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露露相亲日记-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哥没有离婚,我那小侄子活波可爱,现如今已经三岁了,长的跟嫂子十分相像,那小东西特别喜欢粘着我,所以现在有事没事我也老给小家伙洗脑:“记住了,你是我带大的啊,以后得孝顺我啊。”
大哥和嫂子还是那么的恩爱和相敬如宾,如今有了小孩子看着他们越发的幸福了,真是羡煞旁人啊。不过这些旁人里并不包括我。在我的眼里他们也只是万千夫妻中普通而又特殊的一对,有爱情有亲情有困难有矛盾还有秘密!
大哥已经将秘密从他的记忆体里删除了,就算没有删除干净也被他加了千年封印,估计这个秘密是不会幻化成精了。
我曾经试探性的问过他,事情到底怎么个样子的。他只是笑笑的说:“解决了,都过去了。”不过我听大伯说,小侄子出生那天,堂哥和嫂子看见了小孩子之后一起抱头痛哭了好久,说到这大伯的眼眶都湿润了:“太不容易啦啊!”他发表着感叹。
是啊,的确很不容易,我深深的知道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大哥跟我说,我是唯一一个对此事深入了解的人,即使是嫂子都不知道大哥曾经找我商量过此事。所以大哥命令我把此事忘了,但是忘记事情真的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不过我拍着胸脯跟大哥保证了,如果这件事情我跟第二个人说了,你立马杀了我!当然我信守诺言没跟第二个人说,可是我却把这事写成了小说,现在怎么感觉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呢?还好他们两口子忙着带孩子没空看网络小说。好险!好险!
大哥的心胸真的是如海一样的宽阔,而且还深不可测。不过他说的那句话倒是时常在我耳边回响,“社会上的诱惑那么多谁又能保证一辈子不犯错呢?”可能到了他那个年纪比我看到的遇到的还要多,也许他也曾经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不过他跟嫂子不同,因为他怎么禁不住他也不会怀孕。算了,算了,我有什么资格用猜测去评判别人的心胸呢?
我只是想寻找一种态度,去合理的看待那些经不起诱惑的人们,我不想一听到女人背叛第一念头就是‘浸猪笼,浸猪笼。’而一听到男人背叛闪现出来的念头是‘阉了他,阉了他。’我想寻找一种既适应潮流,又不愤青的态度,然后象大哥那样为事情找到个完美的结局。但是难,真的很难!
一对年轻的夫妇,女人26,男人29,结婚三年。我看着女人的检查报告,又看了看女人的脸,思考了一下:“你的症状和你的检查报告都显示你目前感染了梅毒,而且正处在复制期,梅毒目前的效价较高,需要抗生素的治疗。”
“你说什么呢大夫?你疯了吧?”
我疯了吗?我开始思索女人提出的问题。早上吃的煎饼,中午吃的烧茄子和鱼香肉丝,我叫米露露,马上26了,单身未婚。老爸叫米爱军,老妈叫王雪琴。想到这,我抬头看着那女人。
“没有啊,我没疯啊?我挺正常的。”
“你怎么就这么无端端给我按这么个绝症呢?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梅毒不是绝症,非常好治疗,最普通的青霉素就很有效。”
“大夫您别骗我了,真的,我知道这是什么病,这是好人能得的病吗?我觉的你可真够可以的,弄这么个恶心的病就往我这头上一扣,就为了让我用你们那抗生素是吧?我要是真得了这病我还能活吗?我还有脸活吗?你是要救人还是要杀人啊?”
我发现有些人被极度刺激后说的话的确是不着调,当然这女人受到的刺激也的确不算小,这嘴里的火车开的是嗷嗷快啊。
“你的检查报告,和临床症状都支持这个诊断,而且你已经出现皮肤的状况了。你自己没感觉吗?如果你对我不信任,你可以从新抽血检查或者选择去其他医院。”
“你这是推诿病人,我…我告你去。”
我脑子中顿时闪现出古今中外那些背负着莫须有罪名的英烈们,我想到了岳爷爷,想到了进军教头林冲,想到了圣女贞德,还想到了窦娥。当然可能只有窦娥跟我比较符合。
让我奇怪的是女人并没有离开她的座位,而是坐在那里哭了起来。
“大夫,你再好好给我看看,我真是一个好人,我是个好女人。你要说我得这病,我没法跟人说啊。真是逼死我了啊。”
“你不觉的你已经快逼死我了吗?”我试探性的询问着女人。
女人听完我的解释之后,哭的更伤心了。“我怎么能得梅毒呢?我上哪得梅毒去啊?”
我看着她不停的掉眼泪,我决定要拯救她,拯救这个医盲,同时也拯救我自己。
“你先别激动,冷静下听我说。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这个东西就好像你吃坏了肚子一样,只不过感染的途径不同和表现不同。但是,我们都可以认为你被细菌感染了,那我们怎么办呢?那就要治。怎么治呢?跟治拉肚子差不多。哎,打上一针抗生素,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消炎药,这细菌就死翘翘了,你也就随即好了。就是这么个事。明白了吗?”
女人终于不哭了,她看着我点点头。
我一口气终于松了下来,我拿过药方开始开药。
“你结婚了吗?”
“嗯。”女人小声的回答着。
“那你们夫妻需要共同治疗,只治疗一方是没有效果的,应该让你爱人去男性科室检查一下。”说完这句话,女人的眼睛瞪的跟铜铃一样大,她猛的站了起来,由于力气太大,她坐的椅子都被她的站立给掀翻了。
“我他妈算彻底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说完她气哼哼的冲出了诊室。只过了一分钟时间,就看她狠命的揪着一个男人的胳膊,横冲直撞的又走了回来。男人站到诊室里,横眉看着我。
“你他吗的跟她乱说什么了?”男人异常的愤怒。
我他妈的什么都没跟她乱说啊,这是我心里的声音。但是真正的我确实什么都没说,我在拿眼睛扫视着电话表,寻找着保卫科的电话。
“你还好意思说大夫乱说,人家大夫说了,就是你传染的我。”
哎呦,我的娘啊,我的心肝脾肺肾都开始颤抖了,你们各位评评理,我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了。
“放你娘的屁。”男人朝女人吼叫着。
男人猛的拍着我面前的桌子:“你是大夫吗?你会看病吗?你他娘的看妇科,我站楼道里等,你都看出是我传染的她?”
我的心象敲鼓一样的,这阵势好吓人啊:“我只是说这是性传播疾病,建议你们夫妻共同治疗,不要重复感染。”
男人猛回头推了女人一把:“你她娘的懂中国话吗?这叫我传染的你啊?大夫这意思是你有病,如果我要是有病就是你传染的!”
靠,没一个懂中国话的。
女人又呜呜的哭了起来:“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怎么就跟了你了,你个挨千刀的,整天嫖去,现在还把这脏病带家来了。”
“你放屁,你还整天跟门口卖烤红薯的眉来眼去的呢,谁知道是不是他传给你的啊。”
女人被男人气的嗷嗷直叫,张牙舞爪的冲上来与男人扭打在一起。我则顺势拿起电话,拨打了保卫科。保卫科的兄弟们太仗义了,只用了五分钟就赶到了,然后很快的将男人和女人带了出去。
我则被这两个人弄的有些筋疲力尽了,瘫坐在椅子上倒着气。
极其发展的社会携带着发展中所带的各种弊端,人们想要接受又觉的不应该接受,而对于道德和生活的理念可能并没有社会发展的快,所以才会小心翼翼的去干他们思想里认为不该干的事情,可是出了事情谁都不想承认,因为害怕担责任怕社会和骨子里的道德观谴责。
我真是需要烧烧香了,不知道到底是哪路神罩我呢?他是不是从来就没上过班呢?怎么我就老这么倒霉?怪事总让我碰到呢?一场惊吓之后,我这脑细胞足足死了一万多,看来我得补补了。
(33)猫的报恩1
“猫的报恩”是宫崎骏企画的一部漫画电影作品,说实话挺感动的,说的是一只猫被一个小女孩救了,然后它幻化成人向小女孩报答救命之恩。你们也不用惊奇以为我要转换风格要变玄幻了,没有,我还是我一如既往地写实,只是下面的这个人总是无缘无故的让我想起这个漫画和电影的名字。
2007年12月,又是一年的年底,‘时间’这位全世界最彪悍的大哥,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停留的迈着他豪迈的步伐,让我们这些做小弟既不愿也不得不紧紧的跟随着他。
这天我下班回家,发现老爸以前老部队的战友袁叔叔和他的爱人张阿姨正坐在客厅里跟老爸老妈热络的聊着天,我对他们印象很亲切,那时候我们一起住在大院,老式的筒子楼,两家只隔一道门。那时候我大概六七岁的时候,张阿姨是随军的家属,她是河南人,有个小女儿和我岁数差不多,她刚来部队大院住的时候我很快就喜欢上了她,因为张阿姨也很喜欢小孩,有事没事总带着我们玩,还总给我们做好吃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跟她在一起,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学会了我的第一门外语,确切地说是外地语,一口标准的河南话。那时候我爸妈并没有纠正我,他们觉的小孩说方言特别有意思,不过我把学校的老师气坏了,因为我把邻座的同学多多少少都带成了河南腔。
后来部队调动去了外地,那时候老爸专转业到了地方,袁叔叔和张阿姨则随着部队离开了北京。他们的到来真的让我特别开心,尤其是听见张阿姨用她那标准的河南话喊我露露的时候。
“袁叔叔,张阿姨,好久不见啊。”我显得有些激动。
“露露,你咋才回来呢?俺等你好久咧。”这亲切的话语再次把我带回到儿时。老师拍着桌子让我好好说话的那些童年记忆再次闪现在眼前。
“张阿姨,真想你啊,这么多年了您怎么一点都没变啊?”我确实很想念张阿姨,当然后半句纯属恭维。
“咋没变咧,俺老多嘹,你都长成大姑娘咧,还出息成个医生啦。”
“啥出息咧,就是个普通的劳动人民。”这句话一出来,我知道我又随着张阿姨掉进河南地界了。
“阿姨,您跟叔叔来北京旅游来了?”
“啥旅游啊?我那姑娘考大学也考北京来了,毕了业就留在这工作咧,刚工作一年就结婚咧,一结婚刚一年就生了个孩儿,这刚生,我这是给她带孩子来了。你袁叔叔在部队里是提不上去啦,我说既然提不上去那就退吧。这不现在我们俩都退了。也没啥事就都来北京转转,看看老战友,然后俺就给俺那姑娘看孩子去咧。”说到这张阿姨好奇的看着我:“你咋着啊?结婚了没啊?”
哎!张阿姨啊,咱这么多年不见了,前面都说得好好的怎么这临了话都结尾了还给我来个一个窝心脚啊!
我尴尬的摇了摇头。
“那有对象没啊?”
呃,还是连环脚。我只能继续摇头。
“那忒好咧!”说完阿姨猛的拍了下我的腿。
“我前天刚去了一个在北京的老乡家里,他有一个儿子跟你正合适,特配!”
“啊?真的啊,大姐。真跟我们家露露配啊?”老妈忽然激动的插进话来,反正老妈一听有男的跟我配,她就控制不住的激动。
“配,配着呢!我们这老乡两口子可能干咧,老早就来北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