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生的机会-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诚就是一位终生学习的楷模。小的时候,他想方设法博览群书,为自己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年轻的时候,李嘉诚努力学习粤语和英语,为自己立足香港提供了保证。即使后来功成名就了,李嘉诚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现在,李嘉诚已年逾花甲,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除了学习有关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知识外,还特别喜欢看名人传记,并从中吸取经验与智慧。
李嘉诚没有因为成功和年龄而放弃学习,学习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曾问李嘉诚,他靠什么赢得成功。李嘉诚回答说,靠学习,不断地学习。李嘉诚不仅把终生学习作为自己的信条,更是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证明终生学习的巨大力量。
终生学习既是十分简单又是极端困难的事情。说它简单是因为学习不是一件必须正襟危坐的事,它就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它的内容无限广泛,它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一个故事,一次经历,一番谈话……都能让你收获良多。生活中到处都值得你学习,不要让一个个学习的机会与你擦肩而过。
之所以说它困难,是因为我们或者很自满而中途放弃,或者把它当成一种苦差事而不愿做。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我们不能那么轻易地满足,要勇于给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也不能把学习完全当成一件苦差事,你应当看到学习是辛苦和快乐的综合体。我们要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欢欣。因为如果你实力还不够,即使机会来了,你也只能眼睁睁地看它溜走。所以,千万不能满足于现状,你需要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不断完善,不断充电。
一位小男孩在他父亲所在的葡萄酒厂看守木桶,他所做的工作是每天早上把所有的木桶擦拭干净并排放整齐。然而令他烦恼的是,他在前一天排放好的木桶往往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他不得不重复这项劳动,并且还得忍受别人的责备。小男孩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挑来一桶水,分别加入木桶里,然后再将它们排列好。小男孩回家了,惴惴不安地期望着。第二天天刚亮,小男孩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葡萄酒厂,验收自己的成果。结果,那些加了水的木桶纹丝不动地站立着。他成功了!
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能应变,更要善于为自己创造机会。机会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你的积极争取,而且机会向来都只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学习就是增加你的知识与能力,为你赢得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接受过一段很短的学校教育。18岁那年,他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建筑业中最优秀人才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时,施瓦伯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努力地自学着建筑方面的知识。
施瓦伯的努力与勤奋引起了公司经理的注意,随后,他就被升任为技师。施瓦伯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进取的脚步,他依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凭着不断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认真好学的精神,施瓦伯很快就成为了总工程师,并在25岁那年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再后来,施瓦伯被卡耐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施瓦伯的成功是他不断学习的结果。如果施瓦伯不勤奋好学、积累知识,他就不会得到升迁的机会,终其一生也只能当个建筑工地上的小工。
如果你想力争上游,就必须时刻学习。只有提升自己,你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学习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你时刻放在心上并付诸实践。你必须有深刻的危机意识,懂得不充电就会掉队的道理。不断警醒自己,是否还欠缺什么,是否还需要新一轮的充电。充电也不是一句大话,它需要你认真地分析、思考,把充电落到实处,明白自己到底需要增加什么。是知识、技能还是经验?只要是你欠缺的,都是你应该增加的东西。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就如同那些风中的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只有给自己加重。职场风云变幻,瞬息万变,让人难以把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具备应变的能力。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与机会无缘,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抱怨自己当初走错了一步……如果能把抱怨自己,发牢『骚』,等机会的时间都用在提高自己的才能上,总有一天机会会来敲你的大门。让我们来看看冯立是如何在十年中,完成了从中专生到大本生、从电焊工到『政府』公务员转变的。
1994年,中专毕业的冯立进入了一家企业做电焊工,偌大的车间一年四季都是四五十摄氏度的气温,到了夏天更是蚊蝇横飞。“当时还没有‘跳槽’这个词儿,我也从来没想过换工作。”可是,在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中,冯立还是感觉到了精神的空虚,于是他报考了天津电大,学习管理专业,初衷仅仅是“不想让自己的脑袋生锈”。
工具包里装书本,出了工厂进学堂,冯立的选择几乎成了当时厂里新鲜事,被很多同事看作“另类”。“几乎没人能理解我,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冯立说。整整三年,冯立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天,没有参加过一次朋友聚会,没有逛过一次公园,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他用作学习。三年之后,冯立如愿拿到了专科毕业证。“我没有办法改变生活,但有办法改变自己,我想让自己多掌握一些知识,以备不时之需。”随后,冯立又报名参加了本科高自考。在这期间,企业效益每况愈下,以至工厂停产,职工下岗。在同事们忙着四处求职的时候,冯立却异常平静。他潜心攻读,最终拿到本科毕业证,随即又通过了学位英语考试,取得学士学位。因为没有读过高中,冯立的英语基础很差,为了通过这次考试,他每天都黎明起床,用最原始的死记硬背方法强化英语水平,厚厚的一本《大学英语》已被他翻得起了『毛』边。
周围的许多人都说冯立不务正业,快三十的人还不找工作、不谈恋爱,整天抱着书本啃个没完。对此,憨厚的他总是一笑了之:“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知识改变命运,我多学点东西总没有错吧?”
2002年,在天津市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之时,冯立说:“我感觉这次考试好像是专门为我准备的,因为我刚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这次考试中,冯立报考了西青区『政府』公务员,并最终以笔试全区第一、面试全区第二、综合成绩全区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区『政府』所录用,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冯立说,在工厂那七年,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还能有今天,那时的他只是想多掌握一些知识。冯立的生活轨迹最终被知识改变,这说明了不断地学习知识,终有一天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都要加强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的“含金量”。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有输出。尤其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地努力进取,才能做出一番成就。
第二篇 如何把握机会? 第三章 行动,抢占机会
机会不是等来的,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会主动创造机会的,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美国学者卡尔?威克说:“人们是以行动促进思考的。”在行动当中产生梦想比在梦想当中想象成功要好得多。只有积极行动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抢占机会,赢取成功。
1。等待不能创造机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的,做任何事情都应等在适当的时机中做才有可能成功。然而,如果我们总以为自己的人生前路漫漫,因此把创造机会的日子推到明天,或只想默默地等待幸运的降临,那么到头只会“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不会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他们不会等机会,而是迎接机会、创造机会。有歌唱得好:“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成功的背后泪多少?神仙是人做,修炼不辞劳。吃得苦中苦,正果才修炼到。”“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人生本就困苦多,再多一次又如何。”成功是苦难酿成的美酒,没有付出,何来收获?人生就是在不断的付出中获得成功的。想要有好的机会,就必须付出行动,没有行动永远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等待者永远得不到他们日夜盼望的称赞声和掌声,他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成功者抱着满怀的奖品和鲜花走过人群,心里满是羡慕和妒忌。天天等待,天天后悔,天天叹息,而不去进取,成为时间的奴隶,有何用呢?
很多人都知道,人一生中能获得特殊机会的可能『性』还不到百万分之一;然而,机会却常常出现在你面前,你可以把握住机会,让它变为有利的条件。你要利用这个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去追求成功,那么这个机会所能给予你的东西要远远超越它本身。只有行动起来才会成功,也只有行动才有机会。
等待机会“是一种笨拙的行为”。不要以为机会像是一个到来的客人,等待它在敲门时,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等待机会的人是永远不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因为机会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当你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创造,也许永远得不到它。机会只是偶尔的,不是长远的。所以,等待是不能创造机会的,等待只会让机会从我们身边溜走。然而,有太多人喜欢等待机会,因此有很多机会都与他们擦身而过。
有个年轻人不小心落入了水中,岸边正好有个人经过,他却没有开口喊救命,因为他想:“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这个年轻人继续跟着水面漂流了一段时间,他看到旁边有一根结实的横木,他没有去抓,因为他想:“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可是最后他死了,到了天堂,他质问上帝:“你为什么不来救我?”上帝冷静地说:“我已经给了你两次机会,而你都失去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等待机会的人永远抓不住机遇,更不可能创造出任何机遇。
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等待机会,可是往往让机会一次一次地从手中悄然而去。时间总是和机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时间不等人,机会也不等人。只有行动的人才能与时间赛跑,才能抓住机遇,也只有行动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机遇。人可以没有钱,但是不可以没有行动,因为行动是成功的保障,只有行动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英国有个青年,从小在街上卖报,后来在书店和印刷厂当了7年工人,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很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