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42部分

台湾娱乐1971(1-640)-第42部分

小说: 台湾娱乐1971(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以证明!”
    “我可以证明!”
    “……”
    司马翎、诸葛青云、李费蒙等人纷纷举手。
正文 064【搜神记问世】
    看着台湾武侠界的几个大腕相继举手力挺王梓钧,一些二三流的小作者又是佩服、又是嫉妒,特别是看过《大唐双龙传》的,早已经认可了他的实力。
    “我也可以证明。”这次发话的却是金庸,“协会筹建之初,上官鼎他们就给我寄了草案来,说是一个叫王梓钧的小兄弟写的,让我看看有什么疏漏没有。我看了策划书后,感到非常的惊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协会让我看到了武侠复兴的希望。众所周知,香港的武侠界已经开始凋零了,许多老作者转行去做编剧,去做出版,去做官员……其实从很大程度来说,是因为写小说收益太慢,花得心思却多。而新晋作者想要成名,却缺乏一个有力的平台。我们这个协会除了帮会员推广其作品外,还会定期开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培养、交流协作技巧……我看好协会的发展前景。”
    金庸作为香港武侠界的泰斗,他一开口,河梦生立即不敢多言了。
    却听记者席上一人发问:“既然金庸先生如此看好这个协会,为什么只担任荣誉理事长呢,这个职务似乎没有任何权利啊!是不是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必须是台湾人?”
    刘兆玄云淡风轻地站在主席台上,心中却直想骂娘,刚刚跑出来一个三流作家捣乱,现在又是记者挑刺,看来香港那边有些人对协会的人员安排很不满啊。
    金庸笑笑说:“这点你可别乱说。上官鼎他们邀请我的时候,就是提出让我做理事长,是我自己拒绝的。做一个协会的管事人,其实是很累人的,做一个名誉理事长多好,既有面子又得清闲,哈哈哈。”
    那记者见金庸不配合,又问倪匡道:“倪先生,作为香港武侠小说名家,为什么你这次连常任理事都没有担任,只做了一个普通会员呢?”
    “我可不是武侠名家,你说我是科幻名家或许我还会承认。”倪匡不耐烦道,“我同时给十多家杂志写稿,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哪有时间帮别人理事?”
    “哈哈哈……”听着倪匡调侃的话语,会场里一片笑声。
    王梓钧亦轻轻地鼓掌,总算见识到这位牛人的风范了,不愧是在厕所里写过“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妙人。这位爷连喜欢收集舒淇裸。照的爱好都敢自爆,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特别是他码字平均时速4500字,最高时速可达8000多字,同时在十多家杂志连载小说,王梓钧都怀疑倪匡是不是也是穿越人士。
    目前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香港的一部分作者和媒体不满协会中香港人席位太少,故意找茬抬杠。只是他们没想到,作为香港名人的金庸和倪匡居然帮“外人”说话。很快的,许多人都将目光转向了梁羽生,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梁羽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文字工作者投入到武侠小说创作的行列,让香港的武侠小说能够兴旺起来。”
    这话说得有水平,想表达的意思都说清楚了,却又谁都没得罪。
    刘兆玄见香港的媒体不再继续发难了,这才说道:“下面我宣布协会的会徽和会刊!请会徽的设计者柳丁南上台领奖。”
    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欢呼雀跃着冲上台去。
    柳丁南是一个高中生,自小喜欢看武侠小说,自从在杂志上看到武侠协会的征集令后,他就一直在绞尽脑汁地设计会徽,然后没报任何希望地将自己的设计寄出去,想不到居然采纳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会徽是草书的“武侠”二字,难能可贵的是,他居然将这两个字模拟成两个在比武的人,一个拖掌,一个抱拳,有那么一丝仁的意味在里边。
    似乎是为了平息香港作家的怨气,这次的奖品由金庸和梁羽生来颁发,后面其他的步骤也偏向于香港这边。
    柳丁南激动地从两位大师手中接过奖品,下来之后,五千元现金他直接放进裤兜里看也没看,而是很快地拆开协会会刊《武魂》的创刊号。
    “好厚啊!”这是柳丁南拿到会刊的第一反应,这本杂志就像一本书一样,是普通杂志厚度的数倍。
    封面是精致铜版彩画,是高山流水的中国水墨风格,隐约中,可以看到一个剑客在官道上策马奔行。
    《武魂》:创刊号·特别版。
    柳丁南看着上面几个字脸上一笑,原来是特别版,看来只有这一期杂志才会这么厚。
    翻开扉页,柳丁南看到上面港台地区20个名家的签名一阵激动,这世界上只此一本啊,十年之后拿去拍卖,恐怕能换一栋房子。
    ……
    与柳丁南一样,此时台湾无数的武侠迷都将那超厚的《武魂》拿到手。只不过他们手里扉页的签名是印刷的,而柳丁南的却是手写的。
    卷首是金庸的一篇文章,大致是阐述武侠的意义,跟他在会上发言的意思大同小异。接着是刊登的武侠协会成立的消息,详细介绍了20名武侠名家的基本信息。
    再翻到后面,许多人都看出这本杂志的与众不同来,后面的大部分内容居然不是小说连载,而是武侠评论、技法探讨等。那些评论甚至引经据典地探讨小李飞刀和楚留香谁更厉害;煞有介事分析不同小说里女主角的美貌和智商指数。另外还有一些小品文,比如爆料某作家的窘事等等。
    这些新奇的内容让许多武侠迷大呼过瘾,他们从来没想过这种平时和朋友讨论的话题,居然还可以上杂志。当看到杂志上的征稿启事时,许多人都有了提笔的冲动。
    咦,这是什么?
    放到后面,却是杂志设置的一个栏目,叫做新人新作,旨在推广新晋作家,能在这个版块刊登作品的作家,其已经发表的武侠作品不得超过三部。
    《搜神记》——孔宣上古神侠小说力作!
    一个骑着白龙鹿,腰上悬着一把断剑,在风中横吹竹笛的少年,从山涧一跃而过,说不出的潇洒。
    而图画的旁边居然还有人物介绍。
    拓拔野:又名公孙轩辕、公孙青阳、缚天赐……
    ——————
    用了四年多的电脑在上个月烧坏电源后,显示器再次调皮,先传这些,维修人员马上上门了。
正文 065【汉麟出版社】
    火鸟电影公司。
    平鑫涛走进琼瑶的办公室,扬了扬手中的《武魂》杂志,笑道:“阿喆,给你看一个有趣的东西。”
    “又要出什么文学杂志吗?”琼瑶问道,平鑫涛的皇冠出版社准备出杂志的时候,都会来找她商量的。
    琼瑶今年33岁,1米65的个子,外形丰腴而温婉,是个不折不扣的成熟美女。而眼前这个平鑫涛,则是她未来的丈夫,此时半公开的地下情人,她为了这个男人还要当八年的小三。
    平鑫涛将杂志递过去说:“这本杂志在台湾已经卖疯了,听说香港那边也在准备拿刊号。杂志的内容设置很有意思,值得我们借鉴。”
    “哦?”琼瑶听他这么一说,倒是来了兴趣。平鑫涛做杂志这么多年,眼光还是很毒辣的,既然他都称赞,那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杂志入手,琼瑶首先感到的还是其重量。平鑫涛笑道:“这是创刊特别版,最后面整整五万字都是在连载一部小说。”
    琼瑶看了下定价,居然是6元钱,惊讶道:“好贵,不会以后还是这个价格吧。”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它值这个价。”平鑫涛说道,“你看一下它的出版社,汉麟出版社,看来这一行又要多一个竞争对手了。”
    琼瑶开始翻阅《武魂》,她与普通读者当然不一样,首先看的不是内容而是版权页,看出版社和主编这些。
    主编于东楼?这人是谁!
    接着又扫了一眼目录页,琼瑶终于明白平鑫涛的意思,从它的版块划分来看,其定位直接是武侠界的领头人,而且内容亲和力极强,很能与读者互动。
    一路看下来,作为半个武侠迷的琼瑶都忍不住要去给这本杂志投稿了。
    平鑫涛问道:“你觉得我们的《皇冠》是不是应该来一次大改版?”
    《皇冠》杂志借着连载琼瑶的小说,现在已经成了台湾言情类文学杂志的老大了,平鑫涛此言,是要学《武魂》那样,把自己摆到文学杂志武林盟主的位置。
    “我看可以试试。”琼瑶点头说。
    “我也觉得可行,我先去构想一下改版的内容,明天我们再碰头商量。”平鑫涛说完在琼瑶脸上亲了一下,满脸兴奋地离开。
    琼瑶仔细地阅读过来,终于到了最后的《搜神记》部分。神侠小说这一概念让琼瑶愣了一下,而那副彩色插话也勾起她阅读的欲望。再次翻开一页,却是金庸写的一篇书评,从文学和创新的角度将这本书夸得天上才有地上全无。
    再翻一页,居然还不是正文,而是诸葛青云写的书评,直接把《搜神记》与《蜀山剑侠传》相比较,深度剖析里面人物的性格,这让琼瑶愈发对这本小说好奇。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
    开篇的《刹那芳华曲》就将爱使用排比句的琼瑶震住,她实在无法想象一本武侠小说居然以这么古典的诗词开始。
    琼瑶渐渐地入迷,被里面新奇的上古世界所吸引,不知不觉就将五万字看完,终于明白了追看小说的痛苦。等翻到最后一页,居然是作者介绍。
    孔宣:男,18岁,原名王梓钧……
    琼瑶瞪大了眼珠子,她没想到这小说的作者居然是王梓钧!她可是王梓钧的忠实歌迷啊。
    看着简介旁边负载的作者生活照,琼瑶不禁想起自己小说《烟雨朦胧》中的何书桓,要是王梓钧能再大几岁就好了,几年前的电影版就可以让他来做男主角。那英俊的外貌、过人的才华和优雅的气质,完全就是她小说里的人物。
    想到这里,琼瑶愈发打定了要请王梓钧来拍戏的念头。
    ……
    “台北武林大会,上官鼎夺取盟主之位!”
    “群雄论剑台湾,武坛再起风云!”
    “武侠的复兴——论亚洲武侠文化发展研究会成立意义。”
    “……”
    此时距离武侠协会成立已经过去三天,武侠作为港台地区的华人特色文化,经过数十家媒体的报道,武侠协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连只看言情小说的人,也大都知道了武侠协会的存在。
    而相应的,则是《武魂》的热卖,短短三天销售量达到了10万册,这让王梓钧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在住院的时候,王梓钧便给了于东楼三十万元,用来组建出版社和招人办杂志。现在《武魂》名义上属于协会,但六成利润归汉麟出版社所有,四成上交协会作为活动经费。即便如此,这一期杂志也已经将出版社的投资全都赚回来了,看来做出版做好了也是暴利啊。
    牯岭街三福公寓楼下,汉麟出版社。
    四个年轻人喜滋滋地拿着刚发的奖金,他们都是暑假里被于东楼聘来的大学生。来了之后要在20天以内抢赶一本精美的创刊杂志出来,实在有够呛,大家连续半个月加班,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要不是于东楼许诺高额奖金,他们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