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绛唇 作者:水墨兰(起点vip2013.02.03完结,家长里短)-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阮蕙这么一说,江老太太才觉得自己先前的担忧都成了多余,顿时释然笑道,“如此甚好……我还担心……”说到这里,忽听江老太爷咳嗽一声,便又打住,继续笑道,“恪儿待你情深义重,那些个担心,不过是我自己瞎想罢了。你去吧,别让恪儿等久了。”
阮蕙笑着应了,遂抱着宁哥儿往老侯爷房里而去。
才到门口,便听老侯爷在里头笑道,“你这孩子,竟还怕我把你为你做主?你放心,你对蕙儿怎样,我们都看在眼里,绝不会让你在这件事上为难的。”
听到这里,她脚步不由得微微一滞。杨恪竟当真跟老侯爷的提及了黄玉儿的亲事?
她只略略停顿一下,就伸手掀起了门帘。
屋里的声音因为她的到来而稍稍停滞了一下,杨恪随即快步过来,伸手来接她怀中的宁哥儿,“你来了?”
老侯爷笑呵呵地站起身来,也探身来看宁哥儿,“宁哥儿今天这么乖……”
长乐侯也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一幕。
阮蕙忙给二老请了安。
老侯爷逗弄了一会儿宁哥儿,就返身坐下,向阮蕙道,“你来得正好,我们正有事跟你说。”
阮蕙遂抬眸看着老侯爷。
老侯爷便笑道,“你不必紧张,是关于玉儿的亲事。”
阮蕙就笑道,“怎么?祖父已经为玉儿觅到了门当户对的人选?”
“哪有这么快?”老侯爷大手一挥,“不过,以咱们玉儿这样出众的品貌,若要说亲,只怕长宁城里的王孙公子会排着长队来求亲呢!”
“祖父说的是。以玉儿妹妹这样的才貌双全、聪慧过人,一定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良配。”阮蕙也笑道,说到“门当户对”时,似乎有意加重了语气。
杨恪抱着宁哥儿站在她身边,听到这里,不禁心里一动,扭头看向她的脸,却见她面带微笑,神色未变,并没有什么异样。
长乐侯似乎也听懂了阮蕙有意加重语气说的那个“门当户对” 的词语,当下接了话茬,笑道,“蕙儿说的对,咱们玉儿才貌双全,一定得觅个门当户对的良配……只是,婚姻大事非比儿戏,不可草率行事,还得慢慢从长计议才是。”
老侯爷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方才恪儿不是提议等春闱放榜之后从榜中魁首里挑选么?这个主意不错,回头我亲自跟玉儿说去。”
阮蕙想不到老侯爷竟会对黄玉儿的亲事重视到这样的程度,心知有他出马自然万事顺利,心道连自己也不必去向黄玉儿拐弯抹脚地打探她是否真的喜欢杨恪了。
看起来,就算黄玉儿真的喜欢杨恪,老侯爷也会把她这个念头给适时掐灭的,因为她方才未进门时听见的那句话,就恰恰说明了老侯爷不想让杨恪为难,也就是不让她阮蕙为难。
321、芳心乱
且不说阮蕙心里的大石头放了下来,单说这天清晨,黄玉儿早早醒来,半闭着眼睛唤如月时,才惊觉已经身处异乡,忆起在父母身边时娇如珍宝,而今却不得不离开双亲孤身一人来到长宁,便不由得伤感了一会,想着如今寄人篱下,须得处处小心步步谨慎,只怕一个不好就被人看了笑话,更觉心情忧郁起来。不过,她素来是个要强的人,且心气又高,虽然心里凄苦,脸上却还是没有露出半分异色,只吩咐如月侍候她洗漱。
如月是黄玉儿此次带来的唯一的丫头,生得一双巧手,一会儿工夫,就动作飞快地为她妆扮妥当。
黄玉儿看着镜子中丰纤合度的娇美脸庞,露出一丝微笑,“府里的人都起来了么?”
虽然说的是“府里的人”,其实却是问佑王与佑王妃。
如月眼里就蒙上了一层黯然之色,“丫头仆妇们倒是起得早,我去厨房取热水时她们都在炖燕窝了……不过,佑王屋里的门,到现在还……没开。”
晨光透过窗棱,带着淡淡的金色洒进屋里。这个时辰,至少已经过了卯时。大凡王公侯门之家,家里有长辈的,小辈媳妇们都要早早起来过去请安,就算佑王因为上朝而不去,难道连佑王妃也不用给长辈们请安了么?
黄玉儿抬起眼眸,眼里闪过一丝无以言表的失望之色,“这个时候,佑王还没起?他不用上朝么?”
佑王上不上朝,如月这个才进佑王府一天的客居丫头自然无从知晓。不过,她从自家小姐的脸上已经看出一丝不对,当下便又说道,“佑王哪有不上朝的道理?说不定是佑王妃身体不适。所以这时候都没有起来呢!”
听她这么一说,黄玉儿也觉得有些道理,看看时辰已经不早。就站起身,让如月陪她去给老侯爷他们请安。
才出房门,就见门口候着一个小丫头,看见她们,连忙陪笑说道,“表小姐这么早就起来了?”
黄玉儿点点头,道。“不早了,日头都快上树梢了。”
小丫头便笑道,“咱们王妃怕您乍来不习惯,特地让奴婢过来侍候,您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就是了。”
“你们王妃真是太费心了。”黄玉儿冲那小丫头道,“我这里用不着你侍候,你还是回去吧!”
小丫头犹豫了一下,遂点了点头,拨腿就飞跑而去。
如月看着小丫头跑远,低声啐了一口,“假殷勤!”
黄玉儿侧过头来,轻声斥道,“祸从口出!你这口无遮拦的性子得改改了!要不然。我可不敢再让你跟在我身边了!”
如月何曾见过自家小姐这样声色俱厉地斥责过自己?当下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小声认错,“我知错了,再不敢乱说话了。”
黄玉儿盯着如月微垂的脸,良久才轻哼了一声,“若再犯一次。你就回江都去吧!”
如月好不容易才从江都出来,又在前往佑王府的路上看到了长宁的繁华,一时之间哪里愿意回去?当下便又点头如捣蒜地连连答应。
黄玉儿也不是真的要赶如月走,只不过想到如今寄人篱下不得不低调行事,所以才会出言警告她,眼见她低头认错,便也就此揭过。
主仆两人便沿着走廊缓缓而行。
府里的路径黄玉儿虽不熟悉,不过因为昨天已经给老侯爷请过安,大致的方向还是记得清的。
路上碰到两个面生的小丫头,都向她躬身行礼问好,显得十分恭敬,令黄玉儿心中先前因听到佑王房门未开的不快暂时抛到一边。
不过小半刻工夫,就到了老侯爷门口。
房门半掩,有两小丫头在门口侍候,看见她们主仆二人过来,一个便笑着道,“表小姐来了?”另一个则打起帘子,进去通报。
片刻,那小丫头出来,一手打着帘子,笑道,“老太爷请表小姐进屋说话呢!”
黄玉儿点点头,迈步进屋。
如月则留在门外,跟两个小丫头攀谈。
黄玉儿进屋,一眼就看见老侯爷坐在北面上首的软榻上,脸上满是笑意,下首依次坐着江家老太爷和老太太,却不见姑父长乐侯。
老侯爷看见她,就招手向她笑道,“玉儿来了?快过来坐吧!”
黄玉儿笑盈盈地上前,给他屈膝请了安,又转身给江家二老也行了礼,这才侧身在他身边坐下。
老侯爷就笑道,“这一路舟车劳顿,你怎么也不多睡会儿?”又问她夜里睡得好不好,吃得习不习惯等等。
黄玉儿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恭敬地说道,“这里与江都的气候相差不多,玉儿一切都还习惯……”
江宗瑱因双目失明,无法看到表小姐黄玉儿是何模样,不过他已经从江老太太那里知道了她生得千娇百媚比他的蕙儿不差半分,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他才偕同老太太一大早来向老侯爷打探风声,哪知还未说上两句话,黄玉儿就过来请安了。那些话如哽在喉,令他十分不悦,因此脸上的表情就显得十分肃然,没有半分笑容。
江老太太坐在他的身侧,也注意到了他神情不悦,当下便用胳膊轻轻捅了捅,提醒他不可失态。
原本是非常细微的动作,却还是被黄玉儿分毫不差地收入眼帘。
她心里明白,江家的这两位老人,一定对自己的印象不好,或者说,他们一定担心自己的到来会影响他们外孙女阮蕙的地位。
不过,她素来心高气傲,就算明知有什么误会发生,她也不愿意低下头去跟人解释。
好在老侯爷适时地提出了一起吃早餐话,丫头们忙乱一阵后,便摆上了一桌丰盛的江都早点。
虽然在昨天的接风宴上,阮蕙就为黄玉儿安排了一半的江都菜,可面对这整桌的江都早点,黄玉儿还是吃了一惊,抬头看向老侯爷时,发现他眼里似有晶亮的东西在闪烁,一时只觉鼻头泛酸,就好似看到了自己至亲的人,好不容易控制住心头的悲意,便强笑着连声向老侯爷道谢。
江家二老吃着丰盛的江都早点,却几乎是食不知味。
好不容易,一顿饭才吃完了。
等丫头们撤下残席,黄玉儿又小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出来,说是去看佑王妃。
老侯爷便笑着让她去了。
她前脚才迈出门槛,江宗瑱就向老侯爷笑道,“杨老哥,听说这个表姑娘生得国色天香,不知说了亲事没有?”
“怎么?江老弟想给我们的表姑娘作红媒?”老侯爷打趣道。
“确有此意。”江宗瑱直言不讳地道。
“哈哈……”老侯爷就大笑起来。
听到这里,站在距离房门约三尺远近的黄玉儿才轻轻抬起脚来往前走去,她脸上不由得浮上了一丝苦笑,而她的心,却随着这沉重的步子变得愈来愈沉——她的亲事,真的值得这么多人来惦记么?甚至还包括仅仅与她只有一面之缘的江家二老?
不错,她是喜欢杨恪,就算只能做杨恪的妾室,她也愿意。她不再是从前那个清纯无邪的小姑娘了,不再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生活,毕竟,那样的生活太过美好,于她来说,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如今,她唯愿能巳之身换取父母的平安健康,就足矣!
跟在她身后的如月也感觉到她的沉重,因而也不敢说话,只默默跟着。主仆二人就这样慢慢走着,一直到杨恪的门口。
就在黄玉儿的脚步刚刚停下来的时候,屋里正好传出低低的娇笑声,听起来像是阮蕙的声音,“天都大亮了……快别闹了。”
虽然是未婚女子,不过在听到这句暧昧的话语时,黄玉儿还是禁不住红了脸。紧闭的房门里,夫妻二人亲密的言语,令她的心更加忧伤起来。
难道,她真的已经走投无路了么?
黄玉儿抬起头来,微微眯着眼睛盯着树梢处的太阳。
初秋的阳光显得十分温暖和煦,刚刚挂上树梢的日头看起来甚至还不觉得刺眼。
不,为了处在困境中的父母,她一定要找到出路。
就算这条出路,是以她的身体为代价。
她转过身,再次回头,望着那挂着茜红色纱帘的朱漆木窗,片刻,默默转身,往原路折回。
如月只看见自家小姐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轻咬贝齿,一会儿又垂了下头,哪里知道她如此复杂的心情?眼见她往原路折回,也就默不作声地跟在后头。
这一回去,就在屋里呆了整整半天。
直到晌午时分,阮蕙让芍药来请黄玉儿过去一起吃午饭。
客随主便。黄玉儿就算不觉得饿,也不好拂了主人家的好意。当下便随芍药一起过来。
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