预期在宣平二十年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初步成效。
 到时候,官府手里的可耕地面积,将会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减少的可耕地,将会全部转化为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
 只是上海那边,算得上是一个例外,官方在城区里所拥有的土地,大多都是建国初期就是提前征收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哪怕是在金陵城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金陵城里新开发的东城区、西城区以及南城区,官府虽然拥有其中一部分的地皮,但是不多,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依旧属于私人土地。
 金陵城的新城区开发,乃是属于官方引导,民间配合开发,没有和上海那边一样,什么都是官方来搞,然后官方直接当房东。
 当土地大部分都是属于私产的时候,那么土地的供应就不是当地衙门说了算,当无法在土地供应上行程彻底的垄断,那么土地财政这种事自然也就玩不下去了。
 上海的特殊情况,让陈立夫有了玩土地财政的基础,而李轩考虑了一番后,觉得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大规模普及,因为其他城市里,官方手头上并没能掌控全部土地,根本就没有办法彻底垄断土地供应。
 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李轩对陈立夫的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陈立夫在不依靠上级财政,不依靠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能够自食其力把北岸开发区搞出来,那么就是大功一件。
 李轩留中不发,下头的大臣们一个个也都是聪明人,立即就是明白了应该怎么处理这事了。
 中央督察院直接给江南道督察院下发指示,让他们继续深入调查,但是暂缓立案。
 继续调查,那是因为督察院那边有些不甘心,想要继续深挖证据,看看能不能把陈立夫给拉下马,只要能够把陈立夫这样的明星官员拉下马,那绝对是能够轰动全国的大案,一整个督察院系统里,下到地方,上到中央,不知道有多少督察院官员会因此而受益,进而升官发财呢。
 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