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蛇传开始-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明摆着吗?程小蝶与周邦彦不过是余仇,可自己这儿……不看她,不看她。宁采臣充分享受这琼林宴的美食。
眼角微瞥,看见程小蝶一个个士子走了过去,低语着,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然后又向自己这方向轻轻一笑,随即点了点头。
她在干什么?我怎么觉得阴风阵阵,全身寒颤!
这就是她的算计?
一开始,宁采臣是担心的。现在吗?
你们这些人想灌我酒?咱可不是普通人,这剑鞘不离身,侍卫都骗得过,我就是当着你们的面往剑鞘中倒酒,你们又看得出来吗?
而程小蝶命令敞开了供应宁采臣这边的美酒,宁采臣只会偷着乐,他是来者不拒。
这么上好的御用贡酒,偷都没地方偷去,更不必说这么正大光明倒了。
不用担心宁采臣装不下。由于一早便对这大宋御宴抱了极大的期望,所以宁采臣才会在来之前,便做好了打包的准备。
没错,就是打包。
想不到吧!
而这些帮着程小蝶灌宁采臣的士子,宁采臣也没放过他们。他们桌上的美味佳肴,全让宁采臣打包了。
也就是说他们喝完酒后,就连个下酒菜也没有了。
周邦彦也是这灌酒者的一分子,手捧金盏道:“年兄,对不住了。不是学弟不仗义,实在是这阎王轿惹不起啊!”说着一饮而尽。
宁采臣拍拍他的肩,微笑着说:“没关系。其实年兄也对不起你了。”
周邦彦一愣,幻道出手。
这一盘盘的佳肴,宁采臣是整盘子的倒。同一种菜倒入同一个瓮中,绝不倒错。
等他离开,这桌案上立即得光溜溜的瓷盘,连点儿菜汤都没有。
宁采臣是对不住他。这肚子饿点还没什么,一顿两顿的不吃也饿不死人。但是这空腹喝酒,可要人命了。
不说对肠胃的伤害,单单是官家面前,这要是喝醉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是怎么回事?谁吃了我的菜?
就是怀疑宁采臣,可他身上没有任何隆起的地方,他们总不会去搜身吧!
这没了填肚子的饭菜,这酒是再也不敢敬了,除非他们想醉倒在是琼林宴上。这阎王轿虽然可怕,但是御前失仪更可怕,他们是文人,这礼教之道,随时不忘其心。
宁采臣这么简单破了自己算计?
虽然她也没看到这其他士子桌案上的菜肴怎么就没了。但是不过是菜肴罢了,有什么重要的,继续拼啊!
她简直恨入骨髓里了。
程小蝶还没想好怎么再度教训宁采臣时。
舞台中央笙歌翩跹的舞姬一曲终了,翩飞下台。
赵佶又有事要公布:“众卿家想必知道我朝至今还没有太子,朕在此宣布长子赵煊今曰起为我朝太子。”
又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
随着他的这个决定,皇子赵煊,不,是太子赵煊在宦者的引路下,来到了琼林宴,陛谢了赵佶。
咦?他身边的两人,一个是里头(宦者)打扮。另一个却是光头和尚,也是个熟人,那个武僧。
太子,做为国之储君出现在琼林宴上,这很正常。
但是,和尚……是人都知道当今官家,最不喜和尚。这种国家盛宴,怎么会有和尚出现?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赵佶便介绍说:“这位广法大师,将是太子的座师。”
更是惊人,这赵煊不仅成了太子,还弄来一个和尚老师。今天这在场的官员是被打击得不清。
正准备跟着大佬们反对时,这才发现,今天那些会反对赵佶的大佬们竟然全都缺席了。
这时候他们才明白官家是早有算计。
只有宁采臣知道,这恐怕不仅仅是官家的算计,而是大相国寺来摘胜利果实了。
宁采臣安安静静坐了下来,吃着他的菜。
面对大相国寺的突破点,宁采臣一时间也没有办法。
赵煊毕竟是他们从小养大的,已经深深刻上了他们的印记。而且如果历史没有写错话,赵佶重视亲情,远大于人们的想象。
历史上凡是攻击太子赵煊,又或者给他难堪的道士,没有一个不受到赵佶的贬谪。无论是否为有道真修。
这一点,宁采臣对他是认同的。虽然说他最后丢了江山,成了俘虏,但是也不能说这就是赵煊的责任。一年多的皇帝做的是差,但是真差到了丢江山的地步?
宁采臣不是历史专家,他是真的不知道。
他这边沉默不惹事,但是不等于成了广法大师,做了太子老师的武僧也不惹事。
“阿弥陀佛,施主就是本科状元吧!”
宁采臣翻了个白眼,不屑道:“假,假得很。咱们不是早就认识了吗?”
“哦?施主认识贫僧?”
“你!”看着他装傻的样子,宁采臣恨不能打爆他的光头。
但是宁采臣知道他不能。先不说这是琼林宴,就是赵佶本身便一直是一个一心只喜欢“和谐”,而讨厌任何暴力的人。
(未完待续)
第327章、引来一下
宁采臣相信对赵佶深有研究的他们,如果自己出手,他绝对不会还手,而是任宁采臣撕打。
他绝对可以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历史上他们便是这样拖臭的道门,拖垮的道门。
赵佶本姓如此,你们这些道士却得理不饶人。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赵佶能不反感?
就是你们能教朕长生,也不能毁了朕这天下安定团结和谐的局面。更不用说,你们还教不了。
不过宁采臣现在的身份是什么?是文人。谁说这文人就一定打打杀杀的吗?不,骂人不带脏字的才是文人。
而宁采臣无须骂人不带脏字,他们了解赵佶。宁采臣就一点儿不知道吗?
这武僧,好吧!就算是叫广法吧!
这广法主动送上门来,宁采臣还客气什么。故意皱眉道:“我认识的广法是一个护寺的武僧。大师准备教太子什么?刀枪棍棒吗?”
然后又恍然大悟,对赵佶道:“陛下圣明,知我朝百姓体弱,推广武术强身,从太子做起。实在是英明之主!”说完长拜于地。
“你!”广法又惊又怒。
他会找宁采臣麻烦,还是因为老和尚的陨落。
一尊罗汉就这么陨落了,哪儿会这么容易便算了。
至于他们利用宁采臣,怕大功让宁采臣抢去了什么的……这些不过是浮云。
我等为了我佛门振兴,舍去了这么多。你一小小凡人为我等利用,本就是天大的造化,是有功德的。可你竟然不知好歹,贪心不足,这本就是你的错。
因为你的错,使得我佛门罗汉陨落,这自然更是大过一件。
可你这凡人不仅不好好认罪,还敢反抗。仗的谁的势?城隍之位吗?
真是无知。我佛门大贤地藏王菩萨在,你一小小城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只是现在赵佶接了口,广法不得不退下。
赵佶阴沉着脸:“皇儿,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刚颂了禁武令,便出宁多吉龙古那档事。
好吧!多吉龙古是外邦友人,是来为太后祈福祝寿的,不能伤了友邦这份“赤诚之心”,这事就这么算了。
可是朕刚刚才因为写了歌颂武者的书,训斥了自己的状元,你这就跑出个武僧来,是怎么回事?
虽说功大莫过于救驾,但是你是朕的儿子。你怎么能和朕对着干呢?
“父皇,这事儿臣也不清楚。”赵煊回说。
广法立即奏道:“启禀陛下,我佛门是导人向善的。虽有怒目金刚,但也只是修真不同法门,称不‘武’字。”
赵佶这才点点头说:“到底是西方来教,修炼也不大气,弄得与武似的,害得状元误会。”
赵佶对这事定了调子。今曰一切尽在掌握,他也不想让这事坏了自己的兴致。
大相国寺已经进入到朝堂,宁采臣也没有再嘲讽了他的心思。嘲讽又怎样?
就是搬走了这广法,大相国寺很容易便能推出另一个人来。又有何用?
宁采臣安心享用这美酒佳肴。有这么个有法力的和尚在,宁采臣的小动作,也就不再再搞。
只有那些没有吃食的进士们,看着宁采臣的佳肴,眼睛都绿了。
即便他们没想到宁采臣搞的鬼,但是有程小蝶在。别说是这本就是宁采臣干的,就是不是,他也会这么引导。
突然,宁采臣发现自己桌子上的菜在消失,从自己这儿消失,在其他士子那儿出现。
宁采臣一看,正是广法在施法。
浩然之气。
如果想交好其他士子,宁采臣早自己做了,哪儿还等得到广法做这好人。
宁采臣是想的明白,想救这大宋,他实在是没有体制内改革的本事。
因为赵佶就是这么一个享乐主义者,不经历天大的变化,他是不会改变的。
本来上一次是极好的机会,但是却让大相国寺截了胡。其实现在想想,就是自己成功了,成了他的救命恩人又怎么样。
面对这么一个连臣子盗卖保护自己禁军武备都不在意的人,想打动他,真的很难。更不必说增加武备了。
而且宁采臣也仔细想过了,如果让自己一边与朝堂众人勾心斗角,一边却能发展武备。他没有这样的信心,也不觉得可以瞒过完善大宋体制下的监视。军队战力提升了,朝堂上却没人知道。
宁采臣做不到,这太复杂太难。
一个不好,便会成为造反的罪证。
所以,宁采臣只有一个选择,梁山。
在宋金战场上,突然出现一支精锐军队,这便够了。
大宋的军力也不弱,否则金人也不会屡屡败在南宋手上了。
梁山军便是改变这改变历史的节点。甚至宁采臣都有出动阴军的想法,当然这是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
有了这样的觉悟。这些十几年后极有可能成为俘虏的同僚们,宁采臣自然也就不是那么在意了。
在梁山他便想明白了,既然人心上斗不过,那便发展实力,以强大的实力完推。
谁说历史不能改变?只是当权者的宣传罢了。
就是有什么伦理问题,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完全是自己的那个世界,又有什么问题。
比如这个想做人情,想害自己出丑的和尚。不给面子,一点儿都不给。
突然,广法盘膝坐在了地上,一脸肃穆,直唱佛经。
赵佶当时就不喜了,拂袖而去。
唉!这也不怪和尚,任谁移来了这汴京城的冤魂怨气,他一个和尚还想挥手便散了,他以为他是佛祖。
他这算幸运的了,不是有赵官家这位皇帝在这儿镇着,宁采臣都有引动此地龙脉,好好教训他的意思。
可惜浩然之气虽然为人道奖励,但是有真龙天子在,他这龙气还真不好调。
这大概便是气之本源吧!面对赵佶这样龙气掌管者,龙气也就动不了了。
不过动不了龙气,宁采臣可是有神职的,外面这么少冤魂之气,弄进来压在广法头上,这还难不倒他。这毕竟本身便是神的力量。
至于惹恼赵佶,这个是附赠,绝非宁采臣的本意。
与此同时,汴京城隍庙。“王爷(京师城隍王爵),这宁城隍太过份了,一声招呼不打,便把这冤气怨气弄到城中来。”
汴京城隍却一瞪眼说:“打什么招呼?是这新科状元,你我惹得?还是这大相国寺的和尚惹得?”
嘶…这还真是个问题。
“所以,你我全当不知道。你看,这样多好。无数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