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石康文集 >

第79部分

石康文集-第79部分

小说: 石康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第Th部分的一篇叫作〃Y。ma〃的短文里,我找到了一段详细的描述,其中讲到:大祭司在所罗门圣殿里进行燔祭仪式,仪式在遮蔽约柜的一道帐慢前举行,那道帐慢是为了防止会众偷窥约柜。
  那段描述说,祭牲(无论是绵羊、山羊还是小公牛)的血被收集到一个盆里,再指定一个人〃去搅动……以防凝固〃。然后,从圣所里走出一位祭司,〃从他那里接过正被搅动的血,再回到圣所里,站到原来站的地方,向上弹血一次,向下弹血七次。〃
  这位祭司弹血时,究竟站在什么地方呢?《米什纳书》上说:他把血弹到了〃约柜对面的帐慢外面,向上一次,向下七次,其意图似乎并非上下弹血,而像在挥鞭……然后,他又向祭坛的洁净表面上弹血七次,再将余血倒出〃。
  在我看来,梅米尔·菲塞哈很可能读过《米什纳书》。作为基督徒,他本来没有理由这样做,何况在那个偏远的岛上,他也不可能读到这部书;此外,他也不懂翻译《米什纳书》的那种语言。尽管如此,他向我演示洒血仪式时,他双手的动作却的确很像在挥动鞭子。他还很有把握地说,燔祭时祭牲的血不仅要洒在祭坛的石头上,而且要洒在〃遮约柜的帐篷上〃。
  这些联系实在太密切了,根本无法忽略。我确实感到,在遥远过去当中的某个时刻,犹太人曾把一件具有重大宗教意义的东西带到了塔纳·奇克斯岛上。尽管那件东西到达该岛的推测日期与历史年代相左,但还是完全有理由假定:那件东西很可能就是约柜——梅米尔·菲塞哈对此显然深信不疑。
  
  第十章 迷宫幽魂
  在塔纳·奇克斯岛上,我和梅米尔·菲塞哈讨论时,这位老僧人谈到他那个主要观点之前曾说过一番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现在,我正在埃塞俄比亚研究所的图书馆,打算对这番话的含义做进一步的考察。
  这番话谈到了约柜进入埃塞俄比亚的路线。这位僧人说,约柜被从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偷出以后,先是被带到了埃及,后来又沿着尼罗河以及特克泽河被带到了塔纳湖。
  我在此前几个月虽然已经做过一些研究,但我现在还是明白了一点: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门涅利克一行行进路线的问题。因此,我想看看《国王的光荣》里是如何谈到这个问题的。我还想弄清书中是否存在和老僧人的那个说法相矛盾的地方,那个说法就是:约柜先是在塔纳·奇克斯岛上放了800年,然后才被送到阿克苏姆城。
  在这部伟大的史诗里,我所找到的惟一有关信息在第84章。那一章里说,门涅利克一行进入埃塞俄比亚以后,把约柜带到了一个名叫的〃德博拉·玛克姐〃的地方。奇怪的是,书中根本没有提到阿克苏姆。无论〃德博拉·玛克姐〃在什么地方,它都是约柜在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个安放地,这一点非常清楚,毫不含糊。它一下子就解决了1983年以来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史实矛盾,那就是:门涅利克完成回埃塞俄比亚之旅以后大约800年,阿克苏姆城才建成。
  我以前的几个消息来源曾告诉我,阿克苏姆是门涅利克此行的最后目的地,而约柜从一开始就被放在了阿克苏姆——这种说法当然不符合历史。可是,我现在却看到《国王的光荣》里并没有这个说法,而只是说,门涅利克一行把约柜从耶路撒冷带到了〃德博拉·玛克姐〃。
  我知道,〃德博拉〃(Debra)这个词的意思是〃山〃,而〃玛克姐〃(Makeda)则是埃塞俄比亚人的传说中示巴女王的名字。因此,〃德博拉·玛克姐〃的意思就是〃玛克姐山〃,即〃示巴女王山〃。
  在《国王的光荣》的简要描述里,我找不到任何暗示说这座〃示巴女王山〃其实就是塔纳·奇克斯岛。不过,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也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它不可能就是这个岛。
  为寻找更多线索,我参阅了一部权威性的塔纳湖地理考察志,那次考察是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我从中了解到,〃奇克斯〃这个名字是在比较晚近的时候才赋予这个岛的(为的是纪念一位基督教圣徒)。考察志上说:〃埃塞俄比亚皈依基督教以前,塔纳·奇克斯岛叫德博拉·瑟海尔岛。〃我立刻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个〃瑟海尔〃(Sehel)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弄清它的含义,我请教了几位当时正在图书馆里看书的学者。他们告诉我,〃瑟海尔〃是个杰泽文单词,来自动词〃宽恕〃。
  我问:〃'Debra Sehel'这个全称的正确翻译应当是'宽恕之山',我的理解对吗?〃
  〃对,〃他们回答道,〃完全正确。〃
  这实在是很有意思。我记得很清楚,在沃尔夫拉姆·冯·埃森巴赫的《帕西法尔》中,圣杯城堡(以及圣杯圣殿)的位置就在〃Munsalvaesche〃(拯救之山——译者注)。对这个字的确切解释曾有过一番争论,不过,不止一位沃尔夫拉姆研究专家都认为,这个字的背后就是〃《圣经》里说的Mons Salvationis,即救赎之山〃。
  毫无疑问,〃宽恕〃和〃救赎〃在意义上是相连的,因为从宗教意义上说,要获得〃拯救〃,必先要得到〃宽恕〃。何况,《旧约·诗篇》第130篇里还有这样的话:〃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思。〃(第3节和第7节)
  〃救恩〃(redemption)当然是〃救赎〃(salvation)的近义字。因此,我便不禁想弄清一点:沃尔夫拉姆笔下的〃救赎之山〃,是否可能以某种方式与埃塞俄比亚的〃宽恕之山〃有关——而它现在的名字就是〃塔纳·奇克斯〃。
  我完全明白,这种推测只能是尝试性的,而从〃Debra Sehel〃到〃Munsalvaesche〃,其实还是个大胆的飞跃。尽管如此,多次研读《帕西法尔》以后,我还是几乎无法忘记其中的一个情节:神秘的圣杯圣殿(〃光滑圆浑,像是车床加工出来的一样〃)坐落在一个湖上,并且很可能是在湖中的一个岛上。
  埃塞俄比亚的东正教和法拉沙人的祭祀场所,传统上都是圆形的,这似乎也并非毫无关联。圣殿骑士教建造的绝大多数教堂(包括一些至今犹存的教堂,例如伦敦舰队街的那座12世纪圣殿教堂),都是圆形的。因此,我感到这一切之间都存在着关联,完全忽视这种关联是不明智的(同样,如果过分强调这种关联,也是不明智的)。
  同时,我还要考虑另外一个比较确凿的联系,即〃德博拉·瑟海尔〃和〃德博拉·玛克姐〃之间的联系。塔纳·奇克斯(岛)以前的那个名字已经表明,埃塞俄比亚的岛屿名都有〃德博拉〃(Debra)这个前缀(意思是〃山〃)。塔纳·奇克斯岛仿佛就是一座从湖面上高耸起来的山峰,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它也的确酷似一座山。这当然不能证明,《国王的光荣》说约柜被带到示巴女王山,指的就一定是'德博拉·瑟海尔〃。但我还是认为,它至少认为这个岛有可能成为约柜的安放地。
  证明了这一点之后,我便继续考虑门涅利克一行的行进路线问题。我以前一直假定他们是乘船而行——即从埃宗格倍尔的所罗门港(即现在阿拉伯湾的埃拉特港),沿红海到达埃塞俄比亚沿岸。现在,我研读了图书馆员为我提供的《国王的光荣》,发现我以前的假设完全错了。门涅利克从耶路撒冷开始的长途旅行,始终有一个大篷车队,并且完全是走陆路。
  不过,他们的陆路之旅到底是怎么走的呢?
  描述他们这次艰辛跋涉时,《国王的光荣》使用了讲述想象传说的方式,讲得如梦似幻,充满奇迹,超脱现实,其中很难找到可以辨识的地名和地理特征。尽管如此,其中还是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具体细节。
  离开耶路撒冷以后,这些旅人先到了加沙(在以色列的地中海沿岸,那里至今还有一座同名的城市)。从加沙开始,他们可能沿着著名的传统商旅之路,穿过西奈半岛北缘,进入埃及,不久便来到了一条大河前面。〃我们下车吧,〃他们在此处说道,〃因为我们已经见到了埃塞俄比亚的河。眼前就是特克泽河,它从埃塞俄比亚流出,浇灌着埃及的河谷。〃
  从这段文字看,门涅利克一行说这些话时显然还在〃埃及的河谷〃,并且很可能就在现代开罗城以南不远的地方。因此,他们下车的那条河只能是尼罗河。但令人吃惊的却是,他们立刻就认出这条河是特克泽河,而塔纳·奇克斯岛上的那位僧人也曾对我提起过埃塞俄比亚的这条河。
  我从图书馆员那里借来了地图,用手指追踪着特克泽河的流程。我发现,这条河起源于阿比西尼亚中央高原,源头离古城拉利贝拉不远。它从那里向西北蜿蜒,穿过希缅山区,与苏丹的阿特巴拉河汇合。最后,在现代喀土穆城以北数百英里的地方,特克泽河汇入了尼罗河,喀土穆位于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的交汇处。
  看着地图,我立即发现了另外两个情况:第一,从埃塞俄比亚人的角度看,尼罗河很容易被看作特克泽河的延伸;第二,当年那个运载着约柜的大篷车队先沿着尼罗河、然后沿着特克泽河去埃塞俄比亚,这是一条很合理的行进路线。还有一条路要向南方走得更远,穿过苏丹的恶劣沙漠,走到两条尼罗河交汇的地方,然后沿着青尼罗河进入埃塞俄比亚高原。不过,由于青尼罗河先要向南绕一个大弯,再回头向北流向塔纳湖,这就会给门涅利克一行增加一大段不必要的跋涉。相比之下,沿特克泽河走的路线则很可能会能使他们少走数千英里。
  地图还清晰地表明了另外一个情况:一群旅人如果沿着特克泽河,朝它的源头走,那么,在他们的旅途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就会到达一个地方,它距离塔纳湖东岸不到70英里。而塔纳·奇克斯岛也离塔纳湖东岸不远。这样一来,说该岛是约柜在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个安放地,这个传说便毫不神秘了——门涅利克一行当年若环顾四周,为约柜寻找一个安全隐蔽的安放地,那么,塔纳·奇克斯岛的确就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三人同舟
  第二天早晨,理查德·潘克赫斯特和我去了济瓦伊湖。陪我们去的是我的老友约翰尼斯·伯哈努,他是国营〃全国旅游联合公司〃(NTO)的总经理。快到清晨6点时,我们三人在NTO办公室门前会面。
  约翰尼斯考虑得很周到,已经准备好了一辆〃丰田〃越野车和司机。20分钟以后,我们已经离开了亚的斯亚贝巴的贫民窟和摩天楼,沿着宽敞的公路向南驱车前进,穿过〃德博拉·泽特〃镇,进入了大裂谷的中心地带。
  不算人工建造的〃科卡〃水库,济瓦伊湖是埃塞俄比亚沿大裂谷的几个湖泊中最北面的一个。它的湖面大约有200平方英里,湖水最深达到15英尺左右。湖面呈椭圆形,湖中分布着许多小岛,湖岸的沼泽地生满了芦苇,是鹳鸟、鹈鹕、野鸭、野鹅和鱼鹰的理想栖息地——也是大群河马的理想栖息地。
  我们从亚的斯亚贝巴开车两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它是济瓦伊湖南岸的一个小码头。这里有人告诉我们,渔业部拥有并经营着几条船,其中的一条肯定会以最低的租金提供给我们使用。不过,所有的大船都已经下湖捕鱼去了,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只有一艘小摩托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