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人-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的新闻自由,第一不是〃『乱』说〃,其所有言论都必须以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为为限度;第二不是〃『乱』动〃,即便是〃腹诽〃,或〃敢怒而不敢言〃。但如果发展到〃君子动口又动手〃、〃敢言而又敢动〃的地步,就已经超出了言论自由的范畴,是当事者该如何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的问题了。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还没有实现新闻自由……不但没有一部《新闻法》,令新闻工作者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而且他们还被赋予了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即只能〃帮忙〃,不能〃添『乱』〃。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对有的人而言,这并不意味着痛苦,反而使他们享有了另一种〃新闻自由〃。
有两类人享有这种〃新闻自由〃。一类是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他们常常被认为代表了中央和〃上面〃的声音,每到地方和基层采访,往往能享受到某种级别的领导才能享受到的待遇,渐渐也学会了领导同志那种前呼后拥、颐指气使的派头,好不舒坦。笔者曾亲耳听到某中央大报一名〃名记〃的感慨:〃要什么新闻自由,我现在够自由的了!〃另一类是主流媒体的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他们对麾下的媒体具有绝对的权力,可以命令它报什么、不报什么,正所谓〃让它咬谁就咬谁,让咬几口就咬几口〃,因此他们享有空前的新闻自由。南京市副市长张连发对此深有感触。他的经验是:〃噪音扰民、占道经营等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反映到我们这里,要是一级一级转下去,起码得一个星期才有回音〃,〃我让新闻界一捅,往往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能解决或有个说法,灵得很〃(《人民日报》1995年11月11日第5版)。
而在河南省新乡市,『政府』部门享有的新闻自由更大。企业家刘万奎,出资购买了300辆三轮车,想为该市的下岗职工开辟一条再就业之路。不料下岗职工以〃难为情〃、〃无固定工资〃等理由拒绝了刘万奎的好意,而大学生却踊跃报名,希望以此勤工俭学。河南省党报《河南日报》下属《大河报》,以及《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随即报道此事,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新乡市有关领导一看,这还了得,〃好,我们新乡的下岗工人有问题,思想落后,这无形中使新乡投资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谁还敢来这种落后地区投资?〃于是一声令下,当地党报《新乡日报》连篇累牍发表〃调查报道〃及新闻评论,一方面大骂〃刘万奎欲以三轮车作摇钱树〃,一方而指责计大学生蹬三轮车是〃误人子弟〃……高度的〃新闻自由〃,使《新乡日报》在维护新乡形象、保护新乡投资环境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那些享有〃新闻自由〃的人的角度来看,新闻有如胡适博士所感叹过的历史,无非是一个乡下姑娘,想怎么打扮她就可以怎么打扮她。你不是说刘万奎是急下岗职工之所急的〃好人〃么,我偏要把别人和有关部门签订的合同加在刘万奎身上,以此〃证明〃他是一心想利用下岗职工赚钱的〃大骗子〃;你不是说大学生积极勤工俭学是自立自强的表现么,我偏要说他们是〃心态浮躁〃、〃不务正业〃……诸如此类随心所欲地利用手中的〃新闻自由〃大树特树〃形象〃的例子,实在是比比皆是,屡见不鲜:你不是说我这里街道普遍脏、『乱』、差么,我今晚就在电视新闻上播放一段样板街的录像给你看看;你不是听说我这里最近发生了一些人室抢劫案件么,我马上可以派记者去采访一个居民小区,让居委会的老太太给你描绘一番本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妙景象;你不是在某高校亲眼目睹了青年教师住房困难之〃怪现状〃么,那不要紧,我明天就通知日报组织采写一篇反映本市为青年教师办实事的长篇正面报道……
这一种〃新闻自由〃,代表了一个地方的〃主流〃声音,引导了一种惟〃大人〃马首是瞻的舆论,的确可以大帮其忙,避免被人〃添『乱』〃的危险(好在小地方如《新乡日报》的〃新闻自由〃并不十分可怕,因为其他地方的媒体如《大河报》。《中国青年报》它管不着)。这种〃新闻自由〃,是以取消新闻学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为代价的,二者此消彼长,似不能共存;但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当二者可以和平共处,每个人。每个群体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能平等地接受公众的评判和历史的考验时,真正的新闻自由才可望水到渠成。
其实,河南新乡的那种〃新闻自由〃从表面上似乎真还给其带来了声誉,是否能如愿引进外资却很难说,但好像刘万奎等等能以为家乡作贡献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也是不错的,毕竟〃新闻自由〃是他们的嘛!
既然有人享有着命令媒体报什么、不报什么的〃新闻自由〃,那么反过来看,媒体便不可能享有自己决定报什么、不报什么的自由。但即便如此,有人仍然不满足,希望对媒体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督。
1998年4月14日上海《新民晚报》发表一篇题为《谁来监督媒体》的评论,严厉谴责了此前不久流传颇广的一则假新闻(某大导演口出狂言:只要有钱,中国也能拍出自己的《泰坦尼克号》),认为〃有人说假新闻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对媒体缺乏监督,此话可谓一语中的〃,并由此发出疑问:〃对'无冕之王'的'超水平发挥',应该由谁来监督呢?〃
我倒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对这个不成其为问题、同时似乎又有点问题的问题提出疑问。说〃它不成其为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媒体已经和正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监督。按照正统和权威的理解,媒体是党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任务,必然要受到党和人民的监督。党历来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为此制订过一系列新闻宣传方面的纪律和规定。同时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家报纸有看头,尽管价格逐年上涨,家里也照订不误,哪家报纸全是大话空话,他们心里一清二楚。此其一。
其二,从反面讲,那些专干见不得人的勾当的家伙,以及某些闻功则喜、闻过则怒的大人物,从来就是不伸于用强权和暴力〃监督〃坏了其好事的媒体的。《福州晚报》记者顾伟1999年因揭『露』〃老虎机〃黑幕而险遭杀身之祸;北方某市电视台两名记者揭『露』伪气功招摇撞骗坑害群众,伪气功大师及其信徒们未经向公安局申请并获得批准即跑到电视台门口静坐示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非但没有依法调动警力予以制止,反而下令电视台立即将两名记者开除,并限期在电视上为伪气功播出专题节目,以挽回影响。其三,从纯事实的角度讲,大凡有机会在媒体上扬名『露』脸的人,别说被人非议、诽谤了几句,就是认为人家吹捧过了头,也大多要一路吼叫着跑到法院去讨说法,使得〃名人官司〃、〃名誉权官司〃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好不热闹。
说〃同时似乎又有点问题〃,则是因为现在媒体的监督与被监督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无法必依的状态。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寄予了〃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年12月29日李鹏同志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题词)、〃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1998年10月7日朱?基同志向〃焦点访谈〃节目赠言)的厚望。有的地方进一步设立了舆论监督台(被群众称为〃青天台〃)舆论监督中心之类的机构,一些地方领导还公开鼓励记者解放思想,大胆批评,但到底哪些能让监督,能让你〃访谈〃到哪一级别,能让你〃纵横〃到什么程度,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的新闻记者〃也是人〃,虽然不至于〃右手执笔、左手抚头〃(20年代因批评时政而被军阀张宗昌枪杀的名记者林白水语),但一方面要鼓劲、帮忙,另一方面又不能添『乱』、帮倒忙;一方面要有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有理。有利、有节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盲目的、不必要的牺牲: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掌握,〃温度〃如何调节,『操』作难度之大、艺术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假新闻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对媒体缺乏监督〃,此言的确一语中的,但说这话的人,是否注意到有好多真新闻被封杀的根源在于对媒体的〃监督〃过于严密?与此类似的,还有厚颜无耻的有偿新闻、〃软〃新闻的大行其道,其根源似乎也在于对媒体缺乏监督,同时又有好多真正有价值的无偿新闻、〃硬〃新闻因为某些享有另一种〃新闻自由〃的人的〃监督〃过严而夭折……如果不本着依法治国的精神进行新闻体制改革,我们的媒体恐怕永远也无法摆脱某种欲说还休、欲去还留的尴尬境地。
5。〃媒体〃:策划者的掘金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媒体陆续得以发展,并以迅猛的态势越发为朝阳产业,其从业人员素质也不断的在发展提高,并且这种提高不仅仅是在学历上的越发过硬,可以说更主要的还在于他们对行业和本身职业的了解更为透彻,因而运作起来也更为专业化。
媒体对市场的影响力之一就表现在对消费『潮』流的制造和引导上,而幕后的策划者就是那些编辑和记者。
1992年…1993年在京沪闹得沸沸扬扬的换肤霜一案就是极生动的一例。最早有一批记者撰文大谈换肤霜如何如何灵验,于是报纸与换肤霜同样热销,继而编辑记者们又共同策划〃换肤霜换了什么?〃换肤霜的消费者们再次成为媒体的消费者,媒体的这一种商业行为的手段是不断制造热点,以促进媒体的销售,这是习惯了传统媒体的读者们所不了解不适应的。那些最先悟出媒体经营之道的编辑记者们成了大众传播市场的领先者,他们也因此成为最早的受益者。当读者及观众逐渐适应了这种商业行为,并越来越懂得筛选及甄别时,有一批媒体从业人员则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策划〃成了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字眼,媒体中的策划已超出了简单的标题、导语、视角、体例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如何令一个选题带动一桩生意,甚至如何成体系地动用舆论力量去培植一个市场。
那些新闻圈里的〃『穴』头〃很多已脱胎换骨成〃策划〃,因为媒体运作经验丰富,他们很知道如何制造一个新闻眼,以及选择什么媒体以什么形式去传播关于企业或商品的信息。
现在举办一个20家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直接费用都在3万…5万元之间,而且结果大多是发些豆腐块文章;但如果由一个深谙市场及媒体『操』作的编辑记者来策划,记者们就会追着商家去采访。
这一类有策划能力的编辑记者立刻就身价倍增。《北京青年报》的夏鸿1996年被瀛海威挖走,身价是配备一套单元房,一辆车,及10万元以上的年薪,他因此被称为当年最具身价的记者。瀛海威如此看重夏鸿,就是看重了夏鸿的策划能力及他与媒体的网络关系。
在新闻圈,凭记者身份博得夏鸿这种身价的人比较鲜见,但因从事媒体多年,积累了足够多的人际关系及经验阅历,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许多人都得到了新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其人获取财富的多寡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