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山沟皇帝 >

第367部分

山沟皇帝-第367部分

小说: 山沟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军其实都是依赖守备军作战的,幸运的是,广西中西部已经是没有大规模的明军了,所以第三军的压力也不算大,甚至是可以说得上轻松。
 贵州东部地区,就是第一军了,辖有第一步兵旅、第三步兵旅、柳州独立团,第一、第二辎重团、第一、第二炮兵营、第一、第二骑兵营、第三守备旅、第五守备旅、暂编第一团等部队。
 此外海军虽然不归属第一军,但也是随同第一军作战的,这部分的海军兵力也有一千多人。
 如此的第一军可谓是实力雄厚。
 而明军方面,作战司这边的情报来源渠道有限,不是因为探子们不够牛逼,而是这年头的信息传递实在是过于缓慢,想要知道数百里乃至千里之外的明军动向,那是基本不可能的,而且即便是前线部队汇报上来了,往往也是过时的消息。
 所以目前作战司能够肯定是是,兴泉府那边有三万湖广明军,然后肇庆那边有着大约三千从梧州溃逃的残兵,贵阳那边则是有着大约六七千人的残兵。
 而其他地方,或多或少也有明军,不过都是不足为虑。
 至于说兴泉府的后头,湖广那边会不会有更多的明军,广州那边是不是已经有众多的明军把守,这些作战司都是无法得知的。
 所以这敌我情况通报,只能是简单的说一说明军的状况,而后头,曾子文就是说起来了作战司的正式作战方案了。
 这个方案并没有什么新意,甚至说得上是老套,已经是被众人翻来覆去讨论了多次了,这就是分兵!
 第一军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东进广东,趁着雨季彻底到来之前拿下肇庆,然后进军广州,是否攻克广州,则是到时候看具体情况。
 但是广州实际上不重要,重要的是佛山以及广东境内的一些主要铁矿区,而这些,虽然从战略资源的角度而言很重要,但是明王朝的人显然是不会这么想的。
 所以有可能会在广州遇到敌军重新集结起来的重兵,但是在佛山那些地方,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有多少敌军的重兵集团,其他偏僻矿区就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大规模明军了。
 而这也是东进广东的核心计划,夺取肇庆是为了获得进入广东的大门,但是进入广东后,也不是非得就第一时间拿下广州这个沿海城市的,完全可以先拿下其他地方,然后围攻广州,就和之前他们攻打梧州一样,先把周围的地方打下来了再围攻梧州,最后梧州还不是乖乖的落在大唐王师的手上。
 分拆后,另外一部分兵力只是北上桂林,夺取桂林后直接杀进湖广靖州,来一个围魏救赵,以减轻兴泉府那边的防御压力,迫使湖广明军从兴泉府退兵。
 当然了,如果能够把这三万湖广明军堵死在兴泉府,然后包围并歼灭的话那就更美妙了。
 按照这样的战略规划,曾子文为首的作战司提把目前兵力雄厚的第一军进行拆分。
 这种拆飞将会效仿第二军和第三军,以一个主力的步兵旅为核心,然后搭配一个或者两个守备旅以及若**兵、骑兵、辎重部队组建一个军,用以单独承担一个战略方向的作战任务。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师的巷战利器
 因为作战的需要,把兵力雄厚的第一军拆分成两个军之后,就形成了以第一步兵旅为核心的第一军,以第三步兵旅为核心的第四军。
 守备部队方面,实力保存的比较好,战斗力尚存的第五守备旅则是被配属给了第一军,因为第一军后续是要东进肇庆乃至广东的,时间紧急,而且任务繁重,所以需要状态好的守备部队进行配合。
 而第四军的话,则是北上桂林,而桂林没什么明军重兵防守,拿下来不用花费多大的力气,等他们拿下桂林,赶到湖广的话,估计都得大半个月以后了,有了这些时间作为缓冲,新补充进去的新兵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训练并融入部队了。
 再加上趁着这一段时间,好歹给第六步兵团装备一些枪炮啊,要不然的话,总不能一直让第六步兵团空顶着主力正规军的名头,但是实际战斗力以及作战方式都是清一色的守备军模式啊。
 然后跟随第四军出征桂林的还有目前只有番号,还没有编成的第六守备旅,同时暂编第一团、第二骑兵营也会加入第四军的作战序列,同时还有一部分的第二炮兵营。
 之所以说是一部分,是因为李轩把这两部分的部队都是直接进行了拆分,一到两半,一半保留番号并编入第四军,一部分改为近卫军炮兵营编入近卫军。
 这样一来,近卫军就拥有了三个正式的步兵营(其中两个尚未成军),一个拥有十二门火炮的炮兵营、一个拥有将近两百骑的骑兵营一共五个营了。
 第一军去广东,第四军去桂林,剩下的近卫军等部队自然是留守梧州了。
 此外同样是尚未编成的第七守备旅也是有了去向,后续不出意外的话,这支部队也将会东进广东,只不过虽然有明军降兵可以直接编成,但是整顿守备军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从早期的第一守备旅再到如今的第七守备旅,目前已经是足足利用明军俘虏编成了七个守备旅服役于大唐陆军了。
 而且大唐王师里的守备旅,绝大部分都是满员满编的,虽然往往打完仗就直接补充降兵和缴获的武器,总兵力高达四万余人而且普遍装备有足够的冷兵器。
 不像正规军那样,兵员补充麻烦,枪炮补充更麻烦,导致大唐王师的正规军部队扩充是极为艰难。
 看看现在都还没有枪炮的第六步兵团以及已经组建了一个多月但是依旧只有两千多士兵,只有一百多支火枪的第四步兵旅就可以了。
 守备军容易扩编,正规军困难重重,如此也就导致了大唐王师里的守备军数量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正规军的数量。
 而这一点,可是李轩当初没有想到的。
 一开始李轩用明军战俘组建守备军,只是为了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大唐王师兵力极度缺乏,而且俘虏的明军数量太多也是不怎么好处理,所以才是会用明军降兵组建守备军。
 本来李轩对这些明军降兵组成的守备军也没有抱有太大的指望,只要他们能够承担炮灰的作用那么基本就足够了。
 但是也不知道因为大唐王朝的体制比明王朝的太好,所以这些明军降兵变成了大唐王师后,战斗力那是直线上升,不仅仅让对面的明军大为惊诧,大骂这些叛徒。
 就连大唐王师里的高级将领们,其实对部分守备军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都是极为意外的。
 之前的诸多战役里,守备军都有着比较好的表现,虽然说依旧无法承担主力的位置,也经常被敌军优势兵力打的溃败,死伤惨重,但是一支部队有胜有败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这些明军降兵组成的守备旅,在执行命令的时候还是很坚决果断的。
 梧州战役里,第三守备旅可谓是死伤惨重,尤其是第五守备团,全团不过三千人,但是死伤了一千人出头,伤亡率超过三分之一,即便是如此,第五守备团也是依旧坚持战斗。
 这份死战不退的勇气和韧性,是很多主力正规军都没有的。
 只是这个时候,很多人都直接忽视了,第三守备旅发起冲锋的时候,后头有着众多的督战部队守住,其中还有第二骑兵营里的两百骑兵呢。
 并且第五守备团是不止溃退了一次,而是好几次,而每一次都是被督战队强行压着掉头再一次发起进攻。
 此战中,死在督战队手里的第五守备团士兵就超过百人。
 如果没有如此严苛的军法,没有强力的督战队,第五守备团乃至整个第三守备旅,是不可能在伤亡如此惨重的情况下还持续作战的。
 这一点显然是被郝柏年等高级们所忽视了,或者说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大唐王师里的守备旅已经成长为了大唐王师里的一直重要的军事力量,并发挥重大作用却是肯定的。
 得益于数量众多的守备军,正规军兵力匮乏的大唐王师才是能够从容多线作战,同时在贵州、广西乃至未来的广东和明军进行战斗。
 作战司提出的分兵东进、北上作战计划后,李轩自然是没有驳回这个经过了众多中高级军官们讨论出来的一致结果,并且很快就依照这份作战计划开始下达圣旨。
 下旨筹建第四军,准备用于桂林、湖广方向的作战,辖第三步兵旅、第六守备旅、暂编第一团、第二骑兵营、第二炮兵营、第二辎重团等部队。由第三步兵旅旅长陈科桥少将兼任该军军长。
 而第一军剩下的部队也是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调整是把受损严重,同时在梧州战役里表现突出的第三守备旅抽调出来,直接嫡属于枢密院,准备留在梧州休整一段时间。
 而第一军的话,则是辖有第一步兵旅、第五守备旅、第一炮兵营、第一炮兵营、第一辎重团等相关部队,第一步兵旅旅长郝柏年兼任第一军军长。
 而李轩不在亲自兼任第一军的军长了!
 上述部队里,第六和第七这两个守备旅都是短时间内无法投入战斗的,除非是真把他们当成炮灰去送死。
 拆分了第一军后,李轩次日正是命令第一军东进广东,务必攻克肇庆,同时尽可能快的控制广东的其他地区。
 同时命令第四军北上桂林,务必尽快攻克桂林,然后杀进湖广靖州,支援兴泉府那边的友军。
 命令正式下达后,这两个军的部队也是不在停留,很快就是从梧州东进或者北上,而梧州城这边剩下的肃清以及防卫任务,则是交给了其他几支部队,包括近卫军、柳州独立团、第三守备旅。
 同时第六步兵团也不是第一时间就跟随第四军北上,因为他们还得留在梧州等待并接受新兵补充,同时也将会接受第一批枪炮装备。
 柳州那边经过连续多时的试生产后,枪炮的产量也是逐步提升并回复,这些造出来的枪炮往往是一时间用于补充现有的几个主力部队,但是第六步兵团都成军多时了,却是一直都没有火枪大炮可用,以至于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为此李轩是亲自进行了干预,把原本准备给第一步兵旅,用于备用、替换用枪的火枪两百支拔给了第六步兵团,另外还给第六步兵团配给了三门一百五十斤的散弹炮。
 虽然说这个数量依旧无法让第六步兵团摆脱目前的尴尬位置,但是总比没有强不是。
 把部队派了出去后,留守梧州的部队也是有着一堆事要忙,而李轩自己却是空闲了下来。
 闲下来的他是在大批卫队的保护下把几乎整个梧州城都是走访了一遍,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城真破!
 东西两边的城墙都被轰塌了一大段,而且梧州城被炮击了几乎无数次,部分炮弹是打在城墙上,在城墙上造成了坑坑洼洼的表面,而有的炮弹打歪了,直接飞过城头,然后落入城内,摧毁不少建筑。
 加上进城的时候,因为可能是混乱而导致,也有可能是明军故意放火,所以城内好几处地方都是起了火,如果不是大唐王师进城早,派人控制了火势的话,纵然不至于全城被烧毁,但是被烧毁好几条街道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年头的建筑基本都是砖木结构,而且还是以木为主,以砖石为辅,这要是被烧了起来,不注意控制的话,全城都有可能被焚毁。
 进城后,李轩本来是想要下榻于王越的两广总督府的,享受一下明王朝封建大臣们的气派享受,奈何进城的时候,这个两广总督府被明军的溃兵当成了顽抗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