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父母要读: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行动的权利,造成 了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退化,遇到问题不会处理,一筹莫展。这样的孩子一旦进 入社会就难以立足。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可以给孩子许多许多, 而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培养孩子独立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独立。孩子的人格是和你一样独立 的,你必须坚守这一信念。独立是一个人在没有被压迫的情况下自觉自愿的行动倾向。独立 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有独立性的人不仅善于行动,而且善于思考,能根据事情的合理性安排 自己的行动步骤,不能独立就只有沦为附庸了。孩子从小就有独立与依附的心理冲突,家长 必须时时注意培育其独立性。
当孩子的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已经具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时,家长如果 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那就会无意识中扼杀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家长在日常 生 活中应放开手脚,做个“懒”人。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让他独立去做。比如说,让孩子 自己穿衣服,也许孩子会把扣子系得错乱,但是只有有了第一次的错乱,孩子才 会从中汲取经验,才会系得更整齐。也许在此过程中,孩子会出错,甚至有时会惹出许多不 必要的麻烦,父母可以暗中给予帮助,但不要包办代替。
国外的许多家庭,在假期中,让孩子出去打工,体验生活的艰辛,到了一定的年龄, 就让孩子独立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孩子经受了实践的锻炼,逐渐具备了独立的意 识和能力。可是中国的家长就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我们应解放思想,放手让孩子独立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积极 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等待。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当遇到与小朋友 打架时,让孩子自己处理;在遇到有关孩子的事情上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或许在此过 程中,孩子会做得不十分恰当,但是就是在处理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孩子才渐渐成熟起 来。家长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帮助他们不断成长起来。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将独立地面对未来的社会,独立地面对一切问题。我们不能给 予孩子未来的一切,能给予孩子的只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当我们真正给予孩子解决 问题的能力时,就等于给予了孩子未来的一切。
生活实例
涵涵的妈妈工作特别忙,所以涵涵生下来不久便被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到他要上幼儿园 的时候,妈妈才决定接涵涵回市区住。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乡下随意惯了,涵涵养成了不讲卫 生 的习惯。爸爸妈妈一让他洗澡,他就推三阻四的,更不用提饭前洗手、刷牙漱口这些重复次 数较多的习惯了。因此涵涵牙齿被虫蛀了不少,肚子也经常疼。在学校里,涵涵干净整洁的 校服没穿几天就又脏又破。爸妈不断地提醒、警告、责罚,都没有生效,涵涵仍然把自己弄 得 一塌糊涂。妈妈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整洁漂亮、神采奕奕,自己的孩子却像一头又脏又臭的 小猪,非常苦恼。
第12节:独立须尽早(3)
在幼儿园里,涵涵也表现得不能尽人意。上课他迟到了,小朋友们正坐在活动室里听老师讲 故事 ,涵涵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却发现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小椅子,于是他站在那儿等着,也不主 动和老师说自己没椅子,自己也不寻找椅子。
班里的孩子还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于是我们剪了许多不同的图案,让每个孩子自己选择一个 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水杯上,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水杯的归属问题。每次喝水涵涵都对老 师说:“老师,我找不到我的小水杯了。”其实他不是找不到,而是自己不想去找。
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都认真地画,涵涵却自己玩,当老师问到原因,他总是回答:“我不 会。”
涵涵的父母搞不懂了,为何孩子会如此究其原因才知道在不在父母身边的那段日子,爷爷 奶奶对于涵涵过于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涵涵完全不懂得独立,任何事情都 等着别人替自己完成。
实例TIPS
怎样让青少年从小就养成独立生存的技能,自理日常生活呢?
要善于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
先提出任务,再悄悄创造完成任务的条件。例如,学洗衣服时,可以让他洗污渍较少的。最 初要保证孩子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任务,再逐渐增加难度,这样才会增加学习自我服务技能 的兴趣,而不至于一下子被难倒或再也不听从指挥。
单纯的改善观念当然还不行,关键要落到实处
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要鼓励或间接指导孩子做简单的事,让他们体会到依 靠自己双手取得成功的喜悦。不要总是一味代劳,凡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们自 己动手做。也许会经历几次失败,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做得很好。
要肯定和鼓励孩子每个小小的进步
哪怕孩子独立完成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父母也要给予鼓励,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如孩子自己 洗了脏衣服,尽管洗得不怎么干净,但父母也应该说“会自己洗衣服了,真是个好孩子”之 类表扬他的话。同时,不失时机地教孩子怎样洗衣服。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 如在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准备什么食物;过节了,要清理房 间,可以跟孩子说:“爸爸妈妈跟你来个比赛,看谁的房间整理得漂亮!”这样引导孩子 自己动手,使他们愿意劳动,在劳动中无形地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
孩子刚开始动手时,经常会不小心把事情搞糟,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呵斥孩子,否则就会 损伤他们的积极性,要耐心地把动作解释清楚并做示范,然后再让他练习。
定下一些规则,全家上下一律遵守
如果孩子依赖、懒惰成性,鼓励或者示范可能都不起作用,这时可以定下一些规则,例如“ 不洗澡就不准上床”。如果孩子不听劝告,父母可以不理睬他的抗议。确立规则时不要带有 责备的语气,也不要重复唠叨,只要以行动来证实就可以了,也可以求助于医生、老师等具 有权威性的人,这些人更能使孩子明白自我服务的重要性。如孩子不肯刷牙,可以直接带他 到牙医那里,让他看看病人的痛苦。然后让医生告诉孩子,这些病人小时候不好好 刷牙,现在就要补牙、拔牙,还要打针吃药。在孩子认识到“惨痛”的教训时,再教他们如 何保养牙齿、如何养成正确的习惯。
让孩子学会说“我自己来”
要制定一些引导孩子的策略。毕竟孩子年龄比较小,在训练他们自我服务技能、自理生活的 过程中,父母要注意策略,懂得说服孩子的艺术,让孩子规划自己的生活,培养独立 意识。让孩子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得到锻炼。
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我们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及 能力也许不 合乎我们的观念,但是我们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它。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行动 ,都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孩子会在这些眼神和行动中更积极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13节:对孩子宠爱但不溺爱(1)
对孩子宠爱但不溺爱
鲁伯特·默多克的家
关于鲁伯特·默多克 》》》》
鲁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的父亲凯斯·默多克是澳大 利亚先驱和新闻周刊的董事长。鲁伯特·默多克是一位前所未有的传媒大亨,他一个人控股 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网络以及报纸等多种产业,由他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新闻 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在他的麾下,既有久 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 世纪 80年代初,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的年营业额已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屈指 可数的人物之一。2002年11月,他被英国商界评为“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企业家”。这家公 司拥有175种报纸、5家杂志和23家电台,电视网横跨南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和亚洲,净资 产超过420亿美元。
成长故事
默多克的父亲凯斯·默多克在澳大利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报业家,拥有《论坛报》集团和 爵士头衔,对自己唯一的儿子默多克很是宠爱,甚至有点溺爱。而默多克的母亲伊丽莎白 ·格林却是一位严母。伊丽莎白年轻时曾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很有主见,性格果敢, 尽管和丈夫一样十分宠爱孩子,但是眼见默多克在父亲的溺爱下逐渐变得任性和娇气,她 选择了和丈夫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正是这位看上去有点铁石心肠的母亲,使默多 克一生受益无穷。
在默多克还很小的时候,伊丽莎白专门为默多克在花园里盖了一间小木屋让他一个人居住。 每天晚餐过后,母亲都陪伴他读书看报,然后让他一个人到花园的小木屋里睡觉休息,只有 在最寒冷的冬天,担心小屋过于寒冷会冻坏他的时候,她才允许他和姐妹们一起在大屋子里 休息。
刚开始的时候,默多克总是害怕一个人睡在小木屋里,他的父亲凯斯曾几次想劝说伊丽莎白 不要这样对待孩子,但是伊丽莎白坚持主见,认为在外面睡觉对儿子很有好处,是对他的 一个锻炼,他需要适应自然界的黑暗,适应独处,这样做会让他变得更勇敢。但是伊丽莎白 也没有把默多克扔在小屋里就不管了,为了安慰和鼓励胆怯的孩子,她在小屋里和孩子一 起阅读并给他讲故事,等默多克睡着后再悄悄地离开。渐渐地,默多克不再害怕一个人睡 在小屋的夜晚,他渐渐发现其实母亲很用心地为他布置了一个温馨的环境,这里有电灯、有 舒适的床,还有能看见美丽萤火虫的大窗户和夏夜的凉风——他后来即使不需要母亲的陪伴 也能独自在小屋里看书休息了。
默多克10岁那年,伊丽莎白将他送到了基隆语法学校寄宿学习。父亲一直很担心儿子年纪 还太小无法自己照顾自己,很反对母亲的这一举动,但是和以前一样,母亲坚持了自己的 做法。默多克在学校的集体生活里,学会了照顾自己的生活,也学会了和同伴友好相处。基 隆语法学校位于海风口,冬天非常寒冷,但这个学校的教员以博学多才和严格且尽职而闻名 ,在这里默多克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培养起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几位良师益友的影响下,他 开始参加校园活动和学生社团,担任了校报的编辑,这是这位传媒大亨的媒介生涯第一步。
默多克的母亲对孩子不溺爱,让孩子养成了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品质,他在这种特 殊的锻炼下学会了适应各种环境,使他能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这 种品质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和辉煌。
理论点拨
有些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容易失去理智,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是过度的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