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石榴图 >

第1部分

石榴图-第1部分

小说: 石榴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亦舒
申明:本书由 (。。)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1章

勤勤与母亲对坐良久,打不开僵局,气氛异常沉闷。

文家为经济烦恼,已经很久很久,在勤勤记忆中,每当过年,父母亲就这么在书房对坐发呆。

到最后,父亲会叹一口气站起来,取过外套出去想办法,回来的时候,问题有时可以解决,有时不能。待他去世之后,他坐过的位置,便留给勤勤。

此刻轮到母女相对无言。

勤勤沉不住气,问母亲:“倘若我们只剩下一千块钱,要来干什么好?”

文太太点着一支薄荷烟,吸一口,“买过年小菜要紧。”

“那还不如买一盆昙花回来写生。”

“你父亲是大文豪,你是大画家,以致文氏两袖清风。”

勤勤学着父亲的样子,叹口气,站起来,取了外套,“我出去想想办法。”

文太太忍不住笑出来,“你上哪儿去,你有啥子办法。”

“我到瞿伯伯那里去。”

“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箱子里还有一幅石榴图可以给他鉴定。”

“统统不是真迹,你别去烦他。”

“同他聊聊天也好,瞿伯母做的芝麻糖一流,游客问她买呢。”

“速去速回。”

勤勤打开樟木箱子,在几十轴国画中找一遍,认出石榴图,放进一只长布袋,背着出门。

安步当车走了半小时,才到古玩字画店林立的翰林街。

勤勤还没有走近,如意斋的老板娘便看见她,连忙转头同丈夫说:“文少辛的女儿又来了。”

瞿德霖笑,“有没有带着画?”

“有。”

“这次不知是瓶菊图还是怪石鱼鸟。”

瞿太太也笑,“也许是枯木喜鹊,要不就是芭蕉石竹。”

瞿德霖说:“真不知文少辛生前哪里买来这许多假画。”

“你呢,”瞿太太问,“你的假画又从何而来?”

“去把芝麻糖拿出来,还有,泡壶好茶,招呼客人。”

文勤勤站在如意斋对街,正在发呆。

彼时暮色苍茫,她意志力有点薄弱,到底开口求人难,是,她年纪轻,碰钉子无所谓,但登门求借,想想面孔就涨红了。

犹疑许久,吁出一口气,低下头,过马路呢还是不过?

只听得有人叫她:“文勤勤吗,怎么过门不入?”

一抬头,看到瞿德霖胖胖身形,站在店门处正朝她招手呢。

勤勤笑,急急走过去。

瞿德霖看店的时候,为着增加气氛吸引游客,习惯穿唐装,一到放假立刻换上西装,恢复自我,非常有趣。

“我正在想,你今年怎么还没来。”一出口,瞿德霖就知道讲错话,连忙顾左右言他,请勤勤入店。

勤勤只装听不懂,但一双耳朵却立时三刻涨得通红,烧得透明,出卖了她。

瞿太太捧出茶点招呼客人。

“勤勤,你毕业没有?”

勤勤点点头,“九月毕的业。”

“可找到工作?”

“在爿杂志社做设计。”

“那很好呀,凡事有个开头。”

但是薪水一个人用都绷绷紧,勤勤不好意思地低笑。

瞿德霖真是个知趣的好人,自动开口:“来,让我们看看这是幅什么画。”

每年他都这么说,每年看完了画,他总是写张五千块支票给勤勤,画,暂寄他那边,有人要,再算价钱。过了三两个月,他会把画退回给文家,但支票之事,不了了之。

五千元,三五年之前,还可以派个用场,现在,连瞿德霖都不好意思,当做善事,也嫌寒酸,但他是个小生意人,习惯锱铢必计,是以心情有点矛盾,搓着手呵呵笑起来。

勤勤有点凄酸的感觉,大了,大学都毕业了,却没有能力照顾一个家,要到处举债,一颗芝麻糖卡在喉咙里,也不知是苦是辣,一时作不了声。

这时候“叮”的一声,有人推开玻璃门进店来。

瞿先生连忙去招呼客人。

勤勤把额前碎发拨开,咳嗽一声。

瞿太太说:“来,喝口热茶。”

勤勤怪不好意思,“妨碍你们做生意。”

“小年夜,啥人来买古玩,来,给我看看你那幅画。”

瞿太太跟着丈夫那么多年,也俨然像个会家,她看准勤勤不好意思,于是主动出声,不过几千块钱,打发了她走,何必叫人坐着干等。

勤勤说:“是一幅石榴图。”她把背囊解下,取出画轴。

“令尊就是喜欢八大。”

瞿太太并不打开画,随手搁在案头,却拉开小小花梨木书桌的抽屉,取出一叠薄薄的钞票,交给勤勤。

勤勤难过得只想取过画卷拔足飞逃,她坐在那里,有几秒钟的时间脑袋完全空白,像是过了很久,她才清清喉咙,说声“谢谢瞿伯母”,形势比人强,人穷志短,她不得不接受这项施舍。

再说,她还想瞿太太如何顾全她的自尊呢?

瞿太太温言说:“先回去吧,妈妈在等你。”

真的,出来也这么些时候了,该回去向母亲报告好消息。

勤勤刚想伸手取钞票,却听见有人说:“石榴图?给我看看。”声音低沉有力。

勤勤抬起头来。

谁,怎么多了一个人?啊,是,是刚才进门来的客人。

他穿着深灰色的大衣,戴着一顶毡帽,奇怪,亚热带的冬天,再冷不致于这种打扮,帽边遮住他额角双眼,加上古玩店的灯光昏暗,勤勤只觉得他身材修长,神色冷漠,却看不清楚他五官。

瞿太太立刻警惕地站起来,“这位先生对画有兴趣?”

他欠欠身子,“我在找一幅石榴图。”

勤勤不相信有这么凑巧的事,睁大双眼。

瞿先生把手按在画上,“我们刚刚自这位文小姐处买下一幅。”

“啊,给我看看。”

瞿老板到这个时候才把画解开,缓缓伸展,面色凝重。

勤勤暗暗好笑,怪不得人家说逢商必奸,且看瞿德霖,明知是一幅假画,还这么郑重其事地引人上钩。

那人伸手过来拉住画轴另一头,画才摊开三分一左右,他只看到签署及八大一个朱印,便住了手。

他转向勤勤,问:“多少?”

勤勤一时会不过意来,指着自己:“问我?”

瞿太太笑说:“还没有看到石榴呢。”

“不用看了,我买它。”

瞿德霖喜出望外,“这位先生贵姓,也许——”

他打断瞿老板:“我不是同你做交易,画主在这里,我同文小姐说即可。”

瞿氏夫妇脸上变色。

勤勤心中电光石火般打主意:给瞿氏夫妇抽佣金,还是不给?

不给,太不够义气,这几年来年年上门来借钱。欠下这人情,还是让瞿老板得点好处吧。

刚要开口,却听得瞿太太笑道:“文小姐已经把画卖给如意斋了。”

噫,她要独吞,这不行,勤勤站起来,五千块钱加芝麻糖也不能把人当瘟生。

刹那间勤勤明白什么叫做见利忘义,好不羞愧。

那位陌生人像是看穿勤勤心事,轻轻说:“文小姐,如何?”

他已经把那幅画取过在手,勤勤发觉他有极之洁白修长的手指,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她要把握机会,她问:“多少?”

“二十五万。”

勤勤吸一口气,“好,请你付如意斋一成佣金。”

瞿太太不相信小女孩竟有如此精明的头脑,原来这些年来,她一直走了眼。

瞿先生本来有点生气,但一想,咄,明明是幅西贝货,一成佣金不拣白不拣,立刻答应下来。

那位先生取出支票簿子,用一技式样古旧的自来水笔写了支票递给瞿德霖。

瞿某接过支票一看,怔住,面孔上所有不满之处一扫而空,“原来是檀老板,幸会幸会,大水竟冲到龙王庙了,失敬失敬。”

勤勤听得莫名其妙,也不顾三七二十一,同那人说:“我那一份呢?”

瞿德霖口中的檀老板仍然没有提高声音:“我以为你要收现款。”

勤勤老实不客气答:“正是。”

“请随我来。”

他轻轻把画夹在腋下,推开如意斋的玻璃门,出去了。

勤勤连忙跟在他后边。

剩下瞿德霖喃喃地说:“邪门,真邪门。”

瞿太太问:“石榴图会不会是真的?”

“没有可能。文少辛生前为人慷慨,四方君子前往借贷,莫不以卖画为借口,哪里有这么多真的八大山人在街上游荡。”

“二十五万买一幅假画?”

“你知道那人是谁?”

瞿太太摇摇头。

“檀中恕。”瞿德霖弹一弹手中的支票。

“檀氏画廊,”瞿太太大吃一惊,“他?”

“正是,他怎会不识货,所以说邪门。”

街外霓虹灯已经全部亮起。文勤勤紧紧跟住那笔余数。

运气太好,一切都不像是真的了,冷气一吹,勤勤后悔刚才太勇,今天拿不到钱回家,这个年就甭过,二十多万是个巨款,不是做梦吧?

越想越心惊,不由得住了脚:“喂你,叫我到哪里去?”

那人站停,回过头来。

“你尊姓大名?”勤勤问。

“我姓檀,前面即是我写字楼,我们尚未打烊。”

他没有说谎。

到达目的地,勤勤吓一跳,一般书画店至多一个至两个铺位,檀氏画廊大如银行,占地怕有千余平方米,大堂根本似一个展览厅。

她马上被那里的气氛、设计及装修吸引。“多么美丽的地方。”她赞叹。

它的主人听见了,转过头来,碰一碰帽边。

勤勤这时比较有心情,打量起这位檀先生的背影来。噫,能把一件普通的凯丝咪呢大衣穿得如此舒服熨帖的人,除了她父亲,也似乎只有他了。

勤勤接着又说:“这样好的地方,我怎么不知道。”她自命是个学艺术的人,对本市各处画廊了如指掌。

“这不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地方。”

他摘下帽子,走进一条走廊。

他背着勤勤,勤勤充满好奇,他长得怎么样,俊,丑?

秘书见他走近,马上招呼,他推开办公室门,转过头来,“请。”他说。

勤勤与他终于打了照面。

勤勤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男人,连忙低下头,以免失态。

“请坐。”他的姿势十分洒脱,一边脱下大衣,搁沙发上。

勤勤坐下。

办公室极之宽敞,什么废物都没有,只有一桌一椅一张给客人坐的沙发,以及一架日式屏风。

他把石榴图抖开挂起。

然后拉开抽屉,取现款给勤勤,他说:“这里十分之一订金你请点一点。”

“不必了。”

他微笑,“文小姐的脾气同令尊十分相似。”

“你认识先父?”

“令尊文少辛先生高风亮节,文艺圈子无人不知。”

勤勤轻轻说:“通常这种人都两袖清风,身后萧条。”

檀中恕沉默,勤勤也不出声。

钞票厚沉沉一叠,给她安全感,她签了收条,要赶着回去。

“告辞了,檀先生,家母等我。”

“文小姐,还有一半款子,待画脱手余数再送到府上。”

勤勤到底年轻,沉不住气,“那不是八大的真迹。”

檀中恕不动声色,“你怎么知道?”

勤勤说:“我们家里还有几十卷,光是双鹰图就十来张,惟妙惟肖。”

檀中恕微笑,“只有这幅是真的。”

勤勤不相信。

但檀氏做的是这行生意,他究竟是对,抑或是错?

他指着画上朱文闲章轻轻说:“明还日轮,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

勤勤听父亲说过这个典故,脱口便接上去:“查八还典出楞严经,用此隐藏恢复明室之意,为此印文真正含意所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