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668部分

山沟皇帝-第668部分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谈判,而不是过家家,在选择投降之前,他自然是需要知道大唐王朝那边开出了什么价码。
 此时张平阳道:“来之前,万古圣君曾对张某颁下口谕,说大军进攻幽州城的话,也许会造成数百将士死伤,圣君于心不忍,希望张某能够力劝城内诸位大人们能够献城归降!”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然后道:“也就是说,你们如果选择投诚,那么就可以挽救我们大唐数百将士的性命!”
 听到这里,万宸松有些恼怒了,自己说服百官出降,只值数百普通士卒的性命?
 此时张平阳却是假装没有看到万宸松的恼怒,继续道:“如此的话,高了不敢说,但是倘若万前辈率领百官投诚的话,那么待遇应该不会低于从三品,具体职务,还需要万古圣君圣裁!而其他的投诚官员,也是视其功劳大小,逐一论功行赏!
 我大唐王朝历来赏罚分明,只要立下了功劳,那么好处断然是少不了的!”
 听到这话,万宸松却是不太满意,从三品?
 这可不是他的目标,他可是明王朝的次辅,更何况带领百官投诚,可是要担当不少的风险,城内的官员们,可不是每一个都是投降派,还有不少人是想要抵抗到底的。
 他本来是想着,自己做成了的话,纵然是无法进入大唐的御书房,或者是成为一部尚书,但是一部侍郎是最少的了。
 但是没有想到,只是一个从三品,而且听这意思,估计还有可能随便拿虚职就把自己给打发了。
 他沉思了许久,迟迟都是没有做出回答!
 他在考虑得失,他在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张平阳也不着急,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他!
 但是万宸松考虑的时间有些太久了,足足两刻钟都是没有做出回答,当即张平阳道:“万前辈,如今距离天亮可就不到两个时辰了!”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明天一大早,城外的大军就会发起猛攻,到时候如果万宸松还无法率领百官投诚的话,那么一切可都彻底完蛋了。
 而且万宸松就算是想要投诚,那也得带上百官,只有他自己的话,大唐王朝可不带他玩,而联络说服其他的官员,控制城内的军队,都是需要时间的。
 两个时辰,已经是很紧张了!
 此时,万宸松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道:“好,万某答应了,万某将会率领百官投诚,为万古圣君效忠!”
 “好!万前辈果然是有大魄力的人,如此,张某就静候佳音了!”张平阳彷佛是早就料到了万宸松的回答一样,虽然说了一声好,但是却是没有表现出什么意外之色。
 他张平阳选择万宸松,而没有选择其他的阁臣或者是尚书、侍郎们作为突破口,那也不是没有理由,一方面是万宸松身为次辅,威望足够高,政治影响力足够大,在这邵武新朝里也是属于实权派。
 此外,万宸松还直接或者间接掌控了城内两万多明军中的半数。
 当然了,更加重要的是,实际上军情司的人一直都是和万宸松有所接触,这个接触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去年的时候,军情司的人就已经是和万宸松搭上头了。
 虽然说前期的这些极少数接触里,万宸松从来都是没有明确表示过要投诚之类的,但是这种事其实都不用说出来,他既然选择了和军情司的人保持持续接触,说明他就有了这个心思。
 所以经过选择之后,张平阳才是把他当成了主要的突破口,只要能够说服万宸松,那么幽州城极有可能就能够不战而下。
 能够让敌国都城不战而降,这份功劳可是大了去!
 纵然这里头是因为大势所趋,万宸松选择投诚也绝对不会是因为张平阳的几句话,但是因为大势如此,万宸松是为了自己而做出的决定,但是作为此时的负责人,张平阳的功劳同样是少不了的。
 凭借此事,张平阳有把握在万古圣君的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单枪匹马冒险闯入敌国都城,然后说服敌国百官献城投诚!
 一旦能够在陛下的心中留下这种印象,那么只是一丝,但是对于他后续的仕途而言都是有着重大的帮助。
 万宸松既然决定了投诚,行动起来也是丝毫不慢,他直接是拿出了十多封早就准备好的书信,然后叫来了心腹随从亲自去送!
 紧接着,他就是在一群护卫的保护下离开府邸,他没有去其他地方,而是准备去城门方向。
 幽州城里有着众多的城门,而他万宸松的一个门生将领,就是控制了其中一座。
 既然是决定起事,那么他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去安全的地方,然后才能够在乱局中保住性命,继而率领百官献城投诚!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去到了城门位置,他才能够亲自掌控效忠于自己的部分明军,然后通过这些明军再控制其他的明军。
 等他把城内的两万多明军彻底掌控后,那么幽州城是投诚还是抵抗到底,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万宸松亲自行动了起来,而张平阳却是又是再一次的融入夜色当中,说服万宸松,只是他今天晚上的诸多任何目标之一。
 他还需要在城内搞破坏呢!
 不管万宸松投诚与否,成功与否,但是只要他张平阳把城内的局势搞乱了,那么对于明天天亮的大军攻城而言,都是有着极大帮助的。
 在张平阳的奔走之下,幽州城一整晚都是乱作一团!
 而黎明的前夕大约五点的时候,万宸松已经是彻底掌控了城内过万军队,然后竟然是直接打开了城门,迎接城外的大唐陆军入城!
 半个小时后,入城的第三军麾下一个突击营以及第五步兵师的两个步兵团,直接掌控了城墙、城门等要地,不过却是没有冒险继续深入。
 而是让万宸松率领明军向内城,也就是紫禁城发起进攻!
 早上六点,汇集在万宸松的明王朝官员已经达到百余人,将士一万余人,他们杀到了紫禁城宫门前,驻守宫门的部分明军当场倒戈加入万宸松所部的行列当中!
 六点三十分,邵武皇帝孤身一人坐在太和殿的龙椅上!
 看着前方鱼贯而入的明军,还有明军之中的万宸松,邵武皇帝发出了有生以来最凄厉的叫骂声:“先帝说的没错,尔等都该死!”
 “朕竟然还错信尔等为朕之肱骨,朕当初就应该把你们全杀了,朕悔啊,朕恨啊!”
 “朕就算是死,也要化为厉鬼诅咒尔等子孙后代生生世世!”
 说着,邵武皇帝直接点燃了火折子,而这时,冲上来的万宸松麾下的士兵却是闻见了火油的味道,这股味道,让他们不由自主的退后了两步!
 邵武皇帝,竟然往自己身上浇了火油!
 随着火折子点燃了身上的火油,邵武皇帝顿时化为了火人,发出了凄厉无比的惨叫声,听的旁人内心里都是在颤抖!
 唐宣平六年,六月十九日,早上六点半左右。
 明邵武帝朱载夁于幽州紫禁城太和殿自焚而崩!
第九百零四章 传统:通通打包带走
 天津卫,城外的运河码头上是人山人海,而这里的人都是前来迎接圣驾的的大唐将士以及当地的官员士绅们。
 李轩带着近卫军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因为不是作战,而且大量的辎重都是装船运输,将士们能够轻装前进,所以北上的速度非常快。
 六月二十日,李轩率军抵达天津卫,而此时,他自然是不知道第三军已经攻克了幽州城,绍武帝自焚殉社稷的事。
 不过,即便是现在不知道,但是李轩对于第三军拿下幽州城却是非常乐观,除非发生奇迹,比如说来一颗天外陨石砸中第三军的大营,把第三军集体报销了,那么幽州城是绝对无法阻挡第三军的进攻的!
 幽州城是必定会拿下的,而他这一次北上,就是来接受他的战利品幽州城的!
 不过去幽州城之前,他还是准备在天津卫待一段时间,一方面是让随驾北上的近卫军休整一二、另外也是等待着第三军传来攻克幽州的消息。
 这一次,李轩可没有亲自指挥攻城的打算!
 能够让他亲自指挥的大战,也只能是安平战役这种事关生死的战略决战了,如果进攻幽州城,虽然说也挺重要的,但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而且也没有什么难度,以郝柏年的能力,第三军的实力,拿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天津城外的码头下船之后,李轩也是在众多将士的保护下,众多官员随从下进入了天津城。
 此地早年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城池,只不过朱棣定都幽州后,此地就是成为了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同时此地也是成为了幽州的门户。
 实际上在李轩看来,天津的地位要比幽州更加重要一些!
 因为大唐王朝的首都是在金陵城,幽州虽然是陪都,但是在以后在大唐王朝的体系里,应当会演变为一座比较纯粹的军事战略城市,作为北方各地边镇后方的一个战略支撑点而存在。
 但是,以后绝对不会成为一座大型的消费城市,更加不可能是政治中心,即便是经济中心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之前的御前北方战略文武战略会议上,万古圣君亲自提出了天津可以作为北方经济主要支撑点来发展!
 因为天津沿海、同时还是运河的重要节点、即便是去山海关,那也是比幽州去山海关更加的方便,而且李轩还知道,天津有着一个唐山呢,那里有什么?有着容易开采,容易外运,而且品质还算不错的煤炭。
 有资源,有交通优势,发展经济自然是更加容易,总比幽州除了无数张要漕粮供应粮食的嘴巴,剩下的要啥没啥要强得多。
 当幽州的政治中心地位被金陵城抢走了,北方经济中心的位置被天津抢走了,至于文化中心,那就更算不上,江南随便一个县的文化也比幽州强!
 所以后续幽州所剩下的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作为一个北方战略支撑点而存在,成为天津乃至整个北方的防御屏障,同时作为北方长城各边镇的大后方!
 幽州是北方各边镇的后方,那么天津就会是幽州的大方后,并且还会是主要的国防资源供应中心!
 入城后,李轩对城内的街道建筑不敢兴趣,而是第一时间就是召见了内阁以及北直隶的相关官员,直接指示从幽州府、河间分出一部分区域,成立天津府。
 随后,正式诏令改北直隶为河北省,并亲自确定天津为河北巡抚衙门驻地。
 改北直隶为河北省,这是因为北直隶,那是属于明王朝的北直隶,这个区域拥有不同寻常的政治含义,所以就和南直隶改设各道一样,通过改名称,乃至变动辖区,来降低前明的概念,重新建立起大唐王朝对于此地的新秩序。
 同时之所以没有把河北省治设立在幽州城,而是改为天津府,一方面是处于扶持天津的考虑,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压制,淡化幽州城的考虑。
 明王朝毕竟是在幽州定都一百余年,城内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的前明分子残留,如果把北方统治的重心放在幽州的话,估计是有些麻烦。
 现在的话,大唐王朝只需要不断的弱化幽州城的政治、经济地位,同时在城内保持大量的驻军,把此地变成军事重镇的话,那么明王朝所带来的残留影响力就会不断的弱化。
 不过尽管以后幽州城在大唐的版图上,地位会不断的下降,但是在这之前,李轩却还是要去看一看的。
 在天津待了两天后,李轩就是接到了来自第三军的快马报告,称第三军已经是顺利拿下幽州城,李轩当即决定继续北上幽州城!
 前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