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朝十大冤案-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贴有画像,只得暂住旅舍。在旅舍中,他苦思冥想,不知道如何得以过关,既无退路,又想报仇,心急如焚,据说一夜之间他的头发竟然全部变成了白色。民间也从此有了“伍子胥过昭关——须发皆白”的俗语。这样,须发皆白的伍子胥与画像中的伍子胥差异甚大,守卫兵士没有看出,就让他通过关口。不过在史书上却没有这样的记载,只说他“独身步走,几不得脱”。关于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传闻也只能聊备一说了。
过了昭关,两人来到鄂渚江边,见波涛汹涌,无船可渡,而身后追兵迫近。伍子胥叹道:“天不佑我!”正在此时,一个渔夫驾小船恰好赶到,将伍子胥、芈胜捎带过江。伍子胥感激不尽,问其姓名,渔夫只答称其“渔丈人”即可。伍子胥过意不去,将所佩宝剑相赠。渔夫说:“楚王下令,能捉到伍子胥者赏粟百万,封上大夫爵。我不图谋此赏,怎会贪一柄铁剑之利?”伍子胥感动万分,谆告渔夫切莫泄漏踪迹,与渔夫辞别上岸,走出数步回头看时,渔夫已经沉舟自尽了。
数日后,伍子胥、芈胜来到吴国境内。到了溧阳,饥馁难忍,实在不能支撑,就向一个正在濑水边浣纱的女子讨饭。女子将所带饭食相赠。伍子胥吃过饭,嘱告女子万勿泄密。女子说:“贱妾服侍寡母,三十未嫁,从未与男子交谈,今日馈饭,已经丧失贞节,难以为人。”遂自沉于水。伍子胥哀伤不已,继续东行,终于到了吴国国都梅里(今江苏无锡)。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伍子胥案 二(1)
()好看的txt电子书
吴国位处今江苏南部,南接越国,西邻强楚,北与齐、晋相望。史书载,吴国是后稷之苗裔,太伯、仲雍、季历统治时,国力逐渐强盛。但在中原诸国眼里,吴国地处僻远,境内水系纵横,与中原陆地环境不同,是蛮夷之地。吴国第十九代国君寿梦为拓展本国势力,开始交接中原诸国,向中原学习,并借助本国的地理优势,大兴渔盐之利。
吴国与毗邻的楚国的关系却极为紧张,世代为仇。先时,楚国逃亡的大夫巫臣到吴国教习吴兵射御之术,引导吴兵伐楚。两国自此结仇。之后,相互攻伐,互有胜负,而梁子越结越深,再也无法解开。相比起来,楚国毕竟基础雄厚,疆域广阔,又得楚庄王整顿治理,国力比吴国强出许多。在伍子胥到来之前,吴国在交战中还明显处于劣势。
吴王寿梦在位25年病卒,有子四人:诸樊、余祭、余眜、季札。四子中以季札最为聪明,文韬武略,又爱戴百姓,颇有贤名,寿梦有意让季札继位。季札却不愿意做王,以立长不立幼为由推辞。寿梦无奈,只好将王位传给长子诸樊,并立下规矩:兄终弟立,依次轮到季札。他死后,四个儿子都严格遵循这一命令。诸樊死,传位给二弟余祭,余祭死,传位三弟余眜。余眜即位四年后卒,应传位季札。未想季札却仍旧推辞,又逃到山林中躲避。于是,余眜的儿子州于继承父位,是为吴王僚。而诸樊的儿子姬光却耿耿于怀,认为既然叔叔季札不肯继位,就应从祖父长子的后代中择贤而立,吴王僚不顾他人意愿,篡取王位,就是窃国,人人得而诛之。姬光一直在寻机复仇,但终因力量单薄,只能暂时隐忍不发,待机而动。
伍子胥到了吴国,举目无亲,又担心被楚人认出追杀,就将芈胜藏于郊外,自己则披发装疯,跣足涂面,沿街乞讨。吴人见其怪异,莫不惊诧,一个相士见他相貌非凡,向吴王僚引荐。吴王僚与伍子胥交谈,很是叹服,拜为大夫。伍子胥得到吴国国君的认可,认为复仇时机已到,就向吴王僚哭诉楚王谋害父兄之状,说得咬牙切齿,双目喷火。吴国素与楚国结怨,吴王僚答应为伍子胥复仇。姬光当时是吴国大将,素闻伍子胥才华,也欲拉拢伍子胥为己所用,就寻机离间伍子胥和吴王僚的关系。
吴国的边邑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和楚国的边邑钟离的(今安徽凤台县东北)百姓都以养蚕为生。吴王僚九年(前518年),两国的两个女子因争采桑叶发生争吵,继而引发两县械斗。楚平王大怒,派兵攻打吴国。吴王僚派姬光率兵伐楚,一举攻占楚国钟离、居巢(今安徽六安县北)两城。伍子胥复仇心切,极力劝说吴王僚继续进兵,攻占楚国国都,消灭强楚。姬光得知,暗中对吴王僚说伍子胥是为报父兄之仇,才劝吴伐楚,并非为吴着想,还说一国之兵不能为匹夫之仇而起,胜则伍子胥欣喜,败则吴国耻辱。吴王僚听他言之有理,遂止兵。伍子胥闻知,方知姬光与吴王僚貌合神离,就辞去大夫职位。姬光又乘机向吴王僚进言,说伍子胥心怀怨恨,决不能用。吴王僚信以为真,疏远了伍子胥,给他田地耕作,再也不见他。
姬光见吴王僚舍弃伍子胥,暗中与之接纳,向伍子胥谈起自己想除去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并谦恭地向伍子胥问计。伍子胥见姬光颇具雄才大略,远在吴王僚之上,一旦他得到帝位,自己复仇有望,经过再三权衡,决定背弃吴王僚,与姬光联手。
两人经过商讨,决定刺杀吴王僚。但吴王僚平时戒备森严,想刺杀他极为不易。伍子胥百般焦虑,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专诸。
专诸(?~前515),吴国堂邑(今六合北)人。伍子胥逃难经过堂邑,见到一群人正围着一个人打斗,被围者气势豪迈,毫无胆怯之色,左冲右突,其他人难以招架。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时,一个女子出来叫那个被围者的名字,那人即刻住手退出。伍子胥感到奇怪,一问方知他叫专诸,那女子是其母亲(一说妻子)。伍子胥问他为何屈从于一个弱女子,专诸道:“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伍子胥见其有侠肝义胆,与之结为好友。此时,见姬光为难,就向其推荐了专诸。此后,伍子胥本人依然和芈胜到郊外耕种,静观事变。
伍子胥案 二(2)
姬光见过专诸,为其雄侠所感,善待专诸母亲,每月送去布帛粮肉。专诸深感姬光和伍子胥知遇之恩,急切思报。许久,姬光方告知其欲谋杀吴王僚、自立为王之意,而自己正为如何刺杀吴王僚愁苦。专诸见姬光为此愁苦,便请求担当此任。姬光说,吴王僚戒备森严,难以靠近。专诸思索良久,询问吴王僚所好何物。姬光说,吴王僚喜欢美味,尤其喜欢鱼炙。专诸得知,遂往太湖学习烹制鱼炙。三个月后,他学成归来,拜见姬光。姬光大喜,寻找时机,准备行动,但因吴王僚防备森严而没有得手。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楚平王病卒。伍子胥得知消息,捶胸顿足,失声痛哭,痛恨自己行动迟缓,父兄之仇尚未得报而平王已死。良久,才对他人说:“楚平王卒,吾仇难报,但楚国仍在,吾何忧也?”
次年(前514年)春,吴国乘楚国办理国丧,起兵伐楚。吴王僚使公子盖余、烛庸带兵攻战。伍子胥见国内再无其他大将,认为诛杀吴王僚时机已到,急忙嘱咐姬光行事。是年四月,姬光埋伏兵士于室内,具酒请吴王僚赴宴,专门告诉吴王僚有善于烹饪鱼炙的庖丁献艺。吴王僚一贯嘴馋,一听有鱼炙可吃,当即心动,但又有所担心,生怕有什么闪失,入告其母。其母感觉有异,嘱咐吴王僚一定加要倍小心。吴王僚穿盔戴甲,带领卫兵,前去姬光住所赴宴。每个庖丁呈进馔食,都要经过严格搜身,而后跪行入内。等专诸进献鱼炙时,姬光借口离去。专诸将匕首藏于烹好的鱼腹内,跪行到吴王僚跟前,抽出匕首猛刺吴王僚胸口,直透胸背。吴王僚当即毙命。周围卫兵惊慌失措,刀剑齐下,登时将专诸剁成肉泥。姬光埋伏的士兵从外杀入,一阵血战,斩除吴王僚兵士。姬光摄取大位,是为阖闾。他随之厚葬专诸,封其子专毅为上卿,并将伍子胥从郊外召入,拜为行人,专门为其出谋献策。而派去征伐楚国的公子盖余、烛庸闻讯,率兵归降楚国。
吴王阖闾一心想壮大本国势力,扩张疆土,称霸中原。他一上台就表现出非凡的魄力,以伍子胥作为自己的军师兼谋士。伍子胥见时机成熟,重新回到宫中,辅佐阖闾,并提出了“立城廓、设守备、实仓廪、治兵革”的强国方略,如此则“内有可守,外可应敌”。阖闾激赏不已,一一施行,并让伍子胥负责修建城池,又委托国人干将、莫邪夫妇为自己铸造宝剑,还选人训练兵马。伍子胥一心复仇,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吴国的城池、兵备、粮粟等很快得到加强。
吴王僚被刺后,其公子庆忌闻讯逃到艾城(今江西九江),伺机复仇。庆忌身材魁伟,力大无比,有万夫不当之勇。阖闾闻知,忧心忡忡,问计于伍子胥。伍子胥向他推荐了要离。
要离是吴国人,伍子胥曾见他冲撞豪士椒丘,知其胆略超人。椒丘勇猛神武,据说他曾入水与水神搏斗三天三夜,被海神弄瞎了一只眼睛,人们认为他很是勇敢。椒丘本人也以此为荣,四处夸耀。要离却很鄙视他的这种做法,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说他被弄瞎眼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椒丘羞愤不已,晚上潜入要离家中行刺,却见要离的家门根本没有上锁,要离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他刚要下手,要离却突然睁开眼,指斥椒丘有“三不肖”:一是当众被羞,不敢作答;二是偷入他人宅户,有袭人之心;三是用剑逼人,非君子所为。椒丘自愧不如,撞墙自杀。
阖闾闻知大喜,令伍子胥召来要离,一见要离身材矮小,弱不胜衣,容貌猥琐,大失所望。伍子胥却极力向其推荐。要离见阖闾犹豫,也毛遂自荐,说自己务要刺杀庆忌方回。阖闾这才释怀。
要离深知庆忌力大无比,又防卫森严,只能设法靠近行刺。为取得庆忌信任,就与伍子胥、阖闾商议,上演了一场苦肉计。阖闾以要离违反王令为由,令人砍去要离右臂,系之狱中,并收治其妻子。伍子胥暗中将要离放出,吴王大怒,说要离私自逃出,要拿其妻子是问,将其妻子、儿女全部斩首示众。要离逃到庆忌所在的卫国,哭诉自己为阖闾所害,并以自己的右臂给他看,取得庆忌信任。不久,要离劝说庆忌修兵伐吴。庆忌信以为真,果真训练士兵,修建战船,三个月后起兵伐吴。此时,庆忌对要离已是须臾不离,两人同乘一条战船,行到河中,要离趁庆忌不备,以长矛刺入庆忌心窝。庆忌身躯庞大,一时不死,抓起要离双脚,头朝下置入水中,反复三次。左右兵士急忙上前,准备诛杀要离,庆忌阻止道:“勿杀要离,此乃勇士。”言毕身死。要离对兵士说:“吾杀妻子以忠于国君,非仁;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为君王自己却家破人亡,非智。”乃自刎。
伍子胥案 二(3)
这一年即阖闾元年(前514年),楚国的大夫伯嚭自楚国逃到吴国,拜见了伍子胥,请求伍子胥向吴王推荐自己。原来,楚平王病死后,太子轸继位,是为楚昭王,封囊瓦为令尹,伯嚭父亲卻宛为左尹,费无忌以恩重同执国政。费无忌嫉妒卻宛功劳超过自己,设计陷害,迫使卻宛自尽。而此前,卻宛的父亲、也就是伯嚭的祖父伯州犁也为楚王所杀。伯嚭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四处逃难,得知伍子胥在吴国为官,就逃到吴国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