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英雄传-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寇布没有说出那个人的名字,可是,尤里安立刻就明白了。他指的是银河帝国皇帝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如果他真是一个无人可比的骄傲皇帝的话,一定会对以人质逼迫献城的手段感到不满吧?就因为莱因哈特的这种矜持才坚定了伊谢尔伦和市民共和政治的理念。如果是这样,或许和莱因哈特皇帝之间直接交涉要来得有利些。但是,如果要这样做的话,又该让谁作为中间人呢?
根据波利斯.高尼夫的情报,和奥贝斯坦元帅同行的提督是缪拉和毕典菲尔特。尤里安和缪拉曾有过一面之缘。去年六月,把杨威利的讣闻带回银河帝国,并以莱因哈特皇帝的吊问使者身分到伊谢尔伦拜访的人就是他。是不是可以托以他的好意或善意呢?即使他个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但是,身为帝国的高级官员,他应该是以国家政策为优先的吧?如果一厢情愿地委请他当中间人,是不是反造成缪拉的立场恶化的结果呢?
尤里安的思绪呈螺旋起伏。就算最后必须透过缪拉和莱因哈特接触,皇帝是不是就真的是正确的终点呢?
当自由行星同盟瓦解的时候,当时尚未即位,号为罗严克拉姆公爵的莱因哈特并没有以战犯追究杨威利和比克古元帅的罪名。莱因哈特确实以高度的礼节对待敌手。如果他仍然抱持着这种态度,或许还有很大的希望。
可是,期望皇帝的矜持和请求宽容和慈悲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个疑问使得尤里安迟迟下不了决定。伊谢尔伦受不了对奥贝斯坦屈膝,那么,对莱因哈特皇帝低头就好吗?这么做,就有伤微小的自尊之虞,对解决事情似乎也只有短暂的效果。
只因为不想把功劳归给奥贝斯坦所以才想把功劳归给皇帝。如此一来,即使能获得小小的胜利的快感,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屈服于帝国了。如果忘了这一点而陷入奇妙的错觉,最后就只有出现欢欢喜喜地臣服于皇帝的异样结局了。
或者,军务尚书奥贝斯坦元帅连这一点都计算在内才定了“大割草”这项计谋?果真这样的话,那么事情就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了。尤里安痛切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如果是杨提督,他会怎么做?他会如何应付奥贝斯坦元帅辛辣的策略呢?
杨威利不是超人,当然很多事情不是他所能解决的。尤里安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对于自己能力不足之不满似乎使得他对杨有过高的评价。这种精神倾向防止尤里安过度信赖自己的力量,但或许也同时限制了他本来所具有的才能方面的可能性。才刚刚十九岁的尤里安无法充分以自制力控制自己。但是,他也自觉到了这些,而经常以师为镜好让自己不致扭曲了基本角度,这一点受到了非凡的评价。
人的生涯和因此而累积起来的无人类的历史把二律背反的螺旋伸向永远的过去和未来。历史上是如何评价、定位和平的?这是一个无限延伸的、永远的螺旋。
不用奥贝斯坦元帅那样的手段,和平和统一、秩序就无法确立吗?这种结论令尤里安难以忍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莱因哈特皇帝和杨威利又何必不断地流血作战呢?尤其是杨威利,他厌恶战争,不断地自问流血是不是可以把历史朝建设性的方向推进,然而却又不得不不断地玷污自己的双手。奥贝斯坦的作法是不是就能克服杨的苦恼和怀疑呢?应该不能。不会有这种事的。尤里安不能认同这种事。
如果最卑劣的手段可以最有效地减少流血量的话,人又为什么要千辛万苦地寻求正道?奥贝斯坦的策谋就算成功了,人们,至少旧同盟的市民也不会谅解的。
不会谅解的。这的确是个问题。假如奥贝斯坦元帅的策谋成功了,而共和主义无法以独立的势力继续生存下去时,宇宙中又将剩下什么呢?和平和统一?表面上或许是,但是,底层却只是无限的憎恶的怨恨。而这种情绪就像火山脉一样,在岩盘的压力下呻吟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爆发,熔岩什么时候要把大地烧尽?岩盘的压力越大,喷火所造成的灾祸也应该就越大。为了不让这种结果发生,奥贝斯坦的策谋就非得排除不可。
尤里安天真吗?或许吧。可是,尤里安没有办法去忍受奥贝斯坦那种人的尖锐。
这个时候,尤里安的思考方向或许稍稍朝着危险的一方倾斜了。他应该考虑的不是伦理上的优劣,而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政治技术来对抗奥贝斯坦的策谋才对。
 ̄ ̄四月十日,消息传进了伊谢尔伦。
那是来自银河帝国军务尚书奥贝斯坦元帅的正式宣告。宣告的内容是,如果想要让被囚禁在行星海尼森的五千多名政治犯、思想犯获得释放,伊谢尔伦政府及革命军的代表人物就要前往海尼森。
落日篇 第六章 冬馆大火
落日篇第六章冬馆大火
()好看的txt电子书
I
从莱因哈特的时代往回追溯一千年以上的十八世纪,在地球一角的欧洲大陆上流行着一种叫“天才学”的有趣而又奇怪的理论。根据这门理论的说法,被称为天才的人必须具备以下六个项目:
一、在数个没有特定的范畴内有杰出的才能。
二、有着因这些才能所产生出来的足以立纪念碑的功绩。
三、对他人的怀古有着魔术般的支配力。
四、表现出他人眼中奇迹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五、通常多早熟,在其家族中过去不曾有像他一样杰出的人物。
六、多数在其近亲中有人在精神或社会方面有缺陷。此外,这种人大多对其近亲有着憎恶感。
检视这六点之后很明显可以发现,这些要项正形成了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壮丽的宫殿之门。莱因哈特具有无人可比的军事上、政治上的才能,而且他不断使其燃烧直至爆炸。他的才能和志向完全一致,他用自己的生命表现这两方面的天赋。
那么,在历史上和莱因哈特处于敌对关系的杨威利究竟是不是个天才呢?后世对杨威利的评价之所以略显复杂,是因为他的才干和志向不一致所给人的深刻印象之故吧?
从许多的证言和记录看来,很明显的,身为军人的杨在本质上是个战略家。然而,事实上,他却在战术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惊人成绩,反倒在战略层面上,他终究无法推翻莱因哈特所确立的优势。主要的外在因素是杨在同盟军瓦解之前只任职最前线的指挥官而没有坐上构建战略的中心位置,但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本人无间去克服这个外在因素。因此也有人批评杨是消极而优柔寡断的,而杨对充分发现自己本身的军事才干一事也有着几分犹豫,这个价值观把他的才干朝否定的方向推去。或许就是这种精神上的倾向否定了杨的“天才”。如此一来,杨到底是不是天才就不是杨本身的问题,而是对杨下评价的人们的问题了。
或者,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和民主共和势力之间的军事对立是天才和近似天才者之间个人层面上的对决。完完全全是个人层面上的。
尤里安在整理杨威利所留下来的备忘录片断时发现了以下这一段。
“ ̄ ̄在某个意义上,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是民主共和主义的敌对者。这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残忍而愚劣的支配者,而是因为他具备了完全相反的特质。和民主主义思想相对的便是期望救世主的思想。由于人民没有能力改革社会、矫正不义、解决矛盾,所以才迫切地期望等待着一个超人的出现。这种‘自己什么都不做,但是,在某个时候就会有传说中的英雄出现为我们击退恶龙’的依赖他人的精神,和亚雷.海尼森所主张的‘自由.自主.自律.自尊’的精神是绝对不相容的。然而,在高登巴姆王朝末期,这个被他人依存的存在却以几近完美的形式成为现实的东西。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就是现实的救世主传说。他打倒了腐败的高登巴姆王朝,扫除了独占财富和特权的门阀贵族,实行了许多的社会政策。而他是不是使用非民主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在这个时候就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因为帝国的民众要的并不是民主的过程。结果,帝国的民众就在自己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获得了民主政治的结果 ̄ ̄”
在这之后,杨又展开了什么样的论说就成为永远的疑问了。他的猝死使得他的思想无法以文章的形态实体化。
这一年,不只是莱因哈特的事情多,成为他的配偶的女性也一样是多事之秋。皇妃希尔格尔.冯.罗严克拉姆预定于六月一日生产,在皇帝亲率帝国军主力前往新领土之后,她就在冬馆待产。预定在五月底就移到费沙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特别病楼去。
对宫内省而言,这似乎是个充实和繁忙、不安的初夏。而事实上强烈感受到这一切的人便是伍尔利.克斯拉。
宪兵总监伍尔利.克斯拉一级上将兼任新帝都费沙的防御司令官,大本营和冬馆的警备司令部也在他的管辖之下。如果从个人层面来解析这个任务的话,克斯拉等于要守护莱因哈特的妻子和她肚子里面的孩子,以及莱因哈特的姐姐,一共两个半的人。在冬馆的警备兵方面,他也特地选择了有救护知识的人,同时,他每天都要亲自到皇妃住处一次,以确认皇帝那少之又少的亲族是安全的。有时候,他也会和玛林道夫伯爵下完西洋横之后才回去。等他回到官邸时,往往已经接近深夜十二时。有人认为罗严克拉姆王朝的现在和未来是因为他的技巧和努力才守住的。
当被任命为宪兵总监时,克斯拉旧有的组织和意识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令他备觉艰辛的是贴出鼓励平民检举宪兵非法行为的布告,制定密告不需物证,即使误认或虚报也不加以处罚,或有意要加害密告者时,就把负责该地的宪兵视为犯人等的条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识性的布告,但事实上,高登巴姆王朝时代的宪兵队就制定了与这布靠背道而驰的不成文条律,宪兵疯狂地镇压民众,不只是址的共和主义者和政治犯,连无辜的人也常常受到波及。
“为了举发一个政治犯,多多少少会牵连到四周中的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这种说记号实在缺乏说服力,一旦自己身处于被害者的地位时,任谁都无法忍受这种待遇。有一部分的人采取了消极的作法,然而主谋者们都一起被关进边境的收容所,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资产被没收,特别恶劣的十名甚至被处刑,于是,在杀鸡儆猴的效力之下,一群人都成了顺从的狗了。
此外,克斯拉还重新编组了宪兵队内的人事,在对自由行星同盟的战争暂告一段落,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们都被编入了宪兵队。这也是防止产生新旧两派抗争的方法,而在克斯拉巧妙的人事配置及机构改革之下,组织内停滞不前的旧血都被排除了,现在可说是到达了成功的阶段。然而,跟莱因哈特之于帝国整体的影响一样,这个改革是由在上位者个人主导的,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
克斯拉在新帝国历零零三年就三十九岁了,然而,他还是单身。当然,他一定也有过无数的恋爱和绯闻,但在私生活方面,他的保密功夫极为到家。对他抱持反感的宪兵们原想揭发丑闻而跟踪他,甚至窃听,然而却始终抓不住任何不利于他的蛛丝马迹。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