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眠于光年-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期末考试都已经过了,更不可能再退课。秋和与任课老师协商的结果是,秋和的学分按照计算机系统中的6分不变,2学分的通选课成绩按照论文成绩给分,而4学分的专业课成绩只给60分及格,绩点为1。0。
秋和的论文成绩是90分,绩点为4。0。
学分只要达到本科统一要求就是个没用的东西,但绩点却要计入总分,影响成绩排名。
“那不是亏死了!”郭舒洁知道后大呼小叫,“要那两学分干嘛?又不是总学分不够要它凑数。”
秋和耸耸肩:“唉——没办法退嘛,我自己也有疏忽,按理应该仔细检查一下这课到底有没有退掉。”
薛涛回寝室后一直在旁听,此刻才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可为什么统计了那么多人,偏偏只漏掉你?”
“意外吧。”郭舒洁不懂薛涛在这个细节上纠结什么。
薛涛鄙夷地看向她:“在这学校待了三年,你还相信存在‘意外’,真了不起!”
只是这种“意外”在此刻秋和眼里已经微不足道,真正令她忧心的是被归还的笔记。更确切地说,是随同笔记被借走,又原封不动夹在其中被归还的一封信。
内容也依旧是波德莱尔的诗句加直抒胸臆——
你自诩精通的那种崇高的恶
从来不曾使你因恐怖而退缩
我了解你完美面具下隐藏的一切
是什么让你成为你
最后一句看了两遍,犹如中了咒语般僵坐着,良久后恢复思绪,秋和感到身体的哪部分突然不明所以地疼起来。被人看透?虽然明知道不可能,但却很难不被扰乱意志。
笔记是顾楚楚被杀之前借给同班同学的,意味着这是一封杀人预告信。
除此之外,秋和混乱的思路已经理不出更多线索。
【三】
学校里正值期末考试阶段,连平素最吊儿郎当的学生也静下心看几眼书了。学校外的世界可没这么平静。虽然第一时间就在征稿网屏蔽了关于苏灵抄袭的告状帖,但还是有无法找斑竹删帖的网站,比如百度贴吧。贴吧吧主或许是个在校学生,也忙考试,薛涛和秋和一连数日轮流挂在线上等他,都联系不上。在这一连数日中,贴吧里德口水战进行得如火如荼。
有作者在后面跟帖投诉——
我也觉得她发表的好几篇文章都和我被退稿文章的情节一模一样。
苏灵自己也跟帖反驳——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这样说。不过校园故事能够写的情节确实有限,也许有时候我想到的故事情节你们也想到了,又或者别人也写过。但不同的是我的叙述手法,以及,就算故事情节主线很相似,但细节地方,不同人写绝对有不同的特色和感觉。特别是,当你看完一本书后开始写文时,文风就会情不自禁地带上那人的风格和一些小细节,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的,所以我写文章之前都尽量不看别人的文章,以免受到干扰。
我只能说,我能走到现在这步,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我在圈子里的人品怎样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如果没有证据的话请不要在贴吧里乱说话。
另外说一句,《烟凉》是我在杂志五月创刊开始约稿之前就写好的。之前有给过两个编辑看文她们可以帮我作证,既然那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开始约稿,又何来的抄袭呢?楼主的指责未免太过漏洞百出,荒谬可笑了。
“你对这辩词作何感想?”秋和问薛涛。
薛涛撑着头想了想说;“挺诚恳的。但我不清楚她到底想说自己‘受了干扰’还是‘没受干扰’。”
但有些作者对这辩词倒很不买账——
她的情节分明就是抄袭,大部分作者应该都被她抄过。编辑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要联合起来跟编辑斗争到底。真好笑,还好意思说自己的叙述手法很特别所以不算抄。她自己的辩解才荒谬可笑呢。如果这次杂志不处理她,我以后肯定不会再买这本杂志了,真叫人失望。
页面下拉到此,连薛涛也无奈地叹了口气,虽然她对苏灵的信任度也甚微,但这些舆论使杂志社没了退路,就算想站在苏灵一边都已经不能。
这时,秋和的QQ发出了信息提示音。是在杂志上经常发表文章的一个老作者过来打探消息:“苏灵的抄袭事件是咋回事啊?她怎么又出这种事了?”
秋和抓住她话中的“又”字回过去:“以前也有过吗?”
“就前段时间还有一篇别的文在别的杂志被投诉了。她那文有很大争议的。”
“怎么啦?”
“和纪小澄的文很像。还跟一个文隐含的意思很像,总之当时看了就以为不是她写的。”
秋和没急着表态,打着哈哈蒙混过去:“唉……现在这种是真是防不胜防。”“这种事”是什么事也没明说。
那位作者接着又详细解释道:“那篇文是写姐姐的男朋友去她的家乡看看,然后又喜欢上了妹妹,我有篇文写的也是这个意思,但那个男主不是姐姐的男朋友,而且苏灵中间穿插的日式的段落和纪小澄那个简直一模一样,这件事也听说不止一个人反映……啊好混乱。”
秋和依然不下定论,含糊地附和些有的没的,不动声色地,问起那作者有没有写新的稿子,转了话题,又鼓励了几句,直到她下线。整个过程薛涛一直在身后看着,感慨万分:“墙倒众人推啊,揭发前科的也出现了。”
秋和在QQ好友中找到那个杂志的编辑询问详情,编辑也说苏灵确实被投诉了,还在调查中。
秋和隐身了,又被薛涛叫去,让她看自己与告状作者的对话。
“你大概是什么时候投稿给她的?”
“去年七月。”
“好吧,这件事我们再调查一下。没有确凿证据我们也不好妄下定论,你能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么?”
“作者留的是深圳一所学校具体到年级班级的通讯地址并留下姓名:“我是住校生,平时都在学校。对了,我这篇稿子投给她之前在校刊上发表过,算证据吗?”
“当然算,你能给我们寄来吗?”
“我今天就寄。”
校刊不是商业杂志,这也不算一稿多投。薛涛对秋和说:“这下就好办了。”
“去年七月。”秋和喃喃念叨。她很快打开自己电脑的浏览器找到苏灵的博客,那上面征稿启事的发表时间显示为去年6月30日 07:30:14。虽然秋和接手杂志进行改版是今年五月,但改版前苏灵就已经是杂志的特约编辑,她第一次帮杂志进行征稿是在去年六月;作者七月投稿给她合情合理,可苏灵在贴吧里却口口声声说“那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开始约稿”。
而苏灵博客中的另一个发帖纪录又勾起了她的回忆,秋和在QQ中找出与苏灵很早前的一段聊天记录,发生在被投诉文章发表当期的制作时——
秋和:
《烟凉》不能上稿了。
苏灵:
吓?
秋和:
因为《烟凉》曾经发表过。
苏灵:
……烟凉发表过?怎么可能!!你是相信我还是别人!
秋和:
什么别人?你自己登记在博客里说发表在别的杂志了。
苏灵:
哦,吓我一跳,没发表。当时编辑是跟我说要发这文,结果后来我拿另外一篇换掉了它,可是后来因为另外一篇字数过长,所以那一期我根本没上文!
秋和那时候并没有觉得这段对话有什么疑点,既然澄清了一稿多投,就按照原计划刊登了《烟凉》,如今再回顾却觉得哪儿都有点不对劲,秋和的确一直在指一稿多投的问题,可苏灵一开始却不像在回应一稿多投,尤其是“你是相信我还是别人!”这句。
秋和又把贴吧里的帖子看了一遍。
有很多人支持苏灵,也有很多人反对苏灵。无论是支持她还是反对她的人,其中有大量ID注册于近期,说明是来自两派的马甲。其余一些跟风说自己也被抄袭的作者没有登录,直接显示IP地址。秋和查了一下这些IP,分散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她想起苏灵和告状作者都曾在杂志官方论坛中登陆过,于是进入后台去查看她们用过的IP地址。告状作者只登陆过两次,却不是在深圳,居然是苏灵所在省份的IP。而苏灵的IP地址就更加匪夷所思,有美国的,加拿大的,日本的,唯独没有中国的,很显然,她从一开始登陆官方论坛就在使用代理服务器。一个人若非心虚,为什么要如此谨慎地隐匿自己的踪迹?
秋和后来意外地在回收站里找到一个帖子,告状作者第一次到官网发帖时,苏灵与她有几个来回的骂战。告状贴是在这个帖子几分钟之后才发的。秋和问薛涛是否看过这帖子,薛涛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平时也不太留意官网,当时一看告状贴就直接让网管删了,可能他觉得这个帖子内容相近所以也删了吧。我现在才觉得苏灵这个人人品坏到了极点,你看她的措辞——有本事你就拿出真凭实据来,想这样说就怎样怎样,都是激怒别人的。而且她用的是‘我们’这个词,这分明是挑衅嘛,所以作者才会觉得我们在包庇纵容她。你认为我们现在有必要向作者道歉吗?”
正值此时,出版社北京办事处主任也发来短信询问,网上的纷纷扰扰已经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她了解了一下大致情况,便问:“苏的短篇集你认为还值得做吗?毕竟还没跟她签合同,社里和我们个人都不用承担责任。”
秋和一言不发,既没回应薛涛也没回主任的短信,她神情呆滞,实则思绪飞驰,把所有细节过滤一遍,确定自己在与苏灵面谈前没有漏掉什么可以查证的了。
【四】
薛涛知道寒假时秋和到苏灵所在的省份与她见了一面,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就询问详情。秋和摇了摇头:“我现在真不想管这件事了。”
“怎么回事?”
“我在茶座见她,她妈妈陪她一起来的,对于抄袭一事她当然矢口否认。她说这个冤枉她的作者她知道是谁,她有个曾经的同班同学与她关系不好,后来转学去深圳读书。她妈妈当然也全心全意信任她,在全心全意信任她的人面前,我也不好质疑过多。只是我感觉,这个孩子和我以往认识的那个苏灵判若两人。在网上她活跃健谈,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可现实中她却内向木讷,我跟她说话常常是由她妈妈代答。开始我以为这很正常,很多人在网上和现实中不同,可谈到后来我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我无意地提了一些平时闲聊时说过的话,苏灵都毫无反应,她妈妈倒是大部分都知道。回家的路上我想着都害怕,我甚至连来见我的这个‘苏灵’是不是苏灵本人都无法确定。这事还怎么管呢?”
薛涛脸上露出早有所料的笑容:“我想我大概能解释那个小孩的反常。寒假里我也搜集了一些线索。”她打开电脑找出截图:“你来看。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征稿启事,八年前的一个杂志,苏灵就已经是特约组稿编辑。如果苏灵果真像她所说的‘今年十六岁’,那么八年前她才只有八岁,有谁会聘请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编辑?这也太离谱了吧。”
见秋和沉默不语,薛涛继续说道:“另外,我还找到很久之前的一起事件,因为时间太长,连原网页都看不到了,我是通过百度快照发现的,她剽窃了一篇别人的文章被投诉,原作者姓赵,是保定的。”
“这次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