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慰心灵-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胜过我们时,他们获得了一种自重感;但当我们胜过他们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并引起猜忌与嫉妒。
德国人有一句俗语:〃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困难中所得到的快乐。〃是的,你有些朋友,恐怕从你的困难中比从你的胜利中得到的满意多。所以不要时时向他人夸大自己的成就,我们要谦逊,这样永远能招人喜欢。
我们应当谦逊,因为你我都没有什么值得了不起的。你我都要逝去,若干年之后完全被人遗忘。生命短暂,不要总是谈论我们小小的成就,使人厌烦;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说话。
适时地控制自我情绪
很多时候人们因为旁人的一句话,便勃然大怒,血管崩涨,血『液』充满脑部,根本无法自我控制。等到情绪过后,才懊悔当初,这是一般人的通病。
每个人都兼具理『性』与感『性』,对大小事情都想用理智作衡量是不可能的,相反大部分的行为,都是以感情为出发点,这是人『性』真实的一面。
有一回,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一同回家,他太太正因煤气的事生气,还当着客人的面掀翻桌子。
这位学生十分不悦,说道:〃就算是师母,也要有个师母的样子,真是太过分了。〃说完转头就想离开。
苏格拉底心平气和地说:〃上次我去你家,不是有一只母鸡从窗户外头跑进来,把桌子搞得『乱』七八糟吗?那时我们不都没有生气?〃
生气的对象是人就会发怒,一旦换成母鸡便无从愤怒,苏格拉底利用妻子的行为教育弟子,希望他能从此事件中领悟到更深的哲理。人都难免有生气恼怒的时候,这时把对方视为低等动物,可以使心情恢复平静。
这种贬低别人的方法,只是权宜之计,对于人格的提升毫无帮助,暂时先将心情平定以后,自己仍要作反省。
时间是最佳的疗伤『药』,遭受失败的打击,经过长时期疗养,伤痕就会渐渐消失。如果连把对方看成低等动物也不能心平气和,此时最好作深呼吸,把眼睛闭起来,让当时情况重映于心,使刺痛你的事件之锋芒尽折,这样做颇具效果,不妨一试。
人们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产生不愉快的想法。所以重要的是,不但要学会如何排除掉不愉快的想法,还应当学会怎样把腾空了的地方装上健康而积极的念头和想法。
譬如说,你刚刚疲累地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冲一个澡。热水冲在身上,使你感到非常舒服。
你正在怡然自得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上个月与邻居吵架的事情。一下子,你满脑子都充满了不愉快的回忆。
此时你应该将和邻居的种种不愉快统统排除掉。在这个时候,你根本解决不了跟邻居争吵的事情,但是能够把澡洗得痛痛快快。情绪愉快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去破坏这种情绪的责任在你自己身上。
把头脑里的烦恼念头清除掉以后,你可以选择用什么积极的念头来取代。你可以挑选任何喜欢的东西作为鼓舞作用。
要照这个办法练习几次。一旦你在这样做的时候尝到甜头,头脑里浮现了的愉快景象会使你觉得舒畅得多。
假如过了几分钟,你又想起了那些让人泄气的往事,赶紧再去想像美好的事物。
只要你不自觉地想起了泄气的事情,就必须有意识地行动起来,把那些念头赶跑。
在你想要放松自己休息一下的时候,你脑子里那些让人泄气的想法往往趁你平静的时候更为频繁地出现。比如在躺下要睡觉的时候,周围没有了旁人的声音,没有了旁人的刺激,你就开始觉得发愁和担心,烦恼的事情也一起涌上心头。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脑子里出现泄气的想法和问题,就要采取措施。只有你自己才能够控制你的头脑。要用〃情绪吸尘器〃把它们赶走,留出地方来装即将到来的快乐和成功!
出现了消极因素,就要清除干净。这样,你才能着手盘算如何愉快起来,才能有时间觉得痛快。要谈论欢乐的时刻,鼓舞未来的计划,为自己以往的回忆和现在体验到的积极因素感到高兴。于是,随着这些积极的话语便会产生出积极的行动和情绪。
为人处世应多点人情味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不小心激怒他人,或者被他人激怒。当你被他人激怒,并且说了一大堆气话之后,你确实可以消除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得到一些轻松,但是你想过他人没有?别人会怎样呢?他会分享你的一吐为快吗?你那充满愤怒的声调、敌对的态度,真能够使他同意于你吗?
〃假如你握紧双拳找上我,我想我也会不甘示弱。〃伍德罗威尔逊说道,〃但是,假如你对我说:'让我们坐下来讨论讨论,如果我们意见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那么,我是可能接受的。我们也许只在部分观点上不同。但大部分还是一致的。只要彼此有耐心,开诚布公,还是可以达到步调一致的。〃威尔逊的这番说法显然还不及小洛克菲勒。
远在1915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的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物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样的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
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发表谈话。那次谈话可谓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赏。演说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附近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现在我们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
这个会议是由投资方和劳工代表组成的,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投资方和劳工。
多么出『色』的一番演讲,这可是化敌为友艺术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你想结果如何?只会招惹更多的怨愤和暴行。
假如人心不平,对你印象恶劣,你就是用尽所有基督理论也很难使他们信服于你。想想那些好责备的双亲、专横跋扈的上司、唠叨不休的妻子。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人的思想不易改变。你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于你,但你完全有可能引导他们,只要你温和友善。
林肯曾说:
这是一句古老而颠扑不破的处世真理:〃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的胆汁能招引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赢得人心,首先要让他人相信你是最真诚的朋友。那样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是一条坦然大道,通往他的理『性』。
商界人士都知道,对罢工者表示出一种友善的态度是必要的。
举例来说,怀特汽车公司的某一工厂有250个员工,他们因要求加薪而举行罢工。当时的公司总裁罗伯·布莱克没有采取动怒、责难、恐吓或发表霸道谈话的做法,而是在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广告,称赞那些罢工者〃用和平的方法放下工具〃。由于发现罢工无事可做,布莱克便买了许多球棒和手套让他们在空地上打棒球。有些人喜欢保龄球,他便租下了一个保龄球场。
布莱克先生富于人情味的举动,得到的当然是富有人情味的反应。那些罢工者找来了扫把、垃圾推车,开始把工厂附近的纸屑、烟头、火柴等垃圾扫除干净。想得到吗?一群罢工工人在争取加薪、承认联合公司成立的时候,清除工厂附近的地面!这在漫长、激烈的美国罢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次罢工终于在一星期内获得和解,并没有产生任何不快或遗恨。
如果你发起脾气,对人家说出一两句不中听的话,你会有一种发泄过后的痛快感。但对方呢?他会分享你的痛快吗?你那火『药』味的口气,敌视的态度,能使对方更容易赞同你吗?
因此,当你希望别人同意你的想法时,请记住这一条规则:
以一种友善的方式开始。
不管你是谁……你都可以是一个绝妙的人!然而某些个别的人可能不是这样想。如果你觉得他们对于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反应不当,并含有不应有的对立,你对这事就要采取一些措施。他们,正同你一样,是通情达理的。
别人对你作出的令人不愉快的反应,可能是由于你所说的话以及你说这些话的方式或态度不当。话音往往能反映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和心中潜在的思想。你要认识到过失在于你,这可能是困难的,当你认识到过失确实在于你时,你要采取主动,改正错误,这或许是同样困难的……但是你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别人说的话或者说话的方式使你的感情受到伤害,那就很可能是由于你自己说了什么错话或者说话的方式不对先冒犯了别人。确定了你的感情受到伤害的真正原因,你才能避免使得别人作出同样的反应。
如果你发现某人对你说话的声调和态度不大友善,你就应该避免使用同样的声调和态度,以免冒犯别人。
如果某人用一种发怒的声音向你叫喊而使你感觉十分不快,你就要想到你用那种声音对别人叫喊,也会使别人感到不快……即使他是你5岁的儿子,或者很亲密的亲戚。
如果一个人误解了你的好意,你就该表明你的真心,以消除误会。如果你喜欢受到称赞,如果你希望人家记住你,如果你得悉某人在怀念你,就觉得高兴。你应该确信:如果你称赞别人,或者写一封短信,让他知道你在想念他,他一定是很高兴的。
安慰伤心的人,是很难的。去丧宅、去医院、去见惨遭解雇的朋友,去遇上飞来横祸的同事家……,人人心情都非常沉重,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但是,人还是需要安慰的,流泪的日子,有贴心的人相伴,烦『乱』的心情就容易安定,比较能思考该何去何从。
所以,纵然〃与喜乐的人同乐〃比较简单,还是要试着〃与哀伤的人同哭〃。患难见真情,人在悲伤中更需要安慰,所以,具备安慰人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面对伤心的人,首先要有温柔的心,即使自己是对方的上司,也绝不能摆出高傲姿态。如果是开车来,最好把车停在远处,走上一段路,以表示对受苦心酸者的尊重。安慰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