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605部分

山沟皇帝-第605部分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公司。
 但是工部的纺织公司,目标也只是赚钱,然后供应国防建设。
 工部的核心,一直都是国防工业,兵工厂才是他们的核心,为兵工厂进行配套的相关工厂才是他们的重点。
 至于民用产业,工部一向来都是不会刻意去插足的,当然了,有时候会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如说仿制产业,又比如说肇庆机械公司。
 肇庆机械公司一开始,只是肇庆兵工厂的下属分厂而已,主要是为了给工部的众多兵工厂做配套,设计、研发、生产各类机械设备的,但是那里想要,民间对这些机械设备的需求也这么庞大。
 所以工部那边后来干脆是把肇庆机械公司给独立了出来,其各种机械产品既有供应各大兵工厂等国防企业的,也有专门供应各类民营工厂的。
 而发展数年后,基本上已经是成为了大唐工业的上游企业,为各大工厂提供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各类机械设备,而大唐王朝的每一个行业机械化的背后,都是离不开肇庆机械公司的努力。
 机制精米、机制面粉、茶砖、机制布匹、机制生丝、造船设备、蒸汽机……
 这些新兴的产业,所采用的机械设备,都是来自于肇庆机械公司。
 而规模越来越庞大,营业额越来越高,利润也是越来越多,这也是导致了肇庆机械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推出新产品和改进的节奏也是频繁加快,目前肇庆机械公司已经是走上了腾飞的道路!
 但是让他们觉得有些尴尬的是,哪怕是肇庆机械公司这几年已经是大力招揽技术人才,进行自行研发,但是在核心技术上,却是依旧摆不脱皇家理工学院的影响。
 肇庆机械公司所生产的各类先进设备,几乎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研发出来,然后授权给他们生产的。
 而想要摆脱皇家理工学院的影响,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国防工业重要无比,所以李轩也是关心的很,在工部御前会议上,他是直接参与了讨论,并且直接表示,朕会大力支持工部的各种项目。
 但是很快,工部那边的人就是要支持来了!
 什么支持?
 钱!
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宫的皇帝
 在这一次的工部御前会议上,李轩事先也是预料到了工部会提出各种困难,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资金问题。
 毕竟工部建设的各种工厂,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重资产工厂,投资庞大,而且因为生产的各类产品基本是以军械产品为主,为了保证有限的军费能够采购到足够的军械产品,所以价格也不可能是太高的。
 军方的采购价格,虽然会给兵工厂留下一定的利润,而且这个利润严格上来说也不算低了,但是这个利润满足兵工厂自身的运转,适当的扩张那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要想抽出钱来直接大规模的建设另外一家大型兵工厂,那就是力有不逮啊!
 所以李轩是预料到了工部在江南地区开展了一连串的建设,资金肯定是非常的紧张,找自己支援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工部这边的缺口这么大!
 两百万两!
 这是工部这边提出的数字,这两百万两银子不仅仅是用于建设一系列江南开头的国防相关企业,同时还有用来大规模扩张在两广、湖广、江西、福建地区的相关国防企业。
 因为工部已经是规划了一系列庞大的国防产业建设方案,准备在每一个重要区域都是打造一家大规模的兵工厂以及相关的配套企业。
 同时在江南地区,则是打造一个超大规模的兵工厂以及配套企业。
 工部准备的这一套国防建设方案里,更是直接把两广地区的几个兵工厂以及相关的配套工厂整合起来,筹建华南武器公司,原有的肇庆兵工厂、广州兵工厂等等全部纳入其中统一管理。
 同时各类的配套企业也是整合起来,单独成立机械公司、化学公司等等。
 而整合过后的华南武器公司,其枪支、火炮、弹药的各类产量,将会达到目前大唐王朝各类军械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军工复合体,涉足几乎所有军械产品,甚至可以说是涉足了目前所能够开展的所有重工行业。
 同时在湖广,工部却是打算持续扩大规模,在这里筹建一个大型兵工厂以及配套的工厂。
 贵州、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则是没有太大的计划,只是有一些军械修理厂、小型的弹药厂。
 而在江南,以及未来的江北地区,工部野心勃勃的提出了一系列的江南开头的企业,而且这些都是准备挂在江南武器公司名下。
 简单来说,工部是准备整合现有的资源,准备建设华南、江南两家庞大的武器公司,同时在湖广那边建设一家中等规模的武器公司。
 两大一中,这就是工部的规划!
 而要实现工部的这种国防产业布局,钱自然是不能少的。
 两百万,这是工部开始的价码!
 而说实话,这个数字把李轩给难倒了。
 要知道今年大唐王朝的赋税收入也不过两千多万而已,虽然其他乱七八糟的收入也有,但哪怕是算上了,也就三千多万而已。
 而工部的一个扩张计划就是张嘴要两百万,李轩根本没有办法给他们腾出来。
 两千五百万的税收,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是被财政支出预算瓜分了,李轩手里头虽然还捏着几百万的杂项收入,但这钱一部分最后还是会以‘临时战费’的名义投入到军队里头的,一部分是用来改善民生,赈灾之类的,然后还得留一点应急。
 工部一张嘴就是两百万,李轩可拿不出来给他们!
 但是他也是知道,工部那边的确是缺钱,没有这给钱他们的庞大国防建设规划就是搞不起来,最后李轩给他们提出了折衷方案,让他们找军方要钱去!
 说起大唐王朝最有钱的,那自然是军方的,尤其是陆军,那可是不差钱的主。
 当然了,你想要让陆军直接给工部钱,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略微提高少许武器的售价,另外让军方那边别拖欠应付款,那么多了不敢说,估计几十万还是能够挤出来的。
 然后李轩也是答应了,即便是财政困难,不过到时候也是会支持工部一二,国库里钱不多,但是二三十万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李轩估摸着,双管齐下,也就能够解决个七八十万了!
 有了这些钱,也够工部那边展开这个计划了,至于两百万,李轩可没当真,工部如果是真的要两百万,他们可能就不会说是两百万,而是三百万乃至四百万了。
 漫天开价,落地还钱,这在争取经费上自然也是适用的。
 而从最后工部的人离去时,脸上浮现的笑容来看,他们估计也是满意李轩所给出的答复的!
 其实,李轩还是低估了工部那些人的嘴脸!
 整个庞大的国防建设计划,固然是需要两百万不假,但是这个两百万又不是一次性投入的,而是会分成至少两年来投入。
 而且工部虽然国防相关企业的利润比较低,但是工部下属的几个纺织公司,肇庆机械公司、佛山铁厂等面向民用产品的工厂,那却都是暴利呢,而这些利润都是能够用来支持国防建设的。
 所以工部的人一开始的心理底线是,能够请李轩帮忙解决五十万两银子左右就足够了,今年里剩下的几十万缺口,他们自己就能够想办法解决。
 但是没有想到,李轩直接给他们解决了至少八十万两银子的缺口,虽然数其中大部分都是要从军方那里掏出来。
 但是既然有了李轩的口谕在,他们直接提价就是了,军方不答应,他们就直接搬出了李轩。
 这不,很快被陆军和海军的人就是连续登门找李轩诉苦,说军费本来就不怎么充足,现在工部那边还提价,这采购军械的费用立马就是多出了几十万,这会影响到目前军方的北伐计划了。
 对此,李轩是装不知道1
 再说了,今年的军费这么多,而且今年军方都是没有打什么大规模的战役,根本就没有花费太多的战费,这些军费绝大部分都是变成了枪炮弹药装备、囤积了起来。
 所以几十万两银子的缺口,对于军方来说并不算什么,克服一二总归是能够解决的。
 当然了,军方的人也不是这么容易打发的,李轩为了打发他们,说明年的军费预算上,会给军方做出一定的补偿。
 用明年的补偿,李轩总算是把事情糊弄了过去,而军方的人也是见好就好,开什么玩笑,陛下亲自定下的军械价格涨价,甚至连涨价的具体比例都是规定了下来,他们是不可能反对的。
 但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啊,这不找李轩诉诉苦,说不准陛下还会以为他们军方钱多的没处花呢。
 如今军方,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花销巨大好吧!
 海军那边有着一连串的战舰建设计划,还有着众多军港的建设规划,这都是很花钱的。
 陆军那边更不用说了,仅仅是为了把现有的众多主力部队整编为标准编制,就是花费了陆军大量的军费,同时陆军还扩编了一个主力师,一个混成团,这些都是要钱的。
 同时陆军那边还在大量的囤积弹药,为北伐行动做准备。
 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现在都是有再多的钱都是不够花的。
 而作为当家人的李轩,自然是要站在统筹的角度来控制军费以及内阁各部的经费的,要不然的的话,再多钱也是不够花的。
 大唐的财政收入不小,但是花钱更厉害,反正到现在李轩是连修缮皇宫都是没钱了,这座朱元璋修起来的明皇宫被大唐接手了后,大唐王朝这边一直都是想要修,去年年底就有计划了,然后也是尝试着开始动工了,但是开了头,然后就没下文了。
 为毛,没钱啊!
 有限的一定修缮经费,都是被用在了皇室别院这边,至于那座大皇宫,现在还是破破烂烂的,有时候李轩甚至都想着,干脆在旁边新建一个皇宫算了,估计新建的费用都不会比修要贵多少。
 修缮皇宫费用巨大,而李轩又不是慈禧那老太婆,为了住的好点敢直接挪用军费,反正现在的皇室别院住的也还行,这皇宫一事就慢慢来了,反正三五年内是别指望能修好了。
 为了解决财政紧缺的问题,李轩一方面是让税部方面做好税收工作,另外一方面也是准备从皇家银行那边想想办法。
 当初李轩建立皇家银行的时候,就是准备利用皇家银行来筹集资金了,不过这事却是一直都没做,因为这么干的风险还是比较大,一个搞不好,会严重的损害皇家银行乃至大唐王朝的信用。
 所以李轩对此一直都是比较谨慎。
 不过现在,当各个部门都是陆续提出了规模庞大的各种计划,资金紧张的时候,李轩也是准备利用皇家银行来解决财政缺口了。
 首先是发行国债,这种事大唐王朝实际上已经在做了,之前给中高级官员们发工资的时候,就是采取了发一部分现金,发一部分国债的模式。
 而现在,李轩却是准备,把国债公开发行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钱度日的大唐
 很早李轩就是想过要大规模的公开发行国债了,不过一直都是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成行,其中一方面是来自于朝臣的反对,说是什么堂堂朝廷,怎么能够借钱,就算是不够钱花了,直接让天下商人们捐献就可以了,大不了就是多抄几家。
 说白了,这年头的大臣们,根本就没有向天下人借钱的观念,因为在他们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天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