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725部分

山沟皇帝-第725部分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督标学大唐陆军学的透彻,连招牌这种事都是不忘记学,只不过大唐陆军用的往往是某某指挥部,司令部,他们督标用的是某某统帅衙门。
 没有多少的迟疑,等待后方的几门散弹炮上来后,第三营的将士们立即就是对这栋统帅衙门发动了进攻。
 在枪炮的轰炸下,区区一栋普通的建筑自然是无法抵抗的,虽然里头也有不少的明军士兵抵抗,但是如今明显已经是大势已去,他们抵抗的并不算多么坚决,很多人都是略微抵抗一番,然后就是放弃了腰刀火枪投降,而更多的明军士兵,实际上在大唐陆军的将士们冲进去的时候,直接就是投降了。
 这也是他们今天的作战如此顺利的缘故,因为在大唐陆军攻克外城后,几乎可以断定督标左军的覆灭了,他们的抵抗注定是毫无意义的。
 不少督标的将领们,在绝望之中做出了各种选择!
 有些人尝试带着部队突围逃跑,但是他们如果是在被彻底围城之前突围,小规模突围还有希望逃跑出去,但是现在,他们都是被堵在内城了,还想要突围?迟了!
 也有少量督标的将领们,效仿了当初战死在长沙、衡阳的督标将领们,在绝望之中自杀!
 有的人则是脱下军服,抛下军队,开始自行逃命,但是内城就这么大一点,更何况内城根本就没有多少普通的民众,清一色的都是督标军人,他们脱下军服后,扔下武器后又能够躲到哪里去?
 而更多的督标将领们,则是在无奈之中带着依旧效忠于他们的嫡系部下投降!
 战斗可进行了现在,这些士绅弟子们已经是尽力了,对得住家中父老的厚望了,是时候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了。
 还有极少数一部分,则是想要当场反正,投诚,试图在最后关头立功,然而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是进一步成为大唐的一份子,对于这些人,大唐王师从来都不会拒绝。
 只要肯反正的,一律厚待!
 不过上述,说的都是督标将领,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湖广当地士绅子弟!
 普通督标士兵并不包括在内,他们自然是人云亦云,绝大部分在城破的时候,就是选择了逃跑以及投降,这种混乱时刻,保住性命才是关键,谁还管上面的那些老爷们的死活啊!
 防守督标左军统帅衙门的这些明军督标,同样也是不例外,数百人的明军,当场就是投降了半数还多,剩下的就是逃了,只有极少数在顽抗!
 但是第三营也不是吃素的,对于顽抗的明军不用说的,直接枪炮招呼,逐步推进后,一路来到了内院!
 这个内院,显然就是之前督标左军的指挥中枢机构了,因为地面上散落着众多的纸面文件,而且一群穿着督标军官服饰的军官们,一个个举起了双手,在第三营将士们的刺刀下缓缓走了出来!
 第三营的少校营长走了进去,看见里头乱的很,地面上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纸张更是散落的满地都是,地面上还躺着不少的尸体。
 有些尸体一看就知道是被火枪或者刺刀打死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是能够看出来是自刎而死的。
 他直接略过了那一群被带走的俘虏督标军官,然后道:“杜丹清呢?”
 下属却是摇摇头:“没有找到,没有找到他的人,也没有找到他的尸体!”
 那少校听罢皱眉:“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华被贬
 杜丹清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任凭入城的大唐怎么找,都是找不出来!
 要知道杜丹清可是重要角色,其重要性在大唐陆军的一票将领里,是比前明的那些什么阁臣之类的更加重要的人。
 因为他是督标左军统帅,战前手握六万大军,而这六万大军还是督标的绝对主力!左
 此外,此人还是景王政权里的湖广巡抚、左都御史、太子少保,在督标体系里,此人的权势可以说是仅次于张岳!
 然而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却是消失不见了!
 入城后的大唐陆军,也是对部分的明军俘虏,尤其是统帅衙门里的督标军官以及士兵们,他们是极有可能知道杜丹清行踪的,但是经过审问后,绝大部分人都是有着同一个口径,今天午后时分,他们基本上都还见过杜丹清。
 但是中午之后,局势太过混乱了,他们有些人见过,有些人则是没有见过。
 而最后一个见到杜丹清的人,是他的一个幕僚,说是在下午大概三点左右,他还见过杜丹清,但是之后也没有见过了。
 随即,他们也是审问了几个杜丹清的亲兵,他们说,昨天半夜,杜丹清就是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了,期间还叫让送去了酒菜,上午的时候杜丹清显得很沮丧,中午时分,杜丹清说要小睡一会,午后,大唐陆军都已经杀入内城了,杜丹清更是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再后来,他们也是没有见过杜丹清了!
 杜丹清死了吗?他跑了吗?跑去那里了?
 没有人知道!
 反正现在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但是大唐陆军的不少将领们都是认为,此人极有可能是趁乱化妆逃跑了,毕竟当时城内实在是太混乱了,到处都是督标的乱兵,他完全有可能化妆为普通的督标士兵,然后瞒过了众多人逃走,又或者是干脆变成了普通俘虏隐藏在俘虏里头,又或者是还躲在城内的某个阴暗角落里。
 虽然没有找到杜丹清,让第二军和第五军的高级将领们有些失望,但是只是一个杜丹清消失了而已,对大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一次包围歼灭作战里,成功的把督标左军一共五万人尽数歼灭!
 而黄州战役的战报,也是迅速送到了李轩手中,并让李轩看到了此战的相关情况。
 这一战,第二军和第五军前后夹击,稳扎稳打,利用绝对的火力优势以及兵力优势,强行进攻,战斗的进度虽然说不算快,但是却有效的控制了己方的伤亡。
 此战中,督标左军全军覆没,其中战死者约两万五千人,剩下的全部当了俘虏,至少极少数人趁乱逃走。
 而其他的武器装备什么的,自然是都成为了大唐陆军的战利品。
 而参与进攻的第二军以及第五军,总数伤亡大约在四千人左右,其中大部分伤亡都是发生在最后两天的总攻阶段!
 进攻外城和内城城墙的时候,尽管大唐陆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依旧不可避免的遭到了不小的伤亡。
 但是在对城墙发动进攻之前,他们的伤亡却是不大!
 杜丹清寄予厚望的防御体系,实际上并没能给大唐陆军造成太大的伤亡,不过消耗了大量的大唐陆军的弹药倒是真的。
 此战,大唐陆军打出去的弹药,比年初整个北伐战役里所消耗的弹药都要多!
 光光是打到报废的火炮,就足足有五六十门之多!
 不少炮兵营里的火炮,经过宿松、黄州战役后,几乎上是换了一遍!
 没办法,虽然大唐陆军里的铁铸五斤野战炮的身管寿命比较低呢,区区五百发不到的身管寿命,顶多也就支撑几场大规模的战役而已
 不过这火炮价格也不算贵,而且打报废了也不代表直接扔了,直接上这些打报废的火炮,一部分不太严重的,大部分都会退出现役,然后给那些预备师们装备。
 不过大部分还是会直接当场废铁进行回收,回炉后进行重铸。
 这年头火炮,不管是铁铸火炮还是青铜火炮,实际上最大的成本都是材料成本,而把废旧火炮进行回炉重铸,虽然说会有不小的运输费用,但是总比直接扔了好。
 拿下黄州,歼灭了督标左军,这让李轩心情大好!
 心情好的李轩,做起事来自然也就没有了太多的顾忌,前些时候还担心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这几天他也是不管这么多了,连续接见了王文华偷偷送来的几个很有舞蹈天赋的女孩子,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不辞辛苦的亲自指导她们的舞艺。
 李轩对这种事,总是乐此不彼,似乎永远也不会厌烦!
 当然了,做这些事还是需要顾忌一些外界影响的,不过王文华是个聪明人,他从来不会把人光明正大的带到临时行宫里,那样影响不好。
 他都是偷偷摸摸的在把人给送进去!
 心情好的李轩,觉得王文华这个大忠臣能力不错,想要赏赐他一二,所以,他就是把王文华的大学士头衔给剥夺了,然后还把他的农部尚书头衔给剥夺了。
 为啥,因此最近弹劾王文华的人太多了,身为大唐仅有的三个大学士,整天不学无术,就琢磨着讨好圣天子,而且还是净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朝中许多臣子们对王文华都是相当不满的,就连柳八苟等技术御书房值班大臣,都是对王文华有所不满。
 按照众多臣子们对王文华的弹劾,杀他一万遍都不够!
 但是李轩却是觉得,王文华虽然做其他事能力差一些,但是在部分事情上能力还是不错的,比如在搜罗舞蹈苗子的时候,眼光独到,能力是相当的突出!
 而且此人够忠心啊,每次朝会的时候,说话好听的很,让李轩每次听了都觉得舒服!
 如此能力强、忠于君事的臣子,怎么能够杀?不能!
 但是如果不做一点表示一二,估计那些臣子们也是不会心服口服,所以李轩干脆是把他王文华的大学士头衔给摘掉了。
 反正如今大唐王朝里,大学士的头衔也没卵用,不过是一种荣誉头衔而已,进不了御书房,成为值班大臣,王文华的这个大学士也没卵用。
 至于农部尚书嘛,说实话王文华早就不管农部那边的事了,他也管不了,农部事务基本都是两位侍郎在处理,他王文华基本每天都是琢磨着该如何讨皇帝换新!
 不过摘掉了大学士以及农部尚书头衔后,李轩还是给了王文华不少的补偿,比如说给他刚满四岁的长子,封为世子,正式确认了该子对王文华爵位的继承权。
 如今大唐王朝里的贵族继承,是需要朝廷批准的,不是说你想要那个儿子当世子就想要那个儿子当世子,通常是严格按照嫡长制进行继承,同时世子需要朝廷进行册封,而被册封为世子后,才能成为爵位的继承人。
 当然了,封世子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李轩还把他爵位升了一级,从子爵变成了伯爵。
 虽然说大学士头衔没了,农部尚书头衔也没了,但是却获得了伯爵头衔,而且皇帝并没有把他的御书房行走大臣头衔给拿掉。
 王文华自己却是心里头清楚,这已经是自己最好的结局了。
 他自己是什么货色,没有人比他自己更加清楚了,处理政务这些东西和他完全不搭边,这几年能够在大唐朝堂上一直位居中枢,那是靠着从龙早,而且他脸皮够厚的缘故。
 自己这个大学士头衔,农部尚书头衔,一堆人老早就看不习惯了!
 现在拿掉了也好,反正他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料,只要他还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没有大学士头衔,没有尚书头衔也不碍事。
 更何况,皇帝陛下还给自己一个伯爵头衔!
 无官一身轻的王文华,现在更是一门心思琢磨着该如何讨好着圣天子了。
 上一次圣天子偶然说过,说是还没有骑过大洋马,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现在看来,自己需要把这事给提上日程了。
 如今海贸发达,往来大唐的洋人不少,通过海贸,完全有可能找到相貌上佳的西洋女子。
 另外他还听说,西域往西,也是有着众多金发碧眼的人,那边完全也可以成为一个新渠道嘛。
 王文华在政务上不咋地,但是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