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儿女风流事-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二婶在村里无人不晓,她是大城市来的,立即适应了农村生活,这个转变大家意想不到。关二叔蒙冤,关二婶也跟着“借光”了,一方面顶着精神压力,一方面操持家务顶门过日子,很难,但她特别坚强,从不叫苦。关二婶除了长得好看,性子也好,跟谁都能说上话,令人尊敬。文俊眼里,盛丰大队只有她最适合当妇女主任,就怕她不愿意干。
清晨,文俊连早饭也没顾得上吃,赶紧去找关二婶商量。他是个急性子,事情不马上落实,寝食难安。
“哎呀,真是有福不用忙,没福跑断肠!二婶儿,你做的小米干饭真香啊!”文俊迈进关家门槛,正好赶上吃饭,他没客气,坐在桌边盛了一碗,消消停停吃上了。
王丁香笑了:“妈的,嘴巴摸石灰——白吃!是不是又来劝你二叔当电工?”
文俊回答:“这回您可失算了。我是来请您当大队妇女主任的。”
关家去年还是六口人,后来长女关芬嫁到了外村,长子关东当兵去了,现在剩下四口人:关绍辉和王丁香夫妻,还有关荣和关北姐弟俩。关荣今年二十岁,在生产队是一线妇女。关北今年十二岁,念小学。
“妈,好好干,将来当部长。”关北只知道升官好,见文俊来请母亲上任,立即喜形于色,放下饭碗拍巴掌。
王丁香说:“傻小子,妈哪有那个能耐?”
聊了一会儿,王丁香跟关绍辉一样,还是拒绝。文俊这回势在必得,于是大讲其理,什么没有女娲就没有新天地;什么没有新妇女就没有新中国;什么没有关二婶儿正黄四屯就没有好妇女等等,把关家几口人闹得直喷饭。
王丁香说:“孩子,二婶儿明白你的盛情。可我心里还搁着点事儿,你看,你二叔以前那件事情算是清楚了,问题是生产队里的那些陈欠怎么算?两千来块啊!这些年压得我们都喘不过气儿来。关东越来越大了,关北也在长大,早晚也得娶媳妇不是?可姑娘一听男方家里有这老些陈欠,谁愿意给呀?”
文俊说:“这事儿还真是个大事儿。不过我想应该能解决,我回去跟老书记汇报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意见。”
离开关家,文俊到了大队部,发现只有新上任的会计刘大江一个人在,就打听文书记去哪儿了。刘大江说他去公社开会了。文俊点点头,坐下来耐心等待。
临近中午,文书记急匆匆地回来了,脸色不太好看。文俊估计老书记遇到什么烦心事,一打听,果不其然。原来马富贵走马上任,担任公社副书记,他立即召开干部会,就像古时中了状元那样夸夸官,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高升了。散会后,他把文尚义留下来单独交代一件事,准备把自己的表弟王光亮安排在盛丰大队当电工,这家伙办事效率够快的,不出老书记所料。
文尚义早有心理准备,于是婉言拒绝。马富贵并没生气,一改往日严肃面孔,和颜悦色地商量起来,说他表弟在光辉大队也是电工,业务熟练,有事业心,非常适合当大队电工。文尚义经不住软磨硬泡,就暂时答应给他表弟三个月的试用期,表现不好就走人。其实,如果王光亮来了,以后想撵走就不容易了,老书记明白这个,尽管如鲠在喉,也只好妥协——顶头上司的面子还得照顾。
关于王丁香提到的“陈欠”问题,文尚义倒是没有为难,立即交代刘大江办理此事,两千块钱给免去一千五百块。为了考虑影响,免得有人说闲话,文尚义给关东家设置一个前提:义务植树一千五百棵。树苗免费供应,在西沟子育林基地自己去挖,然后栽在田间的防护林里,那是前几年上级组织乡亲们栽下的著名“东北防护林”,成活率在七成以上,新树正好可以补上死树。
这个办法不错,减去了沉重的负担,关家齐声欢呼,剩下那点陈欠一年就可以还清,以后可以过着轻轻松松的日子。清明之前,他们全家出动,开始植树造林。文俊和孙猴子两家人也来帮忙。中学的那吉庆老师和周跃进等同学也利用星期日帮助干一天,不超过五天就圆满完成任务。
最后那天,王丁香杀了两只小鸡,摆了两桌酒菜犒赏大家,然后兴高采烈去大队上任。
第107章 文英离婚
今年春季特别适宜播种,一连十天风和日丽,等乡亲们种完大田,接着细雨绵绵,一场透雨下了两天两夜。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了好开头,丰收已经定局一半,人们的脸上又露出笑容。
大队干部基本配齐了,也该各司其职,抓生产的,搞宣传的,整理账目的,忙得不亦乐乎,偏偏文俊比较清闲。可能乡亲们只顾忙农时,没工夫发生矛盾,他这个治保主任自然就没事干了,文书记只好让他下去了解畜牧业和林业情况。这个难不住本乡本土的小聪明,他原先就知道一些,再看看账本里的记录,然后在村里村外走几圈就基本了然于胸。
不过,作为治保主任,文俊觉得抓这些好像跑偏了,他就想干点本职工作。有些事情往往很矛盾,领导没有不大讲“希望一方平安”的;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成年累月一点事情没有,有关干部也就失业了。文俊血气方刚,急于干出点成绩,以便赢得大家的认可,就希望村里出点需要调解的事情,那时他可以夸夸其谈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盼星星盼月亮,“买卖”终于开张了,村里果然发生一件大事——两口子离婚,不过,文俊没高兴起来,差点哭了,原来离婚者不是别人,是他的姐姐文英和姐夫赵连城。这下可愁坏了这位想烧三把火的新官。
文英自从跟赵连城结婚,两口子开始还算和气,谁知没超过半年便出现感情危机,问题出在赵连城身上。
赵连城这个人挺活跃的,今年冬天跟张红脸组织排练秧歌,结果跟村里一位爱好浪秧歌的姑娘勾搭上了。真是冤家路窄,那位姑娘就是常鬼子的妹妹,叫常贵花,今年二十二岁。
家里同辈中,常贵花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不过都已经结婚成家,而且分出去了,只剩下她这个老闺女陪同父母过日子。常贵花长得不丑不俊,如果陌生人看几眼能记住点什么,那就是她的黝黑皮肤。从十五六岁懂得爱美那天起,常贵花就抱怨父母为什么不把她变得白白净净。她长成了大姑娘,开始在意婚恋这件事,见皮肤颜色已经定型,没法改变,愁得时常暗自抹泪。
常贵花二十岁那年,有一次,大白梨回婆家要一碗大酱,见小姑子一个人在家哭泣,就打听怎么回事。常贵花一开始没好意思说,后来经不住嫂子追问,就道出心中的忧虑:她这么黑,怕没有好小伙子要。
大白梨一听就笑了:“傻妹妹,你真是什么也不懂。这女人啊,不见得长得花容月貌就能吸引人,知道不?”
常贵花疑惑地望着大白梨:“什么意思?”
大白梨是干什么的?村里第一风骚娘们,对男女风情自然体验最深,也研究得很透,于是面授机宜,如数家珍地讲着如何吸引男人的招法,有些话语极其露骨,甚至比较下流,直说得小姑子春心荡漾,面红耳赤。
“哎呀!嫂子,你都说些什么呢?”常贵花心里喜欢听,面上却假意拒绝。
临走,大白梨冲着小姑子挤挤眼:“好不容易当回女人,可不要白活吆!年轻不美,到老后悔;花无百日红,人无百年好,抓紧哪!”
大白梨虽然经常搞破鞋,却不像公安局布告上说的那样:“该女为了与某男达到长期通奸之目的,竟然谋害亲夫。。。。。。”她对常鬼子始终不错,虽然移情别恋,过日子却是一心,把家里家外收拾得井然有序。她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孝敬公婆,做点好吃的就送来,对小姑子自然也很好。因此,尽管常家老少都清楚她不正经,却没人计较,只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大家一直和睦相处。
这次大白梨说的话,常贵花不但没觉得过格,反而认为嫂子贴心。晚上,她没睡好觉,一直琢磨嫂子的那套理论,除了心跳,就是暗自发问:这能管用吗?白天,屋里剩下自己时,常贵花就对着镜子练习使媚眼。练了几天,觉得差不多了,她想出去试一试。
问题是找谁试呢?这天在村外,她恰巧碰见了赵老蔫,觉得这个人最合适,便主动上前搭话。她先是三扭腰肢,然后嗲声嗲气地说:“吆!这不是三哥吗?你这是去哪儿了?”
赵老蔫也是家里的老疙瘩,平时懒惰,加上蔫巴,不擅长说话,因此得名“老蔫”。他只念过三年书,学的那点知识早已就饭吃了,跟文盲差不多,至今二十五岁还没定亲。他也喜欢听故事,特别喜欢听那些天仙或者狐仙类的故事,那年夏天曾经被文俊忽悠一把。当时,他好奇地打听“世上是否真的有仙女”。文俊骗他,说有,但不是人人跟仙女有缘的,然后故意歪头端详他一会儿,说他跟仙女“绝对有缘”。赵老蔫乐得直淌哈喇子,又问在哪里能遇见仙女。文俊便附在他的耳边嘀咕一番,然后捂着嘴偷着笑去了。
晚上,赵老蔫就在村南黄泥坑的水泡子边耗上了,竟然连等一个月,有时熬到天亮才回家。结果可想而知,他根本没见到仙女下凡洗澡,“抱衣服往家跑的美事”就更别指望了。由此看来,这是个容易轻信人言的笨家伙。
赵老蔫知道自己缺点很多,没有姑娘喜欢他,因此比较自卑,走路时见到姑娘就低头,不敢看人家,担心整出个梅艳芳那样的名声,岂不是臭不可闻?今天跟常贵花碰面,仍然像受刑一般,浑身难受,巴不得及早错过去。没想到姑娘上赶着说话,这可是多年没有过的事情,他立即懵懵懂懂,竟然没敢回话。
“三哥,我跟你说话呢!咋的?妹妹不值得你搭理?”常贵花跟着又来一句,还没忘了用媚眼配合着,然后故意羞答答低下头。
“我。。。。。。”赵老蔫顿时傻眼了,浑身开始发痒。
这小子满脸通红,心想莫非常贵花相中我了?那可求之不得,于是站下聊了一会儿,还美滋滋地偷看对方几眼,然后脚跟发飘,忽忽悠悠地离去。常贵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初次得到男子的青睐,顿时有了一种胜利感。她万万没想到女人的杀伤力这么厉害,自己只不过是略施媚眼而已嘛!要是再进一步会怎样呢?
第108章 文家门风
为了引起小伙子的注意,常贵花开始学习扭秧歌,有时张红脸教她,有时就轮到赵连城。赵连城经常手把手辅导,半真半假地体贴关爱,结果把常贵花浑身沉睡的青春细胞激活了。从此,这丫头相中了赵连城,也不管人家是不是有妇之夫,只想着把他搞到手。两人想法一致,一拍即合。
如果说常贵花厚颜无耻,那么赵连城也够“非人也”的。自从有了外遇,他忽然看文英哪儿都不顺眼,从日常小事挑毛病到吵架骂人,以致大打出手,继而造谣说文英是骡子,不会生孩子,百般刁难。文英结婚一年没怀上孩子不假,但凡事都有个特殊性,孙文礼跟媳妇结婚十年才有的孙奇志,何况怀孩子是双方的事情,怪谁还不一定呢!赵连城根本没想那些,不分青红皂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反正是铁了心打算把文英踢出家门。
对于文英的家庭变故,父母自然清楚,每当女儿哭着回娘家,母亲郭金兰总是先劝上一番,然后亲自送她回去,家长嘛!哪有不希望子女和和气气过日子的?
文殿民和郭金兰夫妻对女婿赵连城极好,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亲生儿子,村里有目共睹,并传为佳话,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