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雄人间庄子-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寤岬饺思涞陌T谡舛稳兆永铮颐敲挥懈兰淠信谎沂抡常颐灰蛭愣推渌诱绯源住N椅奘蔽蘅滩惶寤嶙拍愕墓匦挠胩郯N蚁胛沂切腋5摹!�
妻子说这些时,庄子在一边只是微微笑了笑。
〃我马上就要走了,有这半年时间相处,我已经很满足了。要知道,有些花的花期只有那么几天。〃庄子眼睁睁看着,突然鼻子一酸,眼泪落下来:〃你什么时候走?〃〃马上。〃〃那我还能见到你吗?〃〃我虽是花草精气,但已成人形,所以死后会跟人一样,有回魂一说,在我死后的第七天,你只要在我身边敲着瓦盆唱歌,我听到你的歌声便会回头看你,这便是我们今生今世的最后一眼。〃说完,妻子就毫无气息了。
庄子的妻子就这么死了。好朋友惠子听闻,前来吊丧,安抚庄子节哀顺变。庄子没理他,只在一边敲盆高歌。妻子只要求他在第七天唱歌,但庄子却足足唱了七天。
旁人见状开始胡乱猜想,指桑骂槐,传言说庄子的妻子生前对他不忠,所以她死后他才那么欢快。此时又有谁能懂得庄子的爱情?他强忍着伤心高歌,只为再看妻子一眼。
终于,在第七天,妻子出现了,她跟过去没有太大区别。看到她,庄子心态比先前平和了很多,大概是这几天的唱歌已磨尽了他的痛苦。庄子看着她的身体从脚跟开始如烟般一点点褪去,渐渐地,只剩下一张花样的脸;最后连面容也消失了,化成了一只蝴蝶,蝴蝶飞到窗帘上,庄子开了窗,蝴蝶飞了出去。
人们看到庄子抱着妻子的尸体酣然而睡,没有人知道他睡了多久,他在梦里不断发出笑声。直到有一天,女子的身体出现了尸斑;再有某一天,女子的身体开始腐烂;再后来,人们看到庄子搂着一具干瘪的骷髅。
庄子醒来那天,骷髅被风干成灰,形成一种叫做〃几〃的物种。
天空下起了零星小雨。有了水的滋养,几开始发生变化,处于陆地和水面交界处的就形成了青苔,生长在山陵高地的就变成了车前草,车前草获得粪土的滋养长成了乌足草,乌足草的根变化成土蚕,乌足草的叶子变化成蝴蝶。蝴蝶很快又变化成为虫,生活在灶下,它的名字叫灶马。灶马在一千天以后变化成为一种名字叫做干余骨的鸟,干余骨的唾沫里长出虫子斯弥,斯弥又生出蠛蠓,颐辂从蠛蠓中形成,黄从九猷中长出,蠓子则产生于萤火虫,羊奚草跟不长笋的老竹相结合又生出青宁虫,青宁虫生出豹子,豹子生出马,马生出人,人最终又归于自然。
第40节:心理暗示有积极面和消极面(1)
这是我在《庄子》里看到的最具体的一次轮回,在这样的物种起源中,我还是想到了爱情。同一物种会产生爱情,不同物种间也会产生爱情,物种进化间亦有爱情。庄子的爱情产生在不同物种间,却爱得那么深,甚至比同一物种间的爱情还要深刻。
在这一瞬间,我联想到了西方哲学家关于爱情的讨论。在柏拉图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间有段很经典的对话。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个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期间只能摘取一次,并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照着老师的话做,结果,他两手空空地走出麦田。
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摘不到,柏拉图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 沿途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但又疑心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便没有摘;等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如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没摘到。〃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就让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的树,同样只能砍一次,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照着老师的话去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柏拉图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了下来,免得错过它后以致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如果让庄子去选择,也许他不会摘下一个麦穗,更不会去砍掉一棵树。他的爱太多,多得只能用无形去衡量。他的爱太深,归根结底他只爱着那个曾经做过他妻子的女人。他在世间行走,邀万物游戏,没有人知道他年轻的爱情……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树。
第十九讲 心理暗示有积极面和消极面 ……《庄子o外篇o达生》解读
在这里,我想讲个关于寻找的故事。
在一个春天,订婚没多久的女子问书生:〃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去找我吗?〃书生说:〃会的。〃女子又问:〃会一直找我吗?〃书生使劲点点头说:〃会的。〃女子再问:〃你会找到死为止吗?如果我一直没出现。〃书生说:〃会的。〃
当天夜里,书生做了个梦,梦中有只寒蝉在鸣叫。在当地的习俗里,春日梦蝉意味着将有无法捉摸的厄运。书生醒来时发现女子不见了。他断定女子走了,急急忙忙抓起衣服冲出了门,可没走几步就晕倒在地。邻居把他送回房间,他醒来后哭着喊着要找女子。
从那天起,他就不吃不喝了,日日在门口等着女子,想着曾经的梦,梦境里那只寒蝉叫得如此悲凉,莫非女子遇到什么不测?他不敢想下去,但他又不知道去哪找。他幻想着女子有一天会突然回来。不知不觉中,他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书生还在等,像是守株待兔。没多久,一个号称会解梦的说书人路过村庄,看到少年白头的书生。了解事情缘由后,说书人捋着山羊胡笑道:〃这事好办。既然是寒蝉告诉你的,那你就去找寒蝉吧。〃书生一听,似乎有盼头,便问:〃现在还是初春,我要去哪里找寒蝉呢?〃说书人指了一个方向:〃去楚国吧。〃
书生便去了楚国,他发现那里气候与家乡截然不同。楚国的季节要来得更早一点,已是炎炎夏日,无数的蝉在树梢上鸣叫,空气中一片喧嚣。
书生走到一棵大树旁边,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捕起蝉来像拾取一样熟练。书生兴奋地说:〃老先生真是灵巧得很啊!我也在找一只蝉,但它是寒蝉,深秋才会出来;一个高人告诉我楚国有这样的蝉,我便前来寻找了。〃驼背老人看了看书生,笑了笑:〃你看树上有成千上百只蝉,但多是夏天的蝉,寒蝉就藏在这千万只夏蝉里,你可要细心找找。〃
书生谢过驼背老人后开始用竹竿打蝉,把趴在树干上的蝉惊起,可没等他分辨出哪是寒蝉哪是夏蝉,它们又重新堆积成一团。〃这样不行,你必须把蝉一个个粘下来才能看清楚。〃驼背老人看着狼狈的书生,摇了摇头。书生又打了几下后仍无成效,不得已只好请教:〃我看老先生捕蝉动作很伶俐,请问您有什么绝招吗?〃 驼背老人说:〃我倒是有一些绝招。在经过五六个月的训练后,我可以持竿,并在竿头上累叠上两个小球而不使球掉下来,这个时候我去捕蝉,能逃掉的蝉就很少了;如果练到能在竿头上累起三个小球而能让它们不从竿头上掉下来,那么能逃跑的蝉就只有十分之一了;如果能在竿头上累叠上五个小球而能让它们不从竿顶掉下来,再去捕蝉就像在地上拾蝉一样容易了。这时我立定了身体,就像一根立着的断树桩;我控制着手臂,就像一根枯树枝;虽然天地广大,万物众多,我心里却只想着蝉的翅膀。当我达到了这种境界,抓蝉就很容易了。〃
第三部分
第41节:心理暗示有积极面和消极面(2)
书生听完,拿着竹竿练起来;他必须努力,因为寒蝉关系着他心上人的命运。一开始,他心急如焚,连一个球都累叠不起,后来,在驼背老人的安抚下,他慢慢练习,可以累叠起两个小球了。他一天天练着,到了第三个月,他渐渐放下心中牵挂,一心与天地大同;到了第四个月,他终于可以累叠起五个小球了。第四个月刚好是夏末秋初,树上的夏蝉都死去了,只剩下寒蝉还在鸣叫。
书生轻而易举就收获了寒蝉。他把寒蝉捧在手心,发现寒蝉抓着一个纸团,纸团上写着:〃家中有事,我需回家一趟。〃看到心上人的字迹,书生才放下心头大石。他快马加鞭赶回家,发现女子正给他准备丰盛的晚饭。书生一问,才知道是女子的弟弟中了举人,作为姐姐,她当然要回去庆贺。书生至此明白,梦到寒蝉并非意味着厄运,一切都是心魔。
心魔,其实就是心理暗示。《达生》是《庄子》中叙述寓言最多的一篇,十三个寓言故事罗列在一起,每个故事基本都和心魔有关。于是,在《达生》中,生活成了一场行为艺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往往是因为外物给予了他多大帮助,关键是他有坚定的信念,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就好比多了个守护神,会时刻保佑着你。
《达生》中有个关于游泳与潜水的故事。游泳,是通过运动不让身体下沉,漂在水面依然呼吸顺畅;而潜水,则是把全身钻入水底,潜伏多时后再探出水面。
如果说游泳是属于人对水的克服,那么潜水则是人对水的统治。于是,庄子说,会游泳的人要去学习才能懂得撑船的技术,而会潜水的人不需学习就可以撑船,并且要比学过撑船的人更熟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会游泳的人去撑船,其实依然是在与水对抗,只不过是借用船去克服水,人与水的关系依然是相对的;而会潜水的人去撑船,由于他对水已毫无恐惧,水已经成了他身体一部分,水性跟他一体,所以无论漩涡还是暗礁,他都不怕。这种不怕,就是自信。因为自信,所以无敌。
心魔积极的一面叫自信,不积极的一面就是扰乱正常行为的恶念了。赌博的人,如果用瓦片去做赌注,他的技巧会十分高超;如果用带钩去做赌注,他的心里就会有疑惧,动作就变形了,技巧就显得不那么专业了;而用黄金做赌注的人很容易头脑发昏,心烦意乱。其实他掌握的技巧是一样的,但由于赌注不同他的发挥不同,赌注越贵重他发挥越糟糕。这就是心魔的纷扰。人对贵重物品会不由地产生顾惜的心理,有了这样的犹豫,用出来的技巧笨拙就不奇怪了。
轻微的心魔能搅乱行为,严重的心魔则能损坏身体,疑神疑鬼就是自取灭亡。
齐桓公在一片草泽中打猎,管仲替他驾车。突然桓公大叫起来,紧紧拉住管仲的手说:〃仲父,刚才你看到了没有?你见到了什么?那个鬼影是谁?〃管仲一脸迷茫,说:〃什么都没有啊!〃桓公打猎回来,因此疲惫困怠而生了病,好几天没出门。
没多久,齐国有个叫告敖的道士对齐桓公说:〃依我看来,大王您是自己伤害了自己。我听说你看到鬼影,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鬼又怎么能伤害你呢?我觉得大王您是内心过于忧郁了,一忧郁,精魂就会离散在身体之外,这时你就会对来自外界的骚扰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分析和理解。郁闷的气上通而不能下达,人就容易发怒;如果这样的忧郁之气能下达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