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的青春雪克-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老大娘一看见许凤,都亲热地围上去问长问短,浇园的老大伯忙打上一斗子井拔凉水,许凤他们围在井边喝了个够。老乡们一听说他们两三天没吃饭,纷纷拿出带着的干粮,追着往他们的手里塞,非叫他们吃了不可。许凤他们推辞不过,便接了坐在地上吃着。大伯大娘们围了一圈,诉说着这些天的遭遇。老大娘们有哭的有骂的,你拉我扯,抢着向许凤学说。许凤也不知道先听谁的好了。老大伯们也粗声粗声地插着话:
“地凭文书官凭印,咱庄稼人就凭着八路军哪!”
“甭说主力兵团啦,要是咱们朱队长活着,带着他那把子游击队,张扒灰吓死也不敢乍刺,早夹着尾巴跑了!”
一个老大娘双手扶着许凤的肩膀,像是向她恳求似地说:“凤啊,没有队伍可不行啊!光你们夹着个小包转来转去,你们再好也不治事啊!”
不知是谁在后边小声嘀咕:“一个闺女家,不中用!跟她说也白搭。”许凤急忙回头一看,见几个穿得干干净净的妇女正唧咕哩。一个老太太唉了一声,冲许凤说:“该应酬就应酬吧,有什么法?就别闹啦,也叫人们睡个安生觉儿。”
许凤听着,心里像刀扎似的,一阵阵难堪、羞愧。“一个闺女家,不中用!……”这句话老在耳边嗡嗡地响,各种想法在心里翻腾着。她再也呆不下去了,低声对坐在身边的张俊臣说:“你留下,叫乡亲们回村了解一下情况,一会儿你到集合地点去找我。”说完便带着秀芬她们向集合地点走去。走到柏树林附近,远远的看见路口有人站着。走近一看,原来是武小龙在这里等着呢。武小龙跟着许凤边走边说:“我带着同志们先到了王村那老房东家里。我寻思他家富裕,一定会有吃的。那老大婶能说会道,从前多亲热呀,想不到这次他竟说不认得我!不让我们进院,反而锁上大门走了。我只好领着大伙儿冒险到维持会吃了一顿。”
许凤看着他问道:“同志们情绪怎么样?”
武小龙说:“那不是还在吵哩!”
说着话来到大柏树林里,远远地就看见人影晃动,低语嘈嘈。近前一看,一群小伙子正指手划脚地争吵呢。黄西灵一见许凤,立刻兴冲冲地跑过来说:“许主任,我们讨论好了。
按你的主意,立刻分散隐蔽!”
“我的主意?!”许凤心里一惊,刚要说话,陈东风从身后挤出来,一拨拉黄西灵,急呼呼地说:“既然是这样,许主任!给我两个手榴弹!哪怕过刀山,下火海,我也要找到部队。就是过不去封锁钱,我也要跟鬼子拚,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
刘满仓、郎小玉也抢上前来。郎小玉一把拉住陈东风说:“同志!要干,咱们就在这一块干!”刘满仓气鼓鼓地加上一句:“谁要妥协投降,去他妈的!”
苏二营在后边叫起来:“谁说妥协!分散隐蔽嘛!还嚷这个有什么意思。”
一句话没落地,就有几个战士挪动身子,看样就要走散了。
“同志们!等一等!”许凤坚决地说了一句,就坐在身边的石供桌上。月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投射下来,照着许凤那清瘦美丽的脸庞,神气十分严峻。在她那正气凛然的目光下,大家不由得静静地坐下来。许凤对刘满仓、郎小玉、张立根问道:
“情况怎么样?”
郎小玉沉痛地说:“真想不到,区里的同志死的死,伤的伤,还有的逃亡了。我到了赵指导员家。指导员那天挂了彩,半夜爬到村里被群众抬回家去的。胡政委没有下落。”
张立根接着说:“我去找曹区长,到处打听不到踪影。到了他家,曹大嫂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我好难受,嗐!”
“县委呢?有没有消息?”许凤问。
刘满仓摇摇头说:“走了好几个村,连村干部都没影了。
问谁都说不知道。”
“垮啦!都垮啦!”不知是谁在后边小声叹息地嘟囔着。
许凤沉默地瞅着远处,坚毅地闭着嘴。人们都沉痛地低下头去。听见几个人同时发出了低微的叹气声。这时坐在大柏树后边黑影里的两个人,悄悄地立起来蹓走了。不知是谁呸了一口,人们激动地唧咕起来:
“没有办法啦,近处有家的先回家吧。”
“给我们外处的同志找个村隐蔽起来吧。”
“回家!去瞪着眼等死吗?”武小龙两手撑腰,睁圆眼向大家质问:“有种的哥们一块干!谁死谁活得跟敌人较量较量!”
“对!跟敌人拚一下,死也不能落个草鸡毛!”
几个同志都一齐嚷起来。
这时黄西灵立起来指手划脚地说:“大队很多同志牺牲啦,萧大队副在王村被敌人俘掳去了,周政委从王村打到小宋村,跟军区的一部分队伍突围也没下落了。大队上什么人我们也找不到了,几百人只剩下这么几个人,还有什么用!”
许凤听着立起来,看看人们,心中非常沉重。自己是一个姑娘,能领导游击队吗?可是如果不管,任凭人们走散,这不是明看着自己的队伍瓦解吗?这样胆怯还革什么命!她一想到这里,就感到一种难堪的羞耻。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区委委员,能怕困难逃避责任吗?不!宁可在战斗中死去,决不能后退。她按一按手枪向大家说:“同志们,大家都听到了刚才讲的情况,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各自散了,那么由谁去领导群众对敌人进行斗争呢?我知道同志们一向是勇敢的,难道现在就怕死了吗?”
刘满仓向许凤立正站着一伸胳膊,好像要打冲锋似地急急地说:“不怕死!”
大家都抬起头来,睁大了眼睛看着许凤。
不知是谁小声说:“不是怕死,谁领导啊?上级党委都没有了,区委也垮啦。”
许凤严肃地握起拳头说:“不能这么说,我们不都是党的干部和战士吗?一个好战士应该勇敢地独立作战,哪怕剩下一个人也是一样。我们要用行动告诉党员和群众,区委没有垮,它在领导斗争!”
黄西灵诧异地问道:“就咱们这几个人吗?”
许凤向大家看看说:“对!就咱们,只要我们行动起来,群众就会跟着起来斗争的。我提议,现在我们就把区游击队恢复起来。”说着,望了望警备旅和二十三支队的几个同志,“希望你们几位同志留在这里参加游击队。”
这几个同志都用低低的、但是十分坚决的声音说:“好!
好!我们在一起干吧!”
“哎呀!干好干,没有政委,没有队长,谁领导的了!”苏二营嘲笑似地摊开两手向人们问。
许凤立刻冲他说:“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上级党委就会派人来的。暂时我来代理队长。谁愿意参加谁就留下来。谁要不愿意也用不着勉强,他可以走,我们也可以帮助他找个地方去藏起来。”
许凤正说着,黄西灵、苏二营转身就走,刘满仓一纵身过去,一把抓住黄西灵一只胳膊,只一拧,黄西灵嗳哟连声地蹲在地上了。刘满仓按住他说:“你他妈的想走,老子偏不叫你小子走!”武小龙过去拉开刘满仓,对他俩说:“在家藏不住了还回来,我们随时欢迎!”黄西灵立起来和苏二营灰溜溜地走了。
许凤激动地说:“这种人早点走了也好。浪头把泥沙淘净了,留下的就是金子。软骨头走了,剩下的一个个都是硬汉,我们的队伍只会更纯洁,更坚强。同志们,我们要坚持斗争,把区游击队恢复起来。除了张立根和小曼同志在村里工作,张少军同志去找县委机关以外,都参加区小队,同志们愿意不愿意?”
大家异口同声地一齐说:“愿意!”
小曼气得叫道:“为什么除了我?”
许凤没有理她,严肃地举起拳头来说:“同志们,现在我们来宣誓:‘誓死抗战到底!决不妥协投降!’”
大家也都严肃地立正了举起拳头,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宣了誓。小曼又使性子拉秀芬的胳膊,嘴里直嘟囔:“我非参加不行!”
郎小玉小声在小曼耳朵上说道:“小曼,打仗可跟咱们在儿童团那时候跳舞不一样啊,不害怕吗?”
小曼用胳膊顶了小玉一下说:“你不怕,我为什么怕,你别看不起人!”
秀芬一拉小曼:“你跟我就得了,吵什么!听凤姐讲话。”
许凤把这些天憋在心里的仇恨、羞愤和誓死战斗的决心,抑制不住地向同志们倾倒出来。大家被她的坦白、亲切的态度感动了,也都纷纷地说起心里话来。热情和友谊一交流,人们感到异常温暖,心心相向,交织成了一个血肉相连的集体。这个集体,使每个人都觉得有了依靠,有了归宿,有了希望。就好像在那严冬的早晨,你一开窗户,突然看见那枯杏枝头开满了红花。一切都生气勃勃的活起来了。开着会,刘满仓他们已取来了坚壁着的枪弹,都分配好,各自检查擦抹着。正说着话,秀芬用手推了许凤一下说:“来人了。”紧接着,一个粗壮的身影就从坟地的高坡上出现了。只见他迈着大步直向这里走来。许凤一看,就认出是张俊臣来了。走到近前一看,果然是他。大家亲热地拥上去。张俊臣一见许凤,就上前急急地说:“张扒灰从枣园回来,就满村搜人,抓住了好几个同志,正在吊打呢。今黑夜他还开大会,逼群众资敌!不干掉这地头蛇,各村都受不了啦!”
许凤严峻地朝高村方向望着,心里燃烧着仇恨的烈火。秀芬他们都用期待的眼光盯着她的脸。她突然一挥手说:“我们立刻干掉他!”
夜里,茫茫的野地静得出奇,只听到微风刮过树林和麦田的沙沙声,队员们怒火烧心,急步流星地跟着许凤,向高村奔去。
高村,张扒灰家大院里,廊檐下挂着一盏桅灯,柱子上绑着几个青年。绑着的人已被打得鼻青眼肿,脸带血痕。满院子的妇女孩子,一片哭声。张扒灰眯起眼睛坐在太师椅里,悠然自得地扇着折扇。狗腿子们不断地把群众的粮食抢来,堆在廊檐下。女人们跟在后边撕夺哭叫,被踢倒又爬起来。
“不许吵!”张扒灰吼了一声,立起来,荡着左边那只没胳膊的空袖子,伸着驴脸说:“咱们区就是我先给你们办下了良民证,让你们安居乐业过日子。你们该念我的好!你们放明白点,粮食不交不行!这不是给我戴高帽游街的时候啦!哼!五十三村还是我张家的天下!你们这班穷鬼!哭!哭吧!哭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他歪着头,指点着用得意的怪声问:“你们那共产党哪?你们那八路军哪?你们那游击队哪?怎么都不管你们啦?哈!哈!哈!……”
“游击队在这儿!”张扒灰笑声未绝,从门口传来了一句平静而又威严的回答。
张扒灰吓得浑身一颤,顺着声音看去,就见一个健壮的姑娘怒气冲冲,目光闪亮,提着手枪冲他走来。他认出了这是曾经领人斗过他的许凤。又一看,四面房上、院里都出现了好多游击队员愤怒的脸孔。他那些带枪下户抓人的狗腿子也被游击队抓住押了进来了。他刚一回身,脖子就被张俊臣那粗大的手掐住了。还没叫出声来,一把雪亮的尖刀戳进了他的心窝。
廊檐下,灯光照着许凤。她那英俊的脸上放射着坚定无畏的光辉。她向人们笑着。群众拥上去,围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