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石康文集 >

第95部分

石康文集-第95部分

小说: 石康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柏拉图是西方理性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始终认为,他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记述〃不是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柏拉图:《谛美斯篇及其他评论》,企鹅书局古典丛书,1977年伦敦版,第39页)。不仅如此,柏拉图还在公元4世纪初写道,他对亚特兰蒂斯的记述,其材料来自一位埃及祭司,那位祭司讲到了人类文明曾一次次地被大洪水毁灭。提到希腊人时,他说:
  你们的头脑太年轻了……你们没有年深日久的知识。(但是)我们这里的传说却最为古老……从远古的时候起,我们的神庙就保存了一部文字记载,上面记录了我们听说的重大的辉煌成就,记录了著名的事件,无论它们是出现在你们居住的地方,还是出现在其他的地方,都应有尽有。至于你们和其他的人、文字以及文明的其他必然产物,则只是在周期性大洪水退去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大洪水吞没了一切,惟有文盲和没文化的人才能幸存。因此,你们不得不像儿童那样从头再来。对我们这里发生的事情,对你们自己早先发生过的事情,你们一无所知。那位祭司接着说,几千年以前,
  在那个被你们叫作〃赫克勒斯之柱〃的海峡对面有个岛,它比利比亚和小亚细亚加在一起还要大。当年,旅行者可以从那个岛去其他的岛,从那些岛便可以去对面的那片大陆,它被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包围着。在这个亚特兰蒂斯岛上,曾有一个由国王们治理的强大而非凡的王朝……他们的财富比以前任何王朝的都多,其后的王朝也都无法企及。他们拥有所需的一切。他们国力强盛,因此虽说进口了许多东西,但那个岛已经能满足他们的大部分需要。岛上有丰富的矿藏,可以开采出矿石和金属。岛上的几个地方大量蕴藏着一种金属,我们今天只听说过它的名字,那就是绿铜锌(orichalc),那时它是仅次于黄金的贵金属。岛上有大量的木材供建筑使用,还有各种野生的和家养的动物,其中包括许多大象。这种动物最大,最能吃,而岛上有它们的丰富饲料,也有足够其他动物吃的东西。它们生活在沼泽、湿地、河流、高山和平原。除了这一切之外,那个岛上还盛产今天有的任何香料……那里还种庄稼……还有果树……这一切全都是那个神圣的海岛所产,那时,它还沐浴着阳光,物产丰饶。(柏拉图:《谛美斯篇及其他评论》,第35…38、137、138页)
  然而,这个乐园却并没有沐浴多久的阳光。作为对该岛居民的过失和过分炫耀物质丰富的惩罚,不久后便发生了一场〃格外剧烈的大地震和大洪水,仅仅经过可怕的一昼夜,亚特兰蒂斯岛就被海水吞没而消失了〃(同前书,第38页)。
  我对这个故事的兴趣,并不在于它对亚特兰蒂斯本身的描述。我也不相信它暗示的那个海岛的位置,即〃赫克勒斯之柱海峡对面〃。我自己的观点有大量地理考察的证据作为支持,那就是:大西洋里从来就没有过这样一块土地,那些始终想在大西洋里找到它的人,其实完全是异想天开。
  不过,我也确实看出(权威人士也很不情愿地一致承认),柏拉图的记述必定有某种事实依据。毫无疑问,他在记述中加进了自己的许多歪曲和夸大,尽管如此,他记述的毕竟还是某个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它发生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何况,我还看到了最有意义的一点:柏拉图清清楚楚地表示,对那次事件的记忆被埃及的祭司们保留了下来,被记载在了〃祭司们的著作〃里(同前书,第40页)。
  我认为,如果一种类似的记忆曾被保存在了美索不达米亚,这便更不可能是纯粹的巧合了。一种更合理得多的解释是,那同一场大灾难(无论它发生在哪里)给这两个地区都留下了传说。于是,我便再次仔细研究了那些传说。我以前已经在其中发现了索斯神和苏美尔人的月神〃辛〃之间的对应关联,因此我从中的发现并不使我惊讶:苏美尔人也像同时代的埃及人一样,不仅崇拜一位智慧的月神,而且保存着对古代一场大洪水的记录,那场洪水毁灭了一个伟大繁荣的强大社会。
  因此,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便逐步地看清了一点:〃亚特兰蒂斯〃的确就象征着那个〃假定的、尚未发现的地区〃,而惊人的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都来自于那里。我已经说过,我不相信那个地区在大西洋,甚至不相信它在大西洋附近。相反,我却衷心赞同埃莫雷教授的观点,即那个地区大致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与幼发拉底河下游之间,也许就在某个消失的群岛上,类似现代的马尔代夫那样(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马尔代夫群岛将会在今后50年之内被大海吞没);或者是在非洲之角大片未做过考古发掘的沿海地区;或者是在印度次大陆洪水肆虐的某个地区,如现代的孟加拉。柏拉图曾提到〃亚特兰蒂斯〃有大象,这就使对以上赤道地区的推测更加可信了。几千年以来,大象只生活在非洲、印度和东南亚。
  我越是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就越是感到,的确值得对这些想法做进一步的考察。为了使自己的思想适应这个任务,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以下的推测和假说:
  假定在公元前4000年早期或中期,在印度洋盆地周围的某个地方,一个技术先进的社会曾被一场大洪水毁灭。假定那是一个临海的社会。假定有些人幸免于大洪水。假定其中一些人乘船来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在那里登陆,肩负起了向那里的原始居民传播文明的使命。
  最重要的是,假定在埃及,祭司们关于那门〃神圣科学〃(摩西自幼就学习它)的传说,是为了把那些外来定居者传授的技艺和诀窍保存下来,传给后代。
  在埃及,这些传说从一开始就联系着月神索斯(在美索不达米亚则联系着月神〃辛〃)。这也许因为那些外来者本身就崇拜月亮,也许因为他们机智而冷静地有意鼓励当地人把一种事物神化,那种事物虽然非常引人注目,也为人们熟悉,但依然令人畏惧,神秘莫测,类似星星。他们的目的毕竞是塑造和指导当地人简单野蛮的思维,因此他们便创造出了一种恒久的信仰,能经历数千年而犹存,以此作为载体,去负载他们的智慧。不然,那些智慧便会支离破碎,很容易被忘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定了一位闪光的、怪异的月亮神,而没有选择某位更抽象、更复杂,却不易见到,不那么具有实体的神明,其理由便不难理解了。
  无论怎样,早期的埃及一旦建立了对索斯的崇拜,它的祭司们便学会了外来人带来的科学技术〃诀窍〃,并且把它们制度化了。因此,可以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当时的埃及已经开始了一个使自身永恒的过程:用一些奥秘把新发现的有价值的知识裹起来,用各种礼仪约束防止外人获得这些知识,以便借助一种排外的秘密传统,使它们在开悟者当中代代相传。
  这门知识当然会使其拥有者具备控制物质世界的、前所未有的能力——至少,用外来者到来前主导埃及的幼稚文化的初级标准来看是如此。而表达这门知识的方式,也会使外行感到震惊(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建造了那些令人敬畏的宏伟建筑)。所以说,对月神的信仰如何〃发明了〃科学和魔法,并普遍控制了民众,其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样,这位月神的祭司们为什么会被看作魔法大师,也就不难理解了。
  〃自水中救起〃
  我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了几个证据,它们似乎为我以上列举的那个核心假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那个假定就是,对索斯的信仰〃负载〃并保存了一种知识和启蒙的秘密传统。这个传统是在最遥远的过去,由一些幸免于大洪水的有教养的移民开始的。在这个方面有个非常强有力的主题,其意义十分重大。
  我发现,一些线索贯穿着几乎所有的神圣文献,并把智慧和文明化英雄的其他品质与那些被〃自水中救起〃的个体反复联系在一起。
  我发现的第一件事情是,埃及人认为他们的全部知识和科学都来自索斯,并认为他制造过一场大洪水,以惩戒人类的邪恶。《亡灵书》的第175章就讲到了这个情节,其中说索斯和奥塞瑞斯共同制造了大洪水。人类在洪水后再度繁盛起来时,这两位神便相继在地球上统治。因此,当我更仔细阅读奥塞瑞斯的传说,发现他是被〃自水中救起〃的时候,便感到非常兴奋。
  普鲁塔克(Plutarch,公元46…12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译者注)对这个古埃及传说做过最充分的叙述。他说,奥塞瑞斯改造了他的臣民,向他们传授了各种有用的技能,为他们制定了第一部法典,然后离开埃及,到世界各地旅行。把文明的恩惠带给其他的民族。他从不强迫自己遇到的蛮族接受他的律法,而是说服他们,唤醒他们的理性。还有记载说,奥塞瑞斯通过由乐器伴奏的诗朗诵和歌唱去教导那些蛮族。
  但是,奥塞瑞斯不在埃及的时候,他宫廷里的72个成员和他的妻弟塞特(Set)却在密谋推翻他。他回到埃及以后,密谋者们便请他出席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精美的包金木箱,阴谋者们说,谁能恰好躺进里面,就把它送给谁作为奖励。
  奥塞瑞斯哪里知道,那个木箱就是按照他的身材做的。结果,出席宴会的宾客一一试着躺进木箱,却都没有成功。轮到这位神王的时候,他舒舒服服地躺进了箱子里。不等他从里面出来,密谋者们就冲了上去,用钉子把箱盖牢牢钉死,还用铅水封住了箱子的缝隙,不让空气透进去。接着,他们把箱子扔进了尼罗河。木箱在河上漂了一些时候,最后停在了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纸草沼泽上。
  这时,奥塞瑞斯的妻子埃瑟斯介入了。在月神索斯的帮助下,埃瑟斯用她的全部强大魔法去寻找那只木箱。她找到了木箱,把它藏在了一个秘密的地方。然而,她那个邪恶的弟弟塞特在沼泽边打猎,发现了藏木箱的地点,便打开木箱,暴跳狂怒,把奥塞瑞斯的尸体砍成了14块,并把它们分别抛到了埃及各地。
  埃瑟斯再次出发去〃救〃自己的丈夫。她用纸草做了一只小船,在外面涂上沥青和柏油,乘船在尼罗河上寻找丈夫的碎尸。找到它们以后,她又向索斯求助,他们一起念起强大的咒语,使碎尸重新连在一起,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从此以后,奥塞瑞斯依旧完好无损,安然无恙,经过复活而变成了死者之神和冥界的国王。传说中说,奥塞瑞斯有时还化成一个凡人,从冥界回到阳间。
  这个传说故事里有三个细节最使我感兴趣:第一,奥塞瑞斯统治地球的时候,他其实是一位文明传播者和立法者2第二,他曾被放进一只木箱,扔进了尼罗河;第三,埃瑟斯乘着一条涂了沥青和柏油的纸草船去拯救奥塞瑞斯的身体。
  摩西的经历和奥塞瑞斯非常相似,这再明显不过了:摩西也成了伟大的文明传播者和立法者;他也曾被抛到尼罗河上漂流,他也曾被装在一只涂了沥青和柏油的蒲草箱里;他也被一位埃及公主救了起来。
  的确,正如历史学家约瑟弗斯所记载的那样,〃摩西〃(Moses)这个名字本身的意思就是〃自水中救起〃:〃因为埃及人把水叫做'mou',把被救者叫做'eses';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