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人生需要创意 >

第13部分

人生需要创意-第13部分

小说: 人生需要创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展!失业时,虽然令人感到很痛苦,但从漫长的人生看来,反而是好的锻炼。当然并不只限于失业,年轻时因为好几次的失败,不能提早成功,反而变得意志坚强和具备圆满的人格,因而获得成功的人也有很多。尝试过失败或许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年轻时的不顺利可能有助人更大的成功。

    人生中有很多障碍或苦难,同时所有的苦难都藏匿着成长和发展的种子。但能够发现这种子,并好好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只有少数。这些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第一是决心要克服苦难的人。没有这种决心的话,不管再怎么说〃苦难才是机会〃,也只会变成以另一种苦难结束的悲剧。

    第二是能够认为苦难才是机会的人。没有这种想法,苦难会带来更多的苦难。

    美国的爱荷华州常常发生飓风,在该州的中央大学担任过校长的a 拉尔帕司先生,看到一整所大学遭到大风沙侵袭,几乎快被毁坏。这时他反而想利用这个机会改善校园的环境,那么他到底是怎样做的呢?

    1930年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含腐蚀『性』的干燥的风沙吹遍了整个平原。农场里的玉米和麦子都死光了,大学校园也受到很大的损害。这所大学的财政本来是依赖附近的农民,但因农民收入较少原本就不胜负荷,加上这次灾害,农民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拉尔帕司博士(校长)知道:〃所有的危机中,都藏匿着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他感觉到这次的灾难,是一个告诉东部成功的实业家或富豪们有关自己学校的困境的最佳机会。

    因此,拉尔帕司博士如下报告着:

    〃我们过去经常受到农民们的支持,除了他们之外,我们一直没有向任何人要求帮忙。当农民们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平静的爱荷华州的城市来接受教育时,他们也感到很高兴。他们虽然本身没有任何责任,可是他们却一直帮助着我们。你们能不能帮助我们呢?〃这个要求很快获得反应,东部的有钱人都慷慨地提供援助,后来他们的援助和关心,连续了好几十年。

    碰到危机时,一部分人会陷入恐怖状态,另一部分人反而会利用这个机会,来为自己制造成功。这种差别才是决定是否可以改善人生的决定『性』的差别。

    我们应记住,不管怎样不利的条件,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的话,都可能把它转变为有利的条件。

    在欢喜状态时,人们大都不会自我反省,也没有上进心,也就是说成为忘我的状态了。相反地,在有苦恼或挫折感时,倒经常会有反省和上进心涌出来,因此反而有抓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的机会。

    那么,把痛苦变成机会,或者是变成恐慌状况,这种差别到底是从那里出来的呢?是由当事人的决心和态度决定的!

    有一句话说:〃跌跤之后,不要空手爬起来。〃这种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四、现实因残酷而精彩

    顺境的美德是节约,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遭遇,即命运。有的人一帆风顺,屡逢良机,功成名就;有的人历尽坎坷几经磨难,潦倒终生;有的人先苦后甜,结局美满;有的人先甜后苦,抱恨而终。事实上,人在生命的旅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的出现是出于必然『性』,有些问题的产生是源于偶然『性』。这必然与偶然的交错结合的客观因素,加上人的主观努力,改变着事物的运动方向,就形成了人的千变万化的各种遭遇,这就是相互不同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同命运挑战的勇士,不乏自强不息战胜厄运的英杰。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位人士。

    他17岁母亲去世,家庭负担沉重的压在他身上;他32岁耳病加重,最后丧失听力。作为音乐家而听不到声音,命运似乎把他推到了生活和创作的绝路。但贝多芬没有因此而万念俱灰,意志消沉,他始终与厄运抗争,像一棵幼芽在巨石下艰难生长那样顽强地生活和创作。他赠友人的一句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

    然而,我们现今的年轻人,在踏上人生的旅途后,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升学就业一帆风顺,家境富裕兴旺,交友广泛多助,工作称心如意;有的考生却名落孙山,家境贫寒凄苦,工作索然无味。于是,人们对这如浮云般不可捉『摸』的命运『迷』『惑』不解,开始相信那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观,清静无为地听从命运的安排,让人生这一叶扁舟无桨无舵地置于生活的海洋,任凭命运的风浪将它飘游、颠簸、淹没……

    但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说:宿命论是那些意志力缺乏的弱者找来的借口。强者、勇者和智者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论处于何等艰苦危难的境地,总能满怀信心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同各种残酷的厄运拼搏,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只有弱者,只有愚昧者才相信天命,听任命运的支配和驱使。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一首歌中唱到的。的确如此,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不经过风雨的洗礼是无法成大器的。这句话尽管说得有点绝对,但它也同时表明,一个人是可以通过逆境来磨炼自己的。

    在逆境中,为什么有人可得正面效果,有人却收到负面效果呢?其实并不是逆境造成负面效果,关键在于接受逆境的人。这就是说,遇到逆境时〃见鬼去吧!这样的困难才不会让我认输〃的想法,代表此人在面对困难时,能以不服气的精神去挑战,如此才有飞跃的进步而克服逆境。

    现实是残酷的,现实正由于其残酷而精彩、美丽。只有在失败的砧铁上不断锤炼,才能锻造成一种铁的品质。正视现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正视失败。失败可使强者越强,勇者愈勇,也可使弱者更弱,从此一蹶不振。贝多芬也曾陷入近乎绝望的困境中,当他才华横溢之时,他的双耳失去了听觉。他一度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整天酗酒,真想一死了之。但是,音乐的力量又使他重建了信心,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以更坚强、更无畏的精神来面对现实:〃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种伟大的精神促使他在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中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必然会有失败。如果你因失败而失去信心,那么成功就会离你而去;如果你永远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了,也会顽强地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往前走,那么,成功就不再遥远了。

    美国著名的电台广播员莎莉 拉斐尔在她30年的职业生涯中,曾遭18次辞退,可是每次她都放眼最高处,确定更远大的目标。最初由于美国的无线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没有一家肯雇用她。她好不容易在纽约一家电台谋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辞退了,说她跟不上时代。莎莉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她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的清谈的节目构想。电台勉强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节目。〃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曾一度犹豫,但坚定的信心促使她大胆地去尝试了。她对广播早已轻车熟路,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7月4日美国国庆节对她自己有何意义,还邀请听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她也就因此而一举成名了。如今,莎莉 拉斐尔已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奖。在美国、加拿大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这个节目。她说:〃我遭人辞退18次,本来大有可能被这些遭遇所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失败者常常感叹命运的不济,现实也确实如此。竞争机制的引入,优胜劣汰,必然要求更好的心理素质。现实中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虽颇具实力,却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甚至一败涂地。究其原因,就是对竞争的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进一步而言,害怕失败,缺乏信心。

    事实证明:在人生的棋局上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就是那些敢于正视现实、不怕失败、锐意进取的人。

    五、忍耐到底,赢得最后胜利

    在以退为进的策略中,我们需要告诫自己的是,要学会忍耐,坚持到底,把握最后胜利。

    一位名人曾说:〃真正能够成功的人,不管怎么计划,都会了解:人都有一段除了忍耐以外再也没有任何方法可通过的阶段和时期。但是最危险的是,在这期间,我们都很容易灰心。〃

    所以,所谓忍耐,并不是消极地等待,等着从天上掉下馅饼,而是忍受等待的痛苦,并继续努力。这就又回到了我们的主题……以退为进。

    在你心中的庭院,培植一棵忍耐的树,虽然它的根很苦,可是果实一定是甜的。在忍耐时期,你要努力把根扎得很深很深,汲取养料,你的树干在不知不觉成长,最终你将得到甘甜的果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拯救了英国的丘吉尔,在他的一生中,也曾遭受到好几次令他几乎无法承受的打击。

    他40多岁时,差点被驱逐出政界。因为他的骄傲以及过分活跃的活动,而引起政敌的仇视、不满,其间大约有20多年的时间,被隔离了参与所有政治活动的机会。但他没有灰心,而是继续努力,等待时机。

    在他65岁那年,德国希特勒抱着称霸世界的野心,侵略欧洲各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法国已被占领,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都在希特勒的控制之下。当然,接下来的目标一定是英国了,就在这个严峻的关头丘吉尔接任英国首相的职位,而使整个形势有了好的转变。

    丘吉尔是个顽固、坚强、热情又极有魄力的人,也就因此受到大家的敬仰,一致推选他为首相。当时他曾如此说:〃我们现在正度过一个最恶劣的时期,在事态变好以前,可能还会有比现在更坏的情况出现。可是如果我们能忍耐到底的话,我相信形势一定会变好的。〃

    那时候,希特勒已经占领了比利时、荷兰、法国,并且认为下一个目标就是英国,所以每天都对英国本土作疲劳轰炸。英国遭到这种猛烈的攻击,全国几乎都认为将要被占领,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且当时英国和德军占领区相隔的是一条仅40公里宽的海峡而已。

    但是英国幸运地发明了一种雷达,利用这种雷达可以预先知道德军要发动攻击的时间,所以可以等着德国飞机的来袭,而加以迎击。空军的高度防备和丘吉尔所领导的英国全国军民的团结,反击了希特勒猛烈的攻击,解救了英国。

    后来希特勒把目标转向俄国,所以英国的危机就真的过去了。不久希特勒在俄国的战场上被打败,盟军的胜利也接近了,英国的忍耐终于获得最后胜利。

    丘吉尔一生的生涯也是忍耐的连续,而在他所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