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

第386部分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第386部分

小说: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客票交换的货款,其影响如同骨牌原理。同行往往以自己的支票与客户交换,然后当作买卖贷款支票,交给地下钱庄抵押。万一有一张未能兑现,会连带的牵累其他换票者,就像骨牌一样,一张倒了,其他的也都跟着倒。

  所以,开远期支票的情形,大部分是资金周转困难。虽然这也算是有价证券,但是信用性很差。例如A公司向B公司借票,而如果B公司并没有向A公司借票,则属“单向票据”。拿B公司的票向银行融资的话,银行会拒收。因为银行会知道A公司与B公司并无交易行为,而支票不是货款,所以银行会拒绝融资。

  如果B公司也向A公司借支票,双方有互借行为时,称为“双向票据”。为了使银行相信支票是货款时,A、B公司会职络好C公司,由A、B、C三家公司互开支票交换。现在渐渐的出现更多类似的这种情形,公司互相牵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团。这些都是公司资金周转短缺时,为取得银行信任及支援而想出的权宜之策。因为都不是实际经营所得,所以会很快倒闭;也可以说“持远期支票兑现,就是破产的前兆”!

  例如:电视广告上常见的S海苔公司,以前了是一个庞大的支票交换集团中的一份子。 有人形容“远期支票如同恶性传染者”,就是指支票交换集团而言公司中没有营业业绩,

  却一样有资金收入,像这么好赚的生意要到那里去找?因此会让人越陷越深,有一张支票跳

  票,则会全军覆没。

  有一位服务于某公司的会计科长,为了想致富,于是趁董事长不在时,偷开一张公司的支票,向朋友借钱。第一张到期后,又开第二张支票换回第一张,在利息加利息的情形下,使公司连续亏损了不少钱。这就是远期支票容易使人迷惑上当的最好例子。

  第一次开出的100万元支票,第二次就得开130万元支票换回;第三次就得开180万元支票。以此类推,自然支票面额越开越大,而越发不可收拾,这真是像恶性传染病般的

  可怕!

  向地下钱庄调现,一般都是按支票金额打折方式进行。例如:票面100万元,实际借款仅70万元。地下钱庄的人常会说:“我不会把你的钱轧入银行,不过到期前10天,一定要拿钱来换回支票”。开地下钱庄的人其实都晓得,那些来向他们调现的人都是银行不信任的客户,也就是交换来的支票,信用度很低,因此才利用这种方式赚取高额利息。

  有一位开地下钱庄的朋友,亲口告诉我说:“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是给在商场上真正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公司解危。他们多半是因为到处借不到钱,或是银行不予融资,走投无路了,才来地下钱庄借钱。但就是因为他们信誉不好,所以我们也必需提高利息来保障自己。要担这么大的风险,因此加些利息,其实也不为过呀!”

  所谓“银行拒收”的支票,就是指交换来的远期支票。通常持远期支票调现的公司,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一定会宣布破产的,所以这也是个危险的讯号。地下钱庄所收的利息金额不一;不过大部分相差不多;一个月皆以本金的6…8%为准;但也有每月达10%以上的利息。

   例如,想向地下钱庄调现一张面额200万元日元,期限四个月的支票,以最便宜的6%利息来算,也要支付48万日元的利息,因此实际只有152万日元而已。再景气的行

  业,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净利的营业额,所以经营者一旦走投无路,只有向地下钱庄调现时,就表示大势已难以挽回了。

  如果A公司的经理向B公司的经理说:“借我一张支票好吗?到期我一定来兑现。”B公司假如看在平常两家公司交情不错的份上,答应借他;认为“反正只是一张支票而已,公司又不缺钱,不防借他好了。”却不知,B公司就因为这张支票,已经担上风险了,一旦A公司发生问题,B公司迟早也会有受到牵连的。

  地下钱庄对收来的支票,也会暗中调查其信用度。他或许会打电话到B公司问说:“我有一张贵公司的支票在此抵押,是不是正确?”当B公司接到这通电话时,应该当场说明是A公司借用的。否则有一部分来咨询调查的人,会将信息传出去,以为是B公司资金调度困难,向高利贷公司借钱了。那么,此后B公司的信用也被破坏,不但其他公司会怀疑B公司的信用不好,连银行也会将其列为拒绝往来户,因而使公司的业务影响很大。

  因此,即使公司需要资金周转,但是无论有多危急,也千万不能找地下钱庄借钱。

  

  高利贷行为出现


  一家公司如果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时,公司中就会时常出现一些陌生人与董事长或会计主任接洽。这些人多半是高利贷的掮客(中间人)。

  刚开始时资金短缺,大半是董事长或会计主任自行暗中调度。如果业务和财务情况好转,这固然很好,但若是情况一直恶化时,只好委托中间人代为介绍财主(有钱的金融界人物)。

  所谓“中间人”、“掮客”,就是指专门介绍财主,再赚取佣金的人。在同行向银行借不到钱,也无处可周转的情况下,他们会协助经营者借到大笔钱,但是抽成也相当高。

  这时经营者要特别小心,尤其是“黑吃黑”和“讨债公司”。

  所谓“黑吃黑”,就是有黑社会分子介入其间的掮客集团。他们非常了解各公司的经营内幕。一旦找到猎物(资金短缺或经营困难的公司)以后,掮客就会自己到公司去找董事长。鼓动其三寸不烂之舌,说能代为介绍有庞大资金,可以协助企业重整及解困的财主。当说服董事长开出高额支票以后,这些人就卷款潜逃,不见踪影,使该公司的经营更加倍困难!

  至于“讨债公司”,简言之,是指一个暴力集团,专门骗取被黑吃黑套牢资金的公司,做落井下石的勾当。例如,他们会自动上门问董事长。

  “你是不是有张支票,在某某人手中,被黑吃黑吞掉?我们可以替你讨回来。尽管放心!”他们以诚实的态度,亲切的口吻,骗取董事长的信任,而先付他们佣金,然后拿了钱,也逃之夭夭,或是怕被企业界知道公司发生资金困难,而让黑社会暴力分子有机可乘,受他们勒索。

  其次,“黑吃黑”和“讨债公司”都是一丘之貉,常常彼此在演戏,其实是同党。有时讨债公司会说:

  “你再开一张支票出来,我替你去换回那张被骗走的支票。”

  结果公司白白损失两张支票,真是祸不单行!

  

  累积赤字增加两倍
  在还没有达到使业绩复生的转折点之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相应对策的话,该公

  司要想恢复昔日的健全经营,实在是难上加难!因此,累积赤字达到每月营业额的两倍时,就是严重的倒闭前兆。

  在这段时期,公司的业务大概呈现的情形及特征如下:

  (1)经营者每天都忙于筹款,以支付当天必须兑现的支票,根本无暇计划未来的新产品或改善营业策略。

  (2)将握在手里的所有支票通通拿出去调现仍嫌不够;因此只要能延缓轧入,就尽量延缓,使公司信誉动摇。

  (3)因急需现金周转而削价脱货求现;只要有现金,就不考虑商品价格,赔本生意也做。 (4)向经销商预支货款,或预支远期支票。

  (5)以前都以现金支付的小额货款,现在却改用支票付款。连交际费也都以支票付款。 (6)大部分贷款都向主力银行以外的银行支借。

  下面是被累积赤字所迫,而倒闭的公司实例:鸟取县中最大的合作社——鸟取县西部生活协同合作社,该社在米子市内设有十个分社。1983年3月期营业额高达71亿日元。

  近几年来,由于大型超级市场到处林立,加上销售情况差,公司营业额持续下降。为了总社的重新装修,又花费了18亿日元,造成庞大的负债额(44亿日元),终于在累积亏损达

  到日元54亿元后,宣布破产。

  全日本各地的“生活协同合作社”,以前都被认为组织是坚实的公司。可是缺点在于各分公司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所以在大型超级市场的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拥有20年历史的童装制造厂商——东京史达托公司,于1984年3月宣布破产,负债总

  额达37亿日元,年营业额为30亿日元。该公司将女童装分别发包给所属的七家卫星工厂制造,再将制造品全部批发给各地区的大百货公司销售。去年,因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退货量突增,造成严重亏损,终致倒闭。

  因此,累积的赤字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像是一个背在身上的大包袱,赤字愈积愈多,包袱也就是愈压愈严重,最后终于承受不了而被压倒。

  

  月报表不按时公开


  当赤字累积到每个月营业额的两倍时,付款开始困难,因此会发生下面的情况。

  (1)支票上的兑现日期,延后为原来的两倍。

  (2)变更付款日。因为延长付款日越久,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筹借资金。

  (3)远期支票也拖延。平常收货后,开120天的款到票,现在变成150天。多延31天就

  有30天的周转资金可以利用,这是财务困难时期,最常发生的情况。但是付款超过同业间习惯的期限,信用度就会降低,这样对本身很不利。

  (4)每个月无法按时结帐,当然各种会计报表,也无法制作。在周转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该付 项无法支出;帐簿、传票也都无法算。而董事长为了调度资金,整天在处奔波,他所花的交通费等,到底用了多少,也无法入帐。这些都是使会计人员在处理时感到困难的地方。

   (5)往来的原料供应商,其交货态度开始转变,交易越久的厂商,越容易了解公司的内幕,因为员工与员工之间会互相透露消息,尤其是财务经营状况恶化之事。

  (6)向高利贷公司贷款。

  以下实例,可供参考:

  东京的初梦棉本铺,于1983年4月寒布破产。该公司为弹簧床的制造兼批发商,并且高有棉被和枕头的加工厂,规模和生产量均相当大。立川第一百货公司内,也高有零售部,一年的营业额5亿日元。

  可是因同行的竞争激烈,使利益减少,呆帐年年增加。为了降低成本,在改良高备方面投下大量资金;但因为无法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导致周转发生困难。于是在1987年改选负责人,实施新的相应对策。改组后,在营业上虽有起色,但在财务上依然拮据。因为会计帐目

  不清,积几十年来的陋习,财务乱成一堆。资金大量外流,以致周转不灵,实在无法改善。

  再加上消费低迷,业积继积恶化,不得不依靠高利货公司的借货来维持经营,最后终于走上倒闭之路,负债总额高达20亿日元。

  没有向高利货公司借钱,就不了解其中的利害,借高利贷的钱,如果俐其在利滚利的情况下发展,后果实在不堪主相!借100万日元,会变成1000万日元的债务,甚至1亿日元;困为本金在加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