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辆千人是哪里来呢?
王越自然是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就抽调最后的战略预备队,他的抚标三千人是准备应对最坏的局势的,如今东边城墙那边虽然危险,但是还不至于让他出动最后战略预备队的时候。
他当即是左右看了看,然后对广东副总兵沈希仪道:“沈大人,尔部抽调两千人去支援东城墙吧!”
沈希仪听罢,略微皱眉,他的广东兵万人,如今是分散部署在西城墙以及南城墙。
这本来就是任务繁重,这要抽调走两千人的话,恐怕就是更加艰难了,当即是左右看了看,然后对身边的俞大猷道:“你带着本部三千人过去增援陈总兵吧!”
俞大猷听罢后想要说什么,但是略微一犹豫还是没有说出口,而是道:“下官遵命!”
很快,俞大猷就是带着他的三千本部急速增援缺口!
不过就当俞大猷带着三千兵马前往增援,并且在抵达后初步稳住了战线,把已经冲上缺口的部分伪唐贼军重新赶了下去的时候。
突然就听身边有人大叫起来:“不好,贼军的重甲兵冲上来了!”
“什么?贼军的重甲兵?他们在那里?”俞大猷一听到重甲这两个字,立即就是朝着外头看去!
视线中,他是看见了城外伪唐贼军挖的那些壕沟里相继爬出来了数百人,而这数百人里和其他的伪唐贼军不太一样,他们中至少半数人都是身披重甲!
这种明显的标志,几乎是让人瞬间就是看出来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就是伪唐贼军里的重甲兵!
那里有他们出现,那里就是主攻点!
俞大猷看着在这些重甲兵在区区数十步外小跑着冲过来,心中暗道不好:他手底下的三千人以及附近的千余守军经过这么一番厮杀后,早已经是筋疲力尽,而且是死伤不小,如今伪唐贼军又是冲了过来,这恐怕就是更不好打了!
不仅是俞大猷看到了伪唐贼军的重甲兵杀了过来,王越他们更是看到了伪唐贼军的重甲兵已经杀了过来。
这个时候,王越深吸了口气道:“让督标火速前往增援俞将军,务必要把伪唐贼军挡下来!”
贼军的重甲兵既然已经出现了,而且东边城墙上还搞出来了这么大的声势,此地是伪唐贼军的主攻方向已经是无疑了,虽然其他方向也是在进行和战斗,但是勉强还是能够守住,如今,能不能守住城池,就要看能不能守住东边城墙了!
督标三千人火速增援东边城墙的时候,大唐王师的大后方,李轩看似面无表情看着整个战场!
正常战事的发展就和作战司的推演差不多,虽然己方部队在东城墙发动猛攻,尤其是严令让第三守备旅不计伤亡发动猛攻后,迫使明军不断的抽调兵力增援东城墙,并在第二临时突击营也出战后,明军明显又是调动了一股援军上前支援。
这么算下来的话,在东城墙,明军前后已经是增援了至少五千人的援军!
而整个梧州城内的守军有多少预备队李轩不知道,但是他却是知道,城内的明军是不可能安排上万人的预备队的,这五千人几乎就是极限了。
为了让明军动用这五千人,在东城墙作战的第三步兵旅以及第三守备旅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过后,第三守备旅估计是要被彻底打残,而第三步兵旅的伤亡恐怕也不会小。
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才让明军调动了如此多的预备队,接下来是启动第二步计划的时候了!
当即他面无表情道:“传令工兵营立即爆破,柳州独立团、第一突击营在爆破后立即进行全军突击,第二步兵团、第五守备旅发动全军冲锋支援突击部队,一举攻破梧州城!
近卫军、各骑兵部队上前就近督战!
但凡擅自撤退者,一律就地斩杀!”
言罢,他环视了一圈身旁的众多军官们,当即道:“国朝兴废在此一战,望诸君奋勇杀敌!”
“去吧,朕静候诸君捷报!”
当即,郝柏年等将领齐声道:“臣遵旨!”
第五百一十六章 惨烈无比的攻坚战
当李轩正式下达命令后,有任务在身的众多将领们各自翻身上马然后奔赴各部队。
于此同时,李轩身后的其余旗语兵也是挥动了手中的旗语,向全军传递全军冲锋的命令。
鉴于当初在融县战役的时候,出现过旗语传递错误的事,所以每一条命令的传递都是会有两个旗语兵进行传递,同时对于重大命令,还会派遣传令兵乘骑快马进行口头传达!
当然了,在这种时刻都有着极大变化的战场上,大唐王师的命令传递依旧还是以旗语为主,乘骑快马的传令兵只是以作为一种预防手段。
这样的话,即便是旗语兵的命令传递出现了失误,后续追上去的传令兵也能够及时的把正确命名传达到。
在这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里,不计算其余各部队里的传令兵,光光是李轩所在的指挥中枢,就有着十多个旗语兵以及数十名传令兵。
各部队相继接受了命令也是开展了相关的行动,各部队开始前出,不过这些部队里并不包括第一步兵旅里的第一步兵团!
这支大唐王朝里首屈一指的王牌部队,在今天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里,充当的却是战略预备队的任务。
李轩对外的口径是要把最重要的第一步兵团留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但是李轩的内心想法却是,这场梧州攻坚战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伤亡,参战部队不管是两个守备旅还是柳州独立团,又或者是正规军,只要投入进入那么都会产生不小的伤亡,甚至倒霉一些的话会伤亡极其惨重。
而这种情况下,李轩自然是需要避免核心部队的损失了。
第一步兵团作为成军最早,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是能轻易的折损在梧州城下的。
因为在李轩心里,哪怕是其他的几个步兵部队全部加起来,都没有第一步兵团重要。
所以他要把第一步兵团留着,虽然说是充当战略预备队,但是李轩却是从来都没有打算过把第一步兵团投入战场。
假如进攻部队失败了,那么李轩将会毫不犹豫的从梧州城下撤兵,然后率领第一步兵团为核心的部队绕过梧州继续东进广东。
至于到时候贵州和广西的其他地方会不会丢,他也是顾不上了,他到时候将会一路东进夺取肇庆和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然后重新慢慢积攒实力。
攻打梧州的决心他是有的,为此他不惜投入两个守备旅和三个正规军步兵团以及一个柳州独立团,这些部队可以预见将会遭到极大的伤亡。
但是为了打一个梧州,还不至于让他把最后的战略预备队第一步兵团投入进去!
这些是李轩自己的内心想法,其他人自然是不知道,其他人还以为李轩留着第一步兵团准备在战局出现变化的时候再投入呢。
看着前线各部队已经是相继展开了行动,李轩是再一次拿起望远镜观察着战场!
在东边,以第三步兵旅为核心,第三守备旅辅助的部队正在对当面明军进行猛攻,众多士兵们源源不断的冲上去,然后爬上已经变成了乱石废墟的坍塌城墙和明军进行肉搏!
一开始冲在最前头,也就是负责冲向坍塌城墙段乃是第三守备旅的第五守备团,然后激战不过片刻时间而已,这个足足有三千人的守备团此时却是已经死伤不下五六百人,这种程度的伤亡比例几乎是已经宣告这个守备团被打残了,不时有士兵掉头逃跑。
但是这些逃跑的士兵却是遭到了来自后方的密集火枪和弓箭覆盖射击,少数跑回来的逃兵更是无法躲过来自第二骑兵营的督战猎杀!
前后强敌,后有督战队,这让处于中间的第五守备团几乎是遭到了成军以来最惨烈的伤亡!
当又有一泼逃兵被后方的第二骑兵营成批斩杀后,已经呈现溃散之势的第五守备旅再一次稳住了阵脚,但是伤亡惨重并且士气已经极其低下的他们实际上已经无法发动进攻!
此时,后方支援而来的第二突击营的重甲步兵们终于也是冲到了这段缺口!
当即,第五守备团的军官们更是一个个高喊着:“跟着突击营的兄弟们冲啊,突击营战无不胜,只要跟着他们肯定能够冲上去的,只要冲上去我们就赢了,只要冲上去,我们就能够活下去了!”
当这些明军降兵出身的第五守备团的士兵们看着由军中精锐,身披重甲的第二突击营的友军已经是冲了上去,并充当的进攻的主力,他们是叫骂着,哭喊着甚至疯狂了一样向前冲过去!
这后撤是死,而且是必死,停留在原地也是死,只有冲过去,冲过去的话,他们就能够活下来!
而且,现在第二突击营的兄弟冲在最前头呢,他们可都是军中精锐,那些大人们可以随意牺牲自己这些炮灰,但是绝对不会随意牺牲这些军中精锐的。
事实上,在上头的那些大人物心中,这个第二突击营也是用来当炮灰,用来吸引明军注意,从而让明军抽调援兵的。
为的就是给第二次爆破、柳州独立团以及第一突击营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所以第五守备团的士兵们跟着第二突击营再一次冲上去的时候,他们好不容易爬上废墟,然后看见的就是密密麻麻的明军,数不清的明军就在他们的正前方。
而平日里让他们羡慕无比,甚至都有所畏惧的突击营精锐们,虽然作战勇猛,杀敌无数,却是依旧不可避免的一个接着一个倒在明军的刀枪之下。
城里杀急了眼明军甚至是不顾敌我伤亡,直接对着废墟城墙进行无差别弓箭覆盖射击,甚至连碗口炮都是被推了出来,然后对着人群进行轰击!
要知道,此时在废墟上作战的双方将士中,明军可是更多!
明军射出的弓箭和打出的炮弹,每杀伤十个人,至少有六七个都是明军自身!
但是现在,负责指挥的俞大猷却是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城外这些贼军的凶悍说实话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
从军多年的他和倭寇打过仗,和海匪们交手过,也剿灭多众多土匪、流贼的叛乱,但是他却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悍不畏死的敌人!
在己方的顽强阻截下,对面的伪唐贼军不断的倒下,但是不断有人倒下也不断有人冲上来,那些后续冲上来的贼军士兵甚至都是踩着死伤袍泽的身体冲上来的。
“贼军军法之严苛甚于秦!”看到当面的伪唐贼军,俞大猷突然就是冒出了这种想法!
他可不认为对面的这些贼军死战不退是因为他们富有作战的勇气,甚至他都可以看到很多贼军士兵已经是崩溃了,但是依旧哭喊着拿着刀剑往前冲!
而让这些贼军们拼死往前冲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
他们的后方,是同样密密麻麻的火枪队、弓箭手,这些贼军的火枪队以及弓箭手不仅仅朝着城头上的明军进行射击,同时还对着他们的逃兵进行射击!
同时贼军的骑兵一直都是在后方虎视眈眈着,而俞大猷很清楚,这些贼军骑兵的目标并不是自己,他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骑着马向城墙发起冲锋的骑兵,这些贼军骑兵的目标乃是他们自家人,准确的说是逃兵!
用整整两百多名精锐骑兵充当督战队,这种事估计也就只有毫无人性的伪唐贼军才能够干得出来。
贼军以无比苛刻的军法,强行驱赶着贼军士兵发起猛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纵然是死伤惨重,但是作为防守一方的明军也是好不到那里去,甚至是死伤更加惨重。
这个时候,双方实际上已经是陷入了大混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