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碧玉录 作者:子少言(晋江2014-06-06完结)-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将她的手拉开,将谢胤抱了出来。谢胤颤抖着声音对那人道:“珺迟抱着我,她会暖和许多。”
“回去!”谢弘的声音有些恼怒。
谢胤只得乖乖地跳下了房,缩着脖子急奔回去。
偃珺迟一直好好的,不知怎么的,听到谢弘的声音,想起了幼时每一个风雪之夜,每一次孤苦之时,总有一个温暖的怀抱相依,她的眼泪霎时夺眶而出,止都止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
☆、静心(一)
又是隅中时分,将至午时之时,阵阵花香溢来,偃珺迟睁开双眼,揉了揉额头,从榻上坐起身来。正在一旁摆弄着数枝梅花的素云赶忙过来扶她,甚是忧心地道:“公主便好生歇着吧。在房顶坐了大半夜,着了凉,可别转了风寒。”
昨夜似乎真有些迷糊了。不过,她还是记得有一个温暖的怀抱紧紧地抱着她。这许多年来,那个怀抱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因为她十岁后,他就再没有那样紧紧抱过她了。那些记忆不过也只停留在幼时而已。
素云一连唤了数声,偃珺迟才回过神来。她笑着摇头:“我自己的身体我还不知道么?从来就极少患病,无碍。”她硬是避开了素云,下了榻,尔后看向几案上的梅花,梅花点点,袅袅香绕,恬静美妙,尽显冬日风华。只是这才入冬的……她问素云:“在哪里采的?”
素云极喜似雪白梅,她立即手舞足蹈地解释:“是姜先生自天都两百里外的云隐山上采来的。送来时,上面的露珠子还是晶莹剔透的呢。”
姜宸竟然去了两百里外的云隐山?
偃珺迟又看了几眼白梅,对素云道:“你喜欢便拿去你房中,天天看着。”
素云讶异地看着她的主子,如此喜欢雪花的人怎么不喜梅呢?更何况,那东西还是别人送主子的。她叹道:“公主为何不喜欢呢?”
偃珺迟笑了笑,道:“送你了你便拿去。再多说,我可送别人了。”
素云赶忙行礼:“谢公主。”
急忙将那几枝梅花移至她的房间后,素云又抱着一大堆药材到了偃珺迟跟前,道:“这些东西都是卫、楚、宣三国送来的。”
偃珺迟瞅了一眼素云怀中的药材,卫国的三七,宣国的鹿茸,楚国的人参,全都是些名贵药材。且那三七在当世极少,连天都御药房都是寥寥无几。卫国倒比皇城天都还要富有。
素云见她沉默,不由得问道:“奴婢为公主将这些东西都炖了?”
偃珺迟不再看她怀中之药,淡淡道:“送去正和殿。”太子谢馻身子虚弱,多吃一些也不会坏。
素云虽不舍,却只得照主子的吩咐行事。
承光殿中只余偃珺迟一人,她又想起昨夜迷迷糊糊中那个怀抱,她一时有些出神。
姜宸进殿时,双手在她面前晃了数下,她才回过神来。她蹙眉看向他:“未经通报便进来,你胆子不小。”
姜宸却没答话,径直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偃珺迟挣扎几下,无用,便悠悠地看着他,有些吃惊地道:“你会医?”
姜宸不语,细细把了脉后,才挑眉笑道:“没有什么是我不会的。”
偃珺迟莞尔,却不忘训他“自负”。
姜宸也不反驳,站起身来,一贯地笑着。“公主已无大碍,我是趁上课的间隙来看看你。如此,我先告辞了。”
偃珺迟点头。她自己也会医,他这一来真是多此一举。
姜宸迈步到了殿门口,步子忽然一滞,双眼扫视了四周,尔后蹙了蹙眉,转而看向偃珺迟,笑道:“原来公主不喜梅花。”
偃珺迟看着他,直言:“不喜。”
姜宸唇角微扬:“阿迟真是不给面子。”
偃珺迟不喜欢他唤她“阿迟”,她正要发话,姜宸已快步出了殿。
——————————————————————————————————————————
尚书房中,谢胤握着笔唉声叹气。他因十日内背不全一篇赋,被姜宸惩罚抄写那赋词一百遍。
他抬眼望了一眼姜宸,姜宸正靠在藤椅上,脸上盖了一本书。他眨了眨那双大眼睛,开始想着趁机溜去承光殿,看看珺迟身子好些没。思及此,他立即放下笔,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回头看了姜宸一眼,他仍坐在原处。谢胤偷笑一声,猫着身子出了门。却在他刚一抬头,便看到姜宸操着手,一脸笑意地站在他面前。
谢胤眨了眨眼,撅着嘴问:“姜先生飞的么?”
姜宸扬眉,未语,只悠悠地看着他。
谢胤只得垂头丧气地进了尚书房,乖乖地拿起笔,写了几个字便打哈欠,嘴上还道:“姜先生也和前几个先生一般古板。”
姜宸觑了他一眼,忽而笑道:“十一殿下告诉我珺玉公主平时都喜欢什么,说出一件,少写一遍。”
谢胤满脸喜色,笑道:“珺迟喜欢什么我最清楚不过了。”
姜宸亦是笑着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然而,谢胤却细细地打量了姜宸一翻,尔后拿起笔继续抄写,煞有架势地道:“只是,我怎么会出卖珺迟呢?不如我告诉姜先生我喜欢什么,每说一件,少写一遍,行么?”
姜宸一愣,未想自己竟被一个十岁的小孩给戏弄了。他清咳数声,一本正经道:“十一殿下再说话,只怕天黑也写不完。”
谢胤忽然想起了偃珺迟曾训诫他的话,不由得笑道:“姜先生说得是。珺迟曾说‘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适情辞馀,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於己①’,我也是记得的。”
唯有拒绝诱惑,不为其所绕,方能保持一份清静心。姜宸摇头一笑,这个十一殿下真是喜好大词小用,却又不能说无理。他笑道:“十一殿下能记得那些道理,为何背不全一篇短短的赋词?聪敏之余,殿下仍须用心。”
谢胤嘟着嘴,不再言语,埋头认真地抄写起来。
姜宸心中一叹,幼时无拘无束的他,现下竟真成了教书育人的先生了。不过……他唇边一笑,这也是一件趣事。
——————————————————————————————————————————
自那夜过后,偃珺迟许久未见过谢弘。她知他忙于正事,她便也未去承和殿打扰他。谢弘时有派人询问她有何所需,她都道无所求,让他保重身子,莫要累坏了。
丞相杨一忠从御书房面见了谢玄出来。走在一处游廊,正好遇上谢弘。杨一忠对谢弘一礼。谢弘点头,欲走,却听杨一忠慨叹道:“卫、楚、宣三国心怀叵测,此番入天都未能达成心愿,只怕心中怨恨。皇上本是借珺玉公主生辰之由欲让三国侯王来见,他们却一个都不来。一年一朝拜的礼数早被他们忘光。以后要再召见诸王更是难上加难。二殿下却由着珺玉公主的性子,忘了皇上办生辰宴的初衷,日后局势又要如何收场?天都表面风光,今番过年却只一些小国进贡。年,不好过啊……”
谢弘看着杨一忠一脸忧色,笑道:“他们不来朝见,我便去见他们!丞相只知年不好过?若是什么事情都由着那三国的意愿,天都还有何颜面?更何况,珺玉公主嫁给他们任何一家,也难保不成为他们要挟天都的人质。即使往好处想,珺玉公主得宠,能拖得了他们一时的行动,还能消得掉他们一世的野心么?”
他面上虽笑着,话却说得咬牙切齿,在说到“得宠”时更加重了语气。
杨一忠细细打量他,尔后缓缓道:“珺玉公主并非皇上亲生。”
并非亲生,便是即使用珺玉公主的性命来要挟天都,对天都而言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谢弘一笑:“原来你们是打的这个主意。”他一笑之后,却是沉声道:“无论是不是皇室血统,她,都是公主,与天朝别的公主并无两样!”公主的颜面与骄傲,珺儿从来不缺。
杨一忠看着谢弘,他俊逸的眉宇像极了年轻时的谢玄,说话的语气、神态亦是与谢玄一般无二。杨一忠想起了曾经的谢玄,当今的天子,为了一名女子差点甘愿放弃天朝数百年的基业。而当今之世,太子孱弱,若无意外,谢弘无疑会成为天子的后继之人。那位珺玉公主到底是不是皇室血统,他们确也不知。然而,无论是与不是,他们都要断了那名女子及她的后人对天朝天子、皇子的蛊惑。
杨一忠摇头一叹:“红颜祸水,二殿下须谨记。”
谢弘眸光骤冷,拂袖转身,沉吟道:“丞相过虑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出自《文子·下德》。文子是老子的弟子,著有《文子》,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
☆、静心(二)
子时,正阳宫,谢玄皱着眉头,右手揉了揉额头,一脸倦意。谢弘见礼之后,有些担忧地看着他。
谢玄抬头看了谢弘一眼,将一本折子递给他,沉声道:“弘儿应该早得了消息吧。”
谢弘此刻还到正阳宫来求见,谢玄当然知道他所为何事。
谢弘展开奏折,只看了一眼便也不忌讳地点了点头。一年前,卫国太子卫彧娶了穆国丞相李澈同父异母的妹妹李灵为侧室。坊间盛传李灵虽为庶出,卫太子对她却是极好,两人感情深厚。一月前因李灵思乡情切,卫彧竟亲自陪同李灵去穆国省亲。李澈胞妹李姃与李灵向来不合,竟因一时口角之争失手将李灵退下水溺死了。卫彧满腔怒火,当即带领随从离开穆国,竟因此向穆国行征伐之事。
而诸侯国之间未经天子批准不得随意挑起战事,如今他们竟是随着自己的意愿,乱起事端,真不把天都放在眼里,天下大乱才是他们所乐意得见的!谢弘心中激愤,对谢玄道:“穆国势小,卫国只随意寻一个理由便能讨伐,且击得穆国连连败退。据报,卫彧亲自领军,一路攻到了穆国都城。现下两军对峙,穆国灭国之日指日可待。卫国野心昭然若揭。天都若放任事情发展,天朝统治下的小国只怕会对天都失去信心。”
谢玄哼道:“卫,贼也。只是,卫国是诸侯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他们兵强马壮,天都一不可放任,二也不可贸然得罪,与其硬拼。否则待天都实力消耗殆尽之时,本就蠢蠢欲动的楚、宣两国便只会想着坐享渔翁之利。”
谢弘点头,寻思着两全齐美之法。谢玄亦是头疼,深吸一口气,道:“这是密报,穆国求救的奏报尚未到达天都。只怕最迟也不过三日。那时,天都不得不正面回应。弘儿有什么看法?”
谢弘一番深思,躬身道:“据探,卫国灭穆国之心势在必行。天都既然不可与其硬拼,只得暂行在暗中相助穆国。对卫国,或可采取欲擒故纵之法,让他们得意几日。所谓骄兵必败,卫彧虽不是容易骄躁之人,手下将领却不尽然。而,唯今之计先行拖延之术,让穆国的求救之书晚些时日到达天都,让卫彧高兴得久一些。并且,在穆国走投无路之时,天都出手相救,更能使穆国死心塌地的忠诚天都。天都能在最后力挽狂澜亦更能在其他诸侯国心中树立天都的威信。只是,现下除了一方面拖延,一方面暗助之外,还须寻得如四弟麾下那般强壮的兵马,可在敌方眼皮之下日行千里,出其不意。”
提及谢琰,谢玄倒有几分想念。“只是,琰儿远在北戎,北狄之犯数百年不止。四年前,琰儿请命出征北狄,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