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648部分

山沟皇帝-第648部分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还是没钱!
 而没钱的结果就是遭到了明军的士兵素质,普遍上是不如大唐陆军的。
 今天,第六步兵师正在推进,而对面的明军虽然依旧在隆隆炮声中维持着阵型,但是他们能够挡下来对面伪唐贼军的进攻吗?
 纵然今天的战场蔓延好几公里,第六步兵师这边的作战,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但是这一场战斗却是非常的关键,以至于吸引力双方的高层的目光。
 李轩的望远镜,频繁看向第六步兵师那边!
 而正德皇帝,此时也是拿着一个望远镜看向右翼。
 他手中的这个望远镜,自然不是明军自产的,而是从唐军手里缴获的,明军和唐军作战多年,别说区区望远镜了,就算是火炮和内河战舰那也是缴获过的,只是数量很少而已,远远没有明军自己丢的多。
 透过望远镜,正德皇帝看到了自己的右翼部队正在进行调整着阵列,因为对面的唐军进攻部队也是调整了阵列。
 而不用多久,双方的距离就已经是缩短为只有八十米左右,而这个距离已经足以让双方的火枪兵们开火并造成杀伤了。
 此时,双方的火枪兵们,用的都是火绳枪,甚至细节上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双方的火枪兵们的装填速度以及命中却是相差不小。
 正德皇帝可以清楚的看见,经过双方多轮的射击后,己方的士兵倒下的兵力要超过了对面唐军的兵力。
 而且这个差距还不小,恐怕至少有一倍的差距!
 这是因为着唐军那边的进攻兵力虽然不算多,只有一个师,三个步兵团,但是明军那边的火枪装备比例却是要更低。
 明军新军的火枪装备比例,各有不同,但是普遍只能是做到百分三十,再高,他们的火枪产量就没有这么多了。
 大唐陆军也是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也是缴获了不少明军火绳枪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到火绳枪和长矛兵的一比一装备比例。
 明军那边,显然是无法办到的。
 第六步兵师上去对射的,第六步兵师的下属的散弹队也是把火炮拉了上去,靠近开炮,散弹炮在近距离开炮的时候,威力相当惊人,一炮过去,打准了甚至能够灭掉对方一排人。
 但是对面的明军也是有佛郎机炮、碗口炮的。
 单纯的散弹炮、火枪对射,这显然不是第六步兵师想要的,所以他们在对射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稳步持续推进。
 他们采用了渐进射击,速度虽然不快,但是依旧慢慢推进着!
 八十米,五十米,三十米!
 而这个时候,后方的掷弹兵们也是开始出列,奋力把手榴弹扔进对面的明军的队列之中。
 无独有偶,对面的明军也是投掷出来了部分手榴弹,不过明军的手榴弹历来不多,虽然给第六步兵师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远远没有第六步兵师的掷弹兵们给他们造成的伤亡多。
 眼看差不多了,前方指挥作战的军官们也是一个个叫嚷着:“冲锋!”
 对射,从来都不是大唐陆军获得胜利的依仗,打到最后关头发起刺刀冲锋才是!
 当军官们下达了最后的冲锋命令时,先是左侧的一个步兵团直接冲了上去,然后是剩下的两个步兵团!
 此时,步兵团里的那些重甲长矛兵们,在默默的承受单方面众多伤亡后,也是终于体现出来了他们的价值!
 身披板甲的他们,手持着四米五长的长矛,成为了肉搏战的中坚主力!
 在双方的步兵们接触的瞬间里,双方所产生的伤亡,超过了之前炮击、枪击、手榴弹爆咋所造成的伤亡总数!
 短短几秒中里,双方的步兵们就是有无数人发出了惨叫声!
 然而仔细听的话,那么就会发现,大唐陆军这边的惨叫声却是要少得多!
 长矛兵们的全身甲、半身甲、火枪兵们的胸甲以及人手一顶的头盔,帮他们挡住了大量的长矛、刺刀!
 但是相对于第六步兵师一线战斗步兵近乎百分之百的披甲率,对面的明军披甲率却是不足百分之五十。
 而且就算是他们里头那半数装备了盔甲的很,他们的盔甲防护水平也是很普通,根本无法和唐军里装备的厚达数毫米的板甲相提并论。
 于是乎,仅仅是十多秒钟后,战场上就是出现了非常恐怖的一幕!
 第六步兵师冲上来后,对面的一万多明军虽然拼死抵抗,但是死伤太重之下,终于是让他们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勇气,然后就和所有的溃败一样,任凭明军的将领们怎么叫喊,士兵们依旧是一窝蜂的溃逃了!
 双方决战的首战,大唐陆军第六步兵师,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胜利,然后在后方一个混成团的配合下,以碾压的姿态继续横扫着明军右翼。
 当明军右翼的部队陆续崩溃了,整个右翼都要彻底完蛋的时候,位于中军后方的正德皇帝微微闭上了眼!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第八百七十九章 陈屠夫开炮
 安平镇外这一场参战总兵达到二十余万人的超级对决,当战斗爆发的那一瞬间,其实双方都很清楚的知道一个事实,明军根本挡不住唐军的进攻!
 大唐陆军这边,李轩以及大量高级将领们都很清楚,这并不是他们自大,而是来自于对自身实力的信心。
 大唐陆军在这一战中,除了兵力略少以外,其他各方面都是占据了几乎绝对的优势,而即便是兵力方面,差距也是非常的小,双方主力部队的兵力差距,顶多就两万人而已。
 十万对十二万,这个差距并不大,甚至对于明军和唐军之间而言,还非常的小!
 历次战役里,大唐陆军从来都没有占据过兵力优势,以一打二,甚至打三打四都是很常见的。
 扬州战役里,面对有着完善城防工事的十万明军,大唐陆军只靠六万兵力就是能够击溃了明军,获得了扬州战役的胜利。
 而如今,明军的兵力优势只有可怜的一两万人,远远没有以往的双倍甚至三四倍的兵力优势。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次战斗,明军根本就没有兵力优势,反而是处于兵力劣势。
 双方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明军要想获胜,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而是机会非常的渺茫,渺茫到让明军方面自己都是丧失了信心。
 正德皇帝闭着眼,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他下令从中军部队抽调了两万人前往右翼支援!
 现在的右翼部队,面临着和两万多大唐陆军的猛攻,几乎是溃不成军,虽然还没有到彻底崩溃的时候,但是如果不进行增援的话,恐怕距离彻底崩溃也是没有多远了。
 “鞑靼人的骑兵什么时候到?”正德皇帝开口问道,神情虽然平淡,但是却已经是带上了一丝急迫。
 “鞑靼人还在十里之外!”身边的一个亲信将领立即回道。
 听到这话,正德皇帝略微皱眉!
 这一战,他同样是非常的清楚,自己的十多万步兵根本就挡不住唐军的进攻,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并且拖住的伪唐贼军兵力,好给鞑靼人的骑兵创造冲锋的机会!
 是的,这一战,并不是明军单独作战,还有鞑靼人!
 鞑靼人的骑兵在俺答汗的带领下,早已经出现在十里之外,但是他们却是没有第一时间继续进入战场,反而是停了下来,哪怕是正德皇帝也是能够猜到鞑靼人的想法,鞑靼人肯定是想着让明军和唐军两败俱伤后,再来捡便宜。
 但是!!
 正德此时对身边的一个亲信将领道:“你亲自去一趟,告诉鞑靼人,他们想要的两败俱伤已经是不可能出现了,倘若他们再不过来,那么我军就会彻底溃败,到时候,他们就会需要独自面对伪唐贼军!”
 听到正德的话,这个亲信也是面色一惊,他没有想到正德皇帝会说出如此悲观的话,哪怕是是都能够看得出来,今天这一战,对明军而言非常的危险,想要获胜几乎没有希望,但是勉强维持局势应该还是能够办到的。
 毕竟,他们明军可是有十二万的主力,另外还有超过三万人的青壮民夫,总数超过十五万人呢。
 然而在正德皇帝的口中,他们却是连和伪唐贼军两败俱伤的机会都没有!
 “陛下……”这人还想说什么,但是正德皇帝却是挥了挥手:“你还在等什么?”
 那人当即道:“臣,遵旨!”
 随即此人就是上马飞奔,准确亲自带着人去鞑靼骑兵大营找俺答汗了!
 正德皇帝这边的动向,李轩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虽然能够通过望远镜看到正德皇帝那边,但也只能是看到一个身影而已,就和正德皇帝看向他一样,但是想要知道正德皇帝做了什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不过正德皇帝去要求鞑靼人出兵的时候,李轩却是早早就做好了防备鞑靼骑兵的准备!
 侦骑早已经是报告,鞑靼骑兵就在五公里之外,这五公里对于骑兵而言,哪怕是大规模的行动,但是顶多也就是半个小时的事,毕竟这不是慢腾腾的行军,而是正式作战行动。
 鞑靼人想要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乘坐备用马迅速赶到战场,然后再换上作战马参战。
 所以哪怕是已经展开进攻了,但是李轩手里头依旧握着一支战略预备队,包括第九步兵师、近卫军、两个突击营。
 这支预备队的总兵力超过三万人!
 他们就是用来应对鞑靼骑兵的!
 而到时候,这支战略预备队的任务也不是说击溃鞑靼骑兵,他们只需要把鞑靼骑兵拦下来,让他们有所顾忌,无法支援明军,那么就足够了!
 而真正参与和明军一心对决的兵力,其实只有七万人不到!
 这也是李轩没有第一时间发动全线进攻,而是只在左翼发动进攻的缘故,说的好听一些是谨慎,说的不好听一些其实就是兵力不足。
 但是第六步兵师为核心的左翼部队,依旧是杀得明军右翼溃不成军了。
 大唐陆军的左翼,对上明军的右翼,以大唐陆军左翼取得大胜而告终。
 当然了,对于今天的决战而言,明军右翼的失败,也不代表着全线的溃败,这可是总数二十几万人的大决战,是不可能因为单独一支部队的溃败,就直接判定胜负的。
 唐军的进攻还在继续着,第六步兵师为首的唐军左翼两万余人,正在继续扩大优势,他们击溃了一个又一个明军方阵,明军右翼虽然试图重建防线,并且在得到了中军两万人的增援后,依旧是难以抵抗。
 眼见左翼已经是取得了突破,雷万中将当场建议,把重炮部队靠前部署,直接部署到第六步兵师背后的几座小山头上,然后通过居高临下的优势,以炮火覆盖敌军中军阵地。
 李轩点了点头批准了建议!
 实际上,李轩在今天的战斗里,虽然是下达命令的那个人,但实际上指挥战斗的并不是他,而是雷万中将为首的参谋团队。
 此时此刻,李轩的身后,数十个高级作战参谋组成的团队,正在不断的分析战场上的局势,然后做出不同的调整,并汇总到李轩这边来。
 李轩要做的,只是下达命令而已!
 要不然的话,以李轩自身的军事天赋,实际上是很难指挥这么一场超大规模的战役的。
 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各种各样的战术调整是非常多的,绝对不是说李轩一个命令下达,全军冲锋,然后就一股脑冲上去就行了,这样冒冒失失的冲上去,很有可能被明军反杀的。
 大量的火炮,尤其是二十四斤的榴弹炮开始迅速靠前部署,早就准备妥当的炮兵部队,让马匹拖拉着,炮兵们在后方推动着,他们携带的不仅仅有火炮本身,而且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